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前(是不是觉得很悠久很悠久,很久很久以前?嗯,若换一种表述,那是跨越两个世纪、整整50年以前的事了),1974年8月25日,我离开那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宝石大队三队——22屯,到40里地外的公社所在地读书(去公社有三条路。推车骑车、赶牛车走八里地大岭,冬季走不足三十里路的十五东沟,春夏秋步行可走约二十里路的十五大岭)。</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15周岁。距家2里地的大队学校,只能读到六年级(初一),七年级只能去公社中学(全称石头河子公社五七中学)。</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的农村,至少我们家那个大队,比较贫困。多数人家,让孩子读到三年四年,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失学儿童或闲散在家,或去生产队当“半拉子”挣工分。最多是读完六年级就算了。我们六年级时的20名同学,八月开学到公社中学报到的只有5人(到11月底就只有我一个人在读了)。其中一个和我同岁的男同学,当年就结婚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我们村和公社之间,没有公路,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更没有出租车了。路是由一段在用集材路、一段废弃集材路、翻山土路和一段公社自修的土路组成。路面就是就地取材的风化料铺成。铁篐木鼓牛车的碾压、冻融翻浆、雨水冲刷以及失修,沟坑遍布,勉强叫路。中间一段翻越八虎岭,一上一下约4里路。在干爽的时候,人通行,除翻越八虎岭那段骑自行车通行,或者推独轮山地车通过,都可以。雨天或雨后,鞋子会粘着很多粘性的土 尤其是自行车、推车 轮子上粘的泥使车轮不能转动,需不断地刮泥 甚至不如扛着车走。</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想的,在那个真实看不出读书有什么用的年代,在那个学校叫五七中学、学工学农并不学书的年代 ,在那个贫穷的只求一家人能吃饱饭的年代,他们竟让我去公社中学读书。</p><p class="ql-block"> 是妈妈亲自送我去报到的。一早趁凉爽,妈妈把行李、一袋玉米面(自带粮食换食堂饭票)装在独轮推车上,备了一根带挂钩的辅助拉绳。妈妈推着车,我跟着妈妈,我们出发去公社中学。到八虎岭脚下,我用辅助拉绳助力。好像走了五六个小时,我们才到中学。公社是一个通火车的地方。算是山外了。自从妈妈送我出来读书,山里那个小屯和大队,除了每周回小屯一次、寒暑假回去 ,驻足最长的一次,就是1977年7月高中(九年级)毕业到1978年3月底这一段务农的时光了。</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后知后话。 就在送我出来读书那年六月(农历五月),我的妈妈刚过了她36岁本命年生日(过了生日,不是做生日,是时间上经历了。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父母自己不做生日,只在孩子生日那天早上,给过生日的孩子一个煮鸡蛋)。也就在妈妈生日那天,一个女婴在800里之外的一个小县城城郊呱呱落地了,她在十八年之后走进了我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妈妈推行李的独轮车,结构如图。现在已无法找到原型车。这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