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艺术博物馆

禾庐

<p class="ql-block">立秋前,来到了雅典卫城神庙般的费城艺术博物馆(PMoA),人称是“费城的帕特农神庙”。据说馆藏了24万多件艺术品,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城曾是美国的首都,费城艺术博物馆西入口处,竖着</span>美国联邦法院第四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span>John Marshall<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span>青铜像,这是美国艺术家威廉.斯托里 (William Wetmore Story) 1931年创作的,现安放在美国最高法院大厅正中,雕像又翻铸了二件,分别竖在华盛顿特区宪法大道上和这里,体现宪法精神。</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南门是正门,八根高挑的科林斯(corinthian order)柱托举着希腊建筑所独有的三角楣板。门前是一个广场,然后是宽长的大石台阶。</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由主楼和东西翼楼组成,西翼楼头的造型是爱奥尼克(Ionic Order)柱托举着三角楣板,楣板上是一组精致的彩绘人物雕像,妥妥的希腊风。</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方有一坡宽大的石台阶,是史泰龙拍电影《洛奇》(Rocky)的实景地,称为洛奇石阶(Rocky Steps)。台阶与大门之间的石头上雕刻有洛奇的脚印,并刻着“Rocky”字样。</p> <p class="ql-block">艺术博物馆正门前,矗立着美国立体派雕塑家雅克. 利普希茨(Jacques Lipchitz)的青铜雕塑《普罗米修斯扼杀秃鹰》(Prometheus Strangling the Vulture),创作于1943年,铸造于1952-1953年。</p> <p class="ql-block">雕塑取材于泰坦神普罗米修斯(Titan Prometheus)的故事,他偷取火种赠予人类,众神之王宙斯因此勃然大怒,派了一只鹰啄食他的肝脏。艺术家为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创作了这件雕塑,隐喻对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抗议,肌肉发达的普罗米修斯,佩戴着象征民主的弗里吉亚帽(Phrygian cap),站在云层上,正用手扼住鹰喉,另一只手抓住鹰爪,征服了几千年啄食他肝脏的恶魔。费城艺术博物馆于1952年委托翻铸了这件作品,展览在博物馆的台阶上,普罗米修斯的胜利,象征着他的火种带给人类的文明,代表了进步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大台阶下面的路口处,是一组以华盛顿塑像为主的青铜组雕喷泉,雕塑很讲究,也很艺术。*</p> <p class="ql-block">台阶东侧立着青铜雕塑《骑马亚马逊女战士遭遇美洲豹》(Amazon Attacked by a Panther ),这是德国雕塑家奥古斯特.基斯(August Kiss)于1839年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大台阶西边是《狮子斗士》(The lion fighter)青铜塑像,是德国雕塑家阿尔伯特.沃尔夫(Albert Wolff)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雕塑《狮子斗士》的原作与《亚马逊女战士》一同摆放在柏林的阿尔特斯博物馆(Altes Museum)台阶上。德国又翻铸了这一对人物铜雕赠送给了费城博物馆,难得的浪漫主义写实作品。* </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女神黛安娜(Diana)从1932年就一直屹立在这里,这是美国雕塑家奥古斯塔斯.圣高登(Augustus Saint-Gaudens)1892-93年的镀金铜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美国现代艺术家亚历山大.卡尔德( Alexander Calder) 的动态雕塑 《幽灵》(Ghost)悬在大厅上方。</p> <p class="ql-block">大厅二楼用爱奥尼克柱围了一圈,挂了许多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人物故事挂毯,都是由专业画家设计画面,再罗马挂毯工厂的匠人用羊毛、蚕丝、金银线织造完成,用挂毯记录历史,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大厅东侧的地下大厅墙上挂着巨幅海报《里克斯岛拼布被》(Rikers Quilt)艺术品,这是费城艺术家杰西.克莱姆斯(Jesse Krimes)通过自身的监禁和重返社会的经历,批评美国刑事司法缺限的作品。拼布被用不同监狱床单拼成,在拼布下,据说是一层有3650张的图像层,每张图像都描绘了里克斯岛监狱中的虐待,代表了里克斯岛每天的虐待。劳改犯的作品也能挂在博物馆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西门大厅二楼两侧是两个咖啡厅,墙上分别装有两幅巨大的浮雕,法国雕塑家约瑟夫.德尚(Joseph Deschamps)1785-88年创作的石膏浮雕</span>《弗洛拉的凯旋》(The Triumph of Flora)位于南墙上。</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德尚的这件雕塑,与对面阳台上另一件名为《阿塔兰塔与希波墨尼斯的赛跑》(The Race between Atalanta and Hippomenes)是一对浮雕,都是为法国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Queen Marie Antoinette)制作的,装饰在巴黎附近圣克劳德城堡中皇后套房的大厅中。1870年法普战争城堡被毁,浮雕遭受严重损坏,但存在附属建筑中的石膏模型幸存。</p> <p class="ql-block">在这块面板上,德尚描绘了罗马春天女神弗洛拉,她乘坐着由小天使(有翅膀的天使儿童)拉的战车,身旁围绕着捧花的侍从,盛装游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雕塑家约瑟夫.德尚创作于1785-1788年的的浮雕</span>《阿塔兰塔与希波墨尼斯的赛跑》(The Race between Atalanta and Hippomenes)。</p><p class="ql-block">这件浮雕与对面的《弗洛拉的凯旋》石膏模型都是由约瑟夫.德尚及其工坊制作的,是为法国皇后制作浮雕的模型。大理石浮雕从这块石膏模型中雕刻而成,安装在圣克劳德城堡(Château of Saint-Cloud)楼梯大厅里。浮雕刻划了《变形记》(Ovid's Metamorphoses )中阿塔兰塔与她的求婚者希波墨尼斯的赛跑故事。希波墨尼斯在爱情女神维纳斯的帮助下,向阿塔兰塔投掷金苹果,减慢她的速度并赢得比赛。* </p> <p class="ql-block">亚洲馆里有许多中国文物,“明星文物”是明朝早期北京智化寺的楠木藻井,建于1444年前后,是智化寺中智化殿中的覆斗形窟顶。楠木因其耐用性和抗腐性而闻名,上面留有漆和金饰的痕迹,曾经色彩鲜艳、金碧辉煌。藻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和文化价值观,还展示了那个时期非凡的工艺水平,使其成为明朝早期皇室佛教建筑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藻井上的雕刻充满了象征意义,展现了中国皇权和佛教信仰的融合。藻井的中心是九条龙的图案,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皇权的象征。四角还有四只凤凰,象征着永生与再生。</p> <p class="ql-block">龙周边围绕着莲花,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纯洁,还有八位天神,每位天神都持有与好运和祝福相关的物品。这座藻井具有难得的明朝建筑精美工艺和宗教含义,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朝早期皇家佛教建筑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的民国时期,智化寺的和尚作价1000大洋将智化殿的藻井卖给了费城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坐像菩萨(Seated Bodhisattva),这尊坐像菩萨的木雕可能来源于北宋(960-1127年)或金朝(1115-1234年)时期。虽然雕像上的彩绘装饰已有些许褪色,但它仍然体现了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侍者菩萨(Attendant Bodhisattvas),这组两个侍者菩萨的木雕制于元代,约完成在1300至1400年间。虽雕像上的彩绘已有些许褪色,但其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仍然得以体现。</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与龙(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 with Dragon)。这尊观音菩萨雕像创作于1507年,由中国画家乔宾(Qiao Bin)制作,属于明朝(1368-1644年)时期的石器雕刻。雕像的脚下有一条温和的龙和一种名为“吼”(虎狮兽)的动物,表明这尊雕像是南海观音。龙的保护力量与水相关,而“吼”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坐骑。</p><p class="ql-block">南海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女性形式,源于16世纪中国的一个新的朝圣中心——浙江省普陀岛。这个岛屿是供奉观音菩萨的重要圣地。</p> <p class="ql-block">清代京城王爷的狗笼子,采用了不少景泰兰工艺装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荷兰画家罗杰.范德维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399/1400-1464)画于约1460年 的木板油画</span>《十字架上的钉刑,圣母与圣约翰哀悼》(The Crucifixion, with the Virgin and 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 Mourning Around)。</p><p class="ql-block">通过绘画唤起悲伤,范德维登的天才在于他传达情感的能力。在这幅画中,圣母和圣约翰对基督的死亡流出了透明的泪水,突出了怜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题</span>,哀悼者公开展示着他们的悲痛。人物背后的墙壁增强了画作的情感冲击力,因为它改变了观众与场景的关系,迫使观众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荷兰(现比利时)</span>约1460-149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艺术家的油画橡木板雕塑</span>《被钉十字架的基督与圣母玛利亚、圣约翰福音和持有受难工具的天使》(The Crucified Christ with the Virgin Mary, 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 and Angels Holding the Instruments of the Passion Around)。这组雕塑原来悬挂在教堂合唱团或祭坛区的入口上方,由一根巨大的木梁或屏风支撑,雕塑位于教堂中殿的中央。受难的耶稣形象与祭坛上庆祝弥撒的仪式相关,这一基督教仪式纪念耶稣为人类救赎所作的牺牲。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国艺术家尼克劳斯·维克曼(Niklaus Weckmann the Elder)及其工作坊创作于约1515年的彩绘贴金木雕</span>《圣巴巴拉与圣凯瑟琳》 (Saints Barbara and Catherine)。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25-1150年法国(鲁西永,</span>Roussillon<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理石雕塑</span>《圣米歇尔-德-库萨修道院的喷泉》(Fountain from the Abbey of Saint-Michel-de-Cuxa)。这座喷泉最初位于11世纪为圣米歇尔-德-库萨修道院建造的回廊(环绕庭院的拱形走道)中央。修道院是法国西南部鲁西永地区最大且最重要的修道院,其建筑风格为“罗马式”,这一术语在19世纪被用来描述源自古罗马早期中世纪艺术和建筑,特点是圆拱、穹顶和几何形状。这座喷泉是修道院内原有的三座喷泉之一,展现了约1800年前的样貌。六根柱子支撑着一个上层水池,上面装饰有与回廊的柱子和拱门相似的图案。水通过五个喷嘴流入喷泉原有的下层水池,修道士们可能用这个喷泉洗澡、刮胡子和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学院派画家</span>路易.约瑟夫.拉斐尔.科林(Louis-Joseph-Raphaël Collin)1884年画的油画《早晨》(Morning)。</p> <p class="ql-block">拉菲尔. 科林对公认的学术风格进行了微妙的修改,在他的作品中引入了印象派技巧的元素。正规的构图和明亮的色彩等形式技巧,让人联想到印象主义的充满光亮的风景,而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黑暗气场。这是这幅作品亮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艺术家爱德华.马奈(</span>Édouard Manet,<span style="font-size:18px;">1832-1883)画于1880年的油画</span>《埃米莉·安布雷饰演卡门的肖像》(Portrait of Émilie Ambre as Carmen)。</p> <p class="ql-block">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 梵高(Vincent van Gogh)<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5年画的油画</span>《雏菊花束静物》(Still Life with a Bouquet of Daisies)。</p> <p class="ql-block">梵高1888年的布面油画《奥古斯丁. 鲁林夫人和婴儿马塞尔的肖像》(Portrait of Madame Augustine Roulin and Baby Marcelle)。</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作品中,梵高选择了大胆而简洁的色彩来描绘鲁林夫人和她的婴儿。画中的主要色调、强烈的轮廓线以及厚重、明显的笔触表现出梵高对与画中人物的情感联系以及绘画过程的专注,而非对背景细节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梵高1889年画的油画</span>《向日葵》(Sunflowers)。</p> <p class="ql-block">1888年9月,当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拜访梵高在阿尔勒的住所时,他发现了两幅装饰着卧室的向日葵画作,一幅以黄色为背景,另一幅则以青绿色为背景。梵高非常喜爱这朴实而愉悦的花朵,他创作了这些雄心勃勃的作品来欢迎他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在高更离开后,梵高在1889年1月再次回到向日葵的主题,从记忆中绘制了这幅画作,每朵花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质感。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曾惊叹道:“文森特的花朵看起来就像人一样!”</p><p class="ql-block">1888年-1889年,在阿尔勒生活的两年时间里,梵高一共创作了7幅花瓶里的向日葵,其中一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保留下来的有6幅,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亚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梵高画于1889年的《雨》(Rain)。</p> <p class="ql-block">梵高当时住在法国南部的一家诊所,他从卧室里看到并画了这幅风景。这幅画的低视角、紧凑的剪裁和大胆的雨纹,让人想起当时在法国流行的日本木版画,梵高非常欣赏这些画,并收藏了不少。</p><p class="ql-block">虽然这幅暴风雨场景的柔和色彩引起了人们的忧郁反应,但梵高在医院的一年时间,虽然燥动不安,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富有成效的时期之一。</p>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1870年创作的油画《伦敦格林公园》(Green Park, Londo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奈画于1874年的油画</span>《勒阿弗尔港》(Port of Le Havre)。莫奈在这幅描绘法国北部勒阿弗尔港的画作中,其短促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在港口航行的船只和沿着海岸移动的人物。1874年,莫奈在巴黎的群展上展出了这港口的另一幅画《印象,日出》。观看展览时,一位困惑的艺术评论家将莫奈和他的朋友们称为“印象派”,嘲笑不太明显地表明这一场景的生硬笔触时,却无意给这种新艺术风格起了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奈1881年创作的油画</span>《圣马丁岛小径》(Path on the Island of Saint Martin, Vétheuil)。</p><p class="ql-block">在这幅描绘草地的画作中,深绿色和蓝色的草地笔触与点缀其间的粉色花朵形成对比,黄色小麦在夏日阳光下闪闪发光,这种随意的笔触和色彩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构图,莫奈将画架设在巴黎北部塞纳河上一座小岛的中央,有意将背后的驳船交通抛在一边。对他来说,人类活动是次要的,光线、空气和景观的氛围,他称之为“外壳”(envelope)的元素——才是首要的。</p> <p class="ql-block">莫奈1891年的《杨树,秋天的三棵树》(Poplars, Three Trees in Autumn)。</p> <p class="ql-block">莫奈1894年的《晨雾》(Morning Haze)。</p> <p class="ql-block">莫奈1899年的《吉维尼的日本桥和荷花池》(Japanese Footbridge and the Water Lily Pool, Giverny)。</p> <p class="ql-block">莫奈画于1901年的油画《雾中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 Morning Fog)。</p>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米耶.毕沙罗</span>(Camille Pissarro,1830-1903)<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于1886年的油画</span>《通往迪耶普的铁路》(Railroad to Dieppe)。画作有后印象画派的点彩特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米耶.毕沙罗1898年的油画</span>《歌剧院大道:晨曦》(Avenue de l'Opéra: Morning Sunshin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米耶.毕沙罗1901年的油画</span>《阳光明媚的下午,迪耶普》( Fair on a Sunny Afternoon, Dieppe)。</p> <p class="ql-block">卡米耶.毕沙罗1888年的油画《拉克鲁瓦岛,鲁昂(雾的效果)》[L'île Lacroix, Rouen (The Effect of Fog)]。毕沙罗用了五年时间,分阶段完成了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1883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沙罗</span>首次在法国鲁昂塞纳河(Rouen Seine River )看到小岛上的雾霭,由于现场绘制这种短暂效果十分困难,他便绘制了大量水彩画和素描。后来,他根据这些素描和记忆,运用一种新颖而细致的笔触技巧创作了这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女印象派画家贝尔特.莫里索(</span>Berthe Morisot,<span style="font-size:18px;">1841-1895年)1892年的油画</span>《提篮的小女孩》(Young Girl with Basket)。</p> <p class="ql-block">画中的女孩是莫里索聘请的模特科科特(Cocotte),她转身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莫里索通过科科特复杂扭曲的坐姿来实现这一看似熟悉的姿态。这幅画的充满活力的笔触却散发出明亮的色彩和自发性,女孩衣服上各种不同的颜料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贝尔特.莫里索画于1894年的油画</span>《绣球花枝》(Hydrangea Branch)。</p> <p class="ql-block">法国艺术家夏洛特.贝斯纳德(Charlotte Besnard)1894年创作的釉面陶瓷雕塑《杰曼,或拿着苹果的年轻女孩》(Germaine, or Young Girl with an Apple)。</p><p class="ql-block">贝斯纳德用她两岁的女儿杰曼作为这个雕塑的模特。与她那一代的许多欧洲女性艺术家不同,她在孩子出生后继续工作,因其捕捉逼真手势的能力而获得国际赞誉。她是最早与陶瓷公司Emile Muller et Cie合作的雕塑家之一,也许是因为他们对创新材料有着共同的兴趣。例如,贝斯纳德有时会在她的雕塑上涂上厚厚的油漆或蜡,以产生模糊的效果,这种效果在这里用大胆的裂纹图案釉重新创造出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印象主义-</span>立体主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家保罗.塞尚(</span>Paul Cézanne,<span style="font-size:18px;">1839-1906)在1895年前后创作油画</span>《沐浴者群像》(Group of Bathers),是该馆重量级藏品。</p> <p class="ql-block">塞尚1885-1886年创作的油画《塞尚夫人肖像》(Portrait of Madame Cézanne)。</p> <p class="ql-block">塞尚1885-1886年创作的油画《塞尚夫人肖像》(Portrait of Madame Cézanne)。</p><p class="ql-block">霍尔滕斯.费凯(Hortense Fiquet),塞尚的情人、儿子的母亲,后来成为他的妻子,是这位艺术家最常用的模特。她那椭圆形的面庞深深吸引了塞尚,他创作了近三十幅肖像画来探索她面部的轮廓与平面。每一幅画作都作为独立的研究,见证了他不断将视觉感受转化为画布的努力。</p><p class="ql-block">塞尚只允许他信任的人观看他作画,这一过程缓慢而细致,而霍尔滕斯则耐心地接受了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塞尚1877-1879年的油画《静物:苹果与一杯葡萄酒》(Still Life with Apples and a Glass of Wine)。</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中,塞尚通过强烈的对角线笔触将这些普通的家居物品固定在桌子上,强调了它们的结构。尽管他的绘画手法比印象派同辈更加谨慎和规律,但这幅画却充满了动感,完全没有静止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尚1880年前后画的油画</span>《橄榄花瓶里的鲜花静物》(Still Life with Flowers in an Olive Ja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尚画于1877-79年的油画《</span>甜点》(The Desser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罗.塞尚1894年的</span>《冬季风景,吉维尼》(Winter Landscape, Giverny)。</p><p class="ql-block">1894年秋季,塞尚在访问克劳德.莫奈时误解了一次晚宴上的谈话,突然离开,遗弃了这幅描绘他酒店旁果园的画作。这幅未完成的作品揭示了塞尚构建画面的方式。他用细笔勾勒出树木、墙壁和建筑的轮廓,并在关键区域涂上细腻的浅色颜料,同时留下了画布的大部分为空白。他希望这些底层的颜料能赋予画布明亮的色彩,完成画作时,他会在这些底层上涂上更厚的颜料。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尚1902-1904年的油画</span>《圣维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塞尚在三十年间画了七十多幅描绘圣维克多山和周围田野、农舍、树木的油画、素描和水彩画,在每一幅作品中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式,探索了看似无尽的视觉挑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塞尚而言,</span>这座独特的山峰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象征,它代表了他的故乡。在这幅画作中,他把这片饱含个人情感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色</span>与创新的绘画技巧结合,没有采用传统的透视,而使用色带来表达了画面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塞尚1902-1906年的油画《圣维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p> <p class="ql-block">塞尚<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1883年的油画</span>《马赛湾全景与圣亨利村》(View of the Bay of Marseille with the Village of Saint-Henr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尚约1873年画的油画</span>《奥维尔四区,苏尔-瓦兹(风景,奥维尔)》[ Quartier Four, Auvers-sur-Oise (Landscape, Auvers)] 。</p> <p class="ql-block">塞尚<span style="font-size:18px;">1892-1894年的油画</span>《黑色城堡公园中的磨盘》(Millstone in the Park of the Château Noir)。塞尚在法国南部艾克斯市外的一处幽静林地设立画架,探索斑驳阳光对这堆石块的影响。画中的石头原本用于这座未建成的磨坊的,被遗弃的石块大多具有锋利的边缘和直线形状,与附近拱形的树木和圆石形成对比。</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永恒感,并引发我们对自然如何吸收人类活动的思考。然而,对塞尚而言,主要是一个探索变化的色彩和光线的机会,而他并不倾向于赋予他的主题深刻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塞尚<span style="font-size:18px;">1879-1883年的油画</span>《莱斯塔克湾》(Bay of L'Estaqu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艺术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span>Pierre-Auguste Renoir,<span style="font-size:18px;">1841-1919)约1885年创作的油画</span>《阿琳·夏里戈肖像(后来的雷诺夫人)》(Portrait of Aline Charigot ,later Madame Renoir)。</p> <p class="ql-block">雷诺阿画于1892年的油画《两个女孩》(Two girls)。</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诺阿画于1875年的油画</span>《拿着玩具士兵的男孩(Boy with a Toy Soldier)》(让·德·拉·波梅雷的肖像,Portrait of Jean de La Pommeraye),这是雷诺阿儿子的肖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诺阿1875年的油画</span>《大街》(The Grands Boulevards)。</p> <p class="ql-block">对雷诺阿而言,巴黎时尚的大街体现了城市的生活活力,画作通过快速而草率的笔触表现了这一活力。选择描绘这个明亮色彩的场景,雷诺阿必定感到有些矛盾。他自己童年时的街区已被拆除,开辟出了眼前宽阔的街道,正是这些街道,在19世纪中叶把巴黎从中世纪城市转变成了现代化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诺阿1875年的油画</span>《小勒格朗小姐的肖像》(Portrait of Mademoiselle Legrand)。</p><p class="ql-block">雷诺阿的职业生涯初期,是依赖画委托肖像来维持生计。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儿童画家,能够捕捉到他们瞬息万变的表情和姿态。在这幅作品中,他描绘了一个认真但略显犹豫的六岁小女孩德尔菲娜.勒格朗(Delphine Legrand)。从她身后的闪光蓝绿色窗帘,到她的黑色围裙,再到刻划她白色袖子的大胆紫色和蓝色阴影,她出现在丰富的色彩中。</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绘画之父,<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span>Édouard Manet,<span style="font-size:18px;">1832-1883 )1864年的油画</span>《“基尔萨奇号”与“阿拉巴马号”之战》 (The Battle of the USS "Kearsarge" and the CSS "Alabama")。</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像印象派画家一样,马奈对描绘当代事件感兴趣,1864年6月19日法国舍尔堡海岸发生了美国内战海战,联邦军的舰艇基尔萨奇号与南方军的阿拉巴马号展开了一个多小时的炮火交锋,直到阿拉巴马号被击中并沉没。虽然马奈没有亲眼目睹这场冲突,但他通过报纸了解到这一事件。在这场战斗发生后的一个月内,他完成了这幅画,并在巴黎的一家画廊窗口展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德华.马奈约1868-72年的油画</span>《福克斯顿号轮船,布洛涅》 (The Folkestone Boat, Boulogne)。画作中,一群身着优雅的观众正等待福克斯顿号轮船的启程,船要把他们从巴黎送到伦敦,时间不到十二小时。注意码头上人们的衣着轮廓虽然描绘略显粗略,却充满了生气。尽管马奈从未认为自己是印象派画家,他却尝试了印象派的技法,包括在这幅画中所见的明亮色调和松散笔触。他还与年轻艺术家进行热烈的交流,鼓励他们打破传统绘画的束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德华.马奈1868年的油画</span>《汽船,海景与海豚》(The Steamboat, Seascape with Porpoises)。画作描绘了一艘汽船在海面上航行,海豚在水中跃起,展现了马奈对海景的兴趣和他在色彩运用上的创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艺术家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年)1889-1890年创作的油画</span>《红磨坊:舞蹈》(At the Moulin Rouge: The Dance)。</p><p class="ql-block">洛特雷克是红磨坊夜总会的常客,这里是现代巴黎娱乐的中心,画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洛特雷克的密友。画作背面有一段手写的题词,可能是洛特雷克自己添加的,指出场景是“瓦朗坦<span style="font-size:18px;">(Valentin)</span>为新来的女孩们进行训练”,瓦朗坦是红磨坊的明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1890年创作的油画</span>《小淘气》(Follett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约翰.弗雷德里克.佩托(John Frederick Peto)约1894年的油画</span>《旧式信插》。不知是否题冷军的超写实手艺的来源。</p><p class="ql-block">长期的使用改变了信插背带的原来的规矩样子,透露出人类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画中倒挂的林肯照片,象征着美国内战和总统遇刺事件带来的忧郁。虽然静物画往往是个人、亲密的表达,但也能展现集体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在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约翰.佩托与同窗威廉.哈内特(William Harnett)结下了友谊,并模仿了哈内特的错觉画《欺骗眼睛》(fool the eye)的艺术风格。佩托一直默默无闻,甚至有人将哈内特的签名伪造到佩托(Peto)的一些画作上,包括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艺术家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年)1906年创作的油画</span>《快乐的小丑》(The Merry Jesters)。</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亨利.卢梭画于1886年的油画</span>《狂欢夜》。</p> <p class="ql-block">这幅冬日森林景观中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一对身着节日狂欢盛装的男女站在光秃秃的树木前,他们的身影似乎在从自己内部发光,而不是黑暗森林中的月光。在人物旁的空屋中,一张难以解释的脸庞隐约探出,而附近一盏意外的路灯则发出奇异的光芒。卢梭以其奇妙的场景而著称,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其作品吸引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冒险家、收藏家和艺术家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利时象征主义画家莱昂. 弗雷德里克(</span>Léon Frédéric<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油画</span>《四季》(The Four Seasons),创作时间:1893年(春),1894年(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以一种近乎痴迷的细致描绘,将四季想象为四个嬉戏的孩子。孩子们被花朵和果实环绕,吸收大地的能量(春天),播种(夏天),收获(秋天),然后在冬天入睡。</p><p class="ql-block">1898年在布鲁塞尔的一次展览上,这四幅画作排列在另一幅较大的作品两侧,该作品也是由弗雷德里克创作的,描绘了大自然如同母亲哺育孩子的场景(如下图所示)。</p><p class="ql-block">这些画作中表现出的感官享受和精心营造的丰盈氛围,明确地表明它们不仅象征着四季,还象征着生育与生命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1898年在布鲁塞尔的一次展览上,这四幅画作排列在另一幅较大的作品两侧,该作品也是由弗雷德里克创作的,描绘了大自然如同母亲哺育孩子的场景。</p><p class="ql-block">这些画作中表现出的感官享受和精心营造的丰盈氛围,明确地表明它们不仅象征着四季,还象征着生育与生命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匈牙利画家奥托. 弗里德里希(</span>Otto Friedrich<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于1913年蛋彩画(</span>Tempera on canvas<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赋格曲》(Fugato)。</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托创作了五幅画作,每幅都以一种音乐风格命名,他想象这些画作是用来装饰音乐室的。当他在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的展览上展示这些作品时,这幅画作引起了俄罗斯革命家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1879-1940)的注意。托洛茨基赞赏画中“强壮而有力的男性身体...(它们)以清晰而纯净的和谐语言发声。”</p> <p class="ql-block">法国(生于俄罗斯,1866-1944)<span style="font-size:18px;">抽象主义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span>Vasily Kandinsky<span style="font-size:18px;">)1912年创作的</span>《即兴作品第29号(天鹅)》(Improvisation No. 29 .The Swan)。</p><p class="ql-block">康定斯基把自己的艺术定义为“纯粹绘画”,即通过色彩和形式的组合来表达情感。他的抽象艺术直接受到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无调性音乐的启发,这种音乐用一套新的规则取代了传统的和声。</p><p class="ql-block">康定斯基还将音乐,这一最不具物质性的艺术形式,视为他追求的更加精神性和超越性的绘画典范,促使他这时期用音乐术语来命名自己的作品,如“印象”、“即兴作品”和“构图”。其中,“印象”指的是高度自发的画作,而“构图”则指经过充分推敲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西里.康定斯基创作于1914年的</span>《带有黄色的小画(即兴作品)》(Little Painting with Yellow,Improvisation)。</p> <p class="ql-block">法国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创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1914年的油画</span>《伊冯娜.兰兹贝格小姐》(Mademoiselle Yvonne Landsberg)。</p> <p class="ql-block">1914年春,马蒂斯受委托为一位富有的巴西金融家年轻的女儿绘制肖像。在经过一系列漫长的作画过程后,他在最后一次作画时,用画笔的木质末端从人物的肩部和臀部画出辐射状的曲线。</p><p class="ql-block">这些弧线表现了空间中的扩展概念,含有花朵含苞待放的隐喻。最终构图中的深暗色调和刮痕般的外观,与传统美感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马蒂斯创作于1917年的油画《女人头像》(Head of a Wom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蒂斯创作于1917-1918年的油画</span>《尼斯的室内景(博海里亚日酒店的房间)》(Interior at Nice,Room at the Beau Rivage)。马蒂斯于1917年12月入住了位于法国南部海岸的尼斯市博海里亚日酒店。他的房间窗外可以俯瞰地中海上的城市港口,这可能是他在尼斯创作的第一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马蒂斯从外部世界退回到了室内环境,他重新安排模特的姿势、静物的布置和房间的装饰,然后进行绘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蒂斯创作于1921年的油画</span>《摩尔屏风》(The Moorish Screen)。</p><p class="ql-block">马蒂斯艺术的一个主要理念是,无论是静物画、风景画还是人物画,一幅画都通过平面、装饰性的色彩与设计的整体和谐来影响观众。在《摩尔屏风》中,色彩斑斓且图案丰富的织物(地毯、墙上的纸和织物、床罩)之间的互动,掩盖了画中两位女性之间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画中的两块北非纯棉挂毯模仿了典型的伊斯兰建筑中拼接的木制屏风(mashrabiya)。</p><p class="ql-block">在欧洲,“摩尔风格”(Moorish)一词用于描述一种复杂的建筑和设计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在北非西北部和西班牙南部地区流行。</p> <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德华.维亚尔</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Édouard Vuillard French, 1868-1940</span>)画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0-1901年的油画</span>《鲜花与“莉达”石膏模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Flowers with Led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艺术家乔治.布拉克(</span>Georges Braque<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2-1963)创作于1910-1911年的油画</span>《口琴与长笛》(Harmonica and Flageolet)。布拉克和毕加索都是立体主义艺术流派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拉克创作于1912-1913年的石墨、炭笔、油彩画</span>《小提琴与报纸》(Violin and Newspaper)。</p><p class="ql-block">在此画作中,酒杯、香槟杯、小提琴、报纸和桌面的一些碎片被用炭笔和铅笔勾勒出来。布拉克将文字,如报纸报头中的“JOURNAL(日报)”和可能来自后墙海报的“FÊTE”(庆祝),混入画作中,暗示我们需要不同的线索来解读立体主义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布拉克还在木纹图案的区域中引入了质感的幻象。他在青少年时为家族的装饰绘画工作时学会了模拟木纹的技巧,在这幅画中,他运用了这种技术,以质疑绘画中的现实本质。</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立体主义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创作于1921年的油画《三个音乐家》(Three Musicians)。</p><p class="ql-block">这幅立体主义(Cubist)风格的音乐会被认为是对失去的战前友谊的象征性纪念。画中的毕加索作为小丑(Harlequin)在左侧演奏小提琴,已故的诗人和评论家吉约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作为意大利的喜剧角色皮埃罗(Pierrot)出现在中央,手持笛子或单簧管,而诗人马克斯.雅各布(Max Jacob)则作为持风琴的方济会修士(Franciscan friar )出现在右侧,此时他已经与艺术圈疏远。</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也可能是对毕加索近期与三位作曲家合作的致意,这些作曲家参与了著名的创新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s)的制作。没有单一的解释可以完全概括这幅作品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1901年画的油画《女人的头》(Head of a woman)。</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创作于1910年的油画《女性裸体》(Female Nude)。</p><p class="ql-block">在毕加索1910年的简约立体主义画作中,闪烁的平面和破碎的轮廓取代了三维形态。在《女性裸体》中,艺术家用三角形轮廓来勾勒坐姿裸体女性的身影,通过一系列微微倾斜的平面来呈现她的躯干。</p> <p class="ql-block">在毕加索笔下,围绕着人物的空间,渐渐融入了小重复笔触组成的背景。这幅画难以解读,复杂而神秘,画中的女性转过身来注视着我们,肘部靠在桌子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加索创作于1912-1913年的油画</span>《小提琴和吉他》(Violin and Guitar)。</p><p class="ql-block">毕加索对静物和其他主题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实验,进一步探索了材料和绘画技术。他有时会将颗粒物质混入颜料中,以玩弄离散形式的质感,创造出一些矛盾的效果,比如吉他的通常空洞部分的积累。</p><p class="ql-block">小提琴的右边有一块毕加索手绘的画布,用来模拟木纹效果,并粘贴在画面上。这种巧妙的伪造进一步挑战了人们对现实层次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加索创作于1914年的油画</span>《桌上的瓶子、扑克牌和酒杯静物》(Still Life with a Bottle, Playing Cards, and a Wineglass on a Table)。</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活跃于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乌克兰艺术家大卫.布尔廖克(David Burliuk,1882-1967年),创作于1910年的油画</span>《刮胡子》(A Close Shave)</p> <p class="ql-block">大卫.布尔廖克的《刮胡子》,展示了他采用的一种未经修饰的绘画技巧,通过幽默、非逻辑和幻想的题材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在这幅画中,一位理发师举起剃刀,跳舞般地走向一位坐着的顾客,但奇怪的是,理发师的头却被放在窗台上。墙上显眼的剪刀进一步强调了剪断这一主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费尔南.雷捷(</span>Fernand Léger<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1-1955)创作于1913-14年的油画</span>《形式的对比》(Contrast of Forms)。</p><p class="ql-block">在这幅作品中,费尔南.雷捷以一种极具反现实主义的方式运用了传统写实图像的特征。画中的线条、形状、色调、纹理和高光暗示了三维形态,但具体的主题却退居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组不和谐的视觉关系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 Miro,1893-1983)创作于1920年的油画《马、烟斗与红花》(Horse, Pipe, and Red Flowe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国海因里希.坎彭东克(</span>Heinrich Campendon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9-1957)创作于约1920年的油画</span>《森林中的爱》(Love in the Forest)。</p><p class="ql-block">《森林中的爱》描绘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田园自然世界。坎彭东克的灵感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常见的一种民间玻璃画。他将这种艺术形式的简洁造型和鲜艳色彩,他认为这些特质能传达真挚的情感,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动态抽象结合了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美国雕塑家奥古斯塔斯.圣高登(Augustus Saint-Gaudens,1848-1907)1902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纯洁天使(玛丽亚.米切尔纪念碑)》(The Angel of Purity,Maria Mitchell Memorial)。这尊大理石雕像纪念玛丽亚.米切尔(Maria Gouverneur Mitchell),她于1898年在费城因白喉去世,年仅二十二岁。她悲痛的父母委托艺术家制作了这座纪念碑,以展现玛丽亚“极其甜美和无瑕的生命”。</p><p class="ql-block">米切尔的家人选择了当时最具才华和想象力的美国雕塑家圣高登来纪念他们的女儿。圣高登是位于爱尔兰出生的移民,出身工人阶层,他把从巴黎现代艺术大师那里学到的自然主义,与文艺复兴和古典理想主义结合起来,把现实和理想熔在了一起。1903年,米切尔一家将雕塑安装在费城的圣斯蒂芬教堂,玛丽亚曾在那里教过儿童课程。</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在圣斯蒂芬教堂(Saint Stephen)待了将近一百年,如同被安放在费城艺术博物馆的大厅《狄安娜》(Saint-Gaudens's Diana ),这位天使的造型也是以圣高登的情人达维达.克拉克(Davida Clark)为模特的。圣高登最初的创作是泥塑,然后铸造成石膏模具,随后应米切尔妈妈的要求,他雕刻成了现在的大理石塑像。闪光的大理石和细腻的雕工,使《纯洁天使》成为艺术家表达悲伤和宁静的动人佳作,既传统又现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亚瑟.加菲尔德.道夫(</span>Arthur Garfield Dove<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3年的油画颜料和金属油漆画</span>《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p><p class="ql-block">画作中部分元素暗示了工业建筑和圆锯片,画家意在通过这些形状传达来自周围世界的无形节奏和力量。画作的标题可能受到艺术评论家亚瑟.杰罗姆.艾迪(Arthur Jerome Eddy)的启发,他在1914年的著作《立体主义者与后印象派》(Cubists and Post-Impressionism)中将体验抽象现代艺术(abstract Modern art)的震撼与第一次听到中国音乐相比较。艾迪认为他的读者发现这两者都那么陌生和困惑,因此提醒道:“跳到认为我们不理解的就是无意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论</span>是很危险的。”</p> <p class="ql-block">美国画家亚伦.道格拉斯(Aaron Douglas,1899-1979 )创作于1927-29年间的油画《飞鸟》(Birds in Flight)。</p><p class="ql-block">画作中飞翔的鸟与城市环境融合了,鸟翼的拍打逐渐变得几何化了,与背景中的工业建筑相呼应。道格拉斯在1925年搬到纽约后不久,就开始采用这种半抽象风格绘画,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的主要艺术家之一,这种复兴是关注和尊重非洲裔美国文化的艺术运动。</p> <p class="ql-block">美国画家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3-1965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2年的油画</span> 《游艇与航海》(Pertaining to Yachts and Yachting)。</p><p class="ql-block">希勒创作了几幅受航海启发的作品,他通过自己流线型的风格重新诠释了传统的海洋绘画。在这幅画中,他强调了船只飘动的帆布,这些帆布在构图中划出清晰的弧线。帆布形成了一个重复的图案,仿佛充满了空气,要与天空融为一体,象征着推动船只穿越波浪的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鲍勃.汤普森(</span>Bob Thompson<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7-1966)创作于1961年的油画</span>《耶稣下葬》(The Deposition)。</p><p class="ql-block">鲍勃·汤普森的《耶稣下葬》是对传统宗教题材的大胆重塑,通过鲜艳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探索人物间的情感张力和精神性。这幅作品展现了汤普森对西方艺术史的深刻理解,同时融入了他独特的现代视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菲茨.亨利.莱恩(</span>Fitz Henry Lane, 1804-1865<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玛丽.布拉德.梅伦(</span>Mary Blood Mellen, 1819-1886<span style="font-size:18px;">)1860年共同创作的油画《</span>达纳海滩,曼彻斯特》(Dana Beach, Mancheste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爱德华.莫兰(</span>Edward Moran<span style="font-size:18px;">)1858年的油画</span>《海难》(Shipwre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难在一个依赖海洋贸易或旅行的时代引发了美国人的想象。爱德华.莫兰出身于艺术家庭,他家于1840年代从英格兰移民到费城。他凭借海洋题材的画作而获得声誉,这些海难画作给人以深刻的恐惧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风景画家诺顿.布什(</span>Norton Bush, 1834-1894<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画于1873年的油画</span>《南美日落》(South American Sunset)。</p><p class="ql-block">像许多美国风景画家一样,诺顿.布什在19世纪中期从南美和中美洲汲取艺术灵感。受南美启发的画作常常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们展示了热带风光的细节和宏伟,还因为画作会对当代地质、生态和神学的辩论提供评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span>Albert Bierstadt,born Germany,1830-1902<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于1863年的油画</span>《普拉特河,内布拉斯加》(Platte River, Nebrask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画家托马斯.霍温登(</span>Thomas Hovenden, born Ireland, 1840-1895<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于1885年的油画</span>《港口沙洲在哀号》(And the Harbor Bar is Moaning)。</p> <p class="ql-block">海上的死亡永远威胁着渔民及其家庭,19世纪的艺术家们拥抱了海洋灾难故事中的恐惧和悲伤。英雄般的渔民为托马斯.霍温登提供了历久弥新的创作动力,他在1880年代定居费城后,法国海岸的风光仍在他的想象中继续存在。受到查尔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1851年著名诗作和歌曲《三位渔夫》(The Three Fishers)的启发,他描绘了两个女人在忐忑地等待船队归来,她们似乎预感到最坏的情况,因为“港口沙洲在哀号”这一说法在民间中预示着悲剧。她们的忧伤故事被一幅充满生机的画框衬托,画框上装饰着海洋生物、锚和破碎的桅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瑞士画家保罗.克利(</span>Paul Klee,<span style="font-size:18px;">1879-1940 )画于布上的胶水蛋彩画</span>《红色屋顶》 (But the Red Roof)。画作展示了克利在使用色彩和形式上的独特风格,通过简洁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了他对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艺术感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罗.克利1916年画在木板上油画</span>《塔楼之城》(City of Towers) 。画中用紧密的暗色网格表现了夜晚城市的建筑。几何形状的变化展现了城市具体的特征,街道的深远空间、带拱门的封闭通道和尖顶屋顶。自艺术生涯伊始,克利就对建筑作为绘画的结构模型非常敏感。</p> <p class="ql-block">美国波普画家安迪. 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1964年创作的丝网印刷画《橙色玛丽莲》(Shot Orange Marily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迪. 沃霍尔创作于1964年的丝网印刷画</span>《杰基(四幅杰基)》[Jackie (Four Jackies)](杰奎琳.肯尼迪夫人肖像,Portraits of Mrs. Jacqueline Kennedy)。</p><p class="ql-block">沃霍尔以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为主题,通过四幅肖像,展现了她在肯尼迪遇刺前后的不同情感状态。作品以重复的图像和强烈的情感张力,探讨了媒体、公众人物形象和悲剧性事件对社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闭馆了,许多游兴未尽的人走上博物馆的大台阶,远眺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青铜组雕。</p> <p class="ql-block">费城也有城市观光大巴,PMoA的宏大外观,引得车上人纷纷拍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为网络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