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与道教

罗乐乐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7892668</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成为道教之山的原因主要包括其险要的地势、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以其险要的地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种地势的特殊性为道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恒山不仅扼关带水,地势险要,而且整个山脉东西绵延五百里,海拔2016米,这样的自然条件为道教修行提供了绝佳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4日上午,我们夫妻俩自驾游,从浑源县城来到北岳恒山,登山情况我登恒山中已作了简述,今天这篇着讲述道教与山的关系。寺庙的布局和色彩选择,无论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宗教意义上,都与恒山的环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既神圣又美丽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恒山真武庙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建筑在历史中遭到破坏,于2008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真武庙不仅是恒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这座庙宇虽然规模不大,但布局紧凑,红墙琉璃瓦的建筑风格使其显得气派非凡。从高处俯瞰,真武庙与背后的大山相衬,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真武庙中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北方之神,同时也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作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恒山不仅因其险峻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还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道教信徒和修行者。</p> <p class="ql-block">恒山上的“北岳玄武”四个大字,实际上是对真武大帝的称呼,真武大帝在道教中是北方之神,也被称为玄武大帝。玄武,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的星宿崇拜,代表着颛顼与北方七宿。在汉朝之后,玄武成为了道教神话中重要的神祇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玄武大帝的信仰非常普遍。因此,恒山上的“北岳玄武”不仅是对恒山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是对恒山在道教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恒山真武庙的历史悠久,虽然现在的建筑是在2008年于原址上恢复重建的,但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依然深厚。真武大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北方之神,拥有强大的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作为道教全真教的发源地,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这种思想在恒山的道教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恒山不仅是一座道教的圣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和基因的体现地,这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使得恒山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更加重要。</p> <p class="ql-block">道教发展到南宋的时候,大约在公元一千一百六十七年,出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王重阳,他创建了道教达到巅峰的一派,也就是全真派。</p> <p class="ql-block">恒山上的关帝庙是供奉武圣关羽的庙宇,体现了恒山祭祀文化中鲜明的宗教色彩。这种祭祀活动不仅具有历代王朝的政治烙印,而且在民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民俗崇拜的一部分。关帝庙的存在,丰富了恒山的宗教文化景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关羽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拜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恒山一直是历代皇帝和民众祭祀北岳的场所,这种祭祀活动不仅加深了恒山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也促进了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钟鼓亭作为寺院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古代,钟鼓声不仅是僧人日常生活的节奏,也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一种方式。通过钟鼓声,寺院可以向外界传递信息,如法会的开始和结束、僧人的修行情况等‌。</p> <p class="ql-block">“神威烜赫”这四个字,正是对北岳恒山及其庙宇所展现出的神圣力量和显赫名声的精炼概括。它不仅体现了北岳神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恒山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这块匾额是由清代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这更增加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康熙皇帝的御书不仅笔力遒劲,而且寓意深远,为北岳庙增添了一抹皇家色彩和尊贵气息。</p> <p class="ql-block">恒山的自然景观为其成为道教圣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恒山以其险峻的地形、幽静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修行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使得恒山不仅是道教的修行圣地,也是游客访古探幽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上的“人天北柱”是指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位于中国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这座山峰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被誉为人天北柱,是北岳恒山的核心景点之一。恒山不仅因其自然美景而闻名,还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而受到重视。它是五岳之一,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同时也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恒宗极天”,通过豪迈的笔触勾勒出恒山的雄姿,高耸入云的峰峦仿佛正欲挣脱重力的束缚,直指九天之外,其气势之磅礴,令人心潮澎湃,遐思无限,仿佛能听见远古时代的风,在耳边低语着恒山的不朽传奇。这些提字不仅勾勒了恒山壮阔的自然景观,更仿佛是天地间最质朴的赞歌,让人在凝视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震撼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恒山上的摩崖石刻还包括“恒宗”二字,这两个字总高13米,宽6米,面积30平方米,远看字体雄浑苍伟,刚毅遒劲;近瞧字铭篆刻隶书、历历在目。这些石刻楷体“恒宗”位于北岳恒山的大字湾,在驰名中外的北岳古道上,一座耸天峭岩如神雕鬼琢、突兀人前,在峭岩中部光滑如镜的石面上,“恒宗”二字若巨匾凿嵌其间,象征着恒山的气势,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之最‌。</p> <p class="ql-block">提字“金龙口”也可能蕴含着对恒山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吉祥的象征,而“金龙口”的提字,可能表达了人们对恒山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祈愿。</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上悬崖峭壁上“天下名山绝地通天”的提字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神秘力量和境界。‌</p><p class="ql-block">这一提字位于玉皇阁上方,其中“天下名山”表明恒山在天下诸山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而“绝地通天”则强调了恒山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特殊功能。道教认为玉皇大帝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虽然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神权最大,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掌管宇宙万物兴隆衰败、吉凶祸福。因此,“绝地通天”不仅是对恒山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恒山作为道教名山,在信仰和精神层面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绝地通天”提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恒山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神秘力量,以及人们对于超越现实世界、探索宇宙真理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恒山真元殿前陡峭石台阶,只能上不能下,有专人守护。这103级台阶是明朝时期的建筑,其规模大且风格独特。数字103在中国古代道教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根据道教的理念,这103级台阶对应着103种烦恼。</p> <p class="ql-block">每登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放下一种烦恼,当登上全部103级台阶后,寓意着人生中的103种烦恼已经被置于脚下。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道教对于人生烦恼的理解,也寓意着通过克服这些烦恼,可以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许多人反反复复攀爬,是否是表达多多余善消除烦恼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真元殿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五岳中唯一一座建在主峰之上的庙宇,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殿前的对联“眼前云路近,愿多士舒文广国,莫辜负杏花春雨桂子秋风”寓意深远,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的重视。真元殿不仅是北岳恒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道教文化的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紫色被道教认为是祥瑞和庄重的象征,在众多色彩中道家尤其尊崇青色和紫色。因此,紫云门是不是也有紫气东来意思。</p> <p class="ql-block">紫红色的寺庙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山势,其巧妙的构造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一座座寺庙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优,令人悦目娱心</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悬崖峭壁之下,紫红色的寺庙,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和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其独特的建筑美学和宗教氛围,让人有一种肃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从道教古建筑,都⾮常注重与⾃然的和谐相伴,对⼤⾃然有⼀种理想化的依恋与敬重,建筑之外⼒求⼈的主观内⼼对“道”的感悟与表达,直取“天⼈合⼀”的精神境界,⽅⼨不⽴⼀尘,在⼭川中感受天地以通万物,以通万物⽽得⼤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