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国核燃 料后处理 工程出钚产品56周年!

懿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军用后处理从沉淀法起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我国开始筹划后处理事业,1957年前后,开展了后处理厂设计计划任务书的编制和厂址选择;1958年1月31日,确定我国第一座军用后处理厂建于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内(即后来的404厂三分厂,简称:三分厂,后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8月起,苏联专家陆续来到我国的有关单位。那时,我国专门从事原子能事业的设计院和原子能研究所的后处理研究室相继组建,此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创设了放射化工和放射化学专业,这些院校从事设计、科研和教学人员,组成了我国最早从事后处理事业的技术力量。同时,二机部设计院派出14人专家组赴苏联参加初步设计;这年年底苏方提交了设计任务书,并于1959年初发来初步设计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联当时提供的是沉淀法,流程冗长,厂房庞大,间断操作,极不方便,废液量大,回收率低。此时,苏方仅提供了8个辅助项目,20%施工图,而核心技术的铀/钚分离主厂房尚未动手设计。1960年8月22日,苏联撤走在设计院的全部专家,停供全部资料。二机部设计院贯彻“彻底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对苏方原设计中留存的问题,向原子能所提出了145项试验要求,原子能所后处理研究室增加了人员和实验设施,在放射化学家、时任钚化学研究室副主刘允斌的领导和室主任助理罗文宗的协助下,验证並掌握了沉淀法工艺各工序化学条件,开展了钚、裂变产物的分离、分析和基础理论的研究。1962年3月,该室在简陋条件下,首次从辐照过的研究堆铀元件中提取出人造放射性元素~钚,半年间获得数百毫克钚,满足了当时的科研需要。刘允斌是我国钚化学研究的开拓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5年,原子能所后处理研究室与清华大学、设计院、后处理厂合作,采用萃取法从辐照铀元件中提取军用钚的工艺流程的热实验,取得较好效果,为核燃料后处理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期间参与后处理研究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学研究所二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化工学院等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非昔比,现在二院的“核能大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概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总理(左3)、陈毅(右2)、贺龙(右1)与外宾视察原子能研究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文青,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担任“81人突击队”第三任副队长,主攻钚元素化学及铀钚元素的分离工作,任业务大组长和学科带头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萃取法的先行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机部设计院与原子能所的后处理研究室在研究苏联方案时,认为设计量太大,技术难点多,用材太多,仅不锈钢就达上万吨,况且国内供货不足,刘允斌等专家提议分两步走,先建设规模较小的中间试验工厂(简称:中试厂,又称:小厂,后同)以便验证大厂(全称:大型军用后处理厂,简称:大厂,后同)方案,二机部领导批准了这一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3年上半年,二机部先后组织了该方案的扩大初步设计的审查与审批。同年8月,在长春召开了向二机部以外的科研单位交底会,参会专家、学者都感到沉淀法在各方面显得落后,但为了抢进度,会议决定除清华大学继续研究萃取法以外,其余各单位仍旧主攻沉淀法。为了加强领导,1963年底,二机部成立了“核燃料后处理攻关领导小组”(简称:攻关小组,后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萃取法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做了相当多的早期探索工作。该校工程物理系的放射化工教研组与稍后成立的人工放射性元素(专门培养后处理人才)化学工艺学教研组的科研人员在汪家鼎教授、滕藤副教授带领下开展了广泛实验室的研究,除有关教师外,还有六届(1960-1965)应届毕业生和若干研究生,在铀、钚和几个重要裂变产物元素萃取化学和工艺条件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后来的连续逆流热试验、设备放大冷试验的重要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汪家鼎,1958年,首先提出“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与设备”项目,领导并参加了该项目的热室建设,完成了从元件溶解到取得合格的钚-239产品的全流程热试验,并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后处理科技及工程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学教研室主任(后更名为技术物理系)徐光宪教授,对核燃料铀和鈈的萃取机理和萃取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为萃取法流程提供了参考数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建立、领导的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核燃料萃取组,研究成功的结构有特色、性能优越的新型高效萃取剂类型齐全、品种系列,满足了国防急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机部办公会议同意先建中试厂,刘杰(左1)部长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汪家鼎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汪家鼎在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汪家鼎夫妇在清华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科学院专家研究萃取法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 军用后处理厂工艺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用后处理厂首要任务是提取钚-239丰度很高的军用钚,供制造核武器用;其次是回收已贫化的天然铀,送铀同位素分离厂采取扩散法浓缩,构成核燃料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处理的主要特点:一是辐照后燃料元件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二是存在可裂变物质发生临界事故的危险;三是对提取或回收物质纯度要求极高,产品中的杂质含量一般只允许百万分之几、甚至十亿分之几;四是主要产品价值很贵,要求全过程有很高的回收率。因此,后处理厂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要求极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后处理发展史上,两个“</span><b style="font-size:20px;">极为重要</b><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span><b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b><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年3月,二机部邀请国内7名专家审查中试厂的工艺设计;4月,二机部办公会议决定,中试厂仍按沉淀法设计与生产准备;大厂是否采取新工艺流程,由原子能所副所长汪德熙、设计院总工叶德灿为首,组织部内单位和清华大学专家调研,经过在北京、上海科研院所和衡阳水冶厂的考察,他们认为萃取法的难题可以破解,建议原设计沉淀法的大厂工艺改为萃取法,並由原子能所、清华大学、后处理厂三家联合攻克技术难关。5月20日,二机部决定大厂停止沉淀法设计,改为萃取法设计,並加紧科研攻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1964年8月,二机部燕儿岛“审查中试厂设计方案、确定大厂采用萃取法”的极其保密会议上,404厂姜圣阶总工程师起了</span><b style="font-size:20px;">极为重要作用</b><span style="font-size:20px;">,曹本熹、汪德熙、汪家鼎、徐光宪、黄齐陶、叶德灿起了重要作用。但考虑抢工期出产品,中试厂仍按“沉淀法”设计。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为后处理事业而奋斗的科技人员,提出中试厂也采用萃取法方案。当年12月11日,二机部正式下达通知:“已动工的、按沉淀法设计的中试厂停建,加速萃取法工艺研究与设计工作”。並作出彻底甩掉沉淀法的决定,试验场地改为萃取法试验厂房。周总理从专项基金中拨款在清华试验化工所(200号)建热实验室,同时建立了一个处理30公斤铀冷试验车间,按生产要求验证溶解萃取法的全流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此,中国后处理事业沿着萃取法工艺路线前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兰州铀浓缩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衡阳铀水冶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机部领导派汪德熙、叶德灿率专家组考察大厂采用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燕儿岛德式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席燕儿岛会议的代表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与汪德熙访美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总工程师在会议上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齐陶副部长(左2)在现场检查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机部正式通知停建按沉淀法设计的中试厂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总理从专项基金中拨款给清华大学(200号)建萃取法试验热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循序渐进,开展工程性冷试与热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萃取法,急需在“热”(强放射性)的条件下进行。1964年12月,清华大学师生与原子能所科技人员利用重水堆热室进行模拟强辐照条件下的单级萃取乳化试验。在萃取法小型热试验时,清华大学、原子能所、后处理厂、设计院组成两批81人次的技术攻关突击队:第一阶段(1965上半年)突击队由清华大学朱永(贝睿jun)任组长、原子能所林漳基任副组长、罗文宗任指导员;第二阶段(1965年下半年)林漳基任组长,突击队在副组长汪德熙教授指导下,利用原子能所46-戊实验室苦战一年,在清华大学冷试验基础上,做了12次一循环、10次二循环的热试验,进行了后处理工艺中最关键的铀、钚共去污和铀、钚分离循环的热试,运行证明萃取法的良好工艺性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在原子能所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含5个热室的热化学实验室,进行了钚线第二萃取循环的试验,研究所近百人承担着8次热试;清华大学南口(200号)核能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化工所)平行进行了热试,后处理厂派出60名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1966年6月,首次热试验成功。恰在此时文革开始,关键时刻周总理于8月下旬对试验任务下达指示;二机部刘杰部长深入现场进行说服动员,绝大多数参试人员排除干扰,忠于职守,9月底超额完成了14次热试。这个试验基本上是按中试厂的设计进行全流程验证,日处理能力为4公斤。该校试验先后有近三百人,除教职工和设计院技术人员外,后处理厂派出大批人员在各个岗位进行培训实习,在一线岗位大部分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为国家作出了应有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机部为集中力量攻克后处理设计技术关,黄齐陶任二院五室科研组组长,负责向原子能所、清华、北大等全国十多家科研机构提出科研任务书委托,协调科研与设计接口,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与验收。1966年黄齐陶回404厂任生产技术处处长、厂总工程师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子能所重水反应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朱永(贝睿jun)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核能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及工艺和高放废液分离化学研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6年8月,周总理对军用后处理试验下达指示</span></p> <p class="ql-block">陈肇博(左1)、闵耀中(左3)陪同刘杰部长(左2)到北京化冶院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齐陶(左2)在会议上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小型热试的同时,验证设备和仪控系统性的冷试验也平行展开。1964年底,二机部将大连机器厂的一座闲置厂房改建为萃取流量扩大冷试验室,安装了一整套与待建的中间试验工厂规模相同的设备和仪控系统,利用未经辐照的冷铀元件,按以后的实际状况,进行一系列模拟运行考验。在清华大学少量人员配合下,设计院、后处理厂大批人员配置在各岗位。此外,在北京反应堆工程研究所进行材料和涂料耐腐蚀试验;在长春应用化学所进行了利用四介铀还原反萃鈈、溶剂乳化等研究;在上海有机化学所开展了萃取剂、稀释剂辐射降解和溶剂乳化研究。设计院与有关制造厂合作,研制出大量设备、仪表仪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冷、热试,证明萃取法流程的选择是正确的,大量试(实)验数据不仅成为中间试验工厂设计的可靠依据,而且我国首次提取到200克的核纯二氧化鈈产品,及时为钚的还原冶金攻关试验提供了原料,从而加快了我国以钚作部分装料的核武器的研制步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这段实践,我国从事后处理的科研、设计、教学和工厂运维的技术队伍成长起来了,既有象汪家鼎、曹本熹、姜圣阶、汪德熙、黄齐陶、柯友之老一辈专家学者,又有富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有一大批岗位操作技术能手,如方之时、唐志杰、袁成顺、谢振羽、李志新、陈若仙、鄢茂炎、彭中和等,他们绝大多数成为我国后处理的技术骨干,在核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左2.汪家鼎、左3.杨承宗、左4.汪德熙,右3.何泽慧等科学家在罗布泊“爆心”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军用后处理项目核体制外,获此殊荣仅汪家鼎教授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谢振羽(右)时任三分厂生产技术科科长,刘杰部长称她为小老师!并说:“那时候非常佩服她,在化学上遇到问题就找她”。后夫妻同调上海石化总厂,徐基乾(左,核冶金专家)任副厂长,谢任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志新,清华大学放射化工毕业,1965年分配到404厂三分厂,参加717、418工程建设,1969年调821厂任二分厂、821厂总工程师,在抢救一起事故时,身先士卒,严重超剂量,他把一生献给了核事业,人生定格在53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若仙,1969年大调迁到821厂,任二分厂室主任,福建省某研究院任总工程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821厂50年庆,陈若仙(中)与張国平(左)、程宗武(右)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鄢茂炎,1969年大调迁到821厂,曾任厂办主任,福州市科委主任、市人大副主任,福建省核学会理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鄢茂炎(右)参观秦山核电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彭中和,1969年大调迁到821厂,任副厂长兼新都铝箔厂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821厂45周年庆彭中和(右)回厂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中试厂工程建设与运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后处理新工艺经过实验室~中试厂~工业化生产厂几个阶段,其中中试厂是关键的一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首个中试厂由8个子项组成,设计代号为717工程,隶属404厂三分厂。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xxx公斤铀,年运行xxx天,采用普勒克斯型萃取工艺,平行设置甲、乙两条生产线。其宗旨:一是,验证初步选定的工艺过程和在真实条件下考验设备、材料、仪表的使用性能;二是,尽早获得一定量的二氧化钚产品;三是,培训各类生产运维和管理人员;四是,为大厂设计提供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11月,设计院在谢仲然、柯友之的领导下,很快作出萃取法初步设计,即获得二机部批准;1965年2月15日,中央专委批准了二机部《关于加速后处理工程建设的请示报告》,並通知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前供应有关设备、仪表、材料,以确保工程进度;2月17日,核燃料后处理攻关领导小组确定中试厂建于404厂内;3月,二机部邀请部内外专家审批了这一初步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早日建成717工程,二机部党组派化工总工程师曹本熹到工程现场蹲点,具体指导工程建设和调试生产,在后处理研究、试验、建设、投产中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在404厂领导下全厂职工努力,一次投产成功,工艺流程的铀、钚回收率与产品质量,都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404厂成立了以厂长周秩为首的工程指挥部,明确提出:“要以建设中试厂为重点,确保质量,加快进度,力争提前,一次成功!”后又成立了以石祝三为首的分指挥部,开始了紧张筹备工作,总厂从其他分厂抽调了300多人支援717工程,国家又从化工部抽调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国上下“一盘棋”,处处为工程“开绿灯”,大大促进了717工程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设计人员满怀激情“下楼出院”奔赴荒凉戈壁滩,克服工作、生活、家庭各种困难,仅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全部施工图的设计,1965年8月,二机部在北京组织了施工设计审查,提出的修改意见,于当年年底完成了全部修改,並立即组织设计力量到现场配合施工,随时在现场进行修改、调整,不少人又参加了调试,长期在戈壁滩,度过了美好青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汪华为工程耗费了大量心血,熬白了头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华大学工物系高才生顾俊仁,1962年毕业分配到核工业设计院(简称:二院,后同),参加军用后处理工程设计,翻译编著了《国外后处理的设计原则和运营实践》;曾参加黄齐陶领导下的设计与科研协调组工作;717工程设计时深入到大连523厂,配合扩大冷试验的工作。1965年12月“下楼出院”到戈壁滩,从事418工程设计与调试;1969年又去四川山沟沟(后属重庆市)参加816工程设计,直至1972年7月才回二院院部工作,舍小家为国家,青春献给了核后处理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后回家乡创建了常熟辐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所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斯蒂核用灯厂,为核电站、后处理工程水下照明及家乡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曹本熹,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中,出色地领导了铀、钚、锂、氘、氚的研制与生产,荣获“氢弹突破及武器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主要得奖人之一),他为我国核燃料事业作出了名载史册的杰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曹本熹与科研人员讨论试验中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试厂建于404厂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5年2月15日,中央专委批准二机部请示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404厂厂长周秩为首的717工程现场指挥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厂长周秩(左)、党委书记王侯山(右)、党委副书记文功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祝三,404厂三分厂厂长,717工程分指挥部总指挥,组织领导了418工程建设;后任404厂党委副书记;调任化工部军工局副局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5年,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对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5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唯青,由全总工会调入404厂,先后任四分厂、三分厂副厂长,1969年大调迁任821厂一分厂(军用堆)厂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调回全总干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顾玉明(左2),由太原化工厂调入404厂任三分厂副总工程师,先后组织717、418工程建设、调试、投产,调入821厂后任总工程师、厂长,是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处置研究第一传承人,后调任四川核工业局局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洪福,1964年,高票当选共青团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当年由大连化工厂调入404厂三分厂任一车间主任,先后参加717、418工程试验、建设和生产,在一次抢救散落热元件事故时,个人受放射性剂量照射严重超标,专送京治疗;后任404厂一分厂厂长、404厂副厂长、秦山核电厂第一任厂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中)院士视察秦山核电站,于洪福(左1)、钟兆府(右)陪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顾俊仁与恩师王淦昌和师母吴月琴在北京王老书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抢工程进度,工程指挥部提出:突出一个“抢”字,把握一个“稳”,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条件具备的子项先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干一项、成一项,不留尾巴。施工单位,有了第一批图纸即提前开工,1965年5月25日,717工程破土动工,土建安装交叉作业,密切配合,从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主体封顶,仅用了120天,施工单位不分白天黑夜,冒盛夏,顶风沙,苦干实干巧干,103公司五处用数学中统筹法安排作业,1966年底厂房基本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当工程进入尾声,“十年动乱”波及工地,二机部党组派副部长李觉将军到现场蹲点指导,深入细致地做两派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以工程大局为重促团结抓生产;在关键时刻,国务院、中央军委多次发来特急电报,並两次派来工作组,促进两派联合。1967年底,周总理在接见二机部所属单位群众代表和军管人员时,要求各派群众无条件联合起来,坚持团结,努力完成科研生产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动乱日子里,仍有不少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坚守岗位,总厂姜圣阶总工程师、赵如宴副总工程师一直坚持深入现场指导工作。为了保卫工程安全,分厂有40多人搬进厂里居住,尽可能地组织留下的人员,配合施工,进行质量检查、设备单体试车、联动试车,依序分阶段性水试、酸试、冷试,经过这段曲折历程,设计、施工、生产厂三结合,1968年8月,717工程宣告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9月4日,甲线投入热元件,一次投产成功,获得合格产品;十多天后,乙线也投入生产。经过一年左右连续运行,创造了优质、高产、安全的记录,提前130天完成了1969年的生产任务。总之,原定建设中试厂的几项宗旨基本实现;证明科研设计的工艺流程和工程建设是成功的;由于设双线布置、配备两套班子,为大厂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比大厂建设提前一年半时间,及时解决了军用钚问题,当年12月27日,为我国第八次热核武器试验提供了钚装料,当量300万吨级,壮军威,强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大厂的建成投产,中试厂的使命告一段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昔日机械化程度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时任103公司5公司工区主任赵宏组织领导了717工程安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总理严厉要求两派大联合,完成后处理科研生产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觉,开国少将,曾任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长;1958年1月,任二机部核武器局(研究院、221厂)局长(院长、厂长),二机部副部长、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觉(中),是我国核工业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试验现场领导人之一,亲历我国27次核试验;为我国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总工程师坚持在现场指导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717工程于1968年9月4日出合格的鈈-239产品,当年12月27日,我国进行了第八次核试验,第一次使用了军用后处理厂产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大型军用后处理厂的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增强国力,国家对后处理厂二期工程(即大厂)要求非常急迫。因此,大厂的设计与中试厂的设计平行展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5月,二机部决定大厂采用萃取法后,即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工程方案设计。7 月,二机部批准大厂也建于404厂内,设计代号为418工程,隶属三分厂;9月,二机部化工总工程师兼设计院副院长曹本熹,率设计院总工程师柯友之和清华大学汪家鼎教授,到404厂现场讨论设计原则並决定重大问题;10月,编制了工程任务书;11月,二机部办公会议原则同意设计院的方案,並指出:“一定要产品从精,条件从简,走我们自己的道路”;12月下旬,设计院完成了铀/鈈分离厂房的初步设计,隨即派出先行人员到现场,准备初步设计审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1月,钱三强副部长在现场主持了由各单位350人参加的初步设计审查会;3月,设计院组成现场设计队,开始施工图作业;7-10月,分别完成了分离厂房和回收厂房的施工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4月26日,418工程破土动工,由于“十年动乱”干扰,工期比计划推迟了一年多。1967年初,周总理下达了“必须抢上418工程”的指示;同年4月总厂成立了以周秩为首的工程指挥部,分阶段连续打了五个战役,临近工程尾声时,指挥部提出:“大战一百天,抢上418,五一把礼献”,广大职工日夜奋战在工地上,有位工人爱人生病住院,家中4个孩子无人照管,领导多次劝他回去,他拜托好友照顾家人,自己却一直在工地奋战了九天九夜。科研、设计、施工、工厂四股力量拧成一股绳,418工程至1970年初基本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0年4月18日晚,投入首批热铀元件,6天后(4.24)获合格产品,证明我国首座军用后处理厂建设成功。这两项(717、418)工程,得到国务院7个部委和全国6所高校、27个科研设计单位、23家工厂的支援和邦助,研制、加工33380台(件)设备、仪表,再一次体现了全国“大力协同”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717、418工程,均采取溶剂萃取法,将我国后处理工艺提高到六十年代的国际水平,与沉淀法相比:不锈钢(万吨)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主厂房建设面积减少了73%、长度缩短了80%,节省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明显缩短,运行费用节省一半。这两项工程(717、418)的科研、设计和成功运行,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分厂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总理下达必须抢上418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404厂厂长周秩(左)为首的418工程现场指挥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秩(前排右1)、姜圣阶(左2)在工程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在现场检查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在会议上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0年4月24日,418工程产出合格产品。1971年11月18日,我国第12次核试验,使用鈈装料的原子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军用后处理厂建成投产,提高了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使原子弹、氢弹小型化、武器化,为我国核武器试验、装备、储存作出重要贡献!</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並为后续的动力堆和其他堆型元件后处理,提供了可参考的某些工艺流程和运维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用后处理厂的建成,宣告404厂的六氟化铀、军用生产堆、军用后处理、核武器核心部件等4大主工艺厂全面建成投产,</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为我国核燃料循环和核武器核心体系形成,姜圣阶作出了名载史册的杰出贡献</b><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荣获“</span><b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弹技术突破与武器化</b><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要得奖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圣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404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二机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首任局长、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军用后处理 续 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核燃料包头、兰州、酒泉三大基地建成投产,为我国核武器高质量试验、装备、储存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核燃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作为二机部化工总工程师的曹本熹把精力转向了军用后处理高放废液处置研究,在他肝癌晚期、病逝前一个月里,两次驱车到核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商谈落实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科研项目,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亲自主持接待了德国技术代表团(玻璃固化合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曹本熹一生的写照,他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任何遗产,留下的是无私奉献精神,他的夫人及子女将他几十年的积蓄全部奉献给了国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位清华老教授,50级校友得到51、52、53 各年级校友的支持,联名倡议与集资,在清华化工系馆大厅内塑了一尊曹本熹铜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9年,曹本熹与夫人魏娱之、女儿曹瑛、儿子曹珏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6年4月28日,清华大学举行了曹本熹铜像揭幕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曹本熹的领导下,时任821厂总工程师、厂长顾玉明,首先考虑821厂后处理的高放废液采取玻璃固化方案,並开始与德国接触、谈判、引进固化工艺和设备,具体实施方案,由于种种原因,直至2021年实现玻璃固化热试成功,2023年完成821储存的全部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实现了40年前曹本熹的宿愿。</span></p> <p class="ql-block">顾玉明,离休后定居成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志新821厂第四任总工程师,军用后处理玻璃固化科研第二传承人,积极促进玻璃固化项目的实施……,生前留下遗嘱:去世后把他埋在杨家沟山坡上,看着821厂玻璃固化后处理工程的实现,并永远与821在一起!他把一切献给了核工业,献给了8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遵照他的遗嘱,李志新永远静卧在821厂区飞凤山的翠柏之中!他逝世30年后终于实现了高放废液清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董事会的领导下 ,2021年9月11日19时52分,中国首座玻璃固化工程(八二一玻璃固化设施)热试成功,标志着我国实现废液处理技术和能力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玻璃固化的国家,对我国核工业安全綠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八二一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体,将永久存放在北山地质处置库(隶属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所)</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创建于1959年3月18日,是全国地质科研中心,在铀矿地质、遥感技术和应用、核废物地质处置、分析测试四大领域,为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该院45周年庆时,以院长马飞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响亮提出“抓头治尾”,即“继往开来抓铀头”(铀地质);“更上层楼治核尾”(高放废物处置)。使人敬佩的该院地质处置研究所团队,26人竞有2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法国学有成就、矢志报国的副所长陈亮(现任院领导)等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年有一半时间到茫茫戈壁的北山开展地质勘探和科研,他们的领军人物是60后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驹,现任北山地质处置库的总设计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马飞,时任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院长,后调任中核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党委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山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北端,主峰马鬃山海拔2583米,面积8.8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温度3.9度,年降水量80.7毫米,而年蒸发量3031毫米,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土壤以棕色荒漠土为主,植被盖度极小。北与蒙古国、东与内蒙古、西与新疆罗布泊洼地东缘接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1号孔开钻以来,在方圆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打下19个钻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地质勘探、科研,为建设高放废物处置实验室、最终处置库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7月北山被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首选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山地质处置储存库的创业者,艰苦奋斗精神不亚于404创业初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冠兴院士(右2)考察北山地质处置库场址,听取总设计师王驹(左2)汇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投资27.23亿元人民币的北山地质处置库,于2021年6月17日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十四.五”重大环保研究工程,也是中国核燃料闭式循环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工程采取螺旋斜坡道+三竖井+两层平巷主体架构方案,在地下280米和560米建设试验平台开展试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的核工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贾基业:《“两弹一艇”人物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新中国核科技开拓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由于保密原因,404厂各分厂之间不允许往来,我本人从未去过三分厂,对军用后处理工程和人脉关系不了解,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名字在头像左侧,或者右侧,均属《“两弹一艇”人物谱》中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 个别照(图)片选自百度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方诗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9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