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慢慢走散的人群

青山

<p class="ql-block">青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官方命名为“知识青年”,这是一批国家自抗美援朝后,由国家命名认可的一大批青年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青是我们国家空前绝后的一代,这是一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青年群体,今后世界上也可能不再会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批知青已经逐渐慢慢的在退出,但是知青对我们共和国做出的特殊贡献,依然会在共和国历史进程中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如今,这个群体,老的已是耄耋老人,最小的也早早的进入了花甲之年,他们的故事慢慢的在尘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上山下乡”一词,我们最早可以追索至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毛主席发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运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山下乡先后采取了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的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是以农场模式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文革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过去,全国范围内大约有2000多万青年上山下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尘封已久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是,这场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2000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2000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仅“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就高达1600多万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们面对着艰苦的生活环境,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不仅要适应农村的生活节奏,还要学会各种农业生产技能。他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在简陋的住所里克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为农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青们的付出并非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他们带来的先进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对农村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积极推广科学知识,提倡文明新风,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他们的到来,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更为可贵的是,知青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将困难当作磨砺意志的砥石,将挫折当作通往成功的阶梯。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青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祖国最南端、最北端、最西端、最东端;在贫穷落后地区、在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深山老林里,在沙漠戈壁里;在孤立海岛上、在没水、没电、没路、没通讯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虽然吃尽了苦头,可他们依然挺着胸膛,让文明、卫生、知识在那里生根开花,现如今,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说这不是他们曾经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这么一批青年,一直到了他们步入老年时光,毅然还是默默无闻的牺牲自己的利益,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眼下最应该关注的是知青们的晚年生活,给予他们应有起码的关怀和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们是和平时期,用自己的青春为国家缓解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的一代,现在正是他们享受晚年时光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是这么一批曾经肩负共和国苦难的青年,眼下,他们的生命列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时就会有他们的伙伴依依不舍的提前下车,走散在天地之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