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始建于1983年,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各个历史阶段,其中以周、秦、汉、唐等朝代的文物最为丰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博物馆的外观采用了唐代建筑风格,气势恢宏,典雅庄重。内部则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文物收藏的宝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博物馆内的文物,都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象征。馆内的文物,都是历代文化的载体,如青铜器、陶器、玉器、金银器等,都是古代文明的瑰宝。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也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是艺术的殿堂。馆内的文物,很多都是艺术品,如壁画、雕塑、书画等,都是艺术创作的典范。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还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馆内的文物,很多都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如民间工艺品、民俗用品等,都是民间文化的精华。博物馆不仅是民俗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也是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丰富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的活力与乐趣。</p><p class="ql-block">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观赏文物,是体验博物馆魅力的最佳方式。你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博物馆内,你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解说员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你还可以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比如,你可以尝试制作陶器,体验古代工匠的生活;你也可以参与文物修复,感受文物保的重要性。这种活动不仅能让游客放松身心,还能享受到文化的滋养与疗愈。</p><p class="ql-block">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你还可以购买到各种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以文物为设计元素,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是游客带回家的纪念品和礼物。</p><p class="ql-block">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集历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无疑是每一个到访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那份来自干年前的宁静与庄严。无论是文物赏、互动体验还是文创产品,陕西历史博物馆都能为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这个夏天,不妨来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走一走,让心灵和身体都在这片历史的天空下得到彻底的放松与净化。</p> <p class="ql-block">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序言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气势磅礴、雕工精美的硕大石狮,名为"顺陵走狮”,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最大的古代石狮雕刻,是以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顺陵前的石狮为原型复制而成。这尊石走狮身体与底座为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高3.05米、身长3.45米,代表了这一时代石刻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被誉为“东方第一狮”,观众从它身上可以看到唐代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不凡气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展馆</b></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p><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旟鼎”</p><p class="ql-block">时期:西周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2年眉县杨家村铜器窖藏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p><p class="ql-block">材质:铜器。</p><p class="ql-block">👍西周青铜器“旟鼎”内壁上刻有铭文,反映了当时,“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土地占有制形态,它的重要在于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周朝土地“井田制”的政策。</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多友鼎”</p><p class="ql-block">时期:西周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出土</p><p class="ql-block">地点:1980年陕西长安斗门镇出土尺寸: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腹深31厘米,重35 干克</p><p class="ql-block">材质:铜器</p><p class="ql-block">👍西周晚期“多有鼎”</p><p class="ql-block">当时猃狁(匈奴祖先)进犯京师,多有受命率兵向西反击,结果大获全胜,杀敌356人,缴获战车127辆,收复大片土地。周厉王赏赐多有青铜有100钧,这一钧是30斤,多有就用其中一部分做了这个鼎,并在鼎上铭文记录了这场战争。</p> <p class="ql-block">精品文物赏析--战国青铜龙(陕西历史博物馆)。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成型,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龙是战国时期秦国或秦代的遗物。</p><p class="ql-block">如此巨大而神秘的青铜器物,其用途是何种用途,考古专家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它属于祭祀礼器,有十条龙,两条缠绕为一组,代表四个方向。另一种意见认为,至少有八条龙或者更多,复原后应与中山王墓出土的鸟柱青铜盆上的龙体相类似。第三种意见认为,它应该是巨型乐器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展馆</b></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如汉金饼、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彩绘陶钟、汉酱釉绿彩云纹陶奁、西汉彩绘骑兵俑、西汉上林铜鉴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如汉金怪兽、晋“晋归义羌王”金印、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十六国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北魏彩绘骑马吹号角俑、南北朝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萨三尊铜像等,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鎏金銮银铜竹节熏炉”</p><p class="ql-block">时期:汉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陕西兴平茂陵无名冢丛葬坑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 干克</p><p class="ql-block">材质:铜器</p><p class="ql-block">👍“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上面有九条龙,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天子。他的第一位主人就是汉武大帝刘彻,用它在皇宫里制造仙气用的,后来赏赐给了平阳公主,以及她的丈夫大将军卫青,作为他俩的新婚礼物。当初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后来卫青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可谓是亲上加亲。</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皇后玉玺”</p><p class="ql-block">时期:汉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0.033干克</p><p class="ql-block">材质:玉石器</p><p class="ql-block">👍这枚不起眼的印,竟是“皇后玉玺”,他是1968年一名叫孔忠良的小学生,放学回家途中捡到的,正打算要扔掉的时候,看到上面有个小猴子,就带回家了。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块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雕刻的螭虎,而这个印的主人,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第三展馆</b></p><p class="ql-block">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p><p class="ql-block">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p><p class="ql-block">时期:唐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高6.5厘米,长15.6厘米,</p><p class="ql-block">口径5.6厘米</p><p class="ql-block">材质:玉石器</p><p class="ql-block">👍他穿越了千年时光,从大唐而来,是开元十六年,大康国进献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他被称为“来通”是流出联通的意思。打开兽首嘴巴上的金塞子,酒就可以从这里流出。</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青瓷提梁倒灌壶”</p><p class="ql-block">时期:五代文物</p><p class="ql-block">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高18.3cm,腹径14.3cm</p><p class="ql-block"> 材质:瓷器</p><p class="ql-block">👍这件雕花精美的“青釉提梁倒灌壶”,被称为古代的黑科技“千年魔壶”,并且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以狮子之口作壶嘴,画中之王牡丹缠绕壶身,由于无口无盖,在壶底有一梅花形注口,把洒注入梅花孔,故名倒灌壶。</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 黑釉"油滴"碗》</p><p class="ql-block">时期:宋</p><p class="ql-block">文物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陕西渭南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高8.5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p><p class="ql-block">材质:瓷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非常容易被忽略的黑釉油滴碗,它在边缘的角落里,似乎毫不起眼,但他却是来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及于赵宋之世”宋代、这是一个风雅颂的时代,黑瓷本身是瓷器啊,普遍单调的一种釉色,但是宋人却奇迹般的创造出了这种结晶釉,让看似死板的黑盏变得生机勃勃,深刻的影响了后世一千年,连古人都盛赞这油滴釉器,“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晶莹夺目”。</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p><p class="ql-block">时期:唐</p><p class="ql-block">文物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通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p><p class="ql-block">重549克</p><p class="ql-block">材质:金银器</p><p class="ql-block">👍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此壶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更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玄宗驯养舞马祝寿的故事而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p><p class="ql-block">时期:唐</p><p class="ql-block">文物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客藏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14.3厘米,重1879克</p><p class="ql-block">材质:金银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来自唐代的,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银罐在出土时,罐内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金箔,其上立着12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小巧玲珑,跟拇指般大小,但是满身的鳞片却清晰可见,水中还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而它也一度被称为是一件法器。</p> <p class="ql-block">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此印由煤精制成,呈球体8棱26面,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各具其用途,据考该印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印。</p> <p class="ql-block">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香孟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撒落于外,-干多年前的黑科技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秦“错金杜虎符”</p><p class="ql-block">秦朝虎符至今只有3枚问世,收藏于陕历博的这枚最为特别,为立虎形象,背上有错金铭文40个字,写的是虎符的用法。</p> <p class="ql-block">“鎏金铁心铜龙”</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来自唐朝的金龙!太漂亮了!太漂亮了,龙、或许就应该这样的吧宛若游龙,翩若惊鸿!遒劲有力,踏祥云从天而降龙首抬起,气势恢宏!双目圆睁,不怒自威龙尾飘然未落,龙身线条优美流畅将盛唐时期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怪兽”是整座博物馆里造型最奇特,主人最神秘的一件文物,金怪兽,他在陕北神木县,一座高级匈奴墓葬中被发现,通体用厚0.12厘米的金片,锤揲而成,高11.5厘米,它有驴的耳朵、鹿的身体、马的蹄子、蝎的尾巴、头上还有一对大大的鹿角,这种造型就被叫做怪兽,整个金怪兽站在四瓣莲花形的托座上,通过花瓣上12个可以缀钉的小圆孔推断,它应该是匈奴首领帽子上的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鸳鸯莲瓣纹金碗”</p><p class="ql-block">时期:唐</p><p class="ql-block">文物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客藏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p><p class="ql-block">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p><p class="ql-block">材质:金银器</p><p class="ql-block">👍这件就是李白同款的金碗 “鸳鸯莲瓣纹金碗”上面有两层莲花瓣浮雕,在花瓣里面还有各种动物的纹饰,更关键的是,它重达九两半,唐代的一两大约40克,放到现在,那也是我买不起的碗。</p> <p class="ql-block">12生肖彩色陶俑</p> <p class="ql-block">“牛尊”国家一级文物,仿牛型的盛酒器,牛的背上是一只站立的老虎,老虎脚下踩的是酒壶盖,盖子用子母扣与牛身相连接,牛尾做把,牛嘴倒酒。</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三彩载乐骆驼俑”</p><p class="ql-block">时期:唐</p><p class="ql-block">文物级别: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尺寸:通高58厘米,驼高48.5厘米</p><p class="ql-block">材质:陶器</p><p class="ql-block">👍你见过坐在骆驼上开演唱会的吗?这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丝绸之路上,文化,音乐等领域的兴盛与交流场景。七男一女组合,手持笙、琵琶、排箫、拍版、箜篌、笛萧,中间是一位载歌载舞的女子,不愧是大唐的“顶流乐队”。</p> <p class="ql-block">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门票:基础馆免费预约,珍品馆30元,壁画馆270元。想要顺利参观,记得提前通过某团或公主号预约哦,每天10点、11点、18点、19点整点放票,手慢无!</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8:30-18:00, 17:00停止入场,合理安排时间,别错过精彩展览。</p> <p class="ql-block">摄影 愚翁</p><p class="ql-block">编辑 愚翁</p><p class="ql-block">文字 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 赏荷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