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50 最激动的日子

快乐人

<p class="ql-block"> 1975年高中毕业,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到农村不久,我握起羊鞭,作了生产队的一名羊倌。为了解决没书读的问题,我以大队团支部的名义在县文化馆办了个集体借书证,一次可以借回30本书。白天,把羊儿赶到山坡啃吃青草,出门时在一个小书包里装上唐诗、宋词,边走边背书。晚上,把羊赶进圈,就爬到羊窑的土炕上看书学习。</p><p class="ql-block"> 日月荏苒,转瞬一年多时间过去了。1976年10月,已是晚秋季节,下着蒙蒙细雨,我把羊赶到河滩里吃草,忽听有人喊:“张志华——”我循声望去,啊,是于小龙!只见他手握羊鞭,头戴草帽,身披蓑衣,裤管挽在半腿,黄胶鞋上沾满泥巴。我惊喜地冲上前去,握住于小龙的手,诧异地问道:“小龙,你怎么也放起羊来了?”于小龙笑着说:“没想到吧。我今年7月高毕业,上山下乡来到新民大队插队落户,这几天老羊倌病了,生产队长就让我来放羊。现在咱们是邻村,离得很近,我可以时时向你请教。”我谦逊地说:“何言请教,和你相比我差远了,咱们两个村只隔一条小河,你若不嫌弃,晚上就到我住的羊窑里来看书吧。”于小龙爽朗地说:“太好了,和你并肩学习,我感到浑身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于小龙经常踏着满天星斗来到我的羊圈,在如豆的油灯下,我们爬在羊窑的土炕上,制定读书计划,写作计划,不仅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每隔几天两人还搞一次写作比赛,文章写好后,互相点评,取长补短。</p><p class="ql-block"> 却说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纵情歌唱。大队成立了4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可是到处找不到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文艺节目(老戏还在禁演,新节目没有创作出来),文艺宣传队长找到我,说道:“张志华,你文章写得好,给咱们文艺宣传队编些紧跟当前政治开势的节目吧。”我迟疑地说:“写文章和编文艺节目是两码事,你这是赶的鸭子上架哩,强人所难。”宣传队长不乐地说:“快别推辞了,我们正在‘等米下锅哩’。”接到任务后,我是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自己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害怕的是自己从来没有创作过文艺节目,能行吗?我便找于小龙请教。</p><p class="ql-block"> 于小龙鼓励我道:“别怕,张志华,我做你的后盾。只要咱俩协力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给我详细讲解了对口词、朗诵诗、三句半、快板、道情、歌词等方面的知识,再三告诫我:“舞台演出的节目,语言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切忌引经据典,用生僻字。”还找来了他在隆德中学文艺宣传队演出节目的样本、曲目,供我参考。</p><p class="ql-block"> 接受任务后,我跑遍了县文化馆,公社文化站,找了好多关于创作的书籍认真的研读起来。《相声创作》、《曲艺杂谈》、《写作文选》、《天津快板》、《山东道情》、《回族花儿》……于小龙从他爸爸的旧书箱里翻出了埋没多年的古典戏曲剧本,找来了明代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牡丹亭》等,反复研读,吸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我白天劳动,晚上读书创作,整天陶醉于构思作品的亢奋状态。每写一个节目,就拿给于小龙看,请他把关修改。于小龙有时逐字逐句推敲,有时整段整篇删改,直到他认为可以登台演出了,才交给我。当时,真是“等米下锅”,刚写完一个节目,两名“演员”拿去排练,另外几名“演员”就等在门外,不断催促道“快写吧,‘张秀才’,我们还等着排练呢,再迟了今年元旦、春节就登不了台了。”由于“四人帮”禁锢多年,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文艺活动,青年男女把能登台表演文艺节目看作是最大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面对着文艺队员期待与渴望的目光,我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半使用,但无奈水平有限,自感“江郎才尽”。高度的紧张和劳累,使身体严重透支,那天忽然发起了高烧,头昏脑胀,吃了几片阿斯匹林,在不知不觉中抱着书本睡着了,半夜醒来,觉得高烧退了点,就又拿起笔来写作。相声、小品、道情、快板、眉胡、歌舞、对口词、二人转、三句半、小戏剧等,我对这些短小精干,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剧目反复钻研,仔细推敲,结合当地方言进行创作,常常是手里干着活儿,脑子里构思着文艺节目,灵感一来,扔下手中的铁锹掏出怀中的小本本立即写作起来,那些心急的“演员”见我为他们写节目,立即抢走我手中的铁锹劝道:“张秀才,你就回家专门创作吧,你分的活儿我们替你干。”有天夜里我在创作对口词《全国人民除四害》时,写了一半,可后面一半怎么也写不出来,感到脑子发胀,疲惫不堪,就和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里梦见自己忽然来了灵感,立即挥笔急书,醒来后记忆犹新,写出了许多好句子。</p><p class="ql-block"> 歌词写出来了,可我不会谱曲,急得歌舞队的演员抓耳挠腮,就是无法排练,于小龙忽然灵机一动,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把我们写的歌词配上一些旧歌子的曲谱拿给大家演唱。</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肉掉了几斤,人瘦得变了形,在于小龙的精心指导下,我竟奇迹般地创作出了30多个文艺节目,相声、小品、小戏剧、快板、秦腔清唱词等,五花八门,样样俱全。</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临近的公社、大队争相邀请我们大队文艺宣传队前往演出,县广播站还把我们演出的节目制成录音带在全县播放。听着广播里播放的录音,看着万头攒动人们争看文艺节目的热烈场面,我们说不出心里有多高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