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前言</b></p><p class="ql-block"><b>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建筑"一词均源于古希腊语。古希腊人把建筑师称为" architecton ",意思是"始创者"。在他们心目中,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以建筑为本建筑是艺术与美学之源。建筑还是一部石头垒就的史书,它博大精深,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了解西方历史,它的建筑艺术是不可不知的。</b></p><p class="ql-block"><b> 对于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虽起述于欧洲原始建筑,但它真正的源头却是古希腊文明。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达到鼎盛期,以雅典卫城及其神庙为代表的一个个建筑杰作横空出世,它们简单而纯净,和谐而完美,具有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人的"光荣"被古罗马人的"伟大"所取代,后者兴建的宫殿、凯旋门、竞技场、剧场和大浴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它们和古希腊建筑一道被视为垂范千古的经典,成为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根源。</b></p><p class="ql-block"><b> 在接下来中世纪的1000余年中,西方建筑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始终是欧洲建筑的主体;二是伴随着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分裂,东西欧洲的建筑风格逐渐各树一帜,其中,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建筑影响十分广泛。而在罗马风建筑之后兴盛于西欧的哥特式建筑,则体现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成就。</b></p><p class="ql-block"><b> 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信奉人文主义的艺术大师们又把西方建筑从宗教天国拉回了人间大地。在这一过程中,大师们特别注重研究古代经典建筑,热情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为世界留下了众多光辉灿烂的建筑杰作。此后直到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艺术思潮更迭频繁,四五百年间先后出现了巴洛克、古典主义、罗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等不同的建筑风格。其间,教会势力、享乐之风、绝对君权、异国情调和百年战争都曾成为艺术蜕变的催化剂。然而,西方建筑却始终都未脱离文艺复兴的传统﹣每当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艺术大师们总要回朔古希腊、古罗马的光荣与伟大,从数千年前的经典建筑中汲取再创造的营养与力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文化一直是西方建筑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b></p><p class="ql-block"><b> 不过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大工业日益兴盛的背景下,西方建筑的传统形制和美学体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设计的核心从以往的注重审美,明显地转移到追求"技术"与"功能"上,它直接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成熟和向全世界的扩散。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极端﹣-"国际式"建筑对西方世界多年的垄断,又被后现代主义建筑打破了。一个多种风格流派争相登场的局面呈现在今天。</b></p> <p class="ql-block"><b>一、西方原始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的建筑活动都是从"洞穴居"与"树(巢)居"时代开始的。那时,人类还处在旧石器时代的蒙昧时期。出于遮风蔽雨,躲避灾害的需要,我们的祖先用他们那双还不大灵巧的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个藏身之所。不过,原始人类最初的这些藏身之所都建筑在天然的洞穴里或者大树上,它们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的人工建筑,更谈不到什么"艺术性"。</b></p><p class="ql-block"><b> 大约在始于公元前1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火的使用和耕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渐渐脱离了四处流离、追逐食物的阶段。各个族落开始在固定地点营造自己的栖息地,如果找不到适合居住的山洞,便掘地为坑,在上面覆盖树枝和茅草,作为长期住所。于是"地穴"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真正意义的人工建筑问世了。此后,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先民们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凹陷于地下的"地穴建筑"渐渐上升,变为"半地穴建筑",进而又发展成为地面建筑;其建筑形式,也从单体相继发展到群体、院落和村落。而此时,人类前进的脚步已迈入了始于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b></p><p class="ql-block"><b> 由于年代久远,上述这些人类原始时期的建筑形式今天都很难找到完整的实物了,只有一些考古发现可以作为它们存在的佐证。如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法国阿尔塞斯竖穴遗址,便是人类最原始的居所之一。在古爱琴海克里特岛发现的克诺索斯文化遗址中,亦有建于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的永久性草棚、土坯房、石砌墙基以及房屋群、庭院和村落的遗迹。</b></p><p class="ql-block"><b> 除了居室建筑之外,西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金属时代,还出现过一种神秘的"巨石建筑"。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卡拉克石阵和英国的斯通亨奇石群是它们中的典型代表。</b></p> <p class="ql-block">巨石建筑</p><p class="ql-block"> 又称"巨石结构"、"巨石艺术"、"巨石碑"。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陆续出现在欧洲各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诸岛至大西洋沿岸地区,有直立式、石台式和石栏式三种形式。这些巨石有的高达70多英尺,重百吨。有的排列成长达2英里的行列,极其壮观。据统计,分布在西欧的巨石建筑数量最多,约有四五万块。就功用而言,它们有的与原始宗教相关,有的可能是神庙、墓室或居室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索里斯伯里的斯通亨奇石群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38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排列成一个圆形阵列。石块大致为长方形,直立在地面上,最高的块高度超过13英尺;在相邻的两块或四块巨石之上,还横躺着另外一块巨石。组成石阵的,还有一条直径将近100米的环状沟。在距石阵入口处外侧约30米的地方,有一块被称为"席尔"的石头单独立在地上。如果从环状沟向这块石头望去,其位置刚好是"夏至"这一天太阳的升起之处。</p><p class="ql-block">巨石建筑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b>二、古希腊的经典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也可以说,西方建筑源流的直接开端并非在其原始建筑,而在于古希腊灿烂的建筑艺术。</b></p><p class="ql-block"><b> 古代希腊文明主要分布于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按照历史与文化的演进特点,其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b></p><p class="ql-block"><b> 孕育、发展、成熟、衰落,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历史虽然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但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她在"古典时期"一百多年的鼎盛期。此间,涌现于雅典等地的一个个建筑杰作,无不简单、纯净、和谐、完美,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让后世惊叹不已。在西方建筑史上,它们被视为垂范千古的经典,从而成为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根源之一。</b></p> <p class="ql-block"><b>爱琴文明时期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爱琴海位于希腊与土耳其之间,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古代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的各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b></p><p class="ql-block"><b> 早期爱琴文明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克诺索斯。克诺索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还产生了线形文字。其建筑以宫殿最为著名,追求华丽和舒适是它们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爱琴文明的第二阶段以希腊半岛的迈西尼王国为代表。迈西尼文明一方面受克里特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独具特色:其人骁勇好战,其建筑雄伟坚固,多出于军事目的。公元前1200年左右,迈西尼文明逐渐衰落。</b></p> <p class="ql-block">迈西尼文明(公元前170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角的迈西尼卫城(约公元前15世纪)是迈西尼文明最重要的建筑遗迹。它的外围有用巨石砌成的长1千米左右的围护墙,这些石头大的有5~6吨重。围墙里面有宫殿、住宅、仓库、陵墓、庙宇等,形制与克里特岛的宫殿相同。</p> <p class="ql-block"> 这座狮子门(约公元前1250年)是出入迈西尼卫城的关口。构成其城墙的每块石头都有好几吨重,形状也不刻板划一,显得古拙大方。与此相映成趣的是门上方的浮雕,其三角形的形状减轻了门楣的负重,两只狮子造型对称,线条简洁流畅,充分传达了迈西尼人的勇武风范与帝王之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洛岛(公元前500年)</span></p><p class="ql-block"> 提洛岛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在希腊首都雅典东南约160千米处,占地面积为3.43平方公里,位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中部。提洛岛不仅是爱琴海地理上的中心,也是爱琴海古代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提洛岛几乎为无人居住的荒岛,岛上遍布起伏不平的花岗岩山地。希腊和罗马风格的遗址遍及大部分地区,面积十分广阔,这使提洛岛足以与特尔斐和奥林匹亚媲美。岛上的历史遗迹包括:阿波罗神殿、公元前2世纪修建的阿尔忒弥斯神殿、私人住宅、剧场等遗址。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并在长达1000年之久的岁月里,一直是爱琴海世界的宗教、政治与商业中心。</p><p class="ql-block"> 在希腊神话中,它是女神勒托的居住地,在这里她生育了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因此长久以来,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不利于居住,提洛岛还是作为宗教的圣地而在爱琴海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1873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岛西岸的古城区,阿波罗神庙区,金锁斯山神庙、剧场区,以及圣湖区4组遗址,大体上勘查出了古城当年的轮廓。其中尤其以巨大的阿波罗神庙与圣湖的9尊大理石狮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b>古风时期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爱琴文明衰败后,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发展相当缓慢。公元前8世纪前后,这一地区陆续建立起一大批奴隶制的微型国家﹣-城邦,雅典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些城邦虽然各自独立,却都实行民主政体,并有着共同的传统、语言、文字、英雄史诗和喜庆节日,故而产生了民族性的文化认同,建筑也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统一的形式。它表现为:作为祭祀活动场所的神庙成为建筑的中心;这些神庙建筑均为石砌,属于梁柱体系,支撑石料重量的石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公元前7世纪左右,全希腊地区神庙建筑的石柱还形成了两种统一的规范形式﹣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b></p> <p class="ql-block">德尔斐</p><p class="ql-block"> 德尔斐是一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这里主要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p><p class="ql-block"> 希腊中部的德尔斐地区多山,因为它是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发布神谕的地方,所以成为古希腊众多圣地中最为神圣的一个。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到公元前4世纪,这里的悬崖峭壁上建起了一系列宗教建筑,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都来此请示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问卜命运。阿波罗圣地的建筑极其壮观,以阿波罗神庙为中心,包括藏放珍贵祭品的宝库、一个剧场和一个运动场。神庙由高达10余米、直径1.6米的多立克石柱支撑,其雄壮的气势与德尔斐地区的崇山峻岭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波赛东神庙(希腊)</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前460年的帕斯顿姆的波赛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典范。18世纪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发现它后,人们把它当作了祭祀海神波赛东的神庙,其名称此而来。但实际上,这里供奉的是船夫与水手的守护神拉赫。该神庙由36根粗壮的多立克式石柱支撑,古朴庄重,布局严谨。当年,整个建筑被涂成白色,山墙与柱子上的雕饰则强调以醒目的红色和蓝色。</p> <p class="ql-block"><b>古典时期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5世纪初,希腊遭到东方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入侵,雅典城也一时陷落。公元前449年,雅典联合各城邦打败了波斯军队,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此后,古希腊城邦空前团结,经济全面繁荣,文化艺术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它前后持续了100余年。</b></p><p class="ql-block"><b> 自古典时期一开始,希腊各城邦就新建、重建各种建筑物,创作纪念性雕塑和壁画,以讴歌他们的伟大胜利。其中修建最多的,当然还是神庙。此外,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在这些建筑中,涌现并流传下来许多伟大的经典之作,如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埃比道拉斯剧场等。它们的风格充分表现出成熟的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神韵:庄严宁静,匀称优美,典雅精致,富于诗意。</b></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希腊)</p><p class="ql-block"> "卫城"原意为国家统治者的驻地,是建在高处的城市,抵御敌人的要塞。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和智慧女神,也是希腊神话中雅典城邦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波希战争结束后,雅典人相信是雅典娜拯救了他们的城市,于是召集起当时著名的艺术家,重新修建了被波斯人摧毁的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西方建筑艺术史上纪念性建筑的经典范例。它由菲狄亚斯( Phidias ,约公元前490~前430)担任总设计师,伊克底努和卡里克拉特参加了设计与建造。</p><p class="ql-block"> 雅典卫城包括供奉雅典娜女神、同时兼作国库的帕提农神庙,内部有图书馆和画廊的山门入口,胜利女神庙和稍晚一些时间建造的厄瑞克忒翁神庙。在卫城中央的广场上,矗立着高达10米的雅典娜青铜像,它以自身垂直的形体与建筑物的水平轮廓形成对比。整个建筑无论是群体布局还是单体设计装饰,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建筑的人文精神</b></p><p class="ql-block"><b> 古希腊建筑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得益于希腊文化中蓬勃昂扬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一是表现为对人和人体的关心、赞美和尊重,二是表现为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和张扬。在它们的影响下,古希腊建筑处处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例如,它的三种基本建筑语汇﹣"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便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人像柱"则直接将美丽人体用于建筑装饰。虽然希腊人也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这些神庙并没有多少宗教意味。与后来基督教的教堂和东方的寺庙相比,它们既不神秘,也不封闭,与其说是充满神性的地方,还不如说是一种世俗性的、供大众进行庆典活动的公共场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帕提农神庙</span></p><p class="ql-block"> 整座帕提农神庙完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庙墙上端的石柱之间用92块大理石浮雕板连接,每块都雕有一幅神话传说中的战争场景。整个外墙的饰带,由高0.9米、全长152米的浮雕石板拼成,好像一套连环画,表现了人们欢欣鼓舞参加节日游行的热闹场面。两侧墙面的浮雕,则表现了雅典娜的诞生以及她同波赛东争夺雅典城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47~前432,)长70米,宽31米,是雅典卫城中最大的建筑。古希腊围廊式神庙的正面一般都用6根圆柱,帕提农神庙打破这一惯例,使用了8根雄伟威严的多力克式石柱,以重扬受到战争之挫的希腊雄风。</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使帕提农神庙成为古希腊建筑艺术最杰出代表的原因并不在它的规模大小,而在其整体上的和谐统一与细节方面的精致完美。神庙的建筑比例反复运用毕达哥拉斯定理(即边长分别是3、4、5的直角三角形),它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数学和理性的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帕提农神庙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厄瑞克忒翁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span></p><p class="ql-block"> 厄瑞克忒翁神庙(公元前421~前406年)位于帕提农神庙的北面。从各个方面看,它和帕提农神庙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厄瑞克忒翁神庙供奉的是人而不是神﹣﹣厄瑞克忒翁是传说中的一位希腊国王。其次从结构上看,厄瑞克忒翁神庙一改帕提农神庙的规整庄严风格,其地基东高西低,柱廊错落,柱式则是俏丽的爱奥尼式。</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厄瑞克忒翁神庙的西面有一个突出的小柱廊,它以六个少女的塑像来代替柱子,形成了所谓"人像柱"。它们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神、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厄瑞克忒翁神庙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奖杯亭(希腊)</p><p class="ql-block"> 位于雅典卫城城墙以东160米处的列雪格拉底音乐纪念亭(公元前334年)又称奖杯亭。当年,列雪格拉底带领男童音乐队参加雅典音乐比赛并获奖,此亭是专门用来展示其奖杯的台柱。它的平面为圆形,立在一个2.9米见方的基座上,顶上为一尊奖杯。纪念亭总高10余米,外部环绕着6根科林斯式石柱,装饰自下而上逐渐丰富,造型秀丽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建筑的人文精神</b></p><p class="ql-block"><b> 古希腊建筑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得益于希腊文化中蓬勃昂扬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一是表现为对人和人体的关心、赞美和尊重,二是表现为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和张扬。在它们的影响下,古希腊建筑处处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例如,它的三种基本建筑语汇﹣"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便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人像柱"则直接将美丽人体用于建筑装饰。虽然希腊人也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这些神庙并没有多少宗教意味。与后来基督教的教堂和东方的寺庙相比,它们既不神秘,也不封闭,与其说是充满神性的地方,还不如说是一种世俗性的、供大众进行庆典活动的公共场所。</b></p> <p class="ql-block">爱奥尼柱式</p><p class="ql-block"> 爱奥尼柱式源于古希腊,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p><p class="ql-block">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俄瑞克忒翁神庙。</p> <p class="ql-block"><b>三、古罗马的经典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古代罗马原是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始建于梯伯河东岸。公元前6至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逐渐崛起。它先后统一了意大利,吞并了希腊,在公元前1世纪一跃而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版图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西亚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广大地区。古罗马的建筑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它不仅广泛传播于当时的西方世界,而且还和古希腊建筑一道,被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建筑家虔诚地奉为经典。</b></p><p class="ql-block"><b> 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8至前2世纪,古罗马文化一直受到埃特鲁里亚文化的哺育。埃特鲁里亚曾是意大利半岛的一个繁荣国家,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和拱券结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们是古罗马早期建筑的发展基础。不过,埃特鲁里亚时期的建筑今天已很少看到了。</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城邦统治者,建立了共和政体。罗马共和国的盛期(公元前2年~前3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许多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等。在这过程中,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古罗马建筑产生了强烈影响。</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官渥大维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古罗马随之进入长达500多年的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其中,自帝国成立至公元180年左右的200多年,既是罗马帝国的鼎盛期,又是其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罗马的经典建筑,几乎都出自这段岁月。从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经济衰退,其建筑活动逐渐减少。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庭,西罗马帝国的建筑始终不振,佳作乏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2世纪,在吞并希腊前后,罗马人对其建筑产生了强烈兴趣,甚至将希腊建筑匠师连同他们建造的柱子一同迁移到了罗马。但罗马人的政治体制、时代环境和审美情趣都不同于希腊人,他们的建筑艺术最终还是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首先,古希腊虽也有不少公共建筑,但神庙始终是其建筑的中心内容。在古罗马的建筑精华中,为贵族和平民提供服务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却占去很大一部分,神庙的地位已不那么重要了。其次,古希腊建筑追求单纯、匀称、精致、典雅而富有诗意的理性之美。古罗马建筑则追求宏伟的气魄、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功能。在技术上,古罗马人出色地发展了建筑工程技术,尤其是完善了砖石拱券结构,将建筑内部结构和空间的营造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古罗马建筑在保留使用古希腊柱式的同时,又演变出新的柱式和券柱式。在材料上,除了使用更多的砖和木料之外,古罗马建筑还用火山灰制造的混凝土取代了古希腊建筑常用的石料。但罗马人又常在混凝土表面贴上大理石板,这样既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建筑物可以造得更为宏大;又取得了一种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装饰效果。</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的柱式</b></p><p class="ql-block"><b> 古罗马建筑使用的柱式共有五种。其中三种是由古希腊建筑继承而来的,即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另外两种--塔斯干柱式和混合柱式则是罗马人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与古希腊建筑不同的是,古罗马建筑大多以墙而不是石柱承重,柱式仅成为墙面上的装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庞贝古城(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庞贝古城(Pompeii)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距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千米处。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庞贝古城,坐落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考古遗址之一。这座在公元前6世纪由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古城,因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被埋藏,直到18世纪才被重新发现。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它向世人展示了古罗马时期城市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阿波罗神殿中心广场:又被称为公共广场,这里是昔日庞贝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广场上的方形会堂曾是法院和商业交易场所,而阿波罗神殿则有48根保存完好的科林斯式圆柱,以及许多精美的壁画。</p><p class="ql-block"> 庞贝古城最初的构建者并非罗马与希腊人,因此整体规划和后来的城市还有很大区别。但由于房屋构建时间存在先后,后来的房屋受到希腊化的影响很深。等到公元88年归入罗马后,这一地区的房屋开始逐步的罗马化,增加了相关的神庙、广场、法院,也扩大和更新了商贸、公共浴室、剧场、角斗场的部分设施。</p><p class="ql-block"> 这些变动体现了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过程中,各地区尤其是意大利南部从独立发展到成为希腊殖民地再到被罗马占领后的各时期文化融合,各种风格延续并存,但总体上已经逐渐以罗马建筑风格为主。尤其神庙,不仅有罗马神、罗马皇帝还有大量希腊神、异族神。但没有基督教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巴勒贝克神庙(黎巴嫩)</p><p class="ql-block"> 巴勒贝克,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中的城市。以罗马时期古迹著称,如朱庇特庙、酒神庙与维纳斯庙等。这座腓尼基人的城市在希腊时期以太阳神而闻名,那时太阳神朱庇特神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巴勒贝克以其庞大的结构成为罗马帝国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勒的庙宇,此庙宇因此得名“巴勒贝克”。公元前64年,巴勒贝克被罗马征服。在此后的200多年内,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著名的宗教建筑群,巴勒贝克的神殿建筑规模宏大。此后,又经2~3个世纪的增修,今日可见的神庙群才正式形成,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巴勒贝克因此成为罗马帝国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巴勒贝克是一个地名,意为“太阳之域”。巴勒贝克神庙就是位于巴勒贝克的古罗马神庙群遗址。巴勒贝克神庙虽然被称作罗马神庙遗址,但它实际上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原本这里算是腓尼基人的神庙,但在罗马人征服之后,这里也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巴勒贝克神庙,壮观程度叹为观止,这座神庙全部用巨石垒成,气势极其巍峨。庙外有巨石筑的高墙环绕,庙内的庭院和大殿座落在巨石砌成的高达数十米的台基上,巨石长19—20米,宽4.5米,厚3.6米,其中有的重达2000吨。</p> <p class="ql-block">朱庇特神殿</p><p class="ql-block"> 朱庇特神殿是巴勒贝克古罗马建筑群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一座,可惜我们现在也只能看到遗迹,神庙被地震所毁。</p><p class="ql-block"> 朱庇特神庙也是一座六边形的建筑,此庙约建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尼禄皇帝时代,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在复原图上可以看到,朱庇特神庙四面以高大的石柱组成气势雄伟的柱廊,大殿正面各有巨柱10根,侧面各19根,共计54根。巨柱高达20米,直径2.3米,均由3节圆柱镶接而成。柱顶和石柱之间用石榫相接,横梁上雕有许多狮子头,以其雄伟高峻被视为黎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石柱只剩下 6 根,远远望去,就象 6 尊天神守卫在天际。人们常把这6根大石柱和雪松,并称为黎巴嫩的象征。庭院中间的祭台约 5 米高,是朱庇特神庙内保存最完好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酒神巴卡斯神庙</p><p class="ql-block"> 朱庇特神庙旁边就是巴卡斯神庙,也就是酒神神庙了。巴卡斯神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约建于公元100年。</p><p class="ql-block"> 神殿大门正面耸立8根石柱,侧翼各15根,石柱高15米。</p> <p class="ql-block"> 拱顶有巨石浮雕,刻满了各种谷物和蔬菜、水果, 28 个神像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巴勒贝克神庙经历了多次地震,其中1158、1203、1659、1664年的四次大地震,震塌了神庙内的大部分建筑。4 次大地震把这座宏伟雄浑的神庙群毁为废墟,庙顶虽已坍坏,但四壁及石柱尚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里达</span></p><p class="ql-block"> 梅里达(Mérida),西班牙城市,是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罗马式的城市之一,由当时的罗马人在其战略要道上所建。由于其杰出的建筑工艺,一些古罗马建筑经历了大自然的长期严峻考验,较好地保留,成为人类依然可以共享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公元前一世纪末,古罗马军队进驻梅里达城。罗马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后,把这里划分为三个省,梅里达为卢西塔尼亚省省府。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直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梅里达是极为重要的司法、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剧院(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梅里达的古罗马剧院建于公元前15年,当时能容纳六千名观众,其阶梯形座位共份三层,从观众选择座位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住在梅里达城的罗马人的社会等级。在阶梯形的座位前是一个半圆形的乐坛,舞台后是两排大理石柱廊,后面还有一些演员们使用的附属建筑。古罗马剧院已成为梅里达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加尔桥--古罗马水槽(法国)</p><p class="ql-block"> 加尔桥是古罗马渡槽,横跨加尔顿河,靠近法国南部的弗斯加尔德桥镇。加尔桥是罗马所有高架渡槽中最高的一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加尔桥建于公元1世纪,用于将水从乌兹斯的一个泉水输送到罗马的Nimes殖民地。加尔桥总长360米,高达48.77米,桥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最大块石厚50厘米,长两米多,重约6吨。由每层6、11和47个大小各异的拱形桥孔重叠组成,最大跨度24.52米,另外还有50千米长的输水道。加尔桥无论在桥梁工程史上还是建筑艺术史上都堪称佳作的水利工程。加尔桥桥体共分为三层,每层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拱状桥洞。</p><p class="ql-block"> 罗马政府修建输水道,将50公里外的一眼泉水引调供给今天法国南部的尼姆市,此举被看作是工程史上的奇迹。这条输水道在戛合地区的一段多拱桥形输水道迄今保存得最为完好,共有3层桥拱,长275米,最高处49米。除了技术上的大胆创新,夏合输水道还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下面两层大拱的间距不等,造成一种韵律感,而最上层修有水槽的则用了规则、稳定的小拱。戛合输水道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称为人类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b>角斗士与斗兽场</b></p><p class="ql-block"><b> 古罗马的斗兽游戏最初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后来其功能逐渐演变成宣扬罗马的政治军事力量和娱乐刺激观众,因而形式也越来越残忍。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许多城市都兴建了椭圆形的角斗场,并出现了人与兽以至人与人之间的血肉搏杀。被迫参加角斗的角斗士大多为奴隶和战俘,也有囚犯、遭受迫害的基督徒和破产的自由民。他们平时受到严格的打斗训练,一旦出现在角斗场上,就要在观众的疯狂呐喊中,用剑或匕首与对手拼杀,直到将其置于死地或重伤无法再战。这时,观众就会以大拇指上、下的不同指向,来决定斗败的角斗士是生还是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大角斗场(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罗马大角斗场(约70~82年)周长约545米,高48米,是西方古代最大的建筑。整个角斗场可容纳50000人。支撑观众席的外围墙壁由3层拱廊构成,每层80拱。最下面一层是出入口,观众由拱廊内的楼梯进入不同的看席。据推测角斗场最上面一层当年曾有一圈木桩,可以支起帐篷为整个剧场遮阳。</p><p class="ql-block"> 在罗马大角斗场的外围墙壁上,底层的壁柱用多立克式以取其粗壮有力之势,第二层的壁柱用爱奥尼式,最上面一层则是最为轻巧的科林斯式。贵族、骑士、平民的坐席被严格分开。表演区比前排的贵族看席低5米,奴隶在这里或斗兽或相互角斗。注进水后表演区还可以表演水战。</p> <p class="ql-block">罗马大角斗场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万神庙(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罗马万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和谐与完美的典型。由于它后来被用作基督教教堂,因而才免遭破坏,成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罗马建筑。</p><p class="ql-block"> 万神庙由一个矩形的前殿和一个圆形的正殿组成。正殿下部呈圆柱形,上部是直径43米的半球状穹顶,而从球顶到地面的距离也是43米,因而整座建筑显得和谐、稳定、庄严。其前殿正面有一个希腊式的门廊,由8根科林斯式柱子和山花构成,但柱式和山花的比例都已经罗马化了。柱高14余米,底部直径约为1.5米,柱头用白色的大理石制成,柱身则采用红色花岗石。万神庙的内墙全部用大理石贴面,整个正殿只有顶上一个直径9米的圆形开口为光源,令人产生对天穹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罗马万神庙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凯旋门</b></p><p class="ql-block"><b> 古罗马帝国时期为了昭彰帝国的强大力量,炫耀统治者的赫赫武功,出现了"凯旋门"这样一种建筑形式。其典型的形制是:方形的立面构图,相对较高的基座,顶部为女儿墙;一般采用三开间,中央一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则比较狭窄,券洞低矮;立面刻满浮雕,门洞两侧的墙上刻有主题性浮雕;女儿墙上镌刻着铭文,顶部还带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马车。</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君士坦丁凯旋门(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罗马大斗兽场右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共有3个拱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雄伟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在它身上,集中了所有能体现威严和壮观的标志﹣﹣每个拱门的两端都树有雄浑的科林斯式圆柱,拱门厚重高大,顶部平展,稳固、坚定的外形象征着皇帝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君士坦丁凯旋门的每一寸大理石都布满了精致的浮雕,再现了帝国军队浴血奋战及胜利凯旋的场面。不过这些浮雕有许多部分是来自以前的建筑物。如这块以"祭祀狄安娜"为内容的圆形浮雕,便是阿德良时代的作品。君士坦丁这样做,是要表现他继往开来的功劳,强调自己才是"真命天子"。</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尼格拉门(德国)</p><p class="ql-block"> 尼格拉门,是著名古代遗迹,在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法尔茨州里尔市东北,小城特里尔市,建于公元2世纪,是保存的最为完整的罗马式城门。建筑宽36米,纵深23米,高30米,由巨厚的砂岩垒成。系古罗马帝国辉煌时期的特里尔“城市之门”。</p><p class="ql-block">尼格拉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四、中世纪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在西方艺术史上,所谓"中世纪",是指自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衰落之后至文艺复兴到来之前的若干"中间"世纪。它上起自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下止于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发生,时间跨度约为1000年。</b></p><p class="ql-block"><b> 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形成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它的两大历史特点对当时的建筑艺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一是封建领主割据导致了整个欧洲四分五裂﹣先是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后来西罗马帝国又分裂成许多连年混战的小国家。这种状态造成了东、西欧洲在发展中政治、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大,其建筑风格也各树一帜。二是无论统一的东罗马帝国,还是原来西罗马帝国统治的地区,基督教一直都被奉为国教。基督教会不仅在政治上支撑着欧洲的封建社会,而且还左右着这个社会的各种文化事务,支配着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建筑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就艺术成就而言,基督教堂和修道院便成为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主体,城堡、民居等世俗建筑所占的比重则很小。</b></p><p class="ql-block"><b> 进入中世纪后,在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下,欧洲建筑纷纷远离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传统,竭力追逐天国的幻影而泯灭了人性的光辉。但是,它们创造出的艺术风格同样令人惊叹。这些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的建筑中:一是公元4~9世纪出现在欧洲西部的早期基督教建筑;二是公元4~16世纪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的建筑;三是罗马风建筑,它主要出现在公元11~12世纪的西欧;四是公元12世纪同样在西欧发展起来、并在13世纪步入盛期的哥特式建筑,它体现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首都迁至拜占庭,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它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以东正教为"国教"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b></p><p class="ql-block"><b> 公元4~6世纪是拜占庭建筑走向繁荣的时期。其主要的建筑活动是以罗马城为样板兴建了君士坦丁堡。其间,东正教的教堂则越盖越大,越盖越华丽,最后终于发展成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那样宏大的规模。</b></p><p class="ql-block"><b>公元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拜占庭帝国的国土日渐缩小,国力不济,建筑活动减少,建筑规模也缩小了,于是教堂开始向高处发展,小穹顶群代替了大穹顶,但装饰却更加华丽。公元10世纪末,东正教传入了俄罗斯,促使俄罗斯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拜占庭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公元13世纪后,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损失巨大,其建筑艺术随之衰败。公元15世纪拜占庭被奥斯曼人所灭。但此后拜占庭艺术继续在希腊及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等地流行,对这些地方的宗教建筑仍有很大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之处,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三个不同的名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上防守最坚固的城市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只被攻占过两次。直到现在,它还有不少拜占庭风格建筑遗存。</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拜占庭帝国的政体是政教合一的,其艺术服务于教会和皇帝,形式上追求高贵、豪华,内容上强调神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拜占庭艺术一方面承袭了早期基督教的艺术传统,另一方面又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喜欢色彩胜于造型,喜欢装饰胜于写实表现。同样,拜占庭建筑在继承古希腊古罗马传统的同时,亦明显融入了东方建筑的风格。一般来说,拜占庭建筑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柱式和古罗马规模宏大的巴西利卡式建筑的综合,特别是在拱券、穹顶方面它的成就尤其可观。此外,用彩色的琉璃砖和面砖来做装饰也是其最显著的特色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教堂建筑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与罗马教会势力范围下的西欧教堂不同,拜占庭教堂分为三种形式:巴西利卡式(长方形)、集中式(为圆形或八角形)和十字式(希腊十字形)。这三种形式在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对穹顶的强调﹣﹣其屋顶大多为独特的穹窿形,有的是一个大穹窿,有的是一个大穹窿外带几个小穹窿。这些穹窿除了象征着苍天之外,也带有保护和覆盖神圣场所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span></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年)是拜占庭建筑最完美的代表和拜占庭文化的象征,其外形上的特点是在方形平台上覆盖圆形穹顶,别具风采的圆顶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教堂主体为长形,体积非常庞大,最大的穹顶直径达32米多,奥斯曼帝国时期,大教堂被改建为清真寺,周围矗立起四座高塔。大教堂坐落在正方形墙体上的巨大圆形拱顶,是通过墙体四角石柱之间的拱桥联结来支撑的。这种建筑技术从外观和内部都给人与方圆契合、自然和谐的美感,而且圆顶与方形墙体的联结强度据说也是建筑史上少有的。</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师是来自来利都的伊索多拉斯( Isodrus )和特拉列斯的安提莫斯( Anthemius )。</p><p class="ql-block"> 这两位建筑大师独具匠心,在颜色和内部装饰上大胆创新。他们设计的教堂外部颜色呈暗红色且缺乏修饰,但其内部却十分艳丽。教堂的的穹顶和地面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做装饰,墩子和墙面则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这些装饰多为由白、黑、绿、红等颜色组成的图案,同时衬以金色。其承重柱多是深绿色,柱头一律用白色云石镶着金箔,一些部位的构件还被包上金色的铜箍。在穹顶下40个拱形小天窗射进来的光线中,这一切使得光洁的墙壁表面光影交织,闪烁不定,大大加强了宗教的神秘气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马可教堂(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东部,平面为希腊十字形,十字的四个臂以及中心位置各有一个半球形穹顶。它建于832年,1063年开始重建。1094年教堂基本的构造建筑完成,但教堂内外的装饰建筑一直持续到15世纪才完工。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圣马可教堂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等各种风格,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的正面(即西面)用彩色大理石、马赛克和壁画等作为装饰,有明显的拜占庭风格。再加上圆拱、尖顶、细柱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教堂正面的阳台上还有四匹青铜马,它们是1204年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堡带来的。比四匹马更高的尖顶上是一只金色狮子的浮雕,这是威尼斯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公元9到12世纪,拜占庭艺术又达到了一个高峰。圣马可教堂就是这个高峰的产物。它的墙壁上铺满了马赛克,圆形天花板是精美的镶嵌画。位于中央祭坛的后面的 Pala d ' oro 是这座教堂的"镇堂之宝"。它制作于976年,后经过修补,镶嵌了石等,非常漂亮。教堂壁画所表现的故事全出自《圣经》,多为12和13世纪的作品,其众多的人物令人眼花缭乱。从建筑传达的氛围上看,圣马可教堂不像其他基督教堂那样强调超越尘世,倒有一种入世的豪华与热闹。</p><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达夫尼修道院(希腊)</span></p><p class="ql-block"> 达夫尼修道院(英语:Dafni或Daphni,希腊语:Δάφνιον)位于希腊雅典西北郊区,在古老的通向厄琉息斯的圣途上。该修道院保存着精美的拜占庭艺术,1990年,与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和希俄斯新修女院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达夫尼修道院教堂建在广场中间,呈十字形,巨大的穹窿屋顶由突角拱支撑,形成一个八角结构。在11和12世纪,这些教堂的金色背景上装饰着华丽的大理石或马赛克,代表着“拜占庭艺术的第二个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最初建于6世纪,献给圣母之死。由于它的财富和名声,它在11世纪被十字军洗劫。在11世纪末,一个不知名的捐助人出钱重建了修道院。在1207年被西多会修士接管,并作了改建。当雅典于1458年被土耳其人攻占,修道院被交还给东正教会。东正教修士再次作了改建。教堂内部装饰有精美的镶嵌画,大约完成于11世纪末。是拜占庭中期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希腊)</p><p class="ql-block"> 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希腊语:Ὅσιος Λουκᾶς,英语:Hosios Loukas)是位于希腊中希腊地区迪斯托莫附近赫利孔山山麓的一座修道院。是典型的拜占庭教堂。里面布满了精美的马赛克壁画,这些壁画在整个拜占庭世界都是有名的。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是10世纪建造在赫里空山斜对面的修道院,是拜占庭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格帕特修道院(亚美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 哈格帕特修道院建筑群坐落在亚美尼亚的阿拉韦尔迪地区,距萨那欣地区3公里之遥。它奠基于巴格拉托尼(928—951)的阿巴斯王时期。这座拜占庭式的基督教教堂,建于991年,位于北部亚美尼亚修道院内的中央。</p><p class="ql-block">哈格帕特修道院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哈格帕特修道院 小全张</p> <p class="ql-block">希腊埃莱夫塞里奥斯教堂(希腊)</p><p class="ql-block"> 阿基欧斯·埃莱夫塞里奥斯(Agios Eleftherios)教堂,坐落于雅典卫城山脚下,是雅典主教座堂,也是雅典最著名的老教堂,以“世界上最小的教堂”闻名天下。教堂内非常简朴,似岩洞般漆黑,常年燃着祈愿蜡烛,气氛神圣静谧。</p><p class="ql-block"> 埃莱夫塞里奥斯教堂它建于12世纪末,是一座中世纪石制建筑和古代潘特里克大理石建筑混搭沟成的历史产物,墙外立面雕带上有中世纪的狮子和古代运动员。教堂建造在一座古代神庙的遗址上。这是雅典最古老的东正教堂之一,经典的拜占庭式外形很是精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索菲亚大教堂(乌克兰)</span></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基辅中心地带,是基辅市内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建于11世纪,是基辅基督公国的首都。在希腊文中,索菲亚是聪明和智慧的意思,而基辅罗斯王子亚罗斯拉夫号称智者,他把基督的东方正统教派带给了乌克兰,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他作为胜任来祈祷,教堂也因此而得名。教堂建筑属于基辅古罗斯时期,为当时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这里坐落着建于11—18世纪的美丽的古建筑群。在文化保护区内,最著名、最宝贵的建筑当属—圣•索菲娅大教堂,教堂建筑属于古罗斯时期。佩乔尔斯克修道院也因洞穴而得名,作为主要的也是最为有影响的东正教修道院。圣·索菲娅教堂的设计可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娅教堂媲美,象征着“新君士坦丁堡”。</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建筑与东正教</b></p><p class="ql-block"><b> 拜占庭建筑深深打着东正教的烙印。例如其常用的圆形平面和穹顶象征着埋葬基督的圣墓,表现出东正教特有的神秘色彩。又如东正教等级界限严明,基督、圣母玛利亚、众天使、基督的使徒……排列次序绝不能打乱。这反映在拜占庭建筑上,就是最高的穹顶、穹顶的坐圈、圆形的后殿等层层降低;壁画或马赛克的图案也是将基督画在穹顶内,然后才是圣母、众天使等依次排列下来,最下面的是芸芸众生。公元8世纪,拜占庭帝国曾发起一场"圣像破坏运动",认为给基督和玛丽亚塑像或画像违反了教义,应子清除。后来圣像供奉虽然得到恢复,但仅限于在壁画和马赛克之中。因此,拜占庭建筑内很少看到雕塑作品,金碧辉煌的马赛克装饰就成为其最显著的特征。从公元9世纪起,拜占庭教堂平面多采用希腊式的十字架形,以一种较抽象的方式来表现基督的中心地位。而圣母是东正教中与世间疾苦关系最密切的,关于她的名称就有十多种,很多地方都有的“圣索菲亚教堂”便是以圣母的名字命名的。</b></p> <p class="ql-block">克里姆林宫(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156年的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它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与红场相接,呈不等边三角形,面积约有27.5万平方米,周长2公里多。20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克里姆林宫三角形宫墙的三边。克里姆林宫宫墙内,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殿宇轩昂。其中、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它的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带有俄罗斯东北部的风格。报喜节主教堂造型美观,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大天使米哈依尔大教堂兴建于16世纪初叶,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国历代帝王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斯巴斯基钟塔</p><p class="ql-block"> 斯巴斯基钟塔(1625年)为克里姆林宫墙上的塔楼之一。其平面为正方形,石砌。原作防御之用、17世纪加建塔尖,1937年又在上面添置了红星,现已成为莫斯科城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斯巴斯基钟塔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乌斯平斯基教堂(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内的乌斯平斯基教堂(1475~1479年)也是俄罗斯中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王公举行登基仪式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和其他俄罗斯建筑一样,乌斯平斯基教堂的入门口的门洞饰有柱子,正面墙上腰部有连列的盲券,顶上有5个俄罗斯特有的葱形穹隆顶,它反映了西方罗马风同拜占庭风格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乌斯平斯基教堂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坐落在莫斯科红场南面、建于(1555~1561年),由 A ,巴尔马和波斯特尼设计建造。它是俄罗斯中后期建筑的主要代表。当时,俄罗斯军队打败了鞑靼人,攻占了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沙皇伊凡雷帝下令在红场边上建造一座"最美丽"的教堂。在俄罗斯历史上,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俄罗斯摆脱蒙古人奴役统治的开始,因此俄罗斯人几百年耻辱得以雪洗的喜悦都通过这座教堂热烈欢快的形象体现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空间狭小,其外形像一座纪念碑。事实上,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共由9个教堂构成,中间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卫着,总平面为十字形。</p><p class="ql-block">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的主体建筑高达46米,其塔状"战盔形"穹顶显然模仿了俄国北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周围8个小教堂外形饱满的"洋葱顶"则糅入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这些穹顶每个都不相同,给人以童话世界般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救世主大教堂 (俄罗斯) </p><p class="ql-block"> 救世主大教堂位于莫斯科,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该教堂是拿破仑战争后,在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的,其目的是为了感谢救世主基督“将俄罗斯从失败中拯救出来,使她避免蒙羞”,并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人民。</p><p class="ql-block"> 救世主大教堂的设计方案几经修改。设计师托恩参照君士坦丁堡的索非亚大教堂,设计了一座新拜占庭风格的教堂。设计图纸于1832年通过,建筑地点也由原来的莫斯科城制高点——麻雀山改为克里姆林宫西南侧、莫斯科河畔。 救世主大教堂的建造工作于1837年开始,主体结构至1860年基本完工。完成内部豪华的装饰和壁画又花费了约20年的时间。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冕的同一天,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竣工。救世主大教堂此后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并成为全俄罗斯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的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1931年12月5日,救世主大教堂的残余建筑被炸毁,夷为平地。1990年2月,在救世主大教堂原址举行了重建奠基仪式。整座教堂的重建工作于2000年8月19日竣工。</p><p class="ql-block">救世主大教堂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塞尔维亚科索沃中世纪古迹</b></p><p class="ql-block"><b> 科索沃中世纪古迹遗址有四个组成部分: 代查尼修道院 、佩奇修道院主教管辖区、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和列韦撒圣母教堂。体现了拜占庭和罗马教会文化鼎盛时期的情景,这种文化于13世纪至17世纪期间在巴尔干半岛发展起来,其壁画具有独特的风格。</b></p> <p class="ql-block">佩奇修道院(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建于13世纪的佩奇修道院(Patriarchate of Pe)由四座圆顶形教堂组成,在中世纪和近现代早期,曾作为塞尔维亚牧首和大主教们的陵寝。</p> <p class="ql-block">代查尼修道院(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建于14世纪中期的代查尼修道院(Visoki Deani),目前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教堂,有超过1000幅的精美壁画。</p> <p class="ql-block">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格拉查尼察修道院(Graanica monastery)的前身先后是基督教堂、圣母教堂,1321年,形成现在的修道院。在奥斯曼帝国进犯、科索沃战争期间,修道院先后遭到破坏,1999年,两度被北约飞机炸毁,重修后再获新生。</p> <p class="ql-block"><b>罗马风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当东罗马帝国千年不绝之时,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西部却一蹶不振,古罗马的建筑技巧和艺术也失传了。公元9世纪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的混战后,西欧终于形成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英格兰、西班牙等十几个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b></p><p class="ql-block"><b> 公元11~12世纪,一些有意向古罗马风格靠拢的教堂建筑在这些国家陆续出现了,人们称其为"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并不是古罗马建筑的完全再现,除去使用了许多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之外,它们只是广泛采用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在形式上吸收了一些古罗马建筑的艺术因素。罗马风建筑的设计施工大都较为粗糙,除了追求雄伟高大之外,其风格与古罗马建筑的富丽豪华并无多少相似之处。若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建筑相比,罗马风建筑则装饰极少,其朴素拘谨的风格反映出西欧中世纪社会氛围的沉重。</b></p> <p class="ql-block"><b>罗马风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罗马风建筑常以古典柱式作装饰,空间由高大突出的中厅、两个侧厅和横厅组成,彼此由墩柱严格分开。其墙体非常厚实,窗戶开得很小,中厅因此显得幽暗而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式教堂越盖越高,并以拱顶取代了木屋顶,后来又用骨架券代替了拱顶。</b></p><p class="ql-block"><b> 罗马风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对古罗马半圆形拱券结构的广泛应用。它一般是在门窗和拱廊上采用半圆形拱顶,并以一种拱状穹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支撑。而这些拱顶强有力的外延感往往又被厚实的窗间壁和墙所抑制。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这些扶壁和肋骨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是哥特式建筑发展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把钟楼塔组合到了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大教堂(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罗马凤建筑的代表。它是由教堂(1063-1118、1261-1272)与两旁的浸礼堂(1153~1265)和斜塔(1174~1271)组成的一个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三座建筑的外墙都用白色云石砌成,墙面饰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连列券,形式统一,造型精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比萨大教堂西面的浸礼堂1152年开始建造,分三层,柱廊部分与大教堂的立面相呼应。13世纪浸礼堂表面增加了哥特风格的装饰,其顶部则建于14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 比萨大教堂的长厅分为五部分,横殿分为三部分。其特别之处在于建筑的立面装饰繁多:它以白色大理石为底色,彩色大理石构成水平线条纹,色彩搭配雅致。大教堂西面的三座门上有四层柱廊,柱体细长。柱廊一方面是装饰,另一方面则承担了墙壁的负重,减少了墙的厚度。其穹顶完成于1090年,平面呈椭圆形。</p> <p class="ql-block"> 比萨斜塔在大教堂的东面,1173年开始动工。建塔过程中塔身倾斜的问题就已发现了,它是由地下10米处的黏土层塌陷而引起的。斜塔起初是7层,最上面的一层钟楼是14世纪加盖的。环绕斜塔的柱廊风格与大教堂和浸礼堂一致,因而三座建筑非常和谐统一。钟塔与教堂主体分开则是典型的意大利形制。</p> <p class="ql-block"><b>哥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它的特点是,无论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部空间都追求一种轻盈、飞升的强烈动感。</b></p><p class="ql-block"><b> 公元12世纪以后,欧洲宗教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人们被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所笼罩,迫切希望能与神接近。11世纪末叶、12世纪初,法国在罗马风建筑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高耸入云的哥特结构形式,巴黎市郊的圣丹尼斯教堂(1137~1144)即是这种结构形式第一座完整的建筑。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哥特建筑风格开始流行于欧洲各国。13~14世纪哥特式建筑在法国进入盛期,与此同时英、意、德等国也发展起了有民族特色的哥特建筑。15世纪以后,哥特建筑走向了晚期,在精雕细琢中,建筑样式发展得非常繁复。</b></p><p class="ql-block"><b> 哥特建筑之所以被冠以"哥特"之称,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喜欢它们:古罗马人历来蔑视日尔曼人,称他们为"蛮族",而"哥特人"即是日尔曼人的一支;一种建筑样式被以"蛮族"一支的名称来命名,这名称当然带有贬义。但到了18世纪末,哥特建筑的艺术价值又重新受到人们的认识。如今,这种建筑样式已被公认为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b></p> <p class="ql-block"><b>哥特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哥特式建筑精巧地平衡了建筑向上的升力和重力,充分体现了技术与神学和美学的结合。整座建筑几乎不用墙壁;骨架立面之间是一个个又高又大的窗子;众多带有密肋的拱顶、尖券、飞扶壁和巨大的窗孔构成一个庞大而轻捷的有机体,显得轻盈而高耸。由于技术的进步,加上采用较轻的建筑材料,哥特式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充满强烈的、向上的动感。</b></p><p class="ql-block"><b> 哥特式建筑的内部空间高旷而明亮,窗户的玻璃全用贵重的颜料来装饰,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垂直的线条,高阔的空间,再加上从高大玻璃窗透射进来的奇光异彩,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对天国无限向往的宗教心理。</b></p> <p class="ql-block"><b>法国哥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法国哥特式教堂面虽然多采用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短。其正门入口一般在西面,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窗。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亦有玲珑的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b></p><p class="ql-block"><b> 法国哥特教堂的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窗,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夏特尔主教堂和圣米歇尔山教堂等是法国哥特建筑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黎圣母院(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圣母院始建的具体年份已很难确定,其主体部分大约建于12世纪后期,是哥特时期第一座追求高耸向上动感的教堂。它长130米,中厅宽12米,高35米;横殿窄而短,不突出。13世纪后通过加建飞扶壁,使较薄的墙壁更为稳固;同时窗户加大,装饰手法体现了典型的哥特盛期特征。巴黎圣母院西立面建于13世纪、顶上南边的钟塔内有一口著名的大钟,传说17世纪铸造时加入了黄金、宝石等,因此声音特别清脆。巴黎圣母院正面(为左右对峙的双塔形式,这是法国哥特教堂的典型特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特色是哥特式。该建筑风格重视高度和细节。圣母院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最佳代表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飞扶壁、尖拱和尖顶。这些元素都是为了使其看起来更加高大、富有神秘色彩和威严感。此外,圣母院的建筑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部件,例如巨大的钟塔、高耸的尖塔和复杂的门楼。</p> <p class="ql-block">布尔日大教堂(法国)</p><p class="ql-block"> 布尔日·圣·艾蒂安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 of Bourges)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教堂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除了漂亮的建筑,教堂还表现了中世纪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教堂设计风格俭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型翼部。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巴黎的兰斯大教堂,但教堂的内部与兰斯教堂的风格迥然相异。中心广场的面积几乎同沙特大教堂的一样大,15米宽,37米高。但是拱廊的高度达20米,这比沙特尔大教堂的高度要高出6米,因此在视觉上收到了更好的效果。由于没有十字型翼部,广场的空间获得了侧面的-效果和紧凑感。大教堂坐落在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中,厅堂的四周环绕着间隔整齐的高大扶壁,格外引人注目,看起来仿佛是在腾飞跳跃,堪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布尔日大教堂是法国的一处著名教堂,全称布尔日圣埃蒂安大教堂,位于法国巴黎南部大约200公里远的谢尔省布尔日市。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希腊十字形"和"拉丁十字形"</b></p><p class="ql-block"><b> 现代建筑之前,西方的教堂多采用十字形平面,而这些十字形又大体可分为"希腊十字形"和"拉丁十字形"。所谓"希腊十字形"指的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长度或者垂直方向的上臂和下臂的长度比较接近的十字形。而"拉丁十字形",指的则是垂直方向的长度比水平方向的长度长得多的十字形。不过在多数情况下,"拉丁十字形"除了下臂较长外,其余三臂的长度都是相等的。</b></p><p class="ql-block"><b> 在基督教中,"希腊十字形"和"拉丁十字形"的含义各不相同,因而一座教堂的平面究竟采用哪一种十字形,要根据其所属的教派决定。</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眠主教堂(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亚眠主教堂(1220~1410)是法国哥特盛期的四大著名哥特教堂之一,平面基本呈拉丁十字形,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左右。其布局与兰斯大教堂大致相同,外部结构同样因为减少了塔楼的数量而更集中于西立面的装饰。所不同的是,在长度和宽度增加不多的情况下(长143米,宽46米),亚眠主教堂的高度却达到了43米,远高出其他几座教堂。另外,其环殿墙壁上窗户的面积也加大了,教堂内部几乎找不到墙面,处处是华丽精美的玻璃窗画。而承重的柱墩以细柱为装饰,它们与屋顶尖券的券肋连成一体,仿佛一气呵成,更增添了建筑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向上的动感。</p><p class="ql-block"> 亚眠主教堂的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有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15米,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昂大教堂(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鲁昂大教堂是法国鲁昂的一座大型哥特式教堂,以建筑和巨大的管风琴著称。鲁昂大教堂最初属于本笃会修道院,始建于1318年,百年战争期间中断,又遭洗劫,到15世纪建成。</p><p class="ql-block"> 鲁昂大教堂是法国最为雄伟的一座哥特式建筑,教堂的中央大门,大门左侧是圣罗曼塔楼,右侧为波尔塔楼,二者的气派和风格全然不同。塔楼、中央大门、三角楣、拱形曲线、小连拱廊、尖形拱肋、大门三角楣以及雕刻精细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b>中世纪的城堡</b></p><p class="ql-block"><b> 在中世纪的欧洲,王公贵族们多筑城堡而居。城堡就是领主在自己领地上的家,是附近村庄的贸易中心,也是驻守军队的要塞。有些分布河流两岸的城堡则起着把守河道、收取过往船只"关税"的作用。欧洲的第一座城堡建于公元9世纪法国的西北部。直到11世纪末,城堡的防御塔楼还多为方形平面。圆形平面的塔楼出现在12世纪。自13世纪起,所谓的"环形防御城堡"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城堡有两道城墙,内墙远高于外墙,为的是让内墙上的弓箭手有更大的视野和射击范围,以形成内外墙的交叉火力。城堡的四周往往还环绕着护城河,有了它们其防御更是固若金汤。</b></p><p class="ql-block"><b> 城堡的建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两种有代表性的风格。罗马式与哥特式。</b></p><p class="ql-block"><b> 罗马式又称罗马风,意思是指“罗马的影子”,流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罗马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的半圆形和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筒型拱顶。筒拱是这个时期建筑的代表,一般都交叉应用于壁柱和封闭拱廊上,既坚固又有艺术性。还有圆形的塔楼,使得塔楼不易被破坏。其他的建筑特点有利用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低矮的圆屋顶、逐层挑出的门框来做装饰。整栋建筑由于大量使用立柱和各种形状的拱顶而达到一种敦实厚重、均衡安稳、力度饱和的美学效果,狭小的窗口与内部广大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城堡内部光线暗淡,进深极深,给人一种神秘幽暗之感。</b></p><p class="ql-block"><b> 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骨架主面之间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窗子,这种建筑物的内部骨架结构赤裸裸的袒露着垂直的线条和一个个矢壮尖卷,使得他的内部宽,高且明亮;对于哥特式的升腾感,能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奇特的崇敬感受,会造成一种心灵的撞动与虔诚之感。这非常利于表现宗教题材,所以被教堂广泛采用,而城堡对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运用则完全是出于它的精美。</b></p> <p class="ql-block"><b> 中世纪的城堡建筑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主要体现了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功能。</b></p><p class="ql-block"><b> 中世纪的城堡建筑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公元1066年至1400年期间,这一时期是兴建城堡的鼎盛时期。城堡的建筑不仅是为了军事防御,还包括政治上的扩张领土和控制地方等用途。城堡的建筑风格和构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军事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早期的城堡十分简陋。它们整体建在高地上,用粗木搭造主楼(城堡的中枢)。外围的木栅栏就是城墙,用以保护堡内的建筑,这只能抵挡小型的骚扰和进攻。后来,封建领主和骑士们开始用石料造城堡,进而发展成为砖堡。这种以石头和砖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城堡和主楼非常坚固,其城墙用大砖巨石垒成,每隔二三十米就分布一座防御塔楼。这在冷兵器时代是足以有效抵御大规模进犯的。</b></p> <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城堡(法国)</p><p class="ql-block"> 卡尔卡松城堡位于法国南部位于法国南部的朗格多克—鲁西永区,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堡,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从外形看,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城堡,屋身呈圆柱形,屋顶呈圆锥形的塔楼。它拥有著名的双重城墙,内墙是罗马式城垒,外围为哥特式城墙。是欧洲最大的城堡。两层城墙共有52座城塔,每一座城塔都有特定的名字。卡尔卡松城门口的一位妇女的雕塑头像就是巴拉克夫人。卡尔卡松古城堡最为壮观的建筑景观,莫过于城堡的内外城墙与城塔。</p><p class="ql-block"> 中世纪的卡尔卡松城堡,拥有瞭望塔和庞大的防御工事,是法国的地标建筑之一,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卡尔卡松拥有3公里长的城墙,是欧洲城墙最长的城市。古堡的城徽是盾和剑,表示这座城堡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发展起来的。 走进拱形城门,通过木板吊桥跨越护城河,就进入了古城的内部。</p> <p class="ql-block"><b> 城堡是欧洲贵族权力、财富和荣耀的象征,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几百年间,法国皇室在卢瓦尔河谷两岸修建了200多座城堡作为行宫和住宅,形成了现在举世闻名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城堡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是法式浪漫的代名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米歇尔山(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海湾中,为一座不大的岩石小山。据说早在8世纪,一位主教奉大天使圣米歇尔的昭示,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圣庙以供朝圣、小岛由此而得名。后经过几个世纪的改建和扩建,岛上建筑始成为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公元10世纪,随着基督教的蓬勃发展,圣米歇尔山已成为基督教重要的朝圣地。山顶的修道院原为罗马风建筑,发展至14世纪,它已有了典型的哥特风格。重重的尖塔簇拥着中间的尖顶直指天空,在小小山形的衬托下,整个建筑群越发显得巍峨挺拔,给人以强烈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圣米歇尔山的教堂始建于公元13世纪的20年代,教堂是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好像它的每一个支点、每一条拱线、甚至每一条细小的花纹都会向上冒出尖来,而所有的尖又交会成高低错落、井然有序的尖峰组合群,令人直观而又强烈地感受到了一股上升的合力。神父们说,它昭示着天主的召唤和人们魂灵的神往。</p><p class="ql-block"> 每当涨潮时,圣米歇尔山四面便被茫茫海水环绕。海水退下后,周围显露出沙滩。这时候,建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大教堂的小岛,就像是一颗半掩在沙中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上科尼格斯堡(德国)</p><p class="ql-block"> 上科尼格斯堡的历史非常曲折,这座建于12世纪的山堡,1462在战争中被摧毁,被掠夺,然后又重建;1633年被瑞典军队烧成灰烬,在之后的200年里都是一片废墟。1871年,阿尔萨斯被割让给德国,威廉二世决定将阿尔萨斯恢复到昔日的繁荣,以作为德国实力的象征。城堡在1908年修复完成,当时的修复工作非常细致,城堡看起来就像回到了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于塞城堡(法国)</p><p class="ql-block"> 作为法国卢瓦尔河畔众多的城堡之一,除了美丽的建筑之外,更作为查理·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睡美人城堡”的灵感地而闻名遐迩。于塞城堡是在1462年间在11世纪老要塞城堡的基础上建起来的,既有中世纪古堡那一夫当关的气势,又有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物华丽浪漫的韵味,17世纪的作家查理·佩罗从中获得灵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童话“睡美人”,后人也因此把这座美丽的城堡称为“梦幻之城”。</p> <p class="ql-block">瓦尔城堡(法国)</p><p class="ql-block"> 瓦尔城堡,矗立在湖中的明珠,虽娇小但拥独特环境。</p><p class="ql-block">瓦尔城堡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吕贝克霍尔斯滕门(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霍尔斯滕门坐落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吕贝克,是一个闻名德国的城门,为吕贝克的地标建筑。这个哥特式建筑为中世纪的防御工事,作为堡垒防御之用,为吕贝克唯一存留的城堡大门遗迹。</p><p class="ql-block"> 霍尔斯滕门建造于1464—1478年,为现存中世纪晚期德国最著名的城门建筑,宏伟壮观,令人称奇,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座红色的小型城。城门由南北两个塔楼和一个中央建筑构成,共有4层,墙壁厚达3.5米,在这样的重压下,整座建筑的地基已严重下陷,呈现出稍微倾斜的姿态。在城门前,游客会看到入口处左右各有一座铁铸的雄狮,一个醒着,一个睡着,时刻守护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门。</p><p class="ql-block">霍尔斯滕门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西庸城堡(瑞士)</p><p class="ql-block"> 西庸城堡(又译“石庸城堡”)是一座雄伟的中世纪水上城堡,位于沃州蒙特勒附近的Veytaux镇,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日内瓦湖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由于它建立在日内瓦湖畔的岩石上,远观给人以漂浮在水面的奇异感觉,故被称之为建筑史上一颗奇异的珍珠,也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在民间素有“欧洲10大古堡”之称。</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堡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2世纪,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各个时代的特色。城堡内有25座建筑、3个庭院以及环绕四周起保护作用的环形墙,各栋建筑之间以地下甬道、石梯和秘道串联,内部像迷宫一样复杂。</p><p class="ql-block">西庸城堡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英国的哥特式建筑</b></p><p class="ql-block"><b> 英国教堂不像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且力求高大。它们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仅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并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平方向伸展。在结构上,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则退居到次要地位。英国教堂的中厅大多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并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以容纳更多的教士。教堂的正面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b></p><p class="ql-block"><b> 除了著名的大教堂之外,英国还有大量的乡村小教堂。它们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b></p><p class="ql-block"><b> 坎特伯雷主教堂、林肯主教堂、索尔斯伯里主教堂、伦敦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和西敏寺等是英国哥特建筑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伦敦西敏寺</p><p class="ql-block"> 英国伦敦著名的西敏寺其全称是西敏斯特( west minster )。"敏斯特( minster )"一词原来是指修道院的教堂,后来则用作任何大型的或者重要的教堂的代称。伦敦的西敏寺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非常显赫,因为英国皇室的历代帝王多是在此加冕成为统治者,而崩殂后也是长眠于此。</p><p class="ql-block"> 除了王室的成员,许多伟大的英国人也埋葬在西敏寺,其中包括物理学家牛顿、音乐家韩德尔、生物学家达尔文、文学家乔叟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敏寺教堂(英国)</span></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西敏寺教堂也称为威斯敏斯特教堂,坐落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市中心。这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也是欧洲最美丽的教堂之一。教堂始建于10世纪,最后完工时已到了1755年。自1066年威廉大帝在此登基起,历代英国皇帝及皇后均在此加冕,不少王侯将相亦埋葬于此,所以西敏寺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西敏寺教堂的建筑古典庄严,弓型的精美石雕立柱直指苍穹,抬头仰望会使人有一种天堂高深莫测的神秘感。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装饰而成,它们使以灰色为主调的教堂庄严中增加了几分典雅。</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的哥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意大利的哥特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其影响主要在北部地区。事实上,中世纪的意大利始终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人们在这个国度很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的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它们往往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b></p><p class="ql-block"><b> 哥特时期意大利的世俗建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广场,粗石墙面严肃厚重,并多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是广场的标志。</b></p><p class="ql-block"><b> 佛罗伦萨主教堂、米兰主教堂、威尼斯总督府和黄金府邸等是意大利哥特建筑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米兰主教堂(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米兰主教堂是意大利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哥特式教堂。它由城市平民及教会创始,由米兰公爵主办,始建于1385年,前后花了近百年时间才完成。这座教堂融合意大利罗马风建筑和法国哥特建筑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它那一大片闪烁的白色大理石具有明显的罗马风特征,外形上林立着高耸的尖塔,整个建筑充满了哥特教堂那种伸向天空的上升感。米兰主教堂细部精美,洋溢着一种意大利建筑特有的浪漫奔放的激情。教堂的内部高大而壮丽,由于缺乏光线,显得朦胧而神秘。巨大而精美的彩色玻璃窗、色彩鲜艳的宗教故事画渲染着教堂内部神秘的宗教色彩。室内的雕刻和其他艺术品也同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和趣味。</p><p class="ql-block">米兰主教堂 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耶纳大教堂(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锡耶纳大教堂位于锡耶纳省,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建成于公元前29年,9世纪的时候,锡耶纳大教堂在古罗马马米涅瓦神殿遗址上建立。</p><p class="ql-block"> 锡耶纳大教堂有森严壮观的外表,整体包括大教堂、钟楼和洗礼堂,在风格和规模上能与其媲美的只有米兰大教堂和奥利维蒂大教堂,是最为恢宏的罗马—哥特式混合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教堂的正面也能看出来,它混合了两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下半部分的三个大门是属于罗马式风格,有着巨大的圆拱;上半部分是哥特式风格,有着众多的高耸尖塔。</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主教堂(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主教堂始建于1296年,1496年完工。经过历代建筑师的加工,它反映了意大利建筑从哥特风格向文艺复兴风格的过渡。其平面样式为巴西利卡式,后来加了多角形的后殿,是面积最大的哥特教堂。巨大的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布鲁涅斯基加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主教堂后来经过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的翻修。教堂的正面,就是由埃米利奥,德·法布里斯和奥古斯托,孔华所增建的,建造的时间是1875年至1887年。</p><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乔托1334年设计的佛罗伦萨主教堂钟塔建成于1359年。和比萨斜塔一样,这座塔与教堂主体分开,占地只有14平方米,高度则达到84米,白底绿色线条的装饰与教堂相呼应。钟楼的最下面两层布满了精美绝伦的各种雕塑,它们分别出自两位著名的艺术家之手:最底层的雕塑是由乔托自己创作完成的,第二层由安德雷亚·皮萨诺创作完成。</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都有。</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许多重大公共活动,都在这座巨大的公共广场上举行。15世纪圣马可广场北面修了一座钟楼,它以白、蓝、金色的石料建造,底层的样式(尤其是中间的拱门)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总督府</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总督府可以说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之一。它充分调动各种比例、大小柱式的表现力,配以精美的大理石贴片墙面和丰富的线脚雕饰,并精巧而优美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哥特建筑的种种因素,形成了极富独创性的建筑形象。</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总督府平面呈长方形,中间有一个庭院。1309年开始兴建,1424年对南面与西面进行维修,形成了统一的哥特式风格。这座建筑的艺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南面和西面的立面构图处理上:其底层为尖拱柱廊,第二层的柱廊纹样很像哥特教堂的窗棂图案;两层的拱券与墩柱形成立体感,纵深感很强的光影效果与第三层浅色平滑的墙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由于几经火灾,多次重建,现在该建筑有些部分已是纯粹的文艺复兴样式了。</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黄金府邸</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黄金府邸(1421~1440)紧临威尼斯大运河,其临水的立面全部以大理石建成,饰以大量的金色。远远望去,建筑与水中倒影连成一体,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只金色船舫,故而得名。由于没有建完,立面保留了不对称的外形,反而显得优美别致。它的左半面为封闭的墙面,右边则是开放的三层柱廊,其中第二层的纹样明显受到总督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德国的哥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其拱顶上面往往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是这种教堂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砖造教堂在北欧很流行,德国北部也有不少砖造的哥特式教堂。</b></p><p class="ql-block"><b>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益发显得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b></p><p class="ql-block"><b> 除了圣伊丽莎白教堂和乌尔姆主教堂之外,科隆大教堂和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是德国哥特建筑的著名代表。</b></p> <p class="ql-block">科隆大教堂(德国)</p><p class="ql-block"> 科隆大教堂1248年开始建造,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而与法国范本兰斯主教堂不同的是,大教堂的长厅被分为了5部分而不是3部分,中厅因而相对较窄,而高度则达到46米。这样其空间便显得更加细长,向上的动势更强。</p><p class="ql-block"> 科隆大教堂还以其建造时间漫长而闻名。1300年其南面的尖塔开始建造,只建了两层,便因工程太浩大而中止。哥特晚期时又建了北面尖塔的一部分,而这次工程断断续续直到19世纪才完工。这两座尖塔高度达到152米,气势壮观,构成了西立面的主体部分,这也是科隆大教堂与法国哥特教堂的重要区别。教堂建成后,除了在宗教上的重大意义之外,它还被视作德意志民族的标志而受到欢呼,仿佛一个数百年的梦终于圆了。</p> <p class="ql-block">新天鹅城堡(德国)</p><p class="ql-block"> 新天鹅城堡,别名新天鹅堡、新天鹅石城堡,始建于1868年夏天,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西南方。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由于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灰姑娘城堡。建于1869年。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这座城堡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浪漫主义风格。它的外观壮观,气势磅礴,似乎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一般。城堡坐落在山顶上,周围环绕着湖泊和山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天鹅湖边险峻的山崖上。其主体建筑和庭院的布置却模仿了中世纪山中城堡的格局。在充满山林野趣的阿尔卑斯山下,城堡散发出一种童话般的气息,塔楼、楼梯塔、角楼、钟塔等高低错落,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形象。建筑细部多采用古罗马建筑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仍有14000个。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黑以南富森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城堡。新天鹅城堡的名字来源于瓦格纳的歌剧——《白天鹅的传说》。而且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心目中,天鹅象征着纯洁,所以从壁画、门把手到浴盆都可以看到天鹅优雅的身影,又因为城堡主体为白色,所以它也被人称为白天鹅堡。</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托莱多大教堂是当时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它采用了当时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形式。</p><p class="ql-block"> 建于1227至1493年,内部装饰完成于18世纪。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内部装潢吸收了穆德哈尔等艺术特点,可以说这是一座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庞大建筑群,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教堂正门左侧钟楼高90米,上挂一口重17. 5吨的大钟。主堂长112米,宽56米,高45米,由88根大石柱支撑着。主堂周围有22个小祠堂。</p><p class="ql-block"> 托莱多大教堂的祭坛被称为是巴洛克的奇迹,但教堂本身却是非常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部空问的绝大部分是哥特风格,只有圣坛背后的祭坛是巴洛克风格的作品。设计者将祭坛上部的一部分拱项拆掉,改装成采光窗,然后逐渐向下以雕刻的手法构成祭坛本体。在顶光的照耀下,祭坛上用云石、铜等制作的天使和其他形象似乎完全克服了重力的束缚,如浮云行空。Toledo大教堂的祭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市政厅(比利时)</p><p class="ql-block"> 在大广场的右侧是独具风格、雄伟恢宏的布鲁塞尔市政厅。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兰德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空灵高耸,引人注目。市政厅大楼建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规模较大的左半部建于1402年,1455年建造右半部时,由PhilipeleBon主持建造了塔楼和96米高的尖塔。塔顶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鲁塞尔城的守护神圣米歇尔的雕像。市政厅的大门不在正中,厅塔也稍偏一方。其实,厅塔和大门之所以不居正中,是由于整个建筑分别建于3个不同时期,因此才出现规模。厅内装修十分精美,天花板上绘制的图案美妙绝伦,栏杆花纹雕刻精细,雪白色的大理石楼梯,像一条银蛇蜿蜒而上。</p><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市政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匈牙利)</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国会大厦是匈牙利著名的建筑标志,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英雄独立广场的东南侧。面向多瑙河,于1896年开工,到1904年完工启用,历时8年,楼高96米(约32层楼的高度)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奢侈的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而且当时已经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设备等,可想当时的奢华程度了,建筑式样模仿了俄罗斯国会大厦,由建筑师Imre steindi所设计,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当时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样貌。</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亚大教堂(波兰)</p><p class="ql-block"> 圣玛丽亚大教堂是为纪念圣母玛丽亚升天而建的,从13世纪末到15世纪初,100多年时间才将它完全建好并展现在人们面前。之后的几个世纪,一直是克拉科夫最负盛名的天主教堂。圣玛利亚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堪称波兰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整座教堂全部用手工制作的红砖修建而成,内部装饰,塔楼以及教堂顶部的修建整整花了一个世纪。</p><p class="ql-block"> 圣玛丽亚大教其内部装饰展现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的融合使得教堂内部装饰既典雅又华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堂以法伊特·施托斯的哥特式木制祭坛而著称,这个祭坛精致而华丽,是教堂内的一大亮点,值得细细品味。此外,教堂的外部设计和内部装饰都体现了对细节的精心考量和高超的工艺,使其成为波兰乃至整个欧洲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木筋屋</b></p><p class="ql-block"><b> 在德国,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童话般的场景被定格下来,可以漫步在古朴的小巷中,任阳光肆意。在德国小镇,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墙为格子状的房子,多数人会误以为那些格子只是一种装饰图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些格子是条状木材。它们作为筋骨,交叉在墙面用来支撑的房屋。</b></p><p class="ql-block"><b> 这种中世纪欧洲人发明的“墙上的梁”,最早只是为了起到支撑房屋的作用,后来,人们将露出的“木筋”涂上颜色或精心修整、再与房屋的色彩融合后,便凸显了装饰和审美效果。</b></p><p class="ql-block"><b> 这种房子叫做木筋屋,从学名上来说,也叫桁架屋(Fachwerkhaus),是半木构造建筑,所谓桁架,就是以特定的方式构成方形或者三角形的一组构件(如梁、杆、条)。Fachwerk这个词自17世纪就开始使用。Fach是由支撑梁形成的空间的名称,-werk是相关的集体。在建筑的术语中,是指房屋、桥梁等的架空的骨架或承重结构,以构成一个刚性构架,可以在大面积上支承荷载。那些外墙上一根根几何图形的木筋,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并且构成了整座房屋的框架。</b></p><p class="ql-block"><b> 现今的德国境内,还有两百五十多万座保存完好的木筋屋,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像德国这样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木筋屋,而且风格色彩方面都是非常丰富,甚至在德国从南到北还形成了各自的风格。</b></p> <p class="ql-block">木筋屋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罗滕堡(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南罗滕堡在纽伦堡西50多公里,全称叫做陶伯河上的罗藤堡。是德国巴伐利亚最出名的小镇。南罗滕堡古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12世纪首次修筑城墙。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时期,罗滕堡作为帝国的自由市,商贸活动非常繁荣,罗滕堡也因此而盛极一时。这座小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了多次战火的洗礼,然而幸运的是许多古老建筑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让今天的罗滕堡仍然充满了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情调。</p><p class="ql-block"> 罗藤堡就是传说中著名的德国浪漫之路和城堡之路两条线路的必经之城。历史上,这里曾建立了一个坚固的城堡,被称为“中古世纪之宝”。罗藤堡不但城内的建筑保持着原貌,就连城墙和城门也都保持着原貌,是德国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纪风貌最完整的城市。它是德国最出名的小镇有着:"中世纪明珠"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当走进小镇,你会有种错觉,时光在这里停滞了尖顶的城门,鹅卵石街道,半木质房屋高耸的塔楼,保存完好的古堡、教堂,我们依稀能透过这些古老建筑,遥望到上个世纪的辉煌。</p><p class="ql-block">罗腾堡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罗腾堡真是座古老的城市,随便一座教堂、一处长廊、一座喷泉、一个雕像都少说有七八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来到市中心的集市广场,这里是罗腾堡老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市政厅、议会厅、豪饮钟……</p><p class="ql-block">罗腾堡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鲁昂古城(法国)</p><p class="ql-block"> 鲁昂(法语:Rouen),法国西北部城市。历史上,鲁昂是中世纪欧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塞纳河穿贯市区,河右岸为旧城,多古建筑,有“博物馆城”的美誉,藏有许多世界美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鲁昂,作为法国古城,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火焰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特点。这种风格的结合在鲁昂法院宫殿(Palais de Justice)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座建筑是十六世纪非常稀少的非宗教同类风格建筑。它最初是商业交易场所,后来被弗朗索瓦一世用作法院宫殿。</p> <p class="ql-block">鲁昂法院宫殿( Palais de Justice ):火焰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完美结合,为十六世纪非常稀少的非宗教同类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 此外,鲁昂还拥有许多历史古迹,如大时钟(Gros-Horloge),这是一个1389年制造的天文钟,安装在横跨大时钟大街的文艺复兴式大拱门之上,展现了鲁昂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充满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气息的鲁昂,仍然保留了诺曼底木筋建筑,成为鲁昂城市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b>五、文艺复兴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文艺复兴建筑(Renaissance architecture),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13世纪以后,欧洲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枷锁,动摇中世纪旧的精神体系,自14世纪初至16世纪末,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史称"文艺复兴"。这场运动最初发端于意大利,后波及整个欧洲。以人性的复苏来反对中世纪教会禁锢一切的统治,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是它努力追求的鲜明宗旨。</b></p><p class="ql-block"><b>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中,欧洲建筑始终笼罩在基督教的光环中,那么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后,人文主义便将她召唤回了人性的大地。</b></p><p class="ql-block"><b> 这一时期,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全本在佛罗伦萨被人文主义者发现,并于1486年在罗马付印,这对文艺复兴建筑的样式和理论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当时的艺术大师们均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各类建筑体现着理性与和谐,从比例上看符合人体的审美标准。因此他们十分注重研究和采用经典建筑的艺术要素,如柱式、构图、建筑类型等,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取代象征着神权的哥特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在创作实践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一反教会对个人创造力的束缚,摆脱了工匠的地位而以艺术家的重要身份出现。他们的劳动受到尊重,个性得以发挥,为世界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的作品。与此同时,许多科学技术成果都被运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活动中,如力学上的成就、人体比例的研究、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它们大大推动了建筑艺术与技术的进步。</b></p><p class="ql-block"><b> 西方建筑艺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卓然兴起。它先在意大利,然后在尼德兰、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等西方各国催生了一大批耀人眼目的的建筑杰作。</b></p> <p class="ql-block"><b>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首先是世俗化。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世俗建筑,如府邸别墅、城市广场、园林建筑等,其风格也纷纷世俗化,拉近了与人的距离,平添了许多亲切感和人情味儿。其次,这一时期不论世俗建筑还是宗教建筑,均表现出对古代经典建筑艺术的回归。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的主题,半圆形拱券、厚实的墙面、穹顶等要素也被发掘出来,用来对抗哥特建筑的尖券、尖塔和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等。在结构和施工上,文艺复兴建筑则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如混合应用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部用砖,或者下层用石、上层用砖砌筑;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等等。最后,与前代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类型与样式都大大增多。大师们灵活变通,大胆创新,把古典柱式同各地建筑的风格巧妙融合在一起,使西方建筑的艺术面貌越发丰富多彩。</b></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欧洲文艺复兴建筑发源于意大利。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发源地则为佛罗伦萨。人们一般将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成看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起点,而这种崭新风格的建筑的发展又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b></p><p class="ql-block"><b> 15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发展的早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大师有布鲁奈莱斯奇和阿尔伯蒂,其活动地点主要在佛罗伦萨,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大教堂中央穹窿顶、育婴院、美第奇府邸、鲁奇兰府邸和圣玛利亚大教堂等。</b></p><p class="ql-block"><b>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进入盛期,其中心也转移到了罗马。活跃在这一时期的建筑大师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伯拉孟特等,代表作有罗马的坦比哀多神堂、圣彼得大教堂、卡比多广场、法尔尼斯府邸和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庙、劳伦阿拉图书馆和潘道菲尼府邸等。</b></p><p class="ql-block"><b> 16世纪中叶和末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晚期。帕拉第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师,维琴察的巴西利卡和圆厅别墅是其代表作。</b></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主教堂(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人们一直想为佛罗伦萨主教堂加一座穹顶,其平面为八角形早已确定下来,但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直到1418年,布鲁奈莱斯奇的设计方案投标得中,教堂穹顶才于1420年开始建造,1470年完工。在中世纪,天主教会把带穹顶的建筑看作是异教庙宇的标志,严加排斥。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立,标志着新兴资产阶级对教会斗争的胜利。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虽然也使用穹顶,但与之不同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完全是作为最重要的造型手段来使用的。高耸的穹顶成为整个佛罗伦萨城市轮廓线的重心,它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独创精神。</p><p class="ql-block">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它采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形制,使得高大的鼓座将整个穹顶完全独立出来。其红色外层与教堂墙壁的白底绿色图案形成了鲜明对比。穹顶上的白色采光亭自1443年布鲁奈莱斯奇就开始主持建造了,但直到他去世后才完成。这座采光亭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借其垂直向下的重量来均衡穹顶的外推力。包括采光亭在内,穹顶总高约107米,非常的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大教堂钟塔</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佛罗伦萨主教堂的附属建筑中,最被历史称颂的是在主教堂西南面的那座钟楼,我们能在图片上看到它的巍峨雄姿。 这座钟楼约有13.7米见方、84米高。从1384年起,三年后建成。</p><p class="ql-block"> 钟楼的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一位与诗人但丁同时代的大壁画家乔托,故又名乔托钟楼。如此高的钟楼,在中世纪教堂建筑中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韦基奥宫(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时期前后,佛罗伦萨的建筑技术成就远远地超越了前代。在佛罗伦萨人看来,他们的城市扮演着振兴世界的关键角色,并肩负着发展未来文明的责任。这种理念支撑着艺术家们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使他们创造出非凡的成就。没有人要他们这样,这完全是出于对名誉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位于佛罗伦萨的韦基奥宫就是这种追求的体现之一,它始建于1298~1314年,文艺复兴时期又多有重建。它用粗糙的石块砌筑而成,入口一侧的窗户很小。其顶层颇有军事建筑的意味,上面还有一座高耸的塔楼。其整体造型和谐而性格突出,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p><p class="ql-block"> 维琪奥宫是用坚固的石工设计建造的,由于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建筑之一,它仍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形式。有带三叶草拱门的哥特式窗户。</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原已有1000多年历史,1502至1626年被重建。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凝聚了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几代文艺复兴巨匠的心血。它的长宽各137.5米,正面高51米,是文艺复兴建筑中最高的。墙壁上浮出的壁柱以科林斯式柱头为装饰,与古罗马神庙相似。教堂穹顶平面直径42米,从其小亭顶端到地面的距离为137.7米。穹顶原为半球形,后由米开朗基罗修改为椭圆形,其结构分内外两层。教堂平面原为希腊十字形,后教皇保罗五世决定将其平面改为拉丁十字形,把前部加长形成一个巴西利卡,使其总长度达到了183米。这样一来,教堂的气魄虽然更加宏大了,但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完整性却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宏伟的穹顶在整个建筑中的构图作用被削弱了。这个巴西利卡和带有巴洛克意味的教堂正面的出现,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斯廷礼拜堂</span></p><p class="ql-block"> 西斯廷礼拜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礼拜堂中的壁画在西斯都四世治下的1482年完成,1483年8月15日西斯都四世在这里举行了第一场圣母升天节弥撒,并决定这里将要供奉童贞玛利亚。。</p><p class="ql-block"> 1508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为纪念其叔父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特别邀请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绘制大型壁画,壁画绘制于1508-1512年间,这就是闻名后世的“西斯廷天顶画《创世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柏林大教堂(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国柏林市博物馆岛东端,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很多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教堂可以容纳500人左右。地上建筑有4层,最高处高达114米。教堂中最令人难忘之处是高达74米的穹顶,以西里西亚沙岩制成,并由安敦·冯·维讷(Anton von Werner)设计,饰以耶稣登山传福音的镶嵌画;游客可以登上270级台阶,一直上到拱顶部分进行参观。</p><p class="ql-block">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个大圆顶明显的诠释了这一特点,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顶,它的圆顶将原本很高的教堂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圆润丰盈的感觉。从建筑外型上,它仿照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教堂的拱顶不仅仅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简单模仿,它使教堂的内部显得明亮而宽敞,这与教堂阴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因为曾经作为王室的专用教堂的关系,与那些外表华丽内饰简朴的哥特式教堂不同,柏林大教堂的内饰极其华丽甚至达到了浮华的程度。它的室内金碧辉煌,装饰着线条复杂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画,甚至柱头都是镀金的。它的内装于同一时期由设计师尤利乌斯·拉什多夫设计。</p><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内部 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坦比哀多(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坦比哀多,即圣彼得小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为纪念圣彼得殉教所建,设计者是著名的设计师伯拉孟特。</p><p class="ql-block"> 传说耶稣的门徒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院子很小,刚刚放下坦比哀多,显得很饱满。它是圆形平面的集中式布局,以古典围柱式神殿为蓝本,上盖半球形圆形。平面是柱廊和圣坛两个同心圆组成,柱廊为多立克柱式柱子组成;立面由两个精细不同的圆筒形构成。柱廊的宽度等于圣坛的高度,这种造型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为殉教者所建的圣祠的基本形式。教堂下层的围柱廊采用多立克柱式,颇具英雄主义气质。</p> <p class="ql-block">枫丹白露宫(法国)</p><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枫丹白露宫及其花园,位于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镇,距巴黎约60公里。枫丹白露宫坐落在170平方公里的森林内,12世纪路易六世在泉边修建了城堡,供打猎休息使用,这就是后来的枫丹白露宫。枫丹白露宫建筑群由古堡、宫殿、院落和园林组成,从建筑艺术上看,把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和法国传统艺术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枫丹白露可以说是法国古典建筑的杰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宫现存有1座封建古堡主塔、6朝国王修建的王府、5个不等形院落、4座具有4个时代特色的花园。由于这些建筑大多是由法国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程,然后由意大利艺术家来作内部装饰,因此融法意两国风格于一体,将雕刻与油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枫丹白露风格——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枝奇葩。</p> <p class="ql-block">商堡府邸(法国)</p><p class="ql-block"> 这座由乃帕维( Pierre Nepven )设计的商堡府邸(也称香波堡)于1519年开始修建,为法国国王弗兰茨一世狩猎的行宫。共有440个房间,365座烟囱,13个主楼梯和70个副楼梯。其中最传奇的“双螺旋楼梯“据说是达芬奇设计,能避免国王的王后和情妇在同时使用楼梯时不会相遇,避免尴尬。除了城堡本身,周围1000多公顷的森林面积都赶上巴黎市区了。其对称的构图、前面大片的花园都体现了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特点。但建筑中部的封闭结构则像中世纪的城堡。</p><p class="ql-block"> 与商堡府邸外观上的严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部的一座台阶、据说这座台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设计的。台阶为两个螺旋组成的旋转楼梯,以柱墩支撑,空间效果奇异,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感。这是法国文艺复兴早期样式主义所追求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香波堡香波堡有两大看点:从正门步入主堡,立即置身于一个明亮宽敞的大理石宫殿之中,正对着著名的“双旋梯”,两组独立的楼梯相互交错地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心,螺旋式地盘旋而上,同时上下楼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见,而不会碰面。据说,这是当年国王为避免王后和他的情妇正面相遇时引起尴尬和纠纷,特地请达·芬奇设计的,堪称建筑史上一绝。双旋梯位于城堡中央,从一楼贯穿到屋顶,楼梯的细部处处闪现文艺复兴的风格,楼梯的正上面耸立着顶塔的轮廓,急倾斜的屋顶和高大林立的烟囱相依着,成为所谓弗朗索瓦一世样式法国文艺复兴的一大特征。</p><p class="ql-block"> 香波堡的另一个妙景是它的外形。除了城堡的圆形尖顶之外,还可以看到好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顶,那可是取暖炉的烟囱。远远望去,整个城堡就像一个插满蜡烛的大蛋糕,犹如童话般美丽。</p> <p class="ql-block">尚龙苏府邸(法国)</p><p class="ql-block"> 由法国建筑师劳尔麦( R . Orme )等人设计的尚龙苏府邸(1515~1556)也称为舍农索城堡,是法国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之一。这位出现于盛期文艺复兴之始的艺术家。一方面保留了一定的民间传统和旧的宗教观念,另一方面在新的贵族圈子里周旋。他所设计的这幢府邸。凌空飞建在鲁尔河的粼粼波光之上,府邸与四周的景色显得十分地和谐,它与鲁尔河严谨地依着同一轴线对称布局,而且,建筑的外形与其内部空间相呼应,显得非常优美动人。</p><p class="ql-block"> 在其建筑装饰上,可以明显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对尚龙苏府邸的影响,对称的立面、巨大的室内阶梯等,都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将希腊、罗马和哥特式传统交融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埃根博格城堡(奥地利)</p><p class="ql-block"> 埃根博格城堡的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风格。这座城堡位于奥地利格拉茨近郊,建于1623年,由约翰·乌尔里希·冯·埃根博格侯爵委托意大利建筑师建造。城堡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晚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影响。城堡的保存状况极其完好,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例子,其结构和外部装修展示了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影响。建筑师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对于天文地理及宇宙观应用到宫殿的设计上,无论是天花板还是墙壁上,都画有生肖动物和行星体系。宫殿的四个塔楼象征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365扇窗户象征着一年的天数,24间大厅则象征着一天的24小时,这些设计元素展示了建筑师对于时间和宇宙的理解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日耳曼昂莱城堡(法国)</span></p><p class="ql-block"> 圣日耳曼昂莱城堡位于法国巴黎西郊圣日耳曼昂莱镇,是一座宏伟的历史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这座城堡不仅是法国王室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法国国家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城堡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世纪防御性城堡的特征,如可以看到塔楼和城垛,这些特征展示了其作为要塞的历史。同时,城堡也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宫殿的优雅,展现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城堡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中世纪防御性城堡的特点,还通过融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建筑美学和结构强度。</p><p class="ql-block">圣日耳曼昂莱城堡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来梅市政厅(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德国不来梅市政厅最初的哥特式市政厅兴建于15世纪,16到17世纪,其正立面又加入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元素。它的正立面是威悉河文艺复兴风格最杰出的代表,具有象征意义的砂石雕塑是中世纪时留下来的印记,这些都使得不来梅市政厅的建筑本身极具艺术价值,同时它是欧洲大陆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式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不来梅市政厅呈长方形,市政厅的正面雕刻着很多中世纪的砂岩雕塑,包括栩栩如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七位候选帝、四位先知及四位西方圣哲,不来梅市政厅还反映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堡市政厅(德国)</span></p><p class="ql-block"> 市政厅建于1886—1897年之间,汉堡市政厅是汉堡著名景点之一,其内部装潢风格是新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风格。步入市政厅,参观者最先看到的是由16根石柱支撑起的大厅,立在石柱上的64处人像浮雕纪念各位汉堡名人。</p><p class="ql-block"> 汉堡市政厅用砂岩为建筑材料的豪华的市政厅,其建筑风格为新文艺复兴风格。描绘有汉堡守护神汉莫尼雅(Harmonia)的镶嵌画就安放在市政厅大楼端面(正面)上方半圆形壁龛内。金色的拉丁文的意思是:“先辈赢得的自由,后人应加倍惜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