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也说《东方红》 这首歌曲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中国革命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胜利结束)。中央人民政府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时, 陕北大地一片欢歌笑语,因时,中国革命便有了这个时期陕北风味。比如,山陕信天游曲牌成为政府机关单位和部队军中不可或缺娱乐休闲佐料。陕北三弦说书成为了以延安为中整个陕甘宁边区的地方官兵们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p> <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时期的《东方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东方红》这首歌曲的原始曲调最早流于山陕和陕北佳县、吴堡一带,黄河岸边的一首情歌,名字就叫《芝麻油》或者叫《你叫妹妹不放心》的两段歌词。</p><p class="ql-block"> 这两首情真意切的情歌不知出自哪位民间歌手之手,至今也是无处可查无法详细考证了证,但是陕北说书这一民间娱乐形式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这一记载却在榆林地方志上是确确实实的。这一民间娱乐形式却传遍了整个陕北和晋西北的黄河两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了陕北说书的主体基调。</p><p class="ql-block"> 《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有.…….刘娃子说书的传奇颇为人们喜爱,其说书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再次说明了在二百年前,陕北说书艺术发展已达到较高艺术水平。 </p><p class="ql-block"> 关于陕北说书的起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推算起来,当和宋元话本及民间的莲花落有关。宋元话本历史已很悠久,故事性、趣味性很强,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说话的”只是干说,不用任何乐器伴奏;在陕北农村,是叫做说古朝或说《西游》的。说古朝的人也不以讲故事谋生,只是在业余时间的一种自我娱乐。莲花落,从古代典籍或戏曲可查到,历史也很悠久了。开始,只是乞丐行乞时才敲打的一种极简易的打击乐,边敲边打边信口唱上几句,以引起好心人的同情,以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求得善良人的施舍。打莲花落,为的就是乞讨谋生。陕北说书在旧社会是盲人的一种谋生的手段,盲人以说书挣几个糊口钱,行似乞讨,和打莲花落也差不了多少。但不再是干唱,而有乐器伴奏;不再是随便唱,而是有了故事,要细说故事情节。不作定论的定义是,陕北说书借用了宋元话本以及其它演义小说的故事,采用了莲花落唱的形式,再添了一件乐器(三弦或琵琶),从而便发展成了一种陕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陕北两段脍炙人口的情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你叫妹妹不放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格茵茵的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飘来一疙瘩云,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刮风下雨响雷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哥哥今要出远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呼儿咳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你叫妹妹不放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芝麻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芝麻油,白菜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想吃豆角角抽筋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三天不见想死个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哎呦我的三哥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中国革命由革命战争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 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p> <p class="ql-block">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市)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 在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亟需制定新的战略策略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与会者有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 凯丰、张浩、邓颖超、吴亮平、郭洪涛等十余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中共代表团发布《八一宣言》。</p> <p class="ql-block">到抗日战争时期,在陕北军民中,又用这个曲调,创作了《白马调》,</p><p class="ql-block">歌词是这样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骑白马,跑沙滩, </p><p class="ql-block">你没婆姨呀我没汉。 </p><p class="ql-block">咱俩捆成一嘟噜蒜,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土里生来土里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八枪,没盖盖, </p><p class="ql-block">八路军当兵没太太。 </p><p class="ql-block">待到那打下榆林城,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一人一个女学生。</p> <p class="ql-block"> 贾平凹小说《艺术家韩起祥》选段:</p><p class="ql-block">攻打榆林的部队开拔,韩起祥到底还是跟着去了。战士们很热火他,一休息下来就叫嚷着“来一段!来一段”!但战士们老爱听酸段子,韩起祥先是不说,耐不过死缠硬磨,就让放了哨,不要首长知道,便说开了。到了榆林城外,宣传小组站在行军路边表演节目鼓动士气,韩起祥坐在土峁上,注释:[( 峁 mǎo )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泛指小山包。</p><p class="ql-block">组词:山峁。] 弹着三弦说了一段又一段,战士喊:“编个新的!” 韩起祥白花花的瞎眼就激烈地眨动,手指头在三弦上下一拨拉,口里的词随即出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些歌词需要用陕北方言演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竹叶子青来麦叶子黄</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要打哪榆林城</p><p class="ql-block"> 长枪短枪马拐子枪</p><p class="ql-block"> 呼儿嗨哟</p><p class="ql-block"> 胸前还挂个望远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真精神</p><p class="ql-block"> 打起仗来他不要命</p><p class="ql-block"> 一举打下那榆林城</p><p class="ql-block"> 呼儿嘿呦</p><p class="ql-block"> 一人领个女学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韩起祥,1915年出生于陕西横山县党岔乡韩家园子村,是中国陕北著名的说书演员,被誉为“三弦战士”。他自幼家境贫寒,3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这并没有阻止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13 岁开始拜师学艺, 14岁便开始了他的说书生涯,走村串户,苦度岁月。韩起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艰辛和奋斗,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说书技艺上,更体现在他对陕北说书的改革和创新上。</p> <p class="ql-block">韩起祥自编自演了500多个新段子,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他的代表作包括《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等。 </p><p class="ql-block">1.对陕北说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以往旧有的说书内容,增添了新时代的内容,把旧说书的韵白改为散自,并在音乐伴奏及唱腔方面博采众长,融入了多种曲调,大大丰富了陕北说书的音乐艺术表现力。 </p><p class="ql-block">2.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把陕北说书旧有的一人自弹自唱改为一人多角或众人合说一书等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 开创性地运用了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3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公木先生(当时在延安鲁艺任教)又按《你叫妹妹不放心》 (老百姓又称《芝麻油》)这个曲调,填上新词,创作了《骑白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歌词是: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骑白马,跨洋枪,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哥哥吃上了八路军的粮。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心回家看姑娘,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日本咱顾不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起祥再传弟子</p> <p class="ql-block">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早起进城,忽然看到东方一片彤红,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得他浑身暖洋洋的。毛主席不正是给老百姓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红太阳吗? 于是,他用熟悉的《骑白马》 的曲调唱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晚上,他把白天想出的几句歌词写在白麻纸上,创作了《东方红》: </p><p class="ql-block">东方红,太阳升, </p><p class="ql-block">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p><p class="ql-block">他为人民谋生存,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他是人民大救星。</p> <p class="ql-block">这样《东方红》便在陕北的土窑洞里诞生了。1943年春节,张家庄秧歌队进城演出, 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有天生的好嗓子,第一个演唱了《东方红》,轰动了全县。随后,李增正就带领移民队从佳县出发,经米脂、缓德等地,一路把《东方红》唱到延安,受到了当时在延安的我国著名音乐家马可、贺绿汀、公木等人的赞赏和推荐, 《东方红》很快就在陕甘宁边区各地传唱开来。 </p><p class="ql-block">1945年,由60余名鲁艺师生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 在由延安向东北进军途中, 又创作了第二、三段歌词, 由公木先生整理填上,并把第一段中的“谋生存”改成" 谋幸福”。这样,一首完整的《东方红》就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东方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方红,太阳升, </p><p class="ql-block">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p><p class="ql-block">他为人民谋幸福,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他是人民大救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爱人民, </p><p class="ql-block">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p><p class="ql-block">为了建设新中国,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领导我们向前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像太阳, </p><p class="ql-block">照到哪里那里亮。</p> <p class="ql-block">哪里有了共产党, </p><p class="ql-block">呼儿咳哟, </p><p class="ql-block">那里人民得解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3日,延安新华</p><p class="ql-block">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联政</p><p class="ql-block">宣传队演唱的《东方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