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目山离我居住的城市很近,离我却很远。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以前去过天目山。从不把天目山列为自己的旅行计划。直到在这次最难熬的高温季节里来到天目山避暑,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把“天目山”和“莫干山”记混了。</p> <p class="ql-block"> 仔细想来我那年去莫干山应该是在15年前。那时还在职场打拼,公司在莫干山上开了个工作会议。翻看之前零星的记录,那两天好像是个雨天,没怎么逛。于是只有朦朦胧胧的印象。再加上莫干山又处天目山的余脉,有地理位置上的相似性,因此总觉得自已去过天目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上的模糊感,从严格意义上说也并不全错。如果把天目山脉看成是个横躺在浙西北的巨人,那么同属天目山系的莫干山也许只相当于山脉的一条手臂。天目山东起湖州太湖平原,西面与安徽相邻,坐卧在皖东仰望着黄山,全长有200余公里。旅友们熟知的东、西天目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横亘于临安城北,传说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汪池水,宛如一双眼眸,故后来被称为天目山。</p> <p class="ql-block"> 天目山盛夏平均气温仅二十五度,有网友评说: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span>个"白天不用扇子,夜里不离被子"的避暑好去处。我们从高温三十七、八度的大都市一隅,突然来到这莽莽苍苍的绿色海洋,进入了一个慢生活的清凉世界。一眼望去,推波逐浪的竹海,起伏蜿蜒的远山,还有绿肺的吐纳,弥漫山谷的负氧离子以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所有这些,如同走进了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层峦叠嶂的天目山野,峭壁突兀、峽谷深深、溪流潺潺。山谷里有亿万年前的冰川飘砾,有飞泻的瀑布,有弥遮障目的薄雾,更有传说至今的故事。然而真正令人称奇的却是著名的天目“古树”。</p> <p class="ql-block"> 天目山有大树王国的美称,徜徉在鸟鸣浓荫之下的原始森林里,人们手撫大树无不发自内心的赞叹。这里的山岭深处有一棵柳杉,宋朝时的一千多年前就被称为“千秋树”,六百余年前的明朝,树体胸径已经粗达四五个臂围。清乾隆帝南巡时路过天目山,亲下旨意敕封这棵大树为“大树王”。然而,在后来的若干年里,因人们相信大树王的皮可以医治百病,它便天天惨遭游人、香客的毒手。终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巨木在沉默中无奈枯死。却留下大树王树龄不同版本的说法。据历史资料推算,这棵柳杉的树龄应该足有两千岁以上,除非宋代的“千秋树”此树非彼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世界罕见的柳杉群,是组成西天目山“大树王国”的主要树种之一。当然不是全部。在天目这座神秘大山里,还隐藏着一种世界稀有的“金钱松”。金钱松是历次冰期幸存下来的植物。据说只零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天目山是冰期酷寒时的生物避难所,眼下仍然保有着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金钱松林。而且只有天目山的金钱松树龄最大,长的最高。在自然保护区中,有一棵长成了近六十米的大高个,被毫不夸张地称为"冲天树"。天目山还有一种更稀有的树种“铁木”。这种铁木树全球只有天目山遗存五棵。因此被比喻成“地球的独生子”。</p> <p class="ql-block"> 当然,天目山胸径达三人以上合抱的巨木遍山皆是。当你踏入这个王国,亲睹这数不尽的参天巨木,你会深深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你会体验到摒弃世间烦恼后的宽阔。与此同时,你还能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其实这些展臂数围,刺破天穹的巨树,才是绿色天目的真正主人。</p> <p class="ql-block"> 天目山经历过亿万年的磨砺,才形成这江南一隅的奇特环境;大自然用那令人敬畏的鬼斧神功,才造就了天目景色的幽邃奇妍。当然还有这大树群和暑热中阴凉的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哦,对了,顺便说一下,天目山汉代前的古称叫“浮玉山”,我们下榻的宿处就叫“浮玉山庄”。从浮玉山到天目山,大树传递来千年的讯息;从误将莫干比天目,短短的足迹画下了远古留下的容颜。这亿万年后的蓦然回首来的多么真切,这约定的千年相会,有多么温馨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