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何燕明雕塑艺术》印象3《分离》

阳光老妪

<p class="ql-block">《何燕明雕塑艺术》是燕园的第一个雕塑艺术展。体现了文化养老的理念:</p><p class="ql-block">不仅是生活保障,使长者老得尊严。</p><p class="ql-block">更有艺术的享受,使长者老得优雅!</p> <p class="ql-block">  开幕前举办了何燕明艺术生涯的讲座。何先生的友人,学生、家人激情地介绍了何燕明的教育,艺术!</p><p class="ql-block"> 他们讲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先生离休后,终于可以回归到热爱的雕塑中,就在自家阳台一平方米的案子上开始闭门创作,不关心参展得奖,一头扎进雕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这段介绍令我对何燕明肃然起敬,这是真正的艺术家的品格!于是,走进了展厅,去读何燕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这以前,对何燕明一无所知。</p> <p class="ql-block">展厅实况</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第一件作品就是</p><p class="ql-block">《相伴,外国夫妇》</p><p class="ql-block">妻子挽着丈夫的手臂漫步</p><p class="ql-block">她的头侧向他一派幸福感。</p><p class="ql-block">我们远远看去,感受的是他们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作品表现的是情感,留下的是创作时的印迹,没有细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情景在我记忆深处,少年时家住北大,上学在清华,常能在末名湖畔,清华园内见到西服革履散步的先生..夫人,那是留学的教授带來的欧洲习俗,一道文雅的风景,58年以后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艺术作品中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英国浪漫主义画家,庚斯博罗的名作</p><p class="ql-block">《晨间漫步》</p> <p class="ql-block">修拉的点彩名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p><p class="ql-block">前景,背景都有相伴散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从展厅外,隔着玻璃,拍下背影,雕塑是立体的,360度观赏。</p><p class="ql-block"> 望着雕像,哪怕是背影,满心的温馨</p><p class="ql-block"> 作者是有情人,用作品表述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假“外国夫妇” 是顾及国人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一个女人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不就是有个结实的肩膀可以依靠吗?</p> <p class="ql-block">雕像背后下方有作者的签名,</p><p class="ql-block">是根据泥质原作翻模制作,下方3/9表示:这批共九件这件为第三号,有作者签名,就是原作。但有数量限制。</p> <p class="ql-block">這两位正在观赏的作品《分离》</p><p class="ql-block">只经历过WG的人,才能理解《分离》</p> <p class="ql-block">他们关注的是这件</p> <p class="ql-block">妻子伏在丈夫胸前哭泣</p> <p class="ql-block">丈夫脚下还有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爸爸拉着孩子的手,孩子抱着爸爸的腿,小小的他仰头望着哭泣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妈妈为什要哭?他不解有些怕!</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名句:</p><p class="ql-block">“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此事古难全 ”</p><p class="ql-block">但,这是在WG中,在接受 “ XXXX 再教育”的口号下,应当上学的学生,上山下乡; 机关,单位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家庭被拆散,家人天各一方,遥遥无期。</p> <p class="ql-block">这是何燕明的儿子何布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爸,…记得是1970年,您在河北农村一个仅仅30来户人家,名叫“野井”的小村里落了户,靠挣工分艰难度日。您在信中告诉我,村东头有一间小泥屋,是您的住所……我也回信告诉您,我在陕北黄陵县建庄公社,一个叫瓦垚坪的,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里插队落户,我们三个男生住在村头最高处的一个土窑洞里……那段时间,说绝望或许有些过,但说无望一定是真真切切的。</p><p class="ql-block"> 1970年何燕明44岁,儿子18岁</p> <p class="ql-block">关于《离别》题材的作品很多</p><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艺术家基里科的《离别》,</p><p class="ql-block">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与妻子的生死别离</p><p class="ql-block">慷慨赴死。</p><p class="ql-block">雕塑版,油画版都是基里科名作!</p> <p class="ql-block">卡尔波.获罗马大奖的作品《赫克托尔与儿子》 大英雄与小儿子的诀别,十分感人。</p> <p class="ql-block">对比下,最感人的还是何燕明的《分离》</p><p class="ql-block">很可能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时期 ,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何燕明从1957年被划作右派,</p><p class="ql-block">他的大儿子何布5岁,他被下放到农村</p><p class="ql-block">亲人四散,无望的分离,刻骨铭心的痛。</p><p class="ql-block">1978年重新回到中央工艺美院,他52岁</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人生最好的时光已在农村流逝。</p><p class="ql-block">亲历的苦难在何燕明的手中塑成《分离》</p><p class="ql-block">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读出其中的苦难,无望的哀伤,是那非常时期实彔。</p> <p class="ql-block">  把《相伴》与《分离》作一组更能理解何燕明心灵巨大的创伤,更为作者把悲怆化作创作的激情而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 《分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2024/08/26 霜妪於燕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