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据统计,截止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4亿,居全球首位[1]。糖尿病人群中DR的10年发病率为75%,其中64%的受检者可以从眼底无异常进展为重度非增殖性DR(NPDR),17%发展为增殖性DR[2]。DR起病隐匿,早期无眼部症状或症状轻微,许多患者未予以重视致使就诊时间较晚,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因此,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应尽早进行DR筛查以发现无明显视觉症状的视网膜微小病变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致盲发生率、保护视觉功能。本文分享1例复方丹参滴丸用于NPDR治疗的病例,以期为DR早期干预方案提供新的实践依据。 <h1><b><font color="#167efb">病例资料</font></b></h1> 患者 男,67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11年,视物模糊1年,加重4 d”入院。现病史:患者11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查空腹静脉血糖8 mmol/L,诊断“2型糖尿病”,曾间断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7年前诊断“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肾病”,调整为“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自诉血糖控制欠佳。1年前出现视物模糊,未重视,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降糖,间断联合“阿卡波糖”,未规律监测血糖。入院4 d前,患者自觉视物模糊加重,查空腹静脉血糖10.6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141.84 mg/g。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内分泌科。既往史:患者冠心病8年,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监测血压波动于150~160/90~100 mmHg。个人史:吸烟史20余年,每天20支;饮酒史20余年,每天1两白酒。家族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0 ℃,脉搏72 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50/80 mmHg;体重指数30.0 kg/m2;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双侧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空腹静脉血糖8.93 mmol/L;空腹血清C肽2.67 ng/ml;空腹血清胰岛素10.14 μU/ml;甘油三酯2.2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7 mmol/L;总蛋白67.8 g/L,白蛋白41.1 g/L;尿素9.53 mmol/L,肌酐108.5 μmol/L;尿蛋白测定(24 h):280.0 mg/24h;UACR 87.29 mg/g;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钾钠氯、钙磷酶、游离甲功三项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略改变。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血管超声示脑动脉硬化;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斑块。胸腹CT示双肺结节;胆囊结石。眼底检查示双眼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图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 患者治疗前眼底照相图</h3> <h1><font color="#167efb"><b>诊断与治疗</b></font><b></b></h1> 诊断:(1)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2型糖尿病性肾病(G2A2期)-慢性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3级(很高危);(4)高脂血症。治疗:本病例的治疗包括全身系统的综合管理和眼部治疗。1.综合管理:(1)生活方式干预: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规律活动,减重,戒烟、限酒;(2)降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4 U,晚20 U),达格列净(10 mg,1次/d);(3)降压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2次/d);(4)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依折麦布(10 mg,1次/d);(5)改善微循环: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 单位,3次/d)。2.眼部治疗:针对DR给予复方丹参滴丸20丸(3次/d)。 随访 出院后6个月,患者自诉口干、视物模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空腹血糖6.86 mmol/L,HbA1c 6.7%,血压120~130/70~80 mmHg,UACR 28.46 mg/g,肌酐77.8 μmol/L。眼底检查:眼底硬性渗出及微血管瘤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图2)。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 患者治疗后眼底照相图</h3> <h1><font color="#167efb"><b>病例总结</b></font></h1> 患者为老年男性,糖尿病病程长且合并多种并发症,期间多次更改降糖方案但血糖控制始终欠佳。近1年来出现视物模糊但未重视,症状加重后入院诊断为DR Ⅱ期。在全身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半年后患者各种指标改善,口干、视物模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眼底显示硬性渗出及微血管瘤数目显著减少。DR作为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显著增加DR的发生风险[2-3]。随着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等病变加重,将造成患者不可逆性的视力受损,甚至失明[3]。因此,早期预防和尽早治疗对DR患者视力保护,延缓疾病进展尤为重要。复方丹参滴丸是我国经典的中成药复方制剂,以活血药丹参和三七为主要成分,辅以冰片将其药效引经入脉,全方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4]。该药于2021年9月正式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引起的Ⅰ期(轻度)、Ⅱ期(中度)NPDR。本例患者入院时眼底检查示双眼DR Ⅱ期,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眼部血流灌注、抵抗氧化应激并抑制炎症水平,改善早期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态,保护并修复患者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减轻眼底渗出程度、缩小眼底出血面积和减少微血管瘤数目[3,5-11]。经治疗,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复方丹参滴丸因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使DR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改善。本病例为复方丹参滴丸在改善早期DR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其眼底病变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