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行,不看一场莎剧,不去一趟泰特,算不上圆满。最后一天,算作伦敦行的压轴戏吧,我们去了泰特现代美术馆,下午去环球剧场看场莎剧。<div><br></div><div> 泰特现代美术馆在泰晤士河的南岸。钻出地铁,绕圣保罗大教堂一圈,走过千禧桥,便到了泰特。乍一看,泰特的土黄棕灰混凝土外观不怎么的,好像一座巨大的工厂建筑,还带一个高大的烟囱(不错,这里曾经是发电厂,1981年关闭了。经改建后,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迁馆至此)。尽管外观谦卑无华,不如伦敦国家美术馆宏伟气派,也比不上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纽约MoMA,但不可置否, 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世界上最大、最受欢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每年参观人数达550万。 </div> 泰特现代美术馆广场和馆内到处竖立、张贴着表现主义——“蓝骑士”画派特展的宣传广告。对“蓝骑士”画派不甚了解,但被其大胆浓烈的色彩深深吸引了,我们买了票,入内参观。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北欧,尤其在德国兴起的一场前卫的现代主义运动,表现在绘画、音乐、文学诗歌及建筑艺术等方面,以应对由工业化和都市发展带来的非人性化负面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力求描绘的不是客观真实,而是从主观角度呈现世界。他们将所描绘的物体和事件扭曲夸张,以唤起情绪或情感效果。 <div><br></div><div> 此画展主要介绍“蓝骑士”画派(The Blue Rider)。“蓝骑士”画派是表现主义派别中的一支艺术团体,由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弗朗茨·马克(Franz Marc)等艺术家创立于1911年,活跃在慕尼黑及周边地区。该艺术团体的成员来自欧洲不同国家,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艺术表达去探索艺术的情感和精神层面,通过强烈的色彩去表现生动的情感反应。 </div> 展览厅并不拥挤,可以静心尽意地观赏揣摩每一张画。精彩引人入胜的画作之多,无能一一详释,选几张最喜欢的画家及其作品吧。<div><br></div><div> 要了解表现主义及“蓝骑士”画派,首先得认识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他被公认为西方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康定斯基(1866-1944)出生于沙皇俄国,从小喜爱绘画,对色彩很敏感。在莫斯科大学就学时,主修法律和经济,毕业后从事法律教学。1896年,一场莫奈的画展引起了他对印象派极大的兴趣,他尤其欣赏莫奈的《干草堆》。这幅画的强烈色彩感引起他对重拾绘画的兴趣。他辞去大学教授职务,去了慕尼黑美术学院师从艺术大师学习绘画。<br></div> 《骑乘情侣》Riding Couple 1907<div><br></div><div> 进入展览大厅,首先被康定斯基的这幅画吸引。整个画面以蓝色为背景,康定斯基用圆点笔触勾勒出在马背上深情相拥的情侣,树叶闪烁着金色斑点,波光粼粼的蓝湖,对岸的小镇灯火通明,照亮了彩色的圆顶小屋,也照亮了天空、山丘原野。这幅作品是康定斯基的早期作品,整个画面及情侣的描绘像是一个寥寥数笔的随意点缀涂抹,并非真实自然,但康定斯基恰恰是通过颜色来表达对主题的情感体验,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世界,充满斑斓色彩的活力。 </div> 《慕尼黑 - 施瓦宾格的圣乌尔苏拉教堂》Munich-Schwabing with the Church of St. Ursula 1908<div><br></div><div> 这是康定斯基描绘慕尼黑都市景色的一幅作品。康定斯基通过鲜艳浓烈的色彩涂抹,描绘游人、花圃草坪、教堂建筑。康定斯基的创作似乎很随意,漫不经心,缺乏细节,但却展示了表现主义所强调的无需细节就能传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式。</div> 《卧室》Bedroom 1909<div><br></div><div> 看到这幅画不由地联想起梵高的《卧室》。很明显,梵高的后印象派画风影响了康定斯基。康定斯基的《卧室》看上去舒适温馨——铺着红色台布的小桌几,上面放置了杯碟茶几,床上的粉色大枕头和花色被套,床下的拖鞋,打开的橘色窗帘,日光透射进来,增加了一丝暖意。<div><br><div> 相比梵高的《卧室》,康定斯基的色彩更鲜艳暖色。他的笔法相对松散,这是蓝骑士画派的典型标志,意图是表达,而不是提供准确的表现。 </div></div></div> <div> 《穆尔瑙 - 窗外的约翰尼斯大街》Murnau - Johannisstransse from a Window of the Griesbrau 1908</div><div><br></div><div> </div><div> 1904年至1908年间,康定斯基和他的德国女友蒙特(Gabriele Münter) 游历了法国、意大利、北非等国家,寻求新的体验和绘画灵感。1908年回到慕尼黑后,他们在巴伐利亚的穆尔瑙小镇一起生活了几年,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莫斯科。在穆尔瑙期间,描绘风景如画的穆尔瑙村庄成了康定斯基的主题之一。<br><br> 画作中,色彩鲜艳的约翰尼斯大街的描绘显示了野兽派绘画风格对康定斯基的影响。同样,细节描写很粗略,站在窗台看大街的人物,只是一个个色彩涂抹。</div> 《穆尔瑙 - 花园 I》Murnau - Garden I 1910<div><br></div><div> 从这一时期起,康定斯基的画作基本上由大色块构成,不受形式和线条的约束。这种涂抹形式的色彩块自由重叠,形成强烈的明暗冷暖对比,使画作呈现出一种浓烈的色彩,而所要描绘的花园具象主题几乎消失不见。这正是康定斯基意图表达的情感。他认为,色彩在绘画中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东西来使用,与物体或其他形式的视觉描述无关。</div> 《奶牛》The Cow 1910<div><br><div> 同样,在这幅色彩明亮的画作中,康定斯基所描绘的奶牛、挤奶人、田野山丘依稀可辨。对康定斯基来说,运用色彩传达情感比专注于画面结构造型更为重要。</div></div> 《哥萨克》Cossacks 1910-1 <div><br></div><div> 在这幅画作中,康定斯基开始摆脱早期印象派的灵感,他的画作变得抽象,除了大块色彩之外,还增加了清晰的线条。画作中可辨认出三个戴着橙色头盔、手持长矛的骑兵,意指哥萨克人——哥萨克人是一支游牧民族, 主要居住在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南部的里海草原。画中央是一道鲜亮的彩虹,背后一个展翅的大鸟,背景延绵起伏山脉,天空呈红黄绿色。但这些具象被简单涂抹成斑点或黑线条,作品显得特别抽象。</div> 《印象 VI(星期日)》Impression VI (Sunday) 1911<div><br></div><div> 这幅作品像似康定斯基一不小心,将蓝墨水泼洒在画作上。其实,康定斯基以大块缤纷色彩——尤其蓝色,描绘了在公园里散步的一对夫妇,女人头戴帽子,身穿袒胸露肩的长裙;男人头戴墨镜,紧搂着女人的手臂。人物描绘扁平扭曲,依稀难辨。这便是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通过非具象的形式,康定斯基将我们带入一个情感优先于现实描绘的世界,在此,我们所看见的是这对夫妇的高傲冷漠。</div><div><br></div><div> 从此幅作品及其他画作中可发现,康定斯基偏爱蓝色。对康定斯基来说,蓝色是灵性的颜色;蓝色越深,就越能唤醒人类对永恒的渴望。 </div> 《即兴洪流》Improvisation Deluge 1913<div><br></div><div> 康定斯基对色彩的运用选择非常讲究。在他的画作中,蓝色、黄色、红色、绿色和紫色应用得十分恰当,营造了大胆、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这些颜色在法国印象派画中不多见。<br></div><div><br></div><div> 康定斯基这一时期描绘的《即兴系列》作品,大多是明亮的色彩、线条和几何形状构成的抽象画,其中一些具象元素依然可识别。<br></div> 《论洪流主题》On the Theme of the Deluge 1913-14<div><br></div><div> 在这幅画作中,康定斯基则抛弃了那些可辨认的元素,转而采用纯粹的色彩、线条、漩涡形状来表达一种自发的、像是无意识的内在表达,而这种表达就像泛滥的洪水奔腾千里,不受制约控制。</div> 《即兴峡谷》Improvisation Gorge 1914<div><br></div><div> 这幅画作被认为是康定斯基最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之一。相比其他画作,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显得冷峻、狂躁,充满了锐利的线条、曲线、漩涡形状以及随意叠加的色彩块,流动感强烈,观众的目光一下子被引入画作的漩涡深渊中,引发联想。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恰当地运用了抽象表现形式展示人们的焦躁不安。</div> 《奶牛,红、绿、黄色》Cows, Red, Green, Yellow 1911<div><br></div><div> 这幅画由弗朗茨·马克(Franz Marc 1880-1916)创作。德国画家弗朗茨·马克和康定斯基于1911年共同创立了“蓝骑士”画派,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出生于慕尼黑,弗朗茨·马克受其父亲影响,自幼对绘画感兴趣。20岁时,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1903-1907年他在巴黎逗留,经常参观博物馆、画廊,对梵高的画作产生极大兴趣。后来又受到马蒂斯的画风影响。他的作品以鲜艳浓烈的色彩著称,大多描绘动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德国军队征召入伍,两年后在凡尔登战役中被弹片击中,不幸死亡,年仅36岁。<br></div><br> 弗朗茨·马克短暂的创作生涯留下了60多件作品,《奶牛,红、绿、黄色》是其中一件。如同康定斯基,弗朗茨·马克运用色彩代表情感,将大自然中的动物人性化,强调他对泛神论的兴趣。他赋予颜色以特定意义:蓝色用于描绘阳刚之气和灵性;黄色和浅色描绘女性气质和欢乐;而红色则往往用于表暴力或焦躁不安。在此画作中,色彩鲜亮的大黄牛占据了前景,似乎以温柔的母爱安抚焦躁不安的小牛犊,蓝绿色的牛爸爸及深沉的背景色彩增添了画面的强烈对比,营造出安全宁静乐融融的感觉。 《在雨中》In the Rain 1912 <div><br></div><div> 弗朗茨·马克在这件作品中运用了大胆明亮的色彩及简笔涂描,描绘了他、他的妻子和他们的狗在灌木丛里遭受滂沱大雨时的瞬间。画中人物陷入沉思,似乎在大自然中感受万物——树木、动物、空气、瓢泼大雨的有机韵律。</div> 《虎》Tiger 1912 <div><br></div><div> 弗朗茨·马克早期作品中的平静和安全感在这幅作品中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凶猛强悍的老虎,咄咄逼人,仿佛受到威胁后所产生的一种本能的自卫反应。整个画面由几何形状的色块、锐角直线构成,强烈大胆的色彩反差,尤其红色块令人紧张生畏。可见当时欧洲在战争的边缘,快速变化的世界导致的高度焦虑反映在弗朗茨·马克的作品中了。</div> 《自画像》Self Portrait 1910 <div><br></div><div> 这幅画作是玛丽安·韦雷夫金 (Marianne von Werefkin)的自画像。韦雷夫金(1860-1938)与康定斯基共同创建了“蓝骑士”画派,是德国表现主义杰出艺术家之一。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韦雷夫金自幼表现出绘画天赋。20岁时,师从著名俄国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伊利亚·列宾(Ilya Repin)。数年后,她的精湛画作赢得“俄罗斯伦勃朗”之称。1896年韦雷夫金与男友亚历克斯·亚伦斯基(Alexej Jawlensky)移居慕尼黑。</div><div><br></div><div> 1907年,韦雷夫金创作了第一幅表现主义绘画,汲取了梵高、保罗·高更、爱德华·蒙克等艺术大师的风格。韦雷夫金活跃于慕尼黑艺术沙龙,开画展,创立艺术社团。她在慕尼黑的公寓成了艺术家的聚会场所,康定斯基、弗朗茨·马克、加布里埃莱·蒙特以及诗人、舞蹈家、艺术家经常造访。1911年她与康定斯基及其他艺术家创立了“蓝骑士”画派。她的表现主义画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康定斯基。</div><div><br></div><div> 非常喜欢这幅韦雷夫金的自画像。画像中,韦雷夫金采用丰富浓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极具挑衅性的华丽女性,浓妆艳抹,打扮入时,头戴一顶猩红色帽子;尤其是一双眼睛,涂成鲜艳橙色,被画活了,捕捉到了画家自己坚定自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气质。20世纪初叶,女性艺术家屈指可数,把女性描绘成坚定独立形象的作品更少。可以说,韦雷夫金是一位远远领先于时代的画家,勇于反抗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div> 《舞者,亚历山大·萨查罗夫》The Dancer, Alexander Sacharoff 1909<div><br></div><div> 韦雷夫金这幅作品中的舞者为亚历山大·萨查罗夫。亚历山大·萨查罗夫(1886-1963)是20世纪初最具创新精神的俄罗斯舞蹈家,亦是韦雷夫金的好朋友。亚历山大·萨查罗夫在舞台上时常扮演女性,以优雅的舞姿广泛赢得赞扬;在舞台下他亦毫无顾忌,经常男扮女装出入于社交场合,挑战了世纪之交的社会规范。在此画作中,韦雷夫金运用了蓝色、橘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亚历山大·萨查罗夫扮演莎乐美一景。西方文学诗歌或歌剧中,莎乐美被描绘成用妖冶的舞姿引诱男性的淫荡女人。</div> 《红树》The Red Tree 1910 <div><div><br></div></div><div> 韦雷夫金的这幅《红树》是她运用奇特色彩另一绝佳例子。画中大胆浓郁的色彩组合,尤其是那棵炽热绚丽的小红树,表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一个白胡子男人孤零零地坐在红树下,面对着教堂凝视;在群山的映衬下,这个人显得十分渺小、微不足道。</div> 《祈祷者》The Prayer 1910<br><div><br></div><div> 韦雷夫金认为色彩具有内在的力量,她在许多画作中都体现了这种观点。在此画中,一个白胡子男人和一金发女人跪在壁龛中的耶稣受难像前。韦雷夫金用明亮的色彩描绘了群山和天空,予这幅含有宗教联想的画作以更深一层的联想。</div> 《西班牙女郎》Spanish Woman 1913<div><br></div><div> 这幅画作由亚历克斯·亚伦斯基 (Alexej Jawlensky 1864-1941)创作。亚伦斯基是俄国人,“蓝骑士”画派成员之一。1896年韦雷夫金与亚伦斯基移居慕尼黑。为赞助他学绘画,韦雷夫金曾搁笔10年。最终,两人分道扬镳。</div> 《玛丽安娜·韦雷夫金的肖像》Portrait of Marianne Werefkin 1909 <div><br></div><div> 蒙特(Gabriele Münter 1877-1962)是康定斯基的德国籍女友, 亦是“蓝骑士”画派成员之一。这是她为韦雷夫金画的肖像。与韦雷夫金咄咄逼人的《自画像》不同的是,蒙特的笔下展现了一个聪慧温柔、时尚华丽的女人,头戴一顶宽边大帽,帽檐装饰玲琅满目。<br></div> 《奥尔加·冯·哈特曼》Olga von Hartmann 1910 <div><br> 蒙特为歌剧演员奥尔加·冯·哈特曼画的肖像画。显而易见,蒙特的色彩运用亦是大胆独特。<br></div><div><br></div><div> “蓝骑士”画派生存短暂。1914年一战爆发,艺术家纷纷离开德国。韦雷夫金和亚伦斯基去了瑞士;弗朗茨·马克应征入伍,后死于战争;康定斯基返回俄国,而蒙特去了斯德哥尔摩,他们维持多年的情侣关系因此结束。“蓝骑士”画派就此不解而散。<br></div><div><br></div><div> 值得一提,20世纪20年代纳粹党指责现代艺术为“堕落艺术”。在希特勒独裁统治期间,德国现代主义艺术,包括“蓝骑士”画派的作品,被撤出国家博物馆或被禁止展出和出售。康定斯基、弗朗茨·马克、亚伦斯基,甚至梵高、毕加索均被标榜为“堕落艺术家”,他们的某些作品被禁或被付之一炬。</div><div><br></div><div> 二战期间,蒙特在穆尔瑙家中的地下室藏匿了数百件这些“堕落艺术家”的作品。1957年,在她80岁生日之际,她将珍藏的“蓝骑士”画派艺术家的作品捐赠给博物馆。由此,这些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得以重见天日,被后人欣赏观摩研究!<br></div> 展览馆的展品之多,非常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已是中午时分,下午还去看莎剧,因此,我们上楼,在顶层的咖啡馆小坐,吃了简单的午餐。从咖啡馆窗外看到的伦敦地标景致——泰晤士河、千禧桥、以及圣保罗大教堂,一派乱云飞渡从容不迫的景色。 咖啡馆每一面大窗张贴了小野洋子(Yoko Ono)“和平就是力量”呼吁世界和平的标语,有24种不同的语言,其中包括中文。 走出泰特现代博物馆,几步之遥便是莎士比亚环球剧场。<div><br></div><div> 环球剧场诞生于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16世纪中叶,英国正处于辉煌灿烂的伊丽莎白时代,又称“黄金时代”。强大无敌的海上势力以及海外殖民贸易的发展,为英国带来了繁荣昌盛及文艺复兴。诗歌、文学、戏剧、音乐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支持下得到蓬勃发展。1599年莎士比亚及其剧团在此建造了环球剧场,上演莎士比亚剧作。当时,莎士比亚剧作很受欢迎,老少贫富咸宜。穷人花一分钱,买个站票,站地上看;有钱的,多付一分钱,坐看台长凳;再多加一分钱,坐席摆个软垫,舒服点儿。不幸的是1613年,这座木结构环形剧场毁于一场大火。1614年,环球剧场重建,还在同一地点。可是好景不长。1642年,正值英国第一次内战时期,清教徒反戏剧情绪高涨,议会认为戏剧有伤风化,于是宣布关闭伦敦所有的剧院。环形剧场未能幸免,谢幕关门后,于1644年被拆毁。1997年,环球剧院在原址重建开放,依然保留了原来16世纪露天剧场设计:橡木榫卯结构、白粉墙、茅草屋顶,只是名称改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div> 走进环球剧场,三层圆弧形的看台几乎座无虚席,中央大院的地上也差不多挤满了买了站票(groundling)的观众。现代的环球剧场可容纳1500观众(从安全考量),约为莎士比亚时代老环球剧场观众人数的一半,看台坐席为800人左右,站位700人。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传统依旧保留,站票仍然深受欢迎。只不过,花一分钱买个站票已成历史啦。<br><div><div><br></div><div> 我们票订晚了,剩下没几个座位,蛮靠边的。N年前,曾经买了站票,站立数小时看了场莎剧,票价便宜,近舞台,演员的面部表情、表演,看得一清二楚,感觉非常好,一次很有意思的体验。而今,站立数小时已力不从心,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div></div> 今天上演《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是莎士比亚喜剧之一。莎士比亚(1564–1616) 写了39部剧本,其中包括了悲剧、喜剧、历史剧。<div><br><div> 《无事生非》主要讲了两对情侣坠入爱河,但由于欺骗、误解、轻信而发生一连串的波折,滑稽可笑,悬念不断。单身汉本尼迪克(Benedick)和老处女贝阿特丽斯(Beatrice)相互争吵斗嘴,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暗地里却爱恋喜欢对方;克劳迪奥(Claudio)对墨西拿总督的女儿希罗(Hero)一见钟情。但恶棍唐·约翰与侍从密谋阻止克劳迪奥与希罗的婚姻。在步入婚礼殿堂前,克劳迪奥轻信幼稚,听信了唐·约翰对希罗污蔑诽谤,在婚礼上断然指责希罗偷情不忠,当即废除婚约,抛弃了她。希罗悲痛欲绝,昏死过去...。唐·约翰的密谋似乎得逞,但侍从被捕,供出了实情。最后两人被捕入狱。希罗被还了清白。克劳迪奥以为希罗“被诽谤的舌头害死”,非常伤心内疚。希罗的父亲——墨西拿总督,告诉克劳迪奥,如果他愿意取希罗的表妹,他会得到原谅。克劳迪奥同意了。在婚礼上,克劳迪奥发现新娘原来就是“死而复生”的希罗,感慨万分。在朋友的善意牵线撮合下,本尼迪克为贝阿特丽斯写了一首十四行爱情诗,贝阿特丽斯为之感动。两个发誓永不嫁娶的老光棍、老处女终于互相表白爱慕之情,携手步入了婚礼殿堂。结局就是一个爱情战胜欺骗和误解、皆大欢喜的喜剧。</div><div><br></div><div> 《无事生非》中这句台词尤为精彩(莎士比亚不愧为最伟大的剧作家、语言大师):Some Cupid kills with arrows, some with traps,大概意思是说,有时候丘比特用箭射中情人的心弦,有时候用计谋使情人坠入情网。剧中两对情侣——克劳迪奥与希罗、本尼迪克和贝阿特丽斯的爱情几经波折,充满了猜疑,误解和欺骗,但最终丘比特成全了他们。两对情侣坠入爱河,结局幸福完美。<br></div><div><br></div><div> 整场表演诙谐幽默,时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尤为亲切自然,观众融入了剧情,舞台上下气氛热闹,融为一体。这种体验——尤其是在环球剧场,仿佛身临伊丽莎白时代的氛围,与在电视、电影里看莎剧的感觉完全不一样!</div><div><br></div><div> 剧终后,我们与其他观众继续逗留徘徊,沉浸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div><div><br></div><div> 演出不允许摄影录像。感兴趣的,可点击链接,观看剧情照片。<br></div><div> https://www.shakespearesglobe.com/whats-on/much-ado-about-nothing/#maincontent</div></div> 《无事生非》的剧照。你可能也猜到了这两位剧中人物——憨厚淳朴、傻得可爱的本尼迪克和极有个性的贝阿特丽斯。 环球剧场陈列了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剧本选集,汇集了18个剧本。这套选集当时印了750本,现在仅存250本,相当珍贵。 这是我们数天前参观大英图书馆时看到的另一个莎士比亚剧本,此剧本出版于1623年,汇集了36个剧本,更完整。当时印了750本,现仅存235本,大英图书馆拥有5本珍本。感谢收藏者的珍藏,使后人得以继续阅读、欣赏、观看、研究莎士比亚剧作。 <div> 离开环球剧场,又走过千禧桥。在伦敦的最后一天,我们经历了跨越数世纪的艺术体验——从观看16世纪的莎士比亚戏剧到欣赏20世纪的表现主义画作。这场压轴戏太经典丰富,笑得欢畅,美得感人至深,难以忘怀,为我们的伦敦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圆得就像环球剧场的大圆标识——A Big <font color="#ed2308"><b>O</b></font>!</div> Jun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