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难掩乡愁

高人(魏天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浅秋时光(网图)</u></b></p> <p class="ql-block">8月25日,晴。</p><p class="ql-block">进入处暑节气已经有4天了,不是说处暑就是去暑吗?天门的天气依然是高温高热,天空的太阳火辣辣的,一点去暑的迹象都没有。难怪过去老家的富贵伯常说:“早晚凉飕飕,中午热死牛”。</p><p class="ql-block">尽管热浪滚滚,难阻我回老家卢市镇喝喜酒的路。我大伯三女儿的孙女金榜题名了,今天在卢家大湾一酒店设宴,邀请亲朋好友同喜同乐。再热的天气也要回去,和老家的亲人们一起分享这一喜悦。</p> <p class="ql-block">离正午还有两个多小时,我搭上了天门城区开往净潭乡的公交车。说是公交车,其实65岁以上老人享受不了免费乘车的待遇,只是乘车费比过去费用减了一半,过去是8元,现在是4元,这就是乡镇公交车给老佰姓带来的实惠。</p><p class="ql-block">坐在车上,车在路上行,景从窗口过。一片一片的绿色田野,一排一排的白色村庄,成为车窗外最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公交车窗外的乡村风光</u></b></p> <p class="ql-block">车到卢市镇卢家口村站时,已是上午11:00时。离吃饭还有点时间,我顶着烈日烤晒,选择踏上了熟悉的卢刘渠,尽量走树荫向北而行。</p><p class="ql-block">当走到卢市变电站时,一条曲径通幽的道路豁然展现在眼前。那一根根意扬树,挺拔的站立公路两旁,排排的沿着公路向北延伸,绿色的枝叶给行人们留下了一片荫凉。</p><p class="ql-block">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这条路上的树也许是第三代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大队任团支部书记时,这里曾留下我带领团员青年植树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卢市至刘集的乡村公路</u></b></p> <p class="ql-block">跨过卢刘渠桥,一条水泥路向东延伸,那是一条通往老家的连接路。从道路两旁向远空望去,太阳照在天地间,好像要燃烧似的,升腾出淡淡的青烟,田里的庄稼让我感到既熟悉又亲切。</p><p class="ql-block">那一边田里丝瓜架,长满了绿叶和黄花,一直向北延展,形成了黄的花海;印象中,小时候我家的丝瓜一般栽的菜园的篱笆边,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规模的种植,也许是市场价格的驱动,让人们不惜用粮田来种植蔬菜。</p><p class="ql-block">那一边地里满是高梁,红红的高梁穗,齐刷刷如精灵般伸向天空,一直向南延伸;一根根高梁杆立在田间,犹如亭亭如立的少女一般,妖娆妩媚。过去,这两边的田曾经是爱人娘家卢家大湾的棉花田,农作物种植的变换,演绎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优化,什么作物值钱就种植什么植物,彰显了家乡人民的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家乡的丝瓜地 高梁地</u></b></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路朝前走,一条向北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一条我青少年常走的路,也是一条我中年在外常回家的路,更是一条我老了一年难回家一次的路。</p><p class="ql-block">我见证了这条路的变迁历程,六七十年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院堤路;八九十年代,是一条平坦笔直,晴天一把灰,雨天一把泥的土路;如今,是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这是一条幸福之路,希望之路,承载了老家多少代人的追梦,我就是这条路上的追梦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通向作者老家的公路</u></b></p> <p class="ql-block">烈日当空,我徜徉在道路旁稻田的田埂上。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已经是汗流夹背了。看到不远处的田边有一棵大树,立即走到树荫下,酷热难耐的感觉才得以缓解。</p><p class="ql-block">放眼北方,广袤的稻田的远处,绿荫环抱的村庄,一栋栋两三层高的楼房,一字向东西排开,那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老家,哪里有长眠于此的父母亲,有亲人和朋友,是我永远难以释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田野里,炙热的阳光下,热风拂去,涌起层层绿浪,一直滚滚流向远处的湾村。那还在扬花灌浆的稻穗,稻花在风中轻轻的飞扬,散发出醉人的香气,似乎在诉说着大地的丰饶;那灌浆己满的稻穗,低下了沉甸甸的头,时不时的点点头,好像在迎接归来的游子;阳光斑驳的光影洒落在身上,带着稻谷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仿佛有置身于一个遥远的田园诗画中的感觉,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广袤的稻田 沉甸甸的稻穗</u></b></p> <p class="ql-block">离开稻田时,发现沟边一台小型电动抽水机,源源不断的向稻田灌水,天干地裂,这是农户在抗旱,保证稻秧的正常抽穗灌浆。否则,干旱缺水,就会造成空壳多,影响稻谷的收成。</p><p class="ql-block">再看,那沟渠边长出的几拫芦苇,己经开花了,花开的比任何地方都要早。芦苇花的盛开,预示秋天向前走进了一步。阳光照射下,那芦苇花金丝闪烁,随风摇曳,生姿妖娆,十分漂亮。</p><p class="ql-block">水的流动,芦苇花的飘逸,让置身烦热天气的我,偶感一丝清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抽水抗旱 芦苇花摆</u></b></p> <p class="ql-block">在去酒店的路上,我有意思到卢家口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转了一圈,发现爱人娘家老屋地址处的三棵柳树,在灿烂的阳光下,高大挺拔,浓绿如伞,正是乘凉的好去处。站在树荫下,让我想起那年88岁的岳母去逝前口中不断念叨么姑娘名字的情景,那是她老人家对幺女儿放心不下啊。敬爱的老人家,您的女婿来看您了,请您放心,有老天爷的眷顾,有您和父的佑护,我们一定会牵手到白头。</p><p class="ql-block">在一棵大树下,树蔸围起一个花坛,放着两个青石滚,这是一个时代集体劳动的缩影,见证了那个年代农民的合作精神,如今见到,实属罕见。看到青石滚,不禁让我生出一段青年时期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和爱人在娘家生产队禾场学自行车,禾场中也是放着这两个青石滚,禾场周围堆放许多早谷草垛,骑车时要绕着石滚和草垛走,稍不留神就会撞上去,因此印象十分深刻。村里的人把它放在这里,是想让人们回忆过去,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作者爱人娘家老台基上的柳树 青石滚</u></b></p> <p class="ql-block">到了酒店,宾客们大多到了,和亲人们寒喧后,就与大姐夫哥、孙子的大爹拉起了家常。</p><p class="ql-block">中午吃完饭,和卢市街上居住的几位老同学相约趣叙了一下,到傍晚就返回了天门城区。</p><p class="ql-block">尽管天气炎热,难掩我的思乡之念,故土之情;火辣辣的太阳,没有淡化我对家乡的情愁。</p><p class="ql-block">我时常想,无论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景,老家依然是心中最美的地方。只要有机会回卢市镇,都会抽时间到老家的田园,转一转,因为这块土地有我长眠的父母,有我的亲人和朋友。在这里可以找到我熟悉的味道,追寻到童年和青少年所有回忆。每一次之回,都是乡情满满;每一次之归,都是乡愁浓浓。</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那条长长的小路,将我与故土紧密相连,无论身在何处,总会追寻那份熟悉的热土。</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那抹淡淡的稻香,是那熟悉的泥土味道,让我在岁月的苦旅中回味无穷,力量无穷。</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那弯弯曲曲的小河,流走了岁月的时光,流不走我心心念念的故土,生生不息的根。</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那厚重的青石滚,承载着一个时代劳动记忆和情感,见证了集体生活和合作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啊!乡愁的地方,我可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愿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年年喜事连连,岁岁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于天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