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日出伏。看着窗外从昨晚就一直没有停歇的缠绵细雨,估计北京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潮湿的“桑拿天”必须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阴雨绵绵牵出思绪如烟。记得大概是1963年,老家连续阴雨半个月,本是低洼地的我家平房(进门还要再下两个台阶的“阶跃式”)终于没有抗住,连带同处一排的邻居家房顶坍塌,局部漏天无法居住。</p><p class="ql-block">大手术后在家养病的爸爸的单位给了两条意见,一是就此放弃,重新找房子搬家;二是帮助解决临时住所,雨过天晴后单位帮助修复。</p><p class="ql-block">不说老房子老邻居的居住感情难舍,也不说买房花钱多少,只说一向习惯勤俭持家的妈妈本来就收入不多,自然会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临时住所在现在的鹤城体育场的西侧,是手工业管理局所属的技工学校的一间教室。正直暑假期间,单位出车出人把锅碗瓢盆等生活家具搬到新地。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房子,不知生活艰辛的我倒是其乐融融,天气不下雨时两处房子间行走玩耍。记得路过一片片苞米地等庄稼地时时好奇,特别是路过体校看到冰球队员夏天也要面对镜子下蹲背手交叉划腿大汗淋漓的训练,心里特别佩服。记得那几年国际冰球比赛中的国家队队员基本上是家乡人。</p><p class="ql-block">每次回到老房子,看到未成年就上班的大哥在下班后,经常是周围聚集了大院里甚至周边院里的伙伴。因为家里的物品并没有全部搬完,新的地点距离又远,三个哥哥上班、去学校为了方便,几乎每天仍然住在露天的老房子里看家。大哥或许比同龄人多看了些书,年龄稍长,有“摆龙门”、“侃大山”的本钱,自然成了左邻右舍、远近闻名的孩子王!以至于到了晚上还有小伙伴来听故事后“陪睡”。</p><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后,单位出人出车出物资帮助翻修房子那是一个浩浩荡荡,群情激昂。经常是为了升起一个柱子、房梁口号喊得镇天响!</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些物资是单位四处化缘而来,比如窗户扇和窗户框并不匹配,因此有木工师傅现场“办公”,把窗户框毁大改小匹配窗户扇;玻璃工负责把大块玻璃用“玻璃刀”裁隔出适合窗户口的小块玻璃;砌墙所用红砖大多是砖窑甩卖的残次品,瓦工虽然业余也必须是能工巧匠……,工种齐全,各负其责,令人感动和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记得一段时间后,大院邻居帮忙把房顶用烧锅炉出来的炉灰渣子和拌白石灰表面处理得镜子一样,足可抵御百年一遇雨水;南向西向四个硕大窗户差不多代替了两面墙。搬回新修的房子,看到爸爸用白石灰水处理过的玻璃,心情也像明亮的窗户一样,也是借着修房机会,把买房时就借给邻居十几年合用一间厨房的半间收了回来。刚刚上小学的我经常是每天哼着儿歌上下学堂!</p><p class="ql-block">不久大哥参军离开家乡,冬季一天天来临,才体会到窗户多窗户大不耐寒的弊端,虽然冬季窗花好看但是保温才是第一要务!爸爸妈妈想办法,在单层玻璃的里面隔了一段空间钉上一层塑料布,并且为了挡风吸湿,在底部隔离层放置了木屑(锯沫子)。</p><p class="ql-block">直到大哥转业复原,利用家里几年捡拾积攒的砖头,在大哥为首的几个哥哥共同努力下才先后把西面的一个大窗户堵死,另一个大窗户改造成了原来四分之一大小的双层玻璃小窗,在冬季炉火(我的小学记忆一文回忆过和三哥买煤买木柈)加持下,不再惧怕东北的寒冬。</p><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早在多年前这些老房子已经被林立的楼房代替,记忆里的老房子还存在心底!</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6日莫名其妙被封又自然解封的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