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岳恒山,90公里的路程,我们来到大同市休息,第二天早晨,先去了大同有名的九龙壁看看,然后去云冈石窟参观。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经营者,就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昙曜。景区进大门处,立有他的塑像,他也是创造文化奇迹的巨人,雄伟的云冈石窟,也正是记载他的卓绝精神和杰出贡献的丰碑。 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被誉为云冈石窟代表作的露天大佛——露天大佛高约13.7米,端坐于石台座之上。佛首磨光肉髻,方圆面相,广额丰颐,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大耳垂肩;眉间施白毫,嘴唇略薄,唇上、下巴有八字胡须。佛身挺拔壮硕,两肩宽厚,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质地厚重,衣褶自然流畅,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内衣轻薄贴体,整体疏密得当,雕刻工艺精湛。大佛神情庄严,慈祥泰然,结跏趺坐,双手于腹间相会叠加,呈禅定手印。可惜手部与双腿风雨侵蚀,雕饰全无。 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离和角度观赏,都会产生各种变化着的美及其神韵。大佛姿态雄伟,气宇轩昂,生气勃勃,融合东西方雕塑艺术于一体,是兼备了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造像珍品。 在景区的博物馆里,文字和实物的结合对于云冈石窟北魏以来历史了解的帮助不小。这个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已经成为人文历史、文物欣赏、博物馆等游览景区。代表景点是昙耀五窟。 高约百尺的断崖上,东西排列着一连串高大宏丽的洞窟,窟里雕有通高四五十尺雄伟庄严的佛像,窟壁穿插着许多佛龛、千佛、飞天、花草等富丽神奇的浮雕图饰,有的窟外还连接着三四层楼的宏大建筑。 <p class="ql-block">走进石窟,你会被这些造像的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内容丰富震撼到,有坐佛、立佛、菩萨,也有大量以小佛围绕的千佛造像,洞窟壁面上还凿刻有大量故事性的浮雕,内容丰富,反映佛教传说和本生故事等。这些造像和故事浮雕,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的佛像风格淳朴,在保留古印度原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鲜卑族的血脉,被称为“胡貌梵相”。</p> 云冈石窟中的著名洞窟有“昙曜五窟”、第六窟“中心塔柱窟”、第十二窟“音乐窟”、第十五窟“千佛洞”等。第六窟又称“释迦佛洞”,它是云冈中期最富丽堂皇的一组石窟,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洞内中央一座高大的方形塔柱,塔身绘满故事图,四周壁面也开凿着高浮雕的佛龛。其雕饰非常华丽精美,被公认为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第十二窟又称“音乐窟”,洞内刻有多种不同的乐器及表演者,生动地展现了北魏宫廷的音乐舞蹈场面。这对后人研究北魏音乐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这是第5窟,第5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与第6窟是一组统一设计、建造的双窟,属于云冈中期洞窟。窟外各有一座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佛清代号称“云冈佛阁”或“石窟摩云”,为云中八景之一。 这对竖式设计的双子佛阁,既亭亭玉立,又合璧庄重,体现了我们祖先工匠对石窟寺殿宇的精准理解,也是目前云冈石窟仅存的古代窟檐建筑。它除了具有佛殿功能外,同时还起到遮风挡雨作用,特别是保持了窟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使得第5、6窟的造像雕刻保存状态远优于其它无窟檐的洞窟。 第19窟主佛像结跏趺坐,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着袒右肩袈裟,轻薄贴体,衣纹简洁明快。佛像右手举胸施无畏印,左手掌心向上握法衣于膝上,以表达佛法的无畏与传承。窟外东西耳洞中,各雕刻一尊倚坐佛像,西耳洞佛像,耳廓宽大垂肩,体魄挺拔劲健。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 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 <div>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了云冈石窟,让我对北魏时期的石窟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云冈石窟以其丰富的造像、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愧为中国石刻石窟艺术的四杰之一,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