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2日早上郑州游学第一站:河南博物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音乐源在骨笛,现于贾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哲学源在周易,成于老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姓氏源在炎黄,根在中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国家源在夏代,都于偃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院义务讲解志愿者黄老师</span></p> <h1> 贾湖骨笛 出土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用鹤类尺骨制成 ,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 贾湖骨笛的发现也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h1><h1> 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相继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贾湖遗址破土而出——而贾湖遗址,却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华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遗址。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笛能够改写的,远非整部中国音乐史那么单纯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h1><h1>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贾湖骨笛用鹤的尺骨制成,多为七孔,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竖吹方法测试,可奏出六声音阶的乐音,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经过探索,音色明亮、古朴,有着原始风格的古乐之声已经从贾湖骨笛“散入”现代人的耳鼓。</h1> <h1> 唐代金简,1982年在河南登封嵩山峻极峰北侧石缝中发现,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久视元年(700年)七月七日“乞巧”日,武则天到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金简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以纯度96%的黄金制成。正面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2字:“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文中“上”指女皇武则天,“圀”通“国”,“曌”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除武曌罪名”意为解除疾厄,以得长生久视。此年武则天77岁,金简及铭刻是研究武则天晚年思想的珍贵史料。</h1> <h1> 云纹铜禁,青铜器,春秋晚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量95.5千克。河南南阳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h1><div><h1> 云纹铜禁出土于淅川下寺2号春秋晚期楚墓,此墓虽然被盗挖,仍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经过考证墓主人是楚庄王的儿子王子午(公元前558年为令尹,公元前552去世)。</h1><h1> 云纹铜禁纹饰繁缛,工艺复杂,是我国最早的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青铜器之一。十二条龙形附兽昂首鼓腹翘尾,头顶的冠饰与两旁的角饰都是浮雕透孔云纹,兽尾插着尾花。兽首面对禁面张嘴吐舌,舌头翻卷着至于禁面上边,其状像是眼睛在盯着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禁底有12个龙形兽支撑着禁身,挺胸凹腰。</h1><h1> 这件铜禁发掘出土时,禁体破裂成十余块,铜梗残断,云纹剥落,附兽、座兽全部从本体脱落并且大部分残缺不全,已成数百块碎片,铜梗和铜渣装了几个袋子(图1)。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先生,带着他的几位徒弟,用了4年时间,通过拼接、矫形、粘接、翻模、补配、做旧处理等手段,最终将云纹铜禁完整修复,使铜禁恢复原貌。修复过程中,首先用较完整的兽体制作石膏模,用锡浇注成两个半兽,视兽体缺少什么,就从上面截取补配。头顶上的顶花以及尾部的尾花脱落及残断,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用较大的残块翻模补配粘接。附兽及足兽的顶花、尾花几乎都是补配的。铜禁破碎到如此程度,让人惋惜,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能够为近距离观察铜禁结构、研究铜禁铸造工艺提供便利条件。 </h1></div>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妇好青铜鸮(xiao)尊,是商代晚期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妇好鸮尊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青铜器,以其独特的猫头鹰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闻名。它整体作站立鸮形,造型生动传神,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妇好鸮尊的器身铭文“妇好”,表明其与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关联。其外形特征包括:</span></h1><h1>头部:头部微昂,圆眼宽喙,小耳高冠,胸略外突,双翅并拢,粗壮的双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使器物显得挺拔矫健,气宇轩昂。</h1><h1>纹饰:通体满花的装饰有蝉纹、夔纹、云雷纹等八种之多,花纹绚丽,繁缛富丽的线条和立体造型巧妙结合,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h1><h1>器盖:器盖置于鸮首后部,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通体满花的装饰有蝉纹、夔纹、云雷纹等八种之多。</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妇好鸮尊不仅是商代艺术的代表,也是智慧与胜利的象征,体现了商代人们对智慧和勇气的崇拜。这两件妇好鸮尊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是研究商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表述。这里的“中国”,意指现在的嵩洛地区,亦泛指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三千多年前,嵩洛地区就被古代先民们视为世界的中心。通过嵩岳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嵩岳地区形成的“天文观”、以及“天地之中”的观念和中国古代山岳崇拜、嵩岳地区的文明起源等四部分,分析讲解了在三千多年前,嵩洛地区就被古代先民们视为世界的中心。“天地之中”这一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古人世界观与宇宙观的深厚凝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尊铭文,是指何尊上面的铭文,铭文中的内容“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出土最早的见证。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周成王迁都于洛邑作为天下的中心,即“宅兹中国”的功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周王赏赐何贝30 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何尊铭文记述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迁都等西周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与《尚书》之《洛诰》《召诰》中的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内容为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洛邑(今河南洛阳)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其中有“宅兹中或(国)”四字,意思就是在“中国”这个地方营建都城——这是已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所指乃今洛阳及其周边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虢国玉柄铁剑是我国出土的最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中华第一剑”。</h1> <h1>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1927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这批历经周折辗转的青铜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开启了河南文物事业之路。</h1><h1> 莲鹤方壶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接近于以晋地器物为代表的中原色调,又有接近于楚地器物的飘逸风韵。 [5]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h1> <h1> 龙耳虎族方壶是由河南博物院精心收藏并保存在1978年从河南西川下寺一号楚墓出土而来的。它可是一件春秋时期的珍贵青铜器呢!那么,这件方壶最吸引人之处究竟在哪里呢?它的整体外形和纹饰又有何特色呢?别的不说,咱们单说它的气度非凡,魁梧英勇,呈现出庄严又充满动感与韵律之美的性格。要知道,这样的壶在春秋战国时期可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身高可达79.2厘米;口部的宽度为18.8厘米,长度达到22.7厘米。这样英姿飒爽的一件方壶,简直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般。壶是古人盛酒用的,也用于盛水。龙耳方壶壶体高大精美,装饰华丽,颈部双龙、足下双龙形象生动怪异,使庄严的器形蕴含着生机和旋律感,为春秋楚青铜方壶的代表作。</h1> <h1>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东,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1]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h1> <h1> 河南博物院珍藏东汉石辟邪,庞大生动,以狮子为原型融合老虎特征,象征镇墓辟邪和尊贵地位,展现汉代艺术品雄浑大气。</h1><h1> 东汉时期的这座神秘的怪兽为何被命名为“石辟邪”呢?它的造型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它的用途又是什么呢?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这座东汉石辟邪,不仅是一件历史的瑰宝,更是一部生动的艺术史诗。</h1><h1> 辟邪,这个名字源于印度的梵文,意思为大狮子,是古代帝王和贵族陵墓前的守护神兽。正如其名,石辟邪不仅具有镇墓辟邪的神秘力量,更象征着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和崇高地位。</h1> <h1> 三彩鸳鸯盉,陶器,唐代,长29厘米,宽18厘米,高26.5厘米,重2.675千克。1964年3月29日河南省巩义市黑石关公社石家庄大队大队部门口唐墓出土。</h1><div><h1> 三彩器全名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三彩器形式多样、色泽艳丽、造型逼真,包含着唐代艺术丰满、健美、阔硕的时代神韵,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美学理念,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h1><br><h1>这件三彩鸳鸯盉造型生动,釉色斑驳绚烂,是三彩工艺与实用品相结合的典型器,具有较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器盖的存在和脖颈处细长的形态,此类器具保存起来难度较大,但这件三彩鸳鸯盉几乎没有损坏,非常难得。除此件外,目前仅在河南洛阳新安县发现过类似器具。</h1><br><h1>从器型来看,三彩鸳鸯盉与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盉器较为相近,因此称之为“盉”。隋唐时期的盉,从形制上来看,更趋于仿生,其腹部扁圆,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这件三彩器中的动物羽毛色彩鲜艳,与传统灰褐毛之鸭差别明显,而与鸳鸯之中的色彩斑斓的雄性相似,因此称之为鸳鸯盉。</h1></div> <h1>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是河南省展示与传播古代音乐文化的特色品牌,成立24年来,乐团将一件件中原音乐文物、一首首文献中的乐谱、一个个历史的场景活化呈现,带给人们可以聆听的历史,以华夏正声的盛世重现,谱写着我们共同的音乐文化记忆。演员曲裾深衣,环佩叮咚,仿佛古代乐师款款走来;钟鼓磬瑟、箫管琴笙,奏响古与今的“合唱”……步入音乐厅,天籁古音绵绵不绝,金石之声清越飞扬,为大家展开了一幅可听、可看、可感的历史画卷。</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郑州游学第二站:郑州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馆,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故事。例如,“妙相艺境”、“翰墨双壁”、“天地之中”等展馆,展示了郑州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创世王都”展馆以精妙的设计,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按照时间轴陈列,让游客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月23日早上郑州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双摄手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span></p><p class="ql-block"> 达摩游历中土之时,曾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不知哪一日起,在少室山后山的五乳峰上,达摩择洞禅居,经年累月的面壁修行起来。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从不开口,更不与人往来。人们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都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人说,达摩的观壁坐禅源于古印度,壁观也可能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也有人说,那是在等待有缘人。确实,那位或许曾在江边追苦的神光法师坚守洞外数年。即便在寒冷冬季,达摩观壁多久,他就侍立多久。终于,达摩祖师决定传法于他,后世称为二祖慧可大师。</p><p class="ql-block"> 嵩山少林寺,至今还留着“达摩洞”。少林后山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达摩洞”。相传这正是当年达摩面壁九年参悟佛法的山洞。山洞的正中央,有一块“照壁石”,石头上清晰的显现出了一个轮廓:据说这正是达摩祖师九年以来,“八风不动”,以致于把自己打坐的影子都刻在石头上。<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p> <h1> 牛首饕餮纹铜尊为商代器物,距今有3000多年,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同时出土的就有大名鼎鼎的郑博镇馆之宝兽面乳钉纹铜方鼎。</h1> <h1>郑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兽面乳钉纹铜方鼎</h1><h1> 商代早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的青铜饪食器。商代早期铸品,1974年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出土。原器通高100厘米,口长62.5厘米,口宽60.8厘米</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近日在郑州博物馆正式亮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丝绸之路与黄河水道,作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重要通路,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规模宏大的多元文化交汇融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石窟文化是黄河文化及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石窟寺的保护利用,对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弘扬丝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其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代表公元5世纪中国雕刻艺术的顶尖水平,融汇东西方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与一身,被视为极其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石窟寺的开凿约始于3世纪,盛于5至8世纪,主要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黄河流域等地区,其中重要的石窟有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义石窟等。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是由北魏皇室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所兴造,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代表了公元5世纪中国雕刻艺术的顶尖水平。云冈石窟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犹如一部刻在山崖岩石上的史书,同时亦是融汇东西方文化、中华多民族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的文化艺术宝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于展馆中,石雕菩萨头像、主尊坐佛、石雕龙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从石窟展品到关联内容的数字化,在技术、艺术多重碰撞交融下大放异彩,特别震撼!”在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中,沉浸式感受其恢宏壮丽的风貌和蕴藏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4号早上郑州游学第三站: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是一座讲述早商文化的专题遗址博物馆,建筑创意主要呈现商代文明“金玉共振”“如珠如玉”的文化内涵,建筑外观为抽象的几何造型,是古文明的天然属性,加以斜面、斜线元素,创造出破土而出的磅礴气势。整体建筑与城垣紧密结合,融入商城遗址公园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院讲解志愿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通过其展出的环形浮雕,向公众展示了早期商代的七个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描绘了商代的历史和文化,还反映了商代人民的生活和信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商烫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序厅,首先看到庄严肃穆的商汤王像和气势磅礴的大型商颂浮雕。站在浮雕墙前,思绪随着一幅幅画面穿越到古老的时代——</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商都遗址博物院二层序厅内是巨幅环形浮雕,环形浮雕有7幅雕塑组成:</h1><h1> 玄鸟生商、王亥服牛、景亳之会、鸣条之战、</h1><h1>商汤立国、桑林祈雨、仲丁迁隞</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玄鸟生商”是商族起源的传说。三皇五帝时代,五帝之一的帝喾有一个妃子叫简狄,她吞食玄鸟之卵后生下契。契长大后,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商地,成为商人的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亥服牛”讲述了中华商业的起源。商高祖王亥驯服牛拉车,将商部落生产的东西拉到别的部落,以物易物,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后人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人称为商人。</span></p><h1> “景亳之会”是商汤利用夏王朝与东夷族关系破裂之际联合东夷诸族所进行的一次会盟活动。</h1><h1>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汤立国”讲的是商汤伐桀灭夏的故事。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打败夏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国家——商,定都于亳。</span></h1><h1> “桑林祈雨”,传说商代开国之君成汤灭夏之后,天大旱,整五年颗粒无收。汤于是亲自在桑林中祈求降雨,他说:“我一人有罪不要殃及百姓,若百姓有罪,也由我一人承担,莫要因为一人触犯了上天,而使鬼神作出伤害百姓性命的事来。”不久之后,天降甘霖。</h1><h1> “仲丁迁隞”的隞都,属商代中期。隞都遗址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商城遗址。</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推不动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助你们一臂之力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