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是一个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古镇自南宋建镇以来,便是"水陆冲要之地",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南浔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辑里湖丝声名鹊起,为皇家御用贡品,远销海外。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南浔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特色,拥有许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古镇内的主要河流成十字形,街道和民居沿河分布,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南浔古镇景区总面积为34.27平方公里,保护面积为168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为88公顷。南浔古镇于2005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光绪年间形成了"四象八牛"的豪绅大户。30年代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南浔四象八牛,即“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清光绪年间,出现在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之曰‘象’。五百万两以上不过千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一百万两白银以上不达五百万者则譬之曰‘狗’。 “四象八牛”之说,反映南浔自南宋淳年(1252)建镇,浔溪、南林、设镇官、南浔,耕桑以富,行商坐贾荟萃,为江南雄镇。</p> <p class="ql-block">被统称为“四象”,象征着他们在地方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1.刘镛是南浔四象之一,他在南浔地区以其财富和影响力著称。2.张颂贤也是南浔四象之一,他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庞云鐠同样是南浔四象之一,他在商业和慈善活动中都有显著贡献。4.顾福昌是南浔四象的最后一位,他在南浔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家庭不仅在南浔地区,而且在整个江南地区都享有盛誉,他们的财富主要来源于蚕丝贸易和其他商业活动。这些家庭的成功故事和他们在当地社会的影响,成为了南浔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后由其孙刘承干于1924年全面建成。小莲庄以其绿树成荫、粉墙黛瓦和奇峰怪石著称,内部设有御赐牌坊、匾额和碑廊等经典建筑,展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扇亭:亭子平面呈扇形,故名。设计别致,造型美观,雕饰精巧。亭内壁嵌有《刘氏义庄记略》石刻四方,系刘镛次子刘锦藻撰于1925年,记述刘氏家庙、义庄自1888年至1922年营建始末。1935年经其子刘承干题跋,並延请名师书录、镌刻,置于亭壁。</p> <p class="ql-block">嘉业堂藏书楼: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藏书楼内藏有60万卷书籍。其中包括许多海内外珍本和孤本,其设计为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布局,宋四史斋和九龙金匾"钦若嘉业"是其亮点。</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宅:又称"懿德堂",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的旧宅。这座旧宅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群,被誉为"江南第一民宅"。</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作为南浔古镇的主要街道之一,东大街是古镇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吸收了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还有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现正在维护修缮)、南浔丝业会馆、求恕里、南浔史馆等值得一游的景点。这些景点展示了南浔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南浔张静江故居,又称尊德堂,该故居由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于清光绪年间所建(1875~1908年,张颂贤是南浔四象之一,他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张静江青少年时代生活居住的地方。故居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按东、中、西三条轴线排列,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中轴线为主轴线,主体建筑为尊德堂;左右辅轴线由楼屋、楼厅、天井等组成,展现了宅院的高大幽深和精湛的砖、木、石雕工艺。张静江(1877~1950年),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会代主席等职,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他的故居不仅是他个人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研究张静江生平的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尊德堂的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特色,每进之间各有天井,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故居内部装饰豪华,古朴幽深,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滴水瓦,既利于排水又能防风。正厅上悬挂有南通张骞题写的"尊德堂"堂匾,两侧则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二厅、三厅陈列着张静江手书赠陈立夫的"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对联,以及有关张静江生平的家谱、家族发展史和张静江一生的大事记略等文物。2013年3月5日,尊德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张静江生平及江南传统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此外,南浔古镇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于2005年获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于2015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百间楼:这是一处沿河而建的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民居楼群,以其独特的建筑和内部装饰体现了江南水乡的传统特色。</p> <p class="ql-block">南浔宜园,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园林。宜园,也被称为庞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南浔古镇"四象"之一庞云鑽,他在商业和慈善活动中都有显著贡献。庞家的私家园林,属于南浔五园之一。这座园林不仅秉承了传统江南园林的建造风格,还融入了近代工艺及技术特征,以及南浔园林的地域特色。宜园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体现了中国近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宜园的建造者是晚清著名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庞莱臣。园内原设计有内外两个园区,外园以亭台楼阁和曲折长廊为主,内园则是一池方形的荷花池。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焚毁,外园在70年代被拆除,仅存内园水池及池中荒岛、外园的竞秀草堂与堂前罗汉松等遗迹。近年来,南浔古镇通过整体性保护利用工程,对包括宜园在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分期恢复。宜园的复建工程占地面积24038平方米,建筑面积6010平方米,总投资额1.1亿元。复建工程通过收集民国老照片、旧时书画作品以及当地原住民口述、南浔当地专家学者学术成果等多渠道,资料1:1原样复原宜园胜景。</p> <p class="ql-block">从商崇文庞家在南浔四象中"面子"著称,南浔庞家事业的开创者庞云鑽丝业发家,后与红顶商人胡雪岩合伙做蚕丝生意,并借助胡雪岩与左宗棠的政商关系,介入军火生意,这也是庞家与其他四象不同的地方。庞云错有三个儿子:长子庞景麟早夭,次子庞元济,三子庞元澄。其中最为出类拔萃便是次子庞元济,盘点浙江近代工商业发展史,许多第一都是庞元济创造的,新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此外,他还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国书画收藏大家。</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要来认识南浔"四象"中的最后一"象"了,叫作顾福昌。这位顾先生又有怎么样精彩的致富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是南浔"四象"之一,国学生,因排行第六,创业后,被称为顾六公公。顾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属清贫,弃学从商,起初摆个布摊。后至南浔邻镇江苏震泽开小布店为生,兼营蚕丝后发家,与洋人往来后,遂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并开设顾丰盛丝号,属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顾福昌经营蚕丝致富后,又经营了当时上海滩上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并成了怡和洋行买办和怡和打包公司经理,还大做房地产生意,被誉为四象中"顾家的房子"之美称。一个后来生意处处与房子息息相关的人,他自己家的房屋又是如何的呢?非常遗憾的是,今天并不能看到这位买卖房子的商人自己家的屋子了。那已经在百年间的战火烧到这片土地上时,埋灭在了时光的尘土中。大概不少人都好奇,既是房地产商,又是富翁,他家的房子是否十分地豪华?还是他本人喜爱素雅的风格呢?一切的一切,都只能依靠我们的想象了。顾福昌有三个儿子,长子顾寿松,字容斋;次子顾寿藏,字子嘉;三子顾寿明,字颂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书画收藏家。顾氏三兄弟继承父业,经营蚕丝,以顾寿藏最有声望,曾任上海丝业公所董事长,有名的爱国教育家顾乾麟先生就是顾福昌的曾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