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3年9月下旬,我时任炮八团三营营长。妻子带着未满 2 岁的儿子,跨越千里,来部队探亲。我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早早来到兰州火车站迎接他们的到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站台上,从南京直达西宁的 188 次列车缓缓进站。站台上我和驾驶员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目光从一节节车厢的门口扫过,终于在列车的末尾看到了妻子那熟悉而又略显疲惫的身影。只见她的右肩一前一后吊着两个硕大的旅行包,手上还提着一个纸箱,左手紧紧牵着儿子的小手。那一瞬间,我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愧疚与心疼。妻子为了这个家,为了能让儿子见到久未谋面的爸爸,独自承受了这一路的艰辛。我和驾驶员赶忙跑到妻子面前,驾驶员拿走了妻子肩上的包和纸箱。我心疼地说:“一个人带娃还带这么多东西,不累啊。”妻子说:“都是家乡的土产品,有咸鱼、咸肉,鸭蛋、鸡蛋,还有洋河酒,还有粳米呢。”我说:“到了部队都能买到,还能没饭吃。”妻笑着说:“哪也没有家里的好吃。不多带些,你那些战友,营里的兄弟们看嫂子闹着要饭吃,怎么办?” 妻子又对儿子说:“东东,你不是整天要爸爸吗,他就是你爸爸啊,快叫爸爸。”当我满心欢喜地蹲下身子,准备抱他时,他却躲到妈妈的身后,嘟嘟囔囔地说:“他不是爸爸,是叔叔。”儿子的反应让我既惊讶又失落。仔细想来,这并非孩子的过错。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这个父亲的身影总是缺席。他的世界里,没有我陪伴玩耍的欢乐时光,没有我哄他入睡的温暖怀抱,没有我见证他每一个成长瞬间的目光。对于他来说,“爸爸”这个称呼,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而对于我来说,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与牺牲。军人没有花前月下,离开了家心中就忘记了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将个人的情感与家庭的牵挂置于身后。每一次的任务,每一次的坚守,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和平与安宁。我深知,这份责任重大而神圣,不容有丝毫的懈怠。然而,当面对儿子那陌生而又充满疑惑的眼神时,我的内心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酸楚。我强行抱起儿子说:“我就是爸爸啊!不是叔叔。”可儿子却固执地喊到“你就是叔叔”。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充满了警惕。</p><p class="ql-block"> 回到民和营房,营部里的首长和干部、老战友们都来看望妻子和孩子。儿子见到他们都乖乖地叫叔叔好,可唯独对我,始终不叫爸爸坚持叫叔叔。吃过晚饭,洗漱完毕准备休息,儿子一见我上床就说:“不许叔叔上床睡觉。”妻子耐心地解释:“这是爸爸啊。”可儿子一口咬定是叔叔,不能上床睡觉。面对儿子的执拗,我无奈又心疼,只好待他睡着了,才脱衣休息。我知道,他还小,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个“陌生人”突然要闯入他和妈妈的生活。但我也明白,作为一名军人,我无法改变过去那些缺失的陪伴。只能在未来有限的时间里,努力让他感受到父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尽量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给他讲故事,陪他玩耍,带他看大炮、汽车,看地里长的蔬菜,看猪圈里养的大肥猪。慢慢地他把我当成了好朋友,我还把爸爸和叔叔的区别讲给他听,告诉他我是他的爸爸,是最爱他的人。渐渐地,儿子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在叫爸爸的时候,还是会加上“解放军”三个字。他说:“解放军叔叔,那你就是解放军爸爸。”好吧,解放军爸爸就解放军爸爸吧。我深知,儿子对我这个“解放军爸爸”的特殊称呼,既是他对我身份的认知,也是他对我职业的一种敬畏。我相信,随着他的成长,他会更加理解这份特殊职业背后的意义,也会为有一个“解放军爸爸”而感到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军人,我或许无法给予家人时时刻刻的陪伴,但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我愿意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而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将成为我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