<p class="ql-block"> 五月参团游历摩洛哥和突尼斯,地中海气候宜人,撒哈拉沙漠广袤壮美,自然风光旖旎,充满诗情画意。两颗"北非明珠"<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度融合欧洲、非洲、阿拉伯多元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中世纪阿拉伯风貌、古老的城堡和宅院、独特的民俗风情,</span>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散发出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多彩的摩洛哥</b></p><p class="ql-block"><b>(1) 卡萨布兰卡</b></p><p class="ql-block"> Casablanca 是北非行的第一站,这个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白色的房子"。踏上这片土地,发现白色之外便是蓝色,天蓝得纯净,海蓝得深邃。漫步大西洋沿岸的海滨大道,满目柔和的蓝调,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在北美拍摄的经典战争爱情电影《卡萨布兰卡》让这个城市家喻户晓。2003年美国人突发奇想,在卡萨布兰卡创建了这栋虚构的Rick's咖啡馆,以重现电影中的浪漫场景。咖啡馆一举成为爆款打卡地,终年一座难求。</p> <p class="ql-block"> 在罗斯福大道,一家星巴克开在西班牙风格的花园别墅里。二战期间,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在摩洛哥会晤,罗斯福曽下榻于此。</p> <p class="ql-block"> 开阔的庭院里,飘着咖啡香。鸟儿在树上啄食果子,紫色三角梅漫过墙头,阳光洒下,树影婆娑,诗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悬崖餐厅"更是一处浪漫的所在。厅堂面朝大西洋,碧海蓝天,白浪飞溅,海景的诱惑,美酒佳肴也无以企及。</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日落融金,灯塔闪烁出光亮,习习晚风,凉爽怡人,星空下的 Casablanca 让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 在滨海大道的尽头,远远就能看到210米高的宣礼塔。这是已故国王哈桑二世生前为纪念自己60岁生日而建的清真寺。它雄踞海浪之上,对应了古兰经的经文"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崇拜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但禁止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因此清真寺绝不用人与动物图形作为装饰。无论彩图还是雕塑,都饰以古兰经文的书法或植物花卉的几何图案。清真寺内外,华丽或素雅,都让人感到清爽醒目。</p> <p class="ql-block"><b>(2) 马拉喀什</b></p><p class="ql-block"> 离开浪漫的卡萨布兰卡,驱车前往马拉喀什。在老城区的特色餐厅享用摩洛哥特色午餐couscous。这里原先是个大户人家的宅院,且不说食物味道如何,单这明亮的大院,满枝头的红橙,帅气的小哥,和声声"你好" ,就足已令人心境愉悦了。</p> <p class="ql-block"> 参观马拉喀什大皇宫,光滑的马赛克装饰,雕花的门窗,彩绘的天花板,每个细节都精巧华丽。然而宫殿里空空荡荡,据说贵重的珠宝和家具物品早已被穆莱·伊斯梅尔苏丹洗劫一空。幸好皇宫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为摩洛哥留下了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公元11世纪的库图比亚清真寺,因其宣礼塔顶层的建筑材料中融入了很多香料,故又叫香塔。不远处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杰马夫纳广场。广场上光怪陆离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耍蛇的,耍猴的,纹身的,算命的,卖食品和香料的,摆皮具摊的,真是应有尽有,喧嚣嘈杂,热闹非凡。谁能想到这个作为城市活动中心的"不眠广场",古时曾是处决罪犯的刑场呢。</p> <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有座美丽的马约尔花园。1922年,法国画家雅克·马约尔来到这里,买下一块土地打造自己的工作室。 他擅长色彩处理,从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中提取出一种明艳的蓝色。花园里的喷水池、花盆、工作室墙壁和廊棚均被施以大胆的"马约尔蓝"。这独特的蓝,看过就难以忘记。</p> <p class="ql-block"> 马约尔去世数年后,依芙·圣罗兰买下这座花园,并进行修护,种植了几百种植物,花园充满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b>(3) 瓦尔扎扎特</b> </p><p class="ql-block"> 阿特拉斯山脉之中有个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是一处乡村防御工事,典型的前撒哈拉居民聚居区。极目眺望,对面的土质建筑层层叠叠,布满一面斜坡,靠近山顶有高墙围绕。据说外敌入侵时,全体村民退守山顶,保卫那威严伫立的大粮仓。山下,瓦尔扎扎特河水养育了一片绿州。在浓绿色的衬托下,山坡上太阳烘烤着的红褐色堡垒,显得那么雄壮而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 古村落里的堡垒式房屋虽是泥沙垒筑,却非常坚固。红泥墙上雕刻着规整的图案,艺术风格很独特。上山的土道串连着街巷,迷宫般的布局,极具抵御外敌入侵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人结伴,头顶烈日,步履艰辛,坚持登到山顶,去膜拜这座已经残破却永世不倒的古粮仓。</p> <p class="ql-block"><b>(4) 去梅尔祖卡途中</b></p><p class="ql-block"> 托德拉峡谷地处阿特拉斯山脉的东部,300多米高的红岩石峭壁,危崖耸立。庞大的山壁遮挡了太阳,压缩了天空,走在谷底,人显得那么渺小。</p> <p class="ql-block"> "托德拉"在柏柏尔语中寓意"生命" ,山上的融雪和谷底涌出的泉水汇成终年不断的河流,滋养两岸的生命。欢乐的人们搭帐篷露营,击鼓跳舞,在水中嬉戏沐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之谷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去往梅尔祖卡途中,夜宿<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斯特拉影城。</span>影城建于1983年,是北非第一家影视基地,《角斗士》《波斯王子》《红海行动》等近百部电影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 一向对人造影城不感兴趣的我,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奥斯卡酒店。酒店小巧玲珑,房子外墙上画着许多演员的头像,写着名言金句。漂亮的露天泳池,满足了我游泳的兴致。酒店主要接待来此拍摄电影的导游和演员,客房小而别致。我房间的墙上写着:Cinema is a mirror by which we often see ourselves.</p> <p class="ql-block"><b>(5) 梅尔祖卡</b> </p><p class="ql-block"> 数小时舟车劳顿,下午到达梅尔祖卡。离开大巴换乘四驱越野车,又行进许久,终于到达目的地撒哈拉星空帐篷酒店,酒店没有围墙,帐篷外就是沙漠。这时天色变得昏黄,狂风裹挟着漫天飞沙呼啸而来。撒哈拉热烈的欢迎方式,让我们既兴奋又激动。</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旭日东升,万籁俱寂。我们趁早晨凉爽,骑骆驼去看沙漠。不知怎么就掉队了,想去追赶前边的团友们。可是骆驼才不理会,不紧不慢,保持了始终如一的优雅风度。</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太大,大到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大到跨越了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苏丹、乍得。它西临大西洋,东濒红海,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苏丹,东西长约4800千米,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世界再无沙漠能够超越它。</p> <p class="ql-block"> 坐在沙脊上欢呼,声浪翻滚在广袤的寂静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漠,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圆梦撒哈拉,此生无憾。(为此另外做了《圆梦撒哈拉》的美篇)</p> <p class="ql-block"><b>(6) 菲斯</b></p><p class="ql-block"> 从梅尔祖卡到菲斯,又是几小时长途跋涉。菲斯老城是摩洛哥古老的王都,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Medina。灰褐色的房屋鳞次栉比,从费兹河两岸向上伸展到平缓的山坡上,300多座清真寺宣礼塔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外,先看一看建于十三世纪而如今还在使用的王宫外观,然后进入古城门,去参观城里的卡拉维斯因大学。这所大学创办于公元85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的大学。现有伊斯兰神学系、文学系、法学系和教育系,建筑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老城有完整的城墙,内有清真寺、小商品市场、染色作坊、皮革加工厂、水果蔬菜摊、肉铺、糖果店、以及常住居民人家。街道狭窄,熙熙攘攘,曲曲折折,逛来逛去,看不到尽头。幸好请了当地人引路,不然准会转晕迷路。</p> <p class="ql-block"> 菲斯麦地那的皮革加工厂是老城内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这个加工厂以其古老的制皮方法和世界级的皮革产品而闻名于世。在这里看到从生皮到成品皮革的传统加工环节,包括鞣制、切割、染色、整理。为减轻浓浓的处理生皮的臭味,我们每人手持薄荷枝叶,全程遮掩着自己的口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7) 瓦卢比利斯</b> </p><p class="ql-block"> 从菲斯老城出发,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瓦卢比利斯。这是一处部分出土的罗马古城遗址。眼前一片空旷的区域,长满了野花野草橄榄树。阳光照亮了远处的巴西利卡柱廊,凸显了八个拱门的曲线。旁边多根石圆柱挺拔不群。这景色真让我着迷。</p> <p class="ql-block"> 1874年,考古学家发现了瓦卢比利斯遗址。1915年开始大规模发掘。据考证,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当时是一个迦太基居民点。公元1世纪,这里已经发展成一座繁华的城市。1755年,瓦卢比利斯在大地震中毁灭。</p> <p class="ql-block"> 当时城内有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凯旋门是保存最完好的。从或多或少的残墙断壁能依稀认出法庭、剧场、教堂、油磨房、市场、街道、公共浴室和居民住宅。一些雕塑和大型马赛克地饰零零星星散落在周围。这里的一砖一石都在诉说历史,走近它,触摸它,古城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b>(8) 舍夫沙万</b> </p><p class="ql-block"> "蓝色小镇"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山谷里,闪着光亮,因为那一抹蓝色,小城更像是迷幻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与网红结缘:中午在网红中餐厅用餐,美味佳肴慰藉了我们的思乡胃。傍晚去网红法式西餐厅用餐,现场一曲"卡萨布兰卡",吉他声声扣在心弦上。夜晚入住网红民宿,客房布置和早餐服务都温馨如意。这个为舍夫沙万的网红景点精心设计的网红系列,体验真是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b>(9) 拉巴特</b> </p><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转了一圈,最后到首都达拉巴特。悉数打卡了拉巴特皇宫、麦克苏尔清真寺、穆哈穆德五世陵寝、哈桑塔、以及乌达雅城堡《碟中谍》取景地。每到一处,心中都洋溢着由衷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 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首都给人以安全感,干净、漂亮、宁静,还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摩洛哥王国风范。</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来到大西洋边,踩一踩沙滩,吹一吹海风,再感受一下这个身处非洲却不像非洲的独特国度。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沙漠的广袤与海洋的深邃共同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神奇的突尼斯</b></p><p class="ql-block"> 突尼斯,一个美丽的地中海小国。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受罗马统治近600年,古罗马文明和超乎想象的奇异秘境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b>(1) 巴尔杜国家博物馆</b> </p><p class="ql-block"> 巴尔杜国家博物馆在首都突尼斯城,内有几十个大厅,展品分史前期、腓尼基和迦太基时期、罗马时期、基督教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和希腊艺术品部分。参观了才知道馆藏考古文物可以这般丰富,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马赛克镶嵌画闻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的古罗马马赛克镶嵌画,数量为世界之首。内容非常丰富,呈现了田园生活、自然风光、渔猎航海、体育竞技、戏剧歌舞、葬祭仪式以及神话与宗教故事。墙上的镶嵌画可以触摸,铺在地面的镶嵌画,任由参观者随便踩踏。正因为作画的碎石子具有极高的耐久性和坚固性,"洗不掉的壁画" 和 "踩不烂的地毯" 才成为可能。</p> <p class="ql-block"> 正门大厅里陈列了一幅巨大的镇馆之宝《海神尼普顿的胜利》, 占了两个楼层高的墙面。这是1888年在苏斯城出土的。乍一看,56幅仙女骑海兽的椭圆形或六边形图案布满整个画面,仙女仪态万千,海兽活灵活现。细看才发现,主题出现在图的中下方。海神尼普顿站在由4匹海马拉的战车上,左手握三叉戟,右手挥戈向前,威风凛凛。</p><p class="ql-block"> 镶嵌画是用各种颜色的小方石块拼接而成,最小的小石块只有几毫米见方。古代工匠用微小的石块完成巨幅作品,其功力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另一幅镇馆之宝《海神的胜利》保存完好。在圆形中央,海神波塞冬左手握三叉戟,右手攥着一条鱼,肌肤黝黑,肌肉丰满而富有弹性。他的车由四个马头鱼尾的怪兽拉着,半人半鱼的海怪和仙女分列两侧。整幅画面的四角是四季女神的全身像,时令植物的枝条将四季女神环绕在椭圆形的图案中。</p> <p class="ql-block"> 由于《海神的胜利》尺度巨大,无法拍全,只能另外拍下四季女神之一。女神被植物枝条环绕,体态妩媚,眼睛传神。</p><p class="ql-block"> 镶嵌画技艺由腓尼基人带到北非,用于装饰迦太基的宫殿、神庙、浴池的墙壁和地面。虽然迦太基的建筑不复存在,但镶嵌画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b>(2) 迦太基古城遗址</b> </p><p class="ql-block"> 迦太基是古国名,存在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腓尼基人建立殖民城邦,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由于罗马的对外扩张,几次战争后,迦太基被夷为废墟。</p> <p class="ql-block"> 罗马人在迦太基的原址上建立了新城。我们在突尼斯湾看到的古城遗址,包括神庙、圆形剧场、椭圆竞技场、公共浴场、水渠等,大多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遗留。</p> <p class="ql-block"><b>(3) 凯鲁万</b></p><p class="ql-block"> 凯鲁万是670年兴建的古都,曾是伊斯兰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凯鲁万地区比较干旱,为解决缺水问题,公元862年修建渡槽和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蓄水池,大池直径约125米,深5米,小池直径34米,深4.8米。人们将35公里外山上的泉水通过渡槽引入城中,先入小池沉淀净水,再入大池蓄水,供日常使用。我们登上塔楼,在高处观赏蓄水池全貌,深深敬佩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凯鲁万清真寺星罗棋布。奥巴克清真寺则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 突尼斯穆斯林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1次,可见其享有的崇高地位。作为北非最早的伊斯兰教教育和文化中心,这里培养了大批伊斯兰教学者和法学家。</p> <p class="ql-block"><b>(4) 埃尔·杰姆斗兽场</b> </p><p class="ql-block"> 第一眼看到埃尔·杰姆斗兽场,就被它磅礴的气势震撼了!建于公元3世纪的斗兽场,不仅是古罗马帝国的娱乐场所,更是权力与统治的象征。这个辉煌的建筑,见证了多少荣耀与悲鸣!</p> <p class="ql-block"> 椭圆形的斗兽场,长轴为148米,短轴为122米,可容纳4万观众。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里还会举办夏季古典音乐会,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融。</p> <p class="ql-block"><b>(5) 苏斯</b></p><p class="ql-block"> 苏斯,一颗"海上珍宝",<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而古老。</span>苏斯麦地那老城有座建于公元821年的古城堡,历史上曾作为灯塔和警备烽火台,是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九世纪,腓尼基人在城里建立了繁荣的商行,无论是迦太基还是罗马统治时期,这里的商业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p> <p class="ql-block"> 苏斯艾尔•甘达坞伊港口,被称为 "地中海的花园港"。港湾停泊着各式漂亮的游艇,也为渔船提供了安适的避风处。海面很平静,白色灯塔守着入海口,显得温文尔雅。这边雪白的观景房亮得耀眼,三角梅攀上阳台绽放出玫红,花园港真是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 这天恰逢突尼斯各地的摩托俱乐部来此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百辆摩托车浩浩荡荡开进艾尔•甘达坞伊港湾,打破了港湾的寂静。时尚的骑手们热辣酷毙,而他们的坐骑更是亮彩炫目,简直像一场车展和车模秀。</p> <p class="ql-block"><b>(6) 蓝白小镇</b></p><p class="ql-block"> 蓝白小镇(西迪布萨义德),美得夺人心魄。它坐落在突尼斯城东北部地中海边的峭壁上。13世纪,一批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人为逃避宗教迫害,从伊比利半岛渡过地中海,来到这里安家。</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主干道缓缓上坡,两边住户商铺都是白色的房子,配以蓝色门窗勾勒。悬崖边的茶室,白色露台上撑开蓝色的遮阳篷。悬崖下海水湛蓝,天上白云漂浮。蓝与白,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绝配色彩!包裹在这纯净的绝美世界里,心旷神怡,时间恍惚凝固了。</p> <p class="ql-block"><b>(7) 哈马马特城</b></p><p class="ql-block"> 哈马马特城是由腓尼基人创建的,老城仍然保持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格局。这里没有喧闹的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显得幽静安逸。房子大多呈米白色,家家户户门前窗边画着一对对漂亮的鱼,小巷的墙上则画着成群游动的鱼,有海底观鱼的意趣。我们沿着狭长的巷子走啊走啊,到了尽头是意外惊喜!眼前豁然开朗,碧水沙滩,白浪拍岸,地中海凉爽的风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旅游的最后一站了,在临海的咖啡馆,我们几个坐在凉棚下,清空了口袋里所剩的第纳尔,纸币硬币凑在一起,计划着买了咖啡、冰淇淋和薄荷茶,其余的零钱付了小费。</p> <p class="ql-block"> 咖啡馆门口竖着非常显眼的白色标识:"I ❤️ Hammamet"。是的,我爱哈马马特,也爱北非之行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爱那些古代遗迹,历史的厚重,古人的智慧,助我刷新认知,更珍视当下。爱地中海,爱撒哈拉,大自然的馈赠让我心怀感恩。爱蓝色和白色,那是理智、安静、清新、纯洁的象征;是慈爱、宽容、博大的表达;更蕴含着深远的寓意:人间不该有饥荒和战争,愿这个世界和平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