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古镇

光华视野

<p class="ql-block">‌ 锦溪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这个古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 松下DMC~FZ1000数码相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菱荡湾</p> <p class="ql-block">  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陈妃偏爱锦溪山水,恋不忍离,死后水葬于此。 陈妃水冢静卧在镇南五保湖中,四周长满芦草。令人惊奇的是不管水位多高,陈妃水冢总是露在湖面上,摇曳着绿色的踪影。锦溪古镇八大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莲池</p> <p class="ql-block">  锦溪莲池禅院,也被称为莲花池和古莲寺,始建于‌南宋时期,因纪念宋孝宗的宠妃‌陈氏而建。该寺院三面环水,风景秀丽,以其宁静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寺院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如850多年的‌罗汉松、700多年的‌文昌殿等,这些都是寺院的宝贵遗产,见证了寺院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莲池</p><p class="ql-block"> 禅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p><p class="ql-block"> 书法</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亦称文星阁、片云阁,位于苏州昆山市锦溪古镇,清代建筑,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建于通神道院内,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移建至莲池禅院内,阁内供奉主宰文运、点派状元的文曲星,耸立于古莲池畔,是锦溪镇上保存完好的一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渔船</p><p class="ql-block"> 码头</p> <p class="ql-block">  古莲桥‌:是锦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五保湖中央,具有八百多年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莲桥</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莲桥</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锦溪众安桥‌,俗称牌楼桥,初名‌南塘桥、南观音桥,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并在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再度重修。这座桥位于‌锦溪古镇,是锦溪诸古桥中跨度最大、最高的石桥。众安桥的桥长为23.4米,桥高5.1米,跨度9.0米,桥面宽3.5米,为石板平桥,两边有引坡,桥面两侧设有石框砖砌护栏,桥板侧面镌刻“重建众安桥”。‌</p> <p class="ql-block">‌‌ 金石人家‌、‌‌丁宅‌、‌‌锦溪壶文化馆‌、‌‌张省美术馆‌、‌‌马若特泥禅坊‌和‌‌古砖瓦博物馆‌:这些地方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是了解锦溪历史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丁宅</p> <p class="ql-block"> 金石</p><p class="ql-block"> 人家</p> <p class="ql-block"> 作者</p><p class="ql-block"> 书法</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里和桥,俗称南塘桥,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为锦溪诸古桥中最古老,跨度最高大之石拱桥。里和桥为明代“锦溪八景”之一《古井风亭》所在地,明书画诗三栖大家文征明有诗称赞:“改邑何妨旧井存,苔花翦翦玉栏春。轱辘声声千年泽,不是邮亭阅古人。”</p> <p class="ql-block">  里和桥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建筑本身,还在于它与当地文化名人的关联。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曾多次来到锦溪进行写生,其中一幅以里和桥为背景的油画作品《晨》被联合国选中,作为1985年的联合国邮局首日封图案,这使得里和桥的知名度不仅局限于国内,而是走向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南大街的西首,隐藏着通神道院,这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通神道院,原名“天庆观”,始建于南宋,历经元、明、清各代的扩建,现存东岳殿及山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道教寺庙,锦溪古镇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在锦溪古镇,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如袜底酥、海棠糕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也是了解当地风俗文化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锦溪十眼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锦溪古镇南,是一座花岗石多孔平板桥,由一孔较高的平板与九孔低平板桥连接而成。该桥全长52米,高3.1米,桥宽2.7米,中孔跨度3.5米,造型优美。十眼桥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后在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重建,并经过多次修缮。1997年,十眼桥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这座桥不仅是锦溪古镇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观湖赏月的极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十眼桥</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五保湖</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五保湖</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菱荡湾</p> <p class="ql-block">  陈墓邮局‌,位于锦溪古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邮局,最早成立于清朝末年,最初被称为“陈墓邮政代办铺”。新中国成立后,它更名为陈墓邮电局,隶属于昆山县管理,成为当时收发信件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 这个邮局成为了锦溪古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尤其是门口的邮递员雕像和邮筒,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陈墓镇在1992年10月8日复名为锦溪镇,但陈墓邮局的名字并未更改,继续承载着锦溪古镇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锦溪</p><p class="ql-block"> 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