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陶香|鲁迅《故乡》里的风光﹝舒适精编﹞

人民万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留日期间的鲁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鲁迅故居有80多间房屋,连同百草园有4000平方米,除去厅堂、卧室、厨房、书房等寻常房间,还有佛堂、琴堂、织堂、佣房、后花园等娱乐性房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心禁不住悲凉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起的故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故乡好得多了。但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只是心情改变罢了,因为这次回乡,本没什么好心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是专为别他而来。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如今谋食的异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鲁迅出生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日清晨,我到了家门口。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著,正在说明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自家的房外,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宏儿没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又买了几件家俱,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增添。母亲也说好,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只是收不起钱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是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闰土,他每到家来,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我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狗獾)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少年便是闰土。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大祭祀的值年。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要防偷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闰土阿爸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儿子来管祭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早听过闰土的名字,而且知道与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爹称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意为安装捕鸟的陷阱)捉小鸟雀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我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容易到了年末,一日,母亲告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记不清我们谈过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我又很盼望下雪。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管贼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我并不知猹是什么动物——便是现在也没搞清——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凶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不咬人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素不知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终于被他爹带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他托他爹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从此没再见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母亲提起了他,我儿时的记忆,忽而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我美丽的故乡。我应声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好极!他,——怎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坐火车去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坐火车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船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先坐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愕然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母亲也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哦,我记得了。孩童时代,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这么高,嘴唇也没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大约因年龄的关系,我未蒙一毫感化,所以竟忘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行李,这样过了三四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日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便回头去看。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周围肿得通红,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海风,大抵是这样。</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说不出话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回过头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这正是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著,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巨集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菸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把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日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只带着五岁的女儿管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终日很忙碌,再没有谈天的工夫。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宏儿和我靠着舷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儿问道:“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母亲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 (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人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令人非常的悲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和宏儿睡着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自己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种地步,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他们因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著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二一年一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7-?),鲁迅的母亲,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朝北台门”。她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还对鲁迅的成长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鲁瑞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瑞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尽管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影响,她依然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她在教书先生教授弟弟们识字时,偷偷旁听并自学了字词。尽管后来被父亲禁止继续学习,但她依然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保持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鲁瑞对鲁迅的影响和教育方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瑞性格坚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从不轻言放弃。她在鲁迅父亲去世后,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并支持鲁迅接受教育。1896年,鲁迅的父亲去世,鲁瑞顶住压力,卖掉首饰送鲁迅去南京读书,后来又支持他去日本留学。她的坚韧和开明思想对鲁迅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鲁瑞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角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瑞性格坚韧、乐观且开明。她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还紧跟时代潮流,放足、剪发,体现了她的新潮思想。她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待孩子耐心且有爱心,从不呵斥打骂孩子。她的坚强和智慧为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影响了鲁迅及其兄弟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闰土】因为五行缺土而被他父亲取名,少年时来“我”家管祭器,与少年的“我”相互结交。鲁迅与闰土相识,并非偶然。鲁迅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虽然为知识分子,在地位上与农工大众有若干距离,但是又因为是破落了,这又使得他们有接近的可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闰土向“我”详细介绍了海边农村有趣的生活,比如雪天逮鸟雀、夏天在海边捡贝壳、晚上去看守瓜田的故事,带给“我”一种在城镇生活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中年后因为多子、饥荒、苛税等原因生活困难,再次与“我”见面已经产生了阶级的隔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性格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的“我”更富于表现力,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的“我”的知识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中年闰土是一个人性扭曲、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性格变得麻木、卑微、木讷。闰土不再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原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闰土的原型叫章运水(一说章闰水)(1879—1936),浙江会稽道墟杜浦村(今属绍兴上虞区)人。根据迷信说法,他五行缺水,于是便在“运”字后面加了一个“水”字。章运水比鲁迅大两岁,其父亲章福庆(1850—1903)是一位能工巧匠,家在上虞百官镇龙山以下至绍兴三江口的江段,俗称“前海”,也就是《故乡》中说的海边。这里多沙地,所以种些西瓜、棉花、杂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谋生,章福庆还在绍兴新台门通向百草园的后门口找了三间小屋,开了一处竹篾作坊,制作或修补各种竹制品,还会用竹子制作乐器玩具。章福庆常到周家打工,比如秋后晒谷、舂米,俗称做“忙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约是1893年,鲁迅的曾祖母以79岁高龄去世,春节又赶上了周家各房的大祭祀。这种祭祀各家27年轮值一回,当年轮到了鲁迅家。从农历正月初一悬挂祖像,前后要忙整整18天。那时的祭器如铜烛台、锡果盘,价格都不菲,怕白日撞门的蟊贼偷走。章福庆便把他的儿子章运水叫来帮忙,主要是看守祭器。当时运水14岁,鲁迅12岁。鲁迅叫他“阿水”,他叫鲁迅“大阿官”,两人成了好朋友。章运水说起海边瓜地常被野兽糟蹋,周家正好有一支闲置的猎枪,就立即送给了他。此后周家跟章家经常走动:章家常给周家送一些土特产,周家也常送一些草灰让他们用船运回家做肥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青年时代。鲁迅去南京读书后,寒假回故乡绍兴时,还邀了闰水一块儿去南门黾山游玩。他们登上应天塔,绍兴古城尽收眼底,冷风吹来,顿觉神清气爽。他们还去参观轩亭口、大善寺,两人边走边谈,极其亲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章运水生有四子二女,与小说中的闰土相似,幼子长生五岁夭折,长女阿杏26岁病故。章家只有六亩薄沙地,收获的粮食缴完租税后所剩不多。尽管章闰水起早摸黑地干,还是养不活一家人。1934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逼债的、收捐的又找上门来,没办法,他只好把地卖了,成了一贫如洗的穷苦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和出外打工为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评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长坤:闰土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凋萎了,虽未失农民勤劳、淳朴、憨厚的本性。闰土的辛苦麻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广大穷苦农民的写照。这一形象的塑造成功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二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轻时的杨二嫂,还算是个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大约开着一家小店,小本经营,磨豆腐、做豆腐、卖豆腐,生意繁忙。但生活的磨难,使她由“豆腐西施”变成了颧骨凸起的“圆规”。她青春已逝,美貌不再,失去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天性。薄嘴唇,又让她随时对周围的人进行攻击。她不相信任何人,当见到“我”时,发出一种尖利的怪叫声,认为“我”外出归家,一定是有钱有势的人,有油水可捞,想沾点便宜。第一次到“我”家时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第二次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自以为有功,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性格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的性格十分鲜明突出,她自私、尖刻、伶牙俐齿、泼辣放任。只要于自己有利,什么都满不在乎。鲁迅用“辛苦恣睢”四个字概括了杨二嫂性格的基本特点。“恣睢”,按照《辞海》,可解释为“放任无拘束貌”,这对杨二嫂的性格是比较恰当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是辛苦的,开豆腐店要起早睡晚,自然辛苦。她的性格和闰土完全不同,同样是辛苦,但辛苦的情况不一样;而且,闰土愈辛苦就愈麻木,杨二嫂却愈辛苦就愈放任。损人利己,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她不但毫不在意,而且似乎满有道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不像闰土那样老实、安分、默默地忍受一切痛苦,她有很多牢骚,她说什么“三房姨太太”、“八抬的大轿”、“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这些话反映了长期以来郁积在她心里的对剥削阶级的不满情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对社会、对她自己的情况毫无认识。由于年月太久,“我”不记得她了。对此她感到“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她把过去带有屈辱性的行为看作自己的光荣历史,颇有得意之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原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人物。据周遐寿回忆,“近处豆腐店里大概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名号。杨二嫂只是个平常的街坊的女人,叫她顶替着这个浑名而已。她的言行大抵是写实的,不过并非出于某一个人,也含有衍太太的成份在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种观点认为,鲁迅正在准备北上时,新台门对面的宝林娘到鲁迅先生家里来,看见鲁迅就说:“小时候长妈妈抱出来,我也抱过,现在做官哉!”顺手拿了一个“狗气杀”。宝林娘年轻时开豆腐店,相貌很好,人颀长,眉毛极细。大家都喊她“草舍美女”、“豆腐西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见,杨二嫂是取了某个街坊女人的外形,再把小市民种种恶习集中到她身上,塑造了这个“辛苦恣睢”的典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评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张铁荣:“杨二嫂这个人物,在《故乡》中正是和闰土对比来写的。用她的自私自利、尖酸刻薄,来衬托闰土的勤劳朴实、善良憨厚,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突出闰土的形象。进一步说明:就是象闰土这样的勤劳辛苦的农民,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也是没有出路的。......同时,从杨二嫂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日趋贫困和他们中的某些人走上堕落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阎晶明:流传百年,依然说不尽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整整一百年前,新年刚过,新春将至,时在1921年1月。鲁迅在北京,在自己亲自选定、倾力购买的八道湾十一号居所里,完成了一篇带有强烈纪实色彩的小说:《故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月8日,那天是旧历大年初一,鲁迅日记写道:“晴。春节放假。上午寄新青年社说稿一篇。”而这一“稿”,就是《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个月后,《新青年》第9卷第1号上发表了《故乡》。从那以后的一百年间,在鲁迅所有的作品当中,《故乡》是影响最为广泛持久、评价最为确定的作品之一,是百年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最稳定的鲁迅作品。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对鲁迅以及鲁迅的创作有怎样的评价起伏,《故乡》的超稳定地位几乎是个奇迹。哪怕中学生“最怕周树人”的怨言里,应该也不包含《故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是一篇范文。有时候你不得不这样想,幸亏创作了《故乡》,否则,鲁迅作为一个“最会写作文的人”都会在地位上打折扣。然而,事情的另一面却是,《故乡》似乎一直在以“美文”的“样板”存在着。作为一篇范文,它可以被无数次仿写,在仿写中又一次次证明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恒定地位。然而,在鲁迅研究界,在鲁迅思想研究甚至小说研究中,《故乡》的地位并没有它在阅读者心目中那么高。这个强烈的反差或许倒是重新解读《故乡》的缘由所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在影响力与研究的不平衡之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早对《故乡》作出评论的应该是茅盾。他以“郎损”之名,在1921年8月10日《小说月报》上发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对《故乡》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并且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故乡》的核心主题,那就是认为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茅盾这一高度评价是基于三个月中的创作而言,而且他特别强调了自己当时所持的创作观,即强调“到民间去”。“到民间去经验了,先造出中国的自然主义文学来。否则,现在的‘新文学’创作要回到‘旧路’。”正是在此标准下,茅盾肯定了《故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3年,小说研究社出版《小说年鉴》一书。作为“年鉴”,所收小说当然应是上一年度即1922年作品。收录了鲁迅的五篇小说《兔和猫》《不周山》《白光》《故乡》《鸭的喜剧》,其中唯有《故乡》是1921年的小说。“年鉴”对《故乡》的评价,直接转述了《新青年》发表时的编者话。“这是作者一篇很有名的作品,不但气氛清隽,地方色彩也非常明显。最出色的,尤其是在初见闰土一节。读了以后,觉得有一个驯良的安分的乡人,活现在眼帘前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4年,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一文认为,《呐喊》里,“唯《风波》与《故乡》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在这篇总体上是否定鲁迅小说的文章里,不但否认了其他所有作品,而且即使是《风波》,认为“亦不外是事实的记录”。由此,《故乡》倒是成仿吾唯一没有否定过的作品了。许杰认为,在艺术上,《故乡》与鲁迅其他小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他的作品大都是客观的现实主义,而《故乡》则是“主观的抒情的东西”。他甚至说“这篇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抒情诗还来得确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在虚构与纪实的纠缠之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一篇小说,《故乡》经常被拿来作纪实作品解读,然后又有知情者来指出其实多是虚构。虚构与纪实,于是成了《故乡》的主要争议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耽误了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其实,五四时期的小说中,无论是哪一流派,“自叙传”色彩都是十分浓厚的。把《故乡》拿去和郁达夫、冰心、郭沫若等的小说比较,已经在“自叙传”方面很克制也很隐晦的了。那一时代风潮中的小说中,留有纪实的痕迹不但不是小说的毛病,反而倒是增加小说可信度的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里的纪实,有的经过了明显的改写、掩饰,使其更符合</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小说性</b><b style="font-size:22px;">要求;也有的又刻意要强化,使其近乎“实事实录”。也就是说,艺术化处理和刻意强化兼而有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妨从头梳理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鲁迅最后一次回绍兴,是在1919年12月,目的是卖房,并将全家搬迁至北京。这一背景与《故乡》的描写基本吻合。1898年第一次离开绍兴到南京,时距正好“二十余年”。北京到绍兴一千三百公里,相隔“二千余里”也是对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渐近故乡时”,“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究竟何处是故乡?周家聚居于绍兴城内。这个大家族几乎占了大半条街。据傅建祥《鲁迅作品的乡土背景》介绍,1893年时的绍兴城,仅桥梁就有二百二十九座。又据藤井省三《鲁迅的都市漫游》一书介绍,1910年时的绍兴城内,人口已达十一万。小说里也明确说闰土把来“我”家说成是“上城”。“几个萧索的荒村”,应该还不是故乡,而是“渐近故乡时”所见之景物。然而“我”却把这些景物就当成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方面,这是近乡情更切所致;另一方面,目的就是要让眼前景观与天气阴晦、心境悲凉融合为一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是鲁迅回故乡处理事务的见证者。《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开头就写了同样的场景。小说里,“老屋难免易主”的时限是“正月初一以前”,这与周建人书中所记邻居“买主朱朗仙”“最后的期限定在一九一九年底”大体相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在回乡时间上,小说里是“清早晨”,周建人的记述则是“一个雨夜,大哥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鲁迅日记也讲得明白,自12月1日至4日,先后乘坐京奉、津浦,渡扬子江,换宁沪、再换沪杭,最后乘坐越安轮,“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作为小说,这点虚构的权利是必须有的吧。然而强调纪实时指出这点差异,也很正常。即如那“瓦楞上的枯草”,不是“清早晨”也看不到,然而看到了,却也有引起歧义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就曾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指证:“但实际上南方屋瓦只是虚垒着,不像北方用泥和灰沾住,裂缝中容得野草生根,那里所有的是瓦松,到冬天都是干萎了,不会像莎草类那么的有断茎矗立着的。”这等于直接消解了小说描写的真实性。不能说周作人的追究没有道理。鲁迅《野草》里的《颓败线的颤动》,开始就写道:“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的内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不过我以为,《故乡》开头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强调环境之凄冷、人气之凋敝、心境之悲凉。瓦楞上呈现枯草的断茎在冷风中抖动,当然比起瓦松更能强化整体氛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忙月”“草灰”“狗气杀”。小说在以上三个概念出现时,分别使用随文注释的方法,解释带有方言色彩的三个概念的含义。这种笔法似已超出了小说的写法,具有强化纪实性的意味。“我们这里”,而不是“我们那里”,居于“异地”写作却选用了“在场”的词汇。这也如同开始时“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样,如果用“这(难道)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或许更指向疑问。然而仔细品味,“这不是”的味道更复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在叙事、抒情、说理的分寸之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之所以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常客,一是“故乡”这个恒定的文学题材,二是强烈的主观抒情与故事叙述的结合。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说理成分的存在。从范文的角度讲,说理自有好处,因为它方便、准确,有归纳主题的作用和启示意义。比如最后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其实恰恰与整篇小说的调性相逆反,却一直被视为整篇《故乡》的“金句”。因为它积极、向上,特别符合我们对悲剧艺术的结局与作者意图的要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在艺术上十分讲究,谋篇布局匀称。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叙事、抒情、说理犬牙交错般达到“秩序化”的程度。如果小说是先叙事、再抒情、最后来两句议论的话,那就是见多不怪的大路货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一上来就是抒情。但不是赞美式的激动心情,反而是在阴晦的天幕下,几个败落的荒村,惹得人心绪十分悲凉。然而作者又强调,这悲凉其实并非只是自然之景色让人失望带来的结果,而是心情本来不佳的反应。由此引出回乡卖房的缘由。然而,这样并不明亮的抒情在小说里其实只在开头出现了一次,造成抒情效果的另一因素来自故事叙述。凡是少年闰土在记忆中出现,闰土形象在大脑中浮现时,那美妙的月光下、田野里的情景描写,同时也是一种抒情性表达。这样的情景,在“我”的母亲第一次提到闰土的名字,在小说最后一段的开始,都以画面感极强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这种遥远的、不可能还原的场景,和“我”此时正面对的现实以及心情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使这两种反向抒情制造出极其特殊的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是依靠特别的叙事方法,《故乡》里那些并不精彩,也缺少真正戏剧性冲突的故事情节,生发出格外的效果。变成了一篇故事一波三折、戏剧性变化极强的小说。如果还原故事的话,其实非常简单,曾经的儿时伙伴变成了一个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年男人。一个曾经在小城里吸引过众多目光的女子,如今却变得丑陋、势利、恶俗不堪。鲁迅把这点人人皆共同感知的唏嘘感慨,打碎重来,不但使线性达二十年之久的故事得以“浓缩”,更从中生发出别样的、复杂的意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杨二嫂与闰土作为小说人物,具有相同的和平衡性的地位。闰土两次出场,一次是母亲提及他的名字,“我”即刻幻化出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形象与美好的情景。这种“临时”的、“短暂”的回忆,却已经开始了闰土的故事叙述。打断这种回忆式叙事的是杨二嫂的出场,那是一种先声夺人的戏剧性出场,旋风般的到来,刻薄的语言,顺手牵羊的恶习,把小市民的势利写得淋漓尽致。在几句散文式的过渡后,紧接着是中年闰土的正式登场,那是一种令人心酸的特殊场面,也是全篇小说的中心情节。再经过一番看似随意的过渡后,又在母亲的回忆中,以“不在场”的方式,描述了杨二嫂的另外一段故事,目的是做实、强化杨二嫂的刁蛮、逐利。也就是说,闰土和杨二嫂一样,分别获得一次正式出场,一次依靠回忆和转述得到的“不在场”式的“出场”机会。而且以忆闰土、见杨二嫂、见闰土、转述杨二嫂故事的次序交错进行。从小说场景上,杨二嫂与闰土并未真正遭遇,但他们之间的冲突,分别带给“我”的复杂感受,却又是一种同时“在场”的效果。正是依靠这样的叙述法,两个没有故事的人,在小说意义上产生了很好的故事,甚至推波助澜至戏剧化程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母亲”形象在小说里并不是故事的参与者,却是故事的引发者。闰土的出场是由她介绍引起的回忆,杨二嫂也是由母亲引见。当“我”和家人已经行船离开故乡后,母亲“又提起闰土来”,并且补充了“我”不知道的杨二嫂拿了“狗气杀”的过程。闰土的儿子水生,“我”的侄儿宏儿,则可能是为了表达“希望”的主题而设置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故乡》留有明显的说理痕迹。尤其是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希望、地上的路,高墙、隔膜,这些概念的引入以及讲述方式,却有离开故事而专门说理的印象。在专业的评论家看来,这些都是对小说本身有损伤的做法。如朱湘就指出这样做使得小说变成了“杂感体”。应该说,这种杂感式的直说是鲁迅事先地铺陈好了的,属于其小说构思中的一部分,并非是信笔而来的感想。宏儿这个人物设置,从一开始就出现,中间又接应了闰土儿子水生,仿佛就是接续了儿时的“我”与少年闰土的情景。直到最后,当“我”为人心之隔膜而难过、悲凉时,两个少年的约定又让“我”对未来的希望产生真实的确认。这使得说理不但顺理成章,而且成为主题中的一部分。尽管在主体故事面前,这一主题并不占主导,但因为与中心主题密切相关,加之又有光明与理想的色彩,所以它的突出也是自然不过的事。就《故乡》而言,结尾的说理既然是从开头而来,它就并不突兀,也非枝蔓。更重要的,鲁迅应该是早就意识到了全篇氛围的营造,总体偏于阴晦、悲凉,时有悲哀、讽刺在其中,说理的调色既是需要,更可见出鲁迅创作意图上的自觉。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说理的亮色能更好地与故事融合到一起,而不再像《药》一样,出于“遵命文学”的需要,到结尾来一个“平添的花环”。的确,比起《药》,《故乡》的构思更显成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故乡》的说理成分也非只在结尾才有。当“我”与闰土相遇,当闰土终于叫出一声“老爷”来的时候,“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里的“厚障壁”,和结尾的“高墙”,其实都是一种说理的比喻。鲁迅在创作前对这些呼应都早已做了充分准备。就说这一声“老爷”吧,其实也是一种呼应。在此之前,回忆儿时认识闰土时,“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从“少爷”到“老爷”,闰土的这一声称呼并不完全不合情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必须这样说,正是这种说理的存在,说理的积极格调,让《故乡》稳定地存在于中学语文教材里。从创作学的角度讲,这些说理与故事之间,从构思到表达,早已做了最大限度的结合,并没有在实质意义上损伤小说性。而且说理中的“希望”说,并不是对中心故事的主题做直接对冲,而是在其基础上所做的延展,当然是反向的延展。这一点,我以为鲁迅创作时有清晰的自觉意识。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在故乡及人的变与不变之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曾说过:蹇先艾等“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许钦文的第一个小说集命名为《故乡》,是因为作者本人早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鲁迅的自况。《故乡》的创作差不多也是出于这样的背景和缘由。从1898年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开始,鲁迅在其间也回过数次故乡,最长还在1910年时在那里任教职达一年时间。然而在鲁迅心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一个“生活驱逐到异地去”的游子。虽然北京在“一九二〇至二二年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但故乡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梦想。那里的一切,在变与不变间,在他的内心产生了太多复杂的情绪,但若说是眷恋,可能是恰恰最没有的。他和五四时期的其他作家一样,作品中“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炫)耀他的眼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比其他五四运动作家更彻底,他不是侨寓在城市而回味故乡。他是向故乡来告别的。从1919年这次举家离开,鲁迅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故乡》于是成了他向故乡发出的诀别书。通常我们认为,鲁迅写了二十年间故乡及故乡人的改变。而我以为,也许我们更应该看到,“不变”才是最让鲁迅揪心和悲哀的。一开始写了“几个萧索的荒村”,也说了“我的故乡全不如此”的疑惑。然而我们还应注意到,“故乡本也如此”的不变,或许才是鲁迅真正要表达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中间的那句抒情为什么是“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刻记得的故乡?”而不是“这是我——”后者才是真正的否定式疑问,前者含有“本也如此”的确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物方面,闰土的一声“老爷”让期望中的亲切化为乌有。这是因为闰土变了,从外形到内心都变得让人不敢相认。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从前是“少爷”,今日是“老爷”,闰土的姿态其实没有变。就像闰土自己说的,小时候无拘无束,“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阶级之分从来没有改变过。其实闰土的今天和昨天,就像相隔二十年之久的故乡一样,“本也如此”。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杨二嫂的改变比闰土要更明显。作者的鄙夷态度也更鲜明。从“豆腐西施”到“圆规”似的腿脚,的确变得吓人。然而鲁迅的笔调间其实也在暗示着不变。“西施”时“颧骨没有这么高”,那是因为那时“擦着白粉”;当年不记得“圆规式的姿势”,是因为她“终日坐着”,并未见得就好到哪里去。今天所见的杨二嫂,不过是完全放弃了装扮,不再以“西施”自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可悲。如果故乡果真是从前美好,今日破败,如果从前的故乡人都是跟少年闰土一样活泼可亲的话,那当年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当然是对自己故乡怀着深厚感情的,在三年后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里,对故乡的自然之美做了梦幻般的描述。但面对现实中的人,则又是另一番感情和态度。即使是改变,也是可想而知的必然,这也是一种“不变”,这才是让人莫名难过的。正像结尾时所说,“我”和闰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样的。都是辛苦生活,区别只是一个辛苦恣睢,一个辛苦麻木。希望也一样是“手制的偶像”,差异“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少年鲁迅在故乡时,所遇见、所经历的,家中的长辈、衍太太、长妈妈、治死自己父亲的庸医,等等,都是让他决计要出走的原因。闰土、杨二嫂,在其中并不突出,不过是最平庸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改变人,这是规律,也是必然。然而不同的时势,又会造成不同的改变。即如闰土,他生不逢时,生活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横行的时代,“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正是《故乡》的批判性所在。杨二嫂呢,虽然粗俗刻薄让人惊讶,但仍然守着一些可笑的“行为规则”。比如她连偷带拿的来占便宜,每次都要为自己的占有找个理由,先是说“我”阔了,后是认为自己揭发闰土有功,仿佛因此理由十足、理所当然似的。小说早有交代,那些木器,虽然小半卖去了,但“收不起钱来”。卖和送,和弃之本来也都差不多的。可见杨二嫂这人,固然恶俗,但也并非恶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写了两个闰土,两个杨二嫂,在极致的意义上讲,终究也都是一个。他们自己并不感到分裂的痛苦。生活的重压是一点一滴地加到他们身上的。“辛苦麻木”是他们不变的本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最后,小说并没有把希望说成神话。“我”和闰土的希望之间,切近的可笑,有意义的渺茫。但为了“救救孩子”,必须相信未来,为了未来,必须再一次平添上一个花环:希望。“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相信“无中生有”,要相信在“无”中追逐“有”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还要补白一下。从纪实的角度讲,鲁迅回故乡搬家时,的确丢失了不少东西,其中还有价值连城之物。但这些大盗绝不是顺个手套、拿个“狗气杀”还要找理由的杨二嫂,也不是把几个不用的旧碗碟装在草灰里的闰土。而是自己的家族中貌似颇有身份的人。周建人《鲁迅故家的破败》记述,他们的姨表弟车耕南曾经在搬家时来访,且惊讶于周家墙上居然挂着赵孟頫的画。周建人问:“画得好吗?”车耕南回答:“现在已是无价之宝啊!”第二天清早,周建人发现那幅画不见了。鲁迅“只淡然笑了笑”,母亲也一样“什么也没有说”。鲁迅写杨二嫂的那点贪图,实在也是含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故乡》,它破解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千年母题:故乡。比起恒定不变的游子心态、思归情结,鲁迅写出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回去也索然,变与不变都让人无奈,告别了也“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的故乡。这是现代小说在起点上发生的转折,也是从未有过的高度。它也回应了“当下”的社会在变与不变中带来的悲剧与无奈。纵然,固化的不变让人麻木,而苛税、兵匪等带来的改变让其更加不幸。闰土的未来,杨二嫂的今后,更让人担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破千年之题,解一时之忧,《故乡》的指向相当深远。繁复的结构,跳跃的故事,真切的抒情,密接的说理,让这一短篇小说幻化出百般色彩。说不尽,道不完,却又不失其恬淡的、平和的、素净的情致。它以看得见、说不完的模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先生通过故乡之行,描写即将破产的农民与衰落的商户为镜、以现在与过去,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手法,及个性化的审美,洞悉人性幽暗。举重若轻、令人含泪微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用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后现代主义的英雄戏仿等多维复杂的艺术,对闰土、杨二嫂等劳苦大众给予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表达了对劳动人民人性、人道、人权等人文核心价值、时空的关注。映射“吃人”的旧社会终被“文明社会”取代的历史必然。感人至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既汪洋恣肆,又华美雍容。以音乐艺术般的文风,高山流水般娓娓道来中华儒家文明,及江南水乡良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乃世界文学之翘楚。中华文学之瑰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语言温柔、豁达、生动、形象、艺术传神。展现出多幅水墨山水画卷及身临其境的场景,其精湛、深刻、直抵心灵的笔触,使《故乡》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作者:姚 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通过讲述主人公“我”回到故乡后与闰土的重逢,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下是一些名家对《故乡》的点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国大家对《故乡》的评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 费正清:《故乡》展现了鲁迅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封闭、保守和压抑,以及封建家庭的腐朽和残暴。作品中饱含着对人性的深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蔡元培:《故乡》是鲁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鲁迅以其独特的文风和鲜明的思想,勇敢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愚昧。作品中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抱怨与痛苦,展现了鲁迅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茅盾:《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鲁迅以其犀利的笔锋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冷峻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晦暗和人性的扭曲。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反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 胡适:《故乡》塑造了一群普通人的形象,却展现出了他们内心的复杂和矛盾。鲁迅以其饱含力量的文字和深邃的思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愚昧,以及人性的扭曲和面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杰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和简练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故乡》可以被称为诗化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它通篇以抒情的笔调渲染童年生活的美丽,字里行间密布着款款的乡情,使小说的意境深远,诗意朴茂,具有浓厚的抒情气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鲁迅在小说中巧妙地将叙事功能和抒情功能结合起来,使《故乡》在情感表达上超越了一般小说的叙事功能,而成为一种本体呈现,传达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某种诗性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以及情感抒发都充满了诗意,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抒情传统一脉相承。因此,《故乡》被誉为“东方的伟大的抒情诗”,完全有资格被称为诗化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被视为诗化小说的作品有很多,它们通常融合了小说的叙事与诗歌的抒情,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汪曾祺的《受戒》和《大淖纪事》,铁凝的《哦,香雪》,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等,都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化小说的独特魅力。此外,台湾作家古龙的中后期作品,如《天涯明月刀》,也体现了诗化小说的明显特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