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物大展策展并非按时间顺序,而是三个独立叙事:“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品多集中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300年,回顾被大河滋养的悠长岁月,追寻神话与现实世界的交织经纬,洞察古埃及文明的整体面貌与历史细部,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说明埃及特有的地理环境,尼罗河自南向北穿过沙漠注入地中海,是古代最发达的交通通道,给予肥沃的黑土地,带来人类早期文明,塑造了埃及人的世界观。正方形的埃及100万平方公里中只有狭长的尼罗河河谷适宜居住,他们每天看太阳东升西落,尼罗河每年泛滥又退去,这种对立统一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促生了秩序和混乱共生的宇宙观,最重要的就是太阳崇拜和后世信仰。</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法老的国度</p><p class="ql-block">二元对立统一的秩序观,和以法老为核心的来世信仰体系,是古埃及文明最突出的底色。“法老的国度”以古埃及人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的映射——众神的世界引入,呈现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论及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墓葬习俗等,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图为辛努塞尔特一世头像,前1700年,曾被拉美西斯二世冒用。他自己有这么多塑像还要用别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死神阿努比斯,通常以狼头人身示人。对混乱的恐惧使埃及人将对自然的恐惧演绎为上千个神祇,通过供奉众神来维护宇宙的秩序。这种根植于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使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了文化凝聚力,形成早期国家。</p> <p class="ql-block">齐齐从大英博物馆带来的纪念品就是他。</p> <p class="ql-block">阿努比斯出镜率高</p> <p class="ql-block">这三个头像都是冥界之神奥赛里斯,中间那个刻画的是他复活的样子。有丰功伟绩的国王和伟人也是埃及人歌颂和崇拜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重要的一家三口。奥赛里斯是代表大地、人类繁殖力和秩序的国王,他在与代表破坏和贫瘠的弟弟塞特的战争中死去,大卸八块,他的妻子兼妹妹伊西斯设法复活了他,他和遗腹子荷鲁斯一起战胜了塞特,夺回王位。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国王可以穿越死亡,完成复活,也将王权合法性和对来世的追求揉合在一起,成为打造神圣王权的超级神话。所以说奥赛里斯是埃及王权理念的神学基础。</p> <p class="ql-block">老爹,正在哺乳的老妈。这些都是公元前5-6世纪的造像。比起会打仗的老爹,令其复活并孕育子嗣的老妈更神奇一些吧?</p><p class="ql-block">荷鲁斯也不简单,他是法老的保护神,他的眼睛是驰名商标。</p> <p class="ql-block">前1000年的项圈。</p> <p class="ql-block">埃及人制陶水平也是极其高超的,公元前3000-4000年的用具和同时期古代中国对比,水平不相上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拉美西斯二世。他不但军事才能卓著,还发明了和平协议,在其治下经济发展,建造了宏伟的建筑,这个人活得也长。这些是公元前10009-1500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众多阿蒙神妻的一位。王宫里美丽女子常会担任此角。</p><p class="ql-block">阿蒙是底比斯主神,后来和太阳神拉合一,地位甚隆,非常俊美。</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王公贵族世俗生活。埃及人和印度人一样了解了无常,他们通过祭祀追求规律和安全,用仪式、魔法、巫术和神明沟通,活在仪式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这些贵族夫妇像是放在墓室里的。</p> <p class="ql-block">房子模型</p> <p class="ql-block">酿酒和做面包,除了王公贵族享用很大部分用于祭祀。</p> <p class="ql-block">具有罗马风格的写实浮雕</p> <p class="ql-block">月船浮雕是埃及人在前300年制的,小琉璃珠是中国人同时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草纸,放在墓葬里,写着咒语和图画说明,是逝者通关小抄。</p><p class="ql-block">埃及人认为人是由肉体、生命力(卡)、灵魂(巴)、影子和名字组成。卡需要祭祀供养,巴能够穿越复活。</p> <p class="ql-block">方雕常见知识分子形象,文字只有少数人掌握,基层官员和书吏负责写写记记,慢慢走向高级行政岗位。</p><p class="ql-block">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描述客观世界的尝试,最早用来补充解释图案,传说是智慧之神图特发明的,他也是书吏的保护神。可以说,文字改变了人类世界,有了文字文化和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组美丽的墓室绘画,表现死后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通向死亡。</p> <p class="ql-block">这是图特的形象之一,还有一个形象是朱鹭。他写了死亡之书,冥界审判时就是他按照此书审判,阿努比斯负责做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金朱鹭,里面有它的骸骨。</p> <p class="ql-block">司芬克斯及其他</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用圣书体、世俗体、罗马字写了同一件事,有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罗马风格的面具</p> <p class="ql-block">神情羞涩的木乃伊头,描绘的不一定是墓主人,代表对来世的美好祝愿。</p> <p class="ql-block">长卷,分别画了死后和神沟通,接受审判的情景。如果你的心脏比羽毛轻,就能穿行于人间和冥界。</p> <p class="ql-block">人形棺,项圈特别华丽,原物是彩色的。</p> <p class="ql-block">用于滋养卡的容器</p> <p class="ql-block">这是装木乃伊内脏的四个容器,是哪个神的四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石棺上的眼睛符号很常见,是失明又复明的荷鲁斯的眼睛,代表治愈、重生。毕竟他妈妈能把爸爸复活,治个眼睛小事一桩。</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玩的棋类游戏,主题也是关于穿越死亡。</p> <p class="ql-block">乐器</p> <p class="ql-block">画着祝福图案的河马</p> <p class="ql-block">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p> <p class="ql-block">非常浓郁的古希腊、罗马风格。</p> <p class="ql-block">镂空裹尸布</p> <p class="ql-block">写实风格男人像,比早期程式化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给木乃伊套上金手指</p> <p class="ql-block">随葬的萨布提人佣是木乃伊的仆人,简版兵马俑,要用美丽的桶装起来。</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后期,国家分裂外族入侵,人们崇拜的对象更多,形成广泛的动物崇拜。为此有人成批杀死狒狒、朱鹭、猫、鹰,把它们做成木乃伊卖给平民,平民把它们贡献给神庙,神庙放不下就找地方埋起来,后人发现大量动物木乃伊。神圣动物反而不幸了,还是老子说得对。</p> <p class="ql-block">小牛,里面有牛骨。</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萨卡拉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将定都孟菲斯作为其历史的开端。它是圣地,也是一段回忆,更是在这二者基础上一段真实的思想史。萨卡拉正是整个孟菲斯墓区最重要的环节——这是被古埃及人沿用最久的古老墓地,有3到13王朝的15座金字塔,也是贵族墓葬、动物木乃伊埋葬极其密集之处。2020年,萨卡拉的考古新发现,包括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女神神庙遗址及猫神祭司地下合葬墓穴中的完好遗存等,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关于猫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萨卡拉的秘密”将首次系统公布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展开自主考古以来取得的重大发现,追寻信仰实践的漫长轨迹,包括神圣动物崇拜、猫神巴斯泰特的供奉和猫神祭司丧葬习俗等,解读萨卡拉作为复古之都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有猫咪动画、声音和音乐,有带猫者专场,对青少年友好。</p> <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集母猫和狮子形象于一身,有凶猛和温顺两面性,是太阳神拉的女儿,也是月之眼。</p><p class="ql-block">许多猫咪木乃伊不想拍。</p> <p class="ql-block">这是撬开木乃伊嘴巴使灵魂出入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埃及人喜欢朝圣,地点通常是墓地和神庙。萨卡拉是第一座金字塔,梯形金字塔所在之地,就是这样一个神圣之地,三千年来没有停止过造墓,有三次高峰,古代一次,埃赫那吞后一次,罗马人入侵后一次,每次造墓运动都是对传统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萨卡拉墓区是2018年由埃及本土考古队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男人晒成红色,女人皮肤白皙,和现在的埃及人不是同一种人。</p> <p class="ql-block">石棺及其铭文,萨卡拉发现大量石棺</p> <p class="ql-block">看去冥界的动画</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阿蒙,果然俊。</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图坦卡蒙时代</p><p class="ql-block">18岁去世的法老图坦卡蒙,在1922年因其墓葬被英国人在底比斯发现轰动世界。一百年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们越来越具体地复原了少年法老所处时代的生活图景。当我们从雕像上辨识出被后世凿去的王名,曾经的风起云涌,透过历史的尘埃重新浮现。</p><p class="ql-block">图为少年国王的父亲埃赫那吞。他公元前1352~前1336年在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减少阿蒙神庙势力对王权的威胁,进行了一次宗教性的改革,提出一神论,只准崇拜阿吞神,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的阿马尔那。这次改革,遭到了神庙势力以及站在他们背后的一切旧贵族的激烈抵抗。埃赫那吞死后,图坦哈蒙放弃了改革,藏起父亲木乃伊,恢复了对阿蒙神的信仰,首都也迁回了底比斯。这个人让我想起隋炀帝,因为改革太用力被后人从法老名单上删除,其实他怪有才华的,改变了埃及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国王沐浴在阿吞神光下,只有他才能与神沟通,后面跟着他的妻儿。</p> <p class="ql-block">老国王的艺术风格,自然主义,他喜欢的人物形象和以前也不同,趋于细长。可能是以前神太多了,工匠抽不出时间描绘自然。</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描绘自然的地砖。</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图坦卡蒙。他的时代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上溯阿蒙神信仰的发展和18王朝国王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这是多神信仰与一神信仰的一次分野,下推少年图坦卡蒙治下的传统宗教回归及后世影响。展览叙事与富有节奏的展厅空间相融合。观众将通过狭长走道进入环绕式的影像空间,目睹年轻法老的生命祭典、共情公元前14世纪的生死别离;而大型雕像附近的留白,则试图还原从建筑内部眺望外部沙漠所见的宏伟场景,并为两位法老的雕像对望留出足够空间。</p> <p class="ql-block">老国王妻子,小国王继母,著名美人纳芙蒂蒂。</p> <p class="ql-block">纳芙蒂蒂有惊人美貌和至高权力,被看到她雕像的现代人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奇怪的是她30岁出头就没有记载了,和小国王早死一样反常。</p> <p class="ql-block">这是少年国王背后之人,大将军赫伦布。他曾经把图坦卡蒙像篡改成自己,写上自己名字,可见他不是好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拉美西斯二世坐在两个女神中间间。</p><p class="ql-block">古代文化共同特征是,极少部分人才是与神联结的唯一纽带,拥有特权,所有文化为特权服务。</p> <p class="ql-block">我不信天授皇权,但信有来世,当然肉体在来世中已灰飞烟灭,木乃伊变成游客好奇而有点嫌弃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从18:00看到21:00,深夜食堂喝一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