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一一北安

伴夕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龙江省北安市是我的家乡。北安,不但记录着我青少年时期美好时光,它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7月24日,我踏上了探乡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向北,北安最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极俱潜力的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北安市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城市有着高楼大厦,购物中心,悠久的文化底蕴,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同时北安还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文化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你可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历史悠久,早在1911年建县,1960年建市,曾两度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北安的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北国枪城”,“塞北延安”…这座北国粮仓,它接受下乡知青最多,中国第一女拖拉机手梁军就诞生在北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营庆华工具厂前身是1921年建立的东三省兵工厂。几经更替,1948年成立为人民的军工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庆华厂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工厂先后生产各类枪械九百万零六千一百一十六支,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言做出特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如歌,纵观庆华枪械的诞生和成长过程,书写了中国人民兵工事业的辉煌历程在火热的岁月中勇担历史重任,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冲锋枪厂。庆华厂生产的50式58式等各类枪械,为共和国的繁荣强盛铸就了坚固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11月15日,延安干部团抵达北安,成立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省级民主政权。时任书记王鹤寿,副书记范式人,组织部长赵德军,宣传部长王堃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一辈革命家陈云,蔡畅,洪学智,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重点展示了,1945年至1949年黑龙江省委在北安地区建党,建政,建军剿匪,土地革命,一支援前线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有着悠久历史的北疆重镇,也是抗日联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游击区。1939年7月中共北安中心县委在李殿芳屯〈今城郊革命屯)秘密成立。并在北安、德都、通北三县几十个村屯建立了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织,为支援抗联打击地方日伪势力做出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重要战略后方基地之一,随着1949年5月13日,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两次迁至北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历史永远铭记,这座英雄城市在解放东北和全中国的斗争中,所做的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战争时期,为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中共黑龙江省委及驻军部队,积极筹建农场,开荒种地。1947年通北国营机械农场建成,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建国后,随着解放军复转官兵,内地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的到来,农垦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高潮。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今日的北粮仓,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军,中国第一个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48年,梁军为唯一的女学员参加了“北安火犁培训班”,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之后她又组建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队并担任队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女性典范,曾影响一代年轻人。她的形象被印制在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圆卷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是我的家乡,北安前卫中学是我的母校,我在这所学校有过6年之久的学习生涯,我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安前卫中学是由北安劳改局在北安市成立的一所初高中全日制中学,校址在北安市北岗区。前卫中学的成立,解决北安劳改局所属的22个劳改农场子弟的读书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4月至1968年5月,我在前卫中学读书的那段时光,既有往事如歌的经典回忆,也有往事如梦的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北安前卫中学,生源来自北安市北部二十几个劳改农场的子弟,学校实行的是封闭式住宿管理方式。那是一段充满纯真与奋斗的岁月,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个年代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学生面对极大的生活挑战,每人每月9元钱的食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能维持半饥饱的生活,这种艰苦环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适应能备力,让我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学校,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现代的科技设施,但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它培养了一代有着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学生。北安前卫中学的那段时光,是我一生的怀念和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爱你北安,我爱你家乡!我为家乡的历史文化而骄傲,我为家乡已跨进现代化城市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乡情怀满胸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家灯火暖心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天涯何处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居异客恋家乡。</p> <p class="ql-block">编辑:伴夕阳</p><p class="ql-block">照片:俏夕阳</p><p class="ql-block">歌曲:故乡情</p><p class="ql-block"><br></p> 谢谢你的欣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