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7老母亲和一家人山西第二天晋祠和太原古城之旅

周老师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p class="ql-block">太原古县城,明代早期县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城墙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全长3700米,高11米,下宽13米,上内宽7.95米,城墙以石为基,采用梅花丁的砌筑方法建造而成,呈现出古朴威严的风格。城墙共计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光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共12孔)。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是2500年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在太原县城,城内外共留存大小寺庙、楼阁、祠堂几十处,比如刘王祠、尹公祠、关王祠、崇圣祠、节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赵襄子祠等。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太原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晋阳城公元前497年,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地带据险筑城,因在晋水之阳,取名晋阳,为晋阳建城之始。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晋,“春秋五霸”之一晋国解体,晋阳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山西始有“三晋”之称。 </p><p class="ql-block">据《晋阳古城勘察记》载,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南的古城营村,发现了春秋晚期董安于所筑的晋阳古城遗址。当时所存的晋阳城南城墙残长626米,宽30米;西城墙残长2700米,其中有900米高出地面约7米。从连接现存于地上和地下的城垣遗迹来看,此城的南北长度估计可达4500米左右。经过二千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仍能保存如此“完整”,可见当年的晋阳城绝对是大邑。太原古县城作为古晋阳城的文脉延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古到今,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并被传承下来。如今城内遗留的文庙、县衙、关帝庙、以及随处可见的历史民居建筑等无不彰显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而赵氏与凤凰落晋阳的故事也就这样被流传。宋太原府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焚毁晋阳城,在晋阳故城北,今太原市小店区一带,新筑了平晋县城,后又选择在东北方向十余公里的唐明镇,今太原老城区,修筑城墙,兴建了太原府城。明太原县明朝初年,平晋县城被洪水淹溢,山西巡抚和太原知府上报朝廷,请求朝廷重建。经核准后,公元1375年,开始在汾河以西晋阳古城遗址上的南关村,建立太原县城。明清两朝,太原府城和太原县城并存,具有隶属关系。</p><p class="ql-block">日落下的太原古县城明太原县城,东门曰观澜,西门曰望翠,北门曰奉宣,南门曰进贤,其中北门朝东开,东西瓮城城门都朝南开,南门正南,恰似展翅高飞的凤凰在空中翱翔,北瓮城内有两口水井、恰似凤凰的一双眼睛,南门正对关外的宝华阁,恰似凤凰的尾羽高高翘起,古城内的十字街,恰似凤凰的腹部高高隆起,时人美其称为好汉坡、凤凰腹,故曰凤凰城,内有九街十八巷,设四门,其中四周城堵51堵,敌台32座,城高三丈,壕深一丈,周长为3.8公里,不及晋阳古城二十分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