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一一广益沙厂

钢铁长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百年沧桑—即将消失的广益纱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些照片,将成为寻找历史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03年,标志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广益纱厂在安阳诞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这家民族资本的纺织企业,经历了由满清败落、军阀混战、日寇侵略、国民党黑暗统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等历史时期,由官僚资本、商办,到国营、民营的经营体制的变革的豫纺公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百年风雷激荡,百年经纬情长。豫纺的历史,是一部兴衰史、创业史、发展史,透过豫纺伟岸的背影,世纪纱城的脚步铿锵有力。一个世纪的变迁,记载了几代人的艰辛, 百年纱城,宣示着一种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百年豫纺为中国纺织工业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豫北棉纺厂是由曾任清政府光绪帝师的孙家鼐发起,原占地350亩,建筑砖木结构房屋2800余间,安装细纱机73台,计29200锭,以及清花机、棉条机等全套设备,是当时国内建厂较早、规模较大、设备较新的大型纺织工业企业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据《中国棉纺织史》记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依据不平等条约,外商纷纷在沿海办厂,仅上海就有16万纱锭,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侵略,洋商肆虐排挤我民族工业,使中国陷入更加殖民地的境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面对被压迫、被挤兑的局面,清朝咸丰状元孙家鼐与马吉森等3人集资200万元,徐仙洲为总办兴建,引进近代纺织机械,规模为22344锭。占地330亩,房屋2724间。时为河南省机器纺纱工业最早、规模最大的纱厂,居全国民族资本纺纱厂第六位,是豫北棉纺厂的前身。现存一处布局完整的院落,房屋建筑对称,西洋式风格,主楼带回廊,院落宽敞,保存完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14年,广益纱厂易主袁毓英,据安阳市志记载,袁毓英系袁世凯的侄儿,据说1909年袁世凯下野时,曾重金聘一老道人勘测风水,认为彰德府广益纱厂周围是块风水宝地,因此圈购了800亩土地,在近邻广益纱厂及京广线东侧修建巨宅,名曰“洹上村”,在此隐居2年。受其叔的影响,袁毓英等人在京津登报,大肆收买广益纱厂旧股,掌握了广益纱厂的实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23年袁心臣取代袁毓英当上总办。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反帝高潮声势浩大,广益纱厂工人在工会的领导下,开展了罢工运动,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业主袁心臣迫于局势,于1928年将广益纱厂出租与他人,更名豫新纱厂。豫新纱厂因经营有方,日产量50大包,工人增到1567人,年盈利20多万元,成为建厂以来的鼎盛时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34年袁心臣收回自办。1939年被日商接收为日军管理第一工厂。工人饱受着资本家、日本侵略者的欺压。原有73台细纱机被迫运往天津改做军火,只剩下12台和相应的前后纺设备。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河南省第三行政厅督察专员公署接收了广益纱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部队攻克了广益纱厂。将仅剩的12台细纱机及相应设备迁至武安县和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广益纱厂在建国前的46年中,几经战乱,备尝艰辛,一易厂名,几易厂主,到建国前夕,已到处是枪痕弹迹,一片荒凉。所谓的厂区仅存有几根工字钢柱和一些弯曲残缺的屋架,4个残破不堪的“蓝开夏”锅炉在废墟中摇曳,空旷的地坪上,仅有一座年代已久的2层楼房和无窗少门的两排平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50年春,时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后勤部副部长的李甲寅同志带领华北炮司、邯郸军分区60多名刚离开硝烟弥漫战场的战士,投入到新的战场——重建纱厂,以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并更名为豫北纺织厂。上海、无锡等地的工人、技术人员318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离开环境优越的家乡,在一面支援北上建设的旗帜引导下,千里迢迢来到安阳,成为豫北纺织厂的开厂元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百年豫纺,励精图治,几度坎坷,几度辉煌,百年艰辛记载豫纺的沧桑巨变,艰难而辉煌的过去已成为历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9月安阳市正式启动豫北纱厂改造项目-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公园配套服务项目,占地总面积250亩,打造集考古研学、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街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待到百年后的一个时代,这座百年纱厂区涅槃重生。如今的纺纱厂不再是生产棉纱的工厂区,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游玩美食街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多重美味佳肴,欣赏电影和游乐场,这片街区是孩子们的欢乐海洋和尽情享受的美食广场,星巴克咖啡、炸鸡等店铺错落有致,客人进进出出呈现繁荣景象。夜晚在彩色灯光照射下,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灯光璀璨的洹河和璀璨文字的殷墟遗址举办夜游活动,充满烟火气息的百年纺织旅游厂区联成一片,构成安阳市的整体旅游场景。“洹河夜游”集数字光影与实景演艺、游船体验等业态于一体,联合殷墟遗址和百年文化小镇构成旅游景区,突出特色文化与文旅消费,以参观、游览、美食、游玩于一体的户外旅游体验感。建立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体系,打通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壁垒,树立文旅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