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泰山小记

夏沫ぺ浅浅笑

<p class="ql-block">  8月23日下午下班后,我和康哥背上早已收拾好的行装,搭上姐姐姐夫的车跟着导航来到了泰山脚下的红门停车场。来之前,虽知道最近每天登泰山的人爆满,可还是忽略了景区停车场的容量。我们到的那个时间,停车场跟本进不去。大家正讨论是否将车驶离景区,停下车再走回景区的时候,听到路边两个当地妇女招呼道:“就近停车,有车位……”尽管有些担心会上当受骗,还是抱着了解一下的态度问了问价格,两名妇女倒也干脆利落:“停车费50元,不计时,你们什么时候下山开走就行。”价格还算公道,姐夫立即拍板:“就这儿吧。”于是,跟着那俩妇女来到了旁边一居民楼外的马路边,按她们的指挥将车停好。从后备箱拿出食物在路边找了个平台快速填饱肚子。这时,看到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巴车载着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特种兵“们来到了泰山。看到这么多人,俩小孩心情特别激动,胡乱吃了两口便催着我们赶紧走。</p> <p class="ql-block">22时00分,来到泰山游客中心排队检票。</p> <p class="ql-block">22时15分,出游客中心从关帝庙开始上山。</p> <p class="ql-block">22时21分,过红门。</p> <p class="ql-block">22时34分,到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22时51分,到斗母宫。</p> <p class="ql-block">22时57分,过三官庙。</p> <p class="ql-block">23时18分,到达经石峪。</p> <p class="ql-block">23时26分,过水帘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3时34分,看到石阶上刻着“海拔:500.0米”字样。</p> <p class="ql-block">23时46分,第一次停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8月24日00时21分,到达壶天阁。</p> <p class="ql-block">00时26分,过迴马岭。</p> <p class="ql-block">00时40分,第二次休息。</p> <p class="ql-block">01时10分,到达中天门。这里地势较平坦,像一个较大型的步行商业街。街上一个又一个商家不断地向游客兜售水、食物、拐杖、纪念品,当然,也有租赁大衣的。好些人会选择在这里吃饭、休息、补给。</p> <p class="ql-block">从中天门往上,山路逐渐陡峭,人流也变得更加集中。尽管上山前我们一再嘱咐俩小东西一定要紧紧跟好大人,不能自己往前跑。可一到了山上,两个小孩像是被放归山林的小兽撒丫子往前跑,早把大人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个子小,休力又好,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走的飞快,我们三个大人只好在后面一路狂追。前几日从网上看到有人说去登泰山在万仙楼(刚过红门就是万仙楼)那儿就将孩子挤丢了,吓得蹲在山上大哭。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提前做了准备。扒拉出康哥幼儿园时玩剩下的一桶荧光棒,上山前给我和姐姐还有俩孩子的包上各挂上两根,再一人手上戴上两根。别说,这一晚上荧光棒还真起了大作用。山上人实在太多,光线又暗,一错眼的功夫,就被挤散了。抬头乌压压全是屁股和背包,跟本认不清人。这时候,荧光棒的作用就休现出来了,越是灯光昏暗的地方瞧得越清楚。</p> <p class="ql-block">01时27分,到达供奉财神的增福庙时,姐姐和姐夫已落在我们身后很远。我喊俩小孩停下来休息,顺便等姐姐和姐夫跟上来吃点东西补充下体力。</p> <p class="ql-block">02时13分,过云步桥(云步桥的照片是下山时补拍的)。</p> <p class="ql-block">02时16分,到达五大夫松。</p> <p class="ql-block">02时35分,过朝阳洞。</p> <p class="ql-block">02时40分,无意中从脚下的石阶上看到“海拔:1000.0米”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02时41分,到达对松山。这里也是泰山景区的一个补给点,只是规模不是很大,没有中天门那边热闹,商品价格却比中天门要实惠很多。</p> <p class="ql-block">03时01分,我感觉有些累了,喊孩子们就地休息一下。准备迎接接下来泰山最难爬的一段路“十八盘”。终于跟上来的姐姐说姐夫感觉身体不适,放弃继续登山了。就地找了块大石头躺下休息等我们下山。</p> <p class="ql-block">03时15分,来到泰山景区最经典的一段山路:“十八盘”。此处石碑上介绍道:“十八盘”是泰山盘道中最险要的一段,全长0.8公里,石阶1600余级,盘道两侧崖壁如削,题刻遍布,远望如天梯高悬。明代人曾咏吧“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p> <p class="ql-block">03时34分,过龙门。T再往前走山路中光线愈发地昏暗,我背的手电筒突然闪了两下自动关机了。我摁了两下开关,没有任何反应。呃……不会是没电了吧?不禁有点懊恼,早知道我省着点用啊,前面路段沿途石壁上都装了灯,光线还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游客越来越密集,三五不时出现“堵人”现象。有那沉不住气的游客就忍不住喊了:“唉……前面的,快走啊……”前面的也不甘示弱:“后面的,着急可以飞过去……”前后这一唱一和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04时10分,实在有些累了,我喊俩孩子靠边席地而坐,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04时14分,到达昇仙坊。</p><p class="ql-block">越往上人越多,好多人累得就地休息,也不管坐哪儿了。有位穿着景区工作服的泰山小哥拿小喇叭不停地喊话:“休息的游客请靠牌坊中间坐,把两侧的路让出来方便游客上下……”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游客一屁股坐下就不想动了,哪里还会理会小哥的喊话。真真是难为这位敬业的泰山小哥了。</p> <p class="ql-block">04时29分,终于到达南天门。所有经过南天门的游客都要此停下脚步拍照打卡,因此,这里是堵人最严重的一段。</p><p class="ql-block">好多人认为到达南天门,就到泰山山顶了。其实不然,此处海拔高度仅为1460米,只是泰山十八盘的尽头而已。</p> <p class="ql-block">04时43分,过了南天门,就是泰山的天街了。泰山天街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的一段依山势而建的平坦的街道,全长约有一百米。这里商铺林立、游客如织、人声鼎沸、亦街亦市,因山谷中轻烟袅袅,犹如天上仙境,故名天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登上天街。与第一次行走在天街上时的神圣详和相比,这一次来仿若一不小心误入了丐帮的地盘。只见街上哪儿哪儿都是盖着军大衣蒙头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人,间或听到一两声或悠扬或沉闷的呼噜声,哪怕身旁放着臭烘烘的垃圾箱,也丝毫不影响人们的黄粱美梦。那景像简直让人一言难尽。我都怕这场景会彻底颠覆泰山在孩子们心目中雄伟圣洁的印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天街行至西神门下,看孩子们困得睁不开眼了,姐姐说;“要不,你们仨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吧,我去趟碧霞祠。等我下来,咱一块儿下山。”于是我带两个小孩找了个看起来还算干净的角落,拿出一次性雨衣铺到地上,坐下来休息。由于整个上山过程一直在不停地出汗,这会儿浑身上下早已被汗水浸透,盘在脑后的头发上都在滴水。此时,天已蒙蒙亮,清晨的山风带来丝丝凉意,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冷。好在我们都带了长䄂外衣,赶紧拿出来套上,以免着凉。我们仨坐在那儿吃了点东西,聊了会儿天,看他俩有点眯瞪,我怕他们睡着叫不起来,便收拾东西打算带他俩也上去看看。孩子们问:“继续往上走能看到什么?”上面有碧霞祠、玉皇顶,分别是供奉泰山老奶奶和玉皇大帝的地方,你们可以理解为有两座庙。当然,玉皇顶还是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不过这个时间咱们走过去太阳恐怕已经升得老高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会儿玉皇顶上的人一定超级多,我们上去恐怕也挤不到可以看日出的地方。”我解释道。其实,此时已有游客陆续从西神门往下走了。我猜这些人大概是后半夜上到山顶没有抢到观看日出的位置才早早往下走的。俩小家伙实在是累了,听我讲了看不到日出,对继续上行也没了欲望。</p> <p class="ql-block">尽管没能登上玉皇顶我还是要向孩子们介绍一下这泰山之巅——玉皇顶。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因其峰顶建有玉皇庙而得名,其海拔约为1545米,玉皇顶不仅是泰山的最高点,还是历代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玉皇庙内供奉着玉皇大帝神像,是山东省内海拔最高的庙宇之一。平日大家所讲的泰山登顶,指的就是登上玉皇顶。</p> <p class="ql-block">好在俩小孩与我一样,只是单纯为了来爬爬山,对登不登顶、看不看日出并无执念。我们赏赏景、呼吸下泰山的新鲜空气、拍拍照也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若有人问:两次登泰山都没有看日出,也没有登顶,遗憾吗?我觉得还好。第一次来,累得四脚着地,爬到天街已是我的极限,当时的我跟本没有徒步下山的勇气。而这一次,同样是从关帝庙徒步上山到达天街,似乎没有第一次上来时那么累了。况且,这次来之前孩子们便已经确定了要挑战全程徒步上下山的目标,若不保存一点体力我担心自己坚持不到最后。</p> <p class="ql-block">05时50分,姐姐还没下来,打电话也没人接。于是我决定趁着人不挤先带俩小孩下山。</p> <p class="ql-block">06时00分,姐姐那边没动静,我只好给姐姐发信息,告知我们不等她了,俺仨先下山。</p> <p class="ql-block">此时,山谷幽静、空气清新、薄雾袅袅,时而传来阵阵虫鸣,一路欣赏着前方苍翠的山谷美景和苍劲有力的石刻再次走过南天门、昇仙坊、龙门、十八盘……</p> <p class="ql-block">07时20分,偶然回望一眼身后的山顶,晨光照耀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仿若传说中的“日照金顶”。</p> <p class="ql-block">过了十八盘,往下走了不远,便看到了在半山腰等我们下山的姐夫。稍事休息,我们仨继续下山,姐夫留在原地等着接应姐姐。</p> <p class="ql-block">8月24日,天气晴好、阳光普照。越走越热,越热就越觉得累。我们仨一路走走停停,过了中天门,已经热得不行不行的了,路上看到带孩子上山的游客我总忍不住想劝退人家。</p> <p class="ql-block">好像从康哥说:“妈妈,我想吃根老冰棍儿……”开始,我的前脚掌就开始变得生疼起来,后来疼痛逐渐往上蔓延到脚腕、小腿、膝盖、大腿、腰、背……直到肩膀。我也急需老冰棍来续续命。</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到前方路边有遮阳伞的影子,我说:“哎,快走,前面有冰棍……”终于,赶到摊位前,发现只卖水……再往前走,又是这样……再往前走,又是这样……到最后,孩子们都以为我在骗他们……终于,看到卖冰棍儿的了,我迫不急待地掏出手机买买买。</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以前没有体会,总认为上山需要抬腿,多费力呀,下山嘛,呼呼往下跑就是了,跟本不费什么气力。就这样,我们仨靠着几根老冰棍,终于终于在中午11时40分跄跄踉踉回到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进入游客中心,又是一次颠覆俺认知的景像,只见游客中心的地板上黑压压或坐或躺了一片人,活像全国各地的丐帮弟子齐聚于此。累瘫了的我也顾不得什么形像了,把背包往地上一丢,一屁股坐地上再也不想起来。俩小孩儿倒还好,这儿瞧瞧那儿看看,似乎并不觉得有多累。我掏出背了一路的啤酒,打开一罐咕嘟咕嘟灌进肚里,这一路的疲惫似乎得到了一丝缓解。</p> <p class="ql-block">12时10分,姐姐姐夫返回游客中心,稍事休息,我们离开游客中心回到车上。</p><p class="ql-block">12时30分,启程回家。</p> <p class="ql-block">问孩子们:“以后还想去爬泰山吗?”孩子们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又点点头。也不知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但我想,泰山的魅力决不止登这一次。</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的泰山之行,没有登顶、没有看日出,却并不觉有任何遗憾。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圆满?就当是给自己留一点进步的空间或留一点对泰山的念想也好。毕竟登山的意义不止是登顶,还有享受过程、享受沿途的风景,是清欢,是自由,是追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