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16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2日 星期天 少云</p><p class="ql-block"> 昨晚到了下半夜头痛无比,我感觉头像炸裂开的疼,很难受!其实人很疲惫、很困乏,但头疼得无法入睡。所幸兵站的宿舍每张床头均有氧气可吸,我和志新兄就裹着被子,坐在那儿吸氧。两人这样迷迷糊糊地熬到天亮。</p><p class="ql-block"> 早晨我们和武警兵站的战士们一起共进早餐,餐后稍事休息了一会儿,由一个姓何的战士陪同我们前往“长江源”纪念碑参观。此处紧靠青藏铁路的“长江源特大桥”,设哨卡有武警守卫,没有武警带是不让进去的。蓝天白云下波光粼粼的沱沱河,景色确实很美!</p><p class="ql-block"> 从长江源回来,大家又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头仍然很疼。出去吃了中饭,回来又睡了一觉,起来就感觉好多了,头一点也不疼了。晚饭后大家精神状态基本上恢复正常,总算闯过了高原反应这一关,看来我们在唐古拉山镇休整一天还是明智的。</p><p class="ql-block"> 经和兵站领导协商,今天的住宿费不收,今晚仍宿沱沱河兵站。</p> <p class="ql-block">在“长江源”碑前合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为小何战士留影;(志新兄跟他要了通信地址,答应把这張照片寄给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长江源特大铁路桥(右侧房子就是守桥哨卡)</p> <p class="ql-block">火车通过大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沱沱河公路桥合影</p> <p class="ql-block">长江源景色</p> <p class="ql-block">武警兵站内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房间;(虽然设施简单,但比较干净,最主要的是住兵站绝对安全)。</p> <p class="ql-block">我在床上边吸氧边记日记。</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17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p><p class="ql-block">月 3日 星期一</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为了抢在施工队上班之前上路,我们决定凌晨三点钟出发。一上路就开始下雨,一路漆黑,但路况尚可。因下雨天亮得较迟,车开了一百公里左右发现前方又堵车了,陈志新赶忙下车去协调,施工方终于答应给我们小车放行。上路后又开了一百多公里,于10点多钟到达唐古拉山口,这是我们这次旅行中通过的最高的山口——海拔5231米。山上大雪纷飞,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这个季节在南京可是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可是这里却是冰天雪地,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我们在垭口停留了10分钟,拍了几张照片就赶快离开。</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道路崎岖不平,车开起来颠簸得很厉害。为了保证车子的安全,只好缓慢行驶。11点钟到达安多县城,决定在安多吃了中饭再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竖在路边的“唐古拉山口 海拔5231米”牌子。</p> <p class="ql-block">和竖立在山口的工程竣工纪念雕塑以及“唐古拉山 海拔5231米”牌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山口白茫茫的雪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停在垭口,两个藏族儿童好奇地张望。</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午在安多县城就餐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3日 星期二 雨到晴</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中饭后,从安多驱车驶往今天的目的地——那曲县城。天气放晴,道路平坦,大家心情也好了许多。公路两边的草原非常美丽!那曲高寒草原是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五,它的特点是草中有水,水中有草。沿途一百多公里,可以说基本上见不到黄土,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蓝天、白云、绿草、牛羊、弯弯曲曲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幅青藏高原特有的美丽画面。我们一次次停车拍照,留下那难得一见的美景。</p><p class="ql-block">今晚宿那曲县城的城建宾馆。全天行程439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高寒草原上遍地的羊群</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18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4日 星期二 多云</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九点从那曲出发,目的地拉萨。公路两边那曲高寒草原的美景,仍然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看到好的景色还是不停的下车拍照,结果20公里开了一个小时。后来看看时间不早了,今天必须赶到拉萨,而且纳木措也必须去玩,抓紧时间赶路,一路开到当雄县。为了节省时间不去饭店,在车上喝八宝粥,吃了点干粮当中饭,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藏民也不骑马改骑摩托车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4日 星期二 多云</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钟抵达纳木措景区大门口售票处,停车买票。进入景区大门,车开了54公里才到景区的停车场,从停车场到湖边还要步行2、3公里的路程,这两个距离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最”了吧?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从景区大门口开到停车场的54公里中,要翻越一个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这个垭口坡度很陡,皖生兄第一次没有开上去,只好缓慢退下来。然后他叫我们五个人下车步行上坡,他空车挂一档,加大油门,一口气终于将车开上了山顶。在那根拉山顶稍做休息、拍照,然后又登车前往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纳木措是西藏第二大湖,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纳木措藏语是“天湖”之意,它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纳木措湖边,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蓝天白云下,深邃的湛蓝色湖水清彻见底,如镜的湖面被连绵的雪山环抱。纳木措的湖光山色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能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仿佛回到了生命中最纯净、最自然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在纳木措湖边大家尽情地欣赏美景,拍照留念。看看时间不早了,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p><p class="ql-block"> 上车后直往目的地——拉萨行驶,晚8点钟抵达拉萨。入住拉萨天成宾馆。全天行程458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那根拉山口拍照 ,海拔5190米。</p> <p class="ql-block">在纳木措湖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清彻见底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美景</p> <p class="ql-block">与纳木措零距离接触</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19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5日 星期三 少云到睛</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按照原定计划,这两天我们主要是游览拉萨的一些景点。</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我们兵分两路,高、陈两人去修车、保养,我们四人去办理明天到布达拉宫参观的订票证。下午睡了个午觉,两点半出发去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游览。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称之为“夏宫”)。它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有大小房屋建筑374间,种有各类树木100多种,还有从外国、内地引进的奇花异草,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好、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罗布林卡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世达赖喇嘛建的湖心宫</p> <p class="ql-block">新宫始建于1954年,1956年竣工,是专门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兴建。</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内的藏式建筑和景色</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从罗布林卡出来,对面就是西藏博物馆,我们进去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然后又开车去附近的拉萨火车站,拍了几张照片即返回市内的布达拉宫广场。我们第一次来拉萨都很兴奋,在布达拉宫和几个纪念碑前拍照留念。晚饭后,我们在市民广场遛达等着看夜景。夜幕降临,布达拉宫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显雄伟与壮观。</p><p class="ql-block">今天仍宿拉萨,行程74公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夜景</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胡耀邦题字)</p> <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通车后新建的拉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拉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市民广场和“高原之宝”雕塑合影。</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0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预约的是今天下午参观布达拉宫,所以决定上午去大昭寺游览。谁知到了才知道上午不接待散客。不能浪费时间,就到附近的八廓街转转。有名的八廓街,是拉萨市区内围绕大昭寺的最繁华的商业街。沿街有许多商铺,周边的巷子里还有许多藏民摆放的摊位,商品琳琅满目,吃、穿、用…各式各样小商品真是应有尽有。我们边走边看,尽情浏览着这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大昭寺前广场上众多虔诚的信奉佛教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八廓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与藏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巡逻的武警</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饭店每人吃了一碗炒饭,抓紧时间回到布达拉宫。(因为我们昨天办的订票证是有预约参观时间的,逾时作废,必须提前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按规定时间查验了订票证进入布宫大院,这么近距离地站在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前还是挺震撼的。我们拍了合影便开始沿“之”字形石阶向上爬。拉萨的海拔有3700多米,爬这么高的坡子确实挺费力。我们都爬得气喘吁吁,中间休息了好几次,终于到达入口的平台售票处,凭订票证买正式的进宫参观票入内。</p><p class="ql-block"> 进入布达拉宫参观限定只有一小时,而且按照其规定的路线参观。据说布达拉宫有9900个房间,被开放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参观过程中不允许拍照摄像,只能拍些外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院内近距离看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合影</p> <p class="ql-block">向上攀登的石阶</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一位藏族女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登上布宫俯瞰拉萨市容</p> <p class="ql-block">手持参观券的志新兄(背景建筑有台阶处就是布达拉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从大昭寺拍布达拉宫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p><p class="ql-block">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从布达拉宫出来即赶往著名的大昭寺参观游览。大昭寺始建于647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之一,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大昭寺的建筑金碧辉煌,特别是座座金顶,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至此,今天的游览全部结束,找饭店吃完晚饭回宾馆休息。</p><p class="ql-block"> 今晚仍住拉萨,全天行程18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远观大昭寺外貌</p> <p class="ql-block">在大昭寺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内金碧辉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寺内众僧人在辩经。(提问者站着,答辩者席地而坐)</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1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7日 星期五 晴到少云</p><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钟出发,今天没有玩景点的计划,主要是赶路,目的地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p><p class="ql-block"> 车子开了好长一段路,到了羊八井,皖生兄才发现走错路了(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导航,全凭查地图,开错路很正常)。但老高一心想去有名的西藏羊八井地热去看看,大家觉得这一耽误到日喀则就很晚了,决定还是原路返回。车开到堆龙德庆县才走上了新修的到日喀则的公路。结果13:40开车,一直到晚上八点钟才到日喀则。</p><p class="ql-block"> 车一直往西开,一路上都是沿着雅鲁藏布江两岸走。江水、峽谷、麦田、梯田,大家看到青藏高原如此美丽的风光都很兴奋,一次次停车拍照。</p><p class="ql-block"> 今晚宿日喀则金龙宾馆。全天行程444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居然发现了一个宝应路</p> <p class="ql-block">公路右边就是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着到梯田也蛮稀奇</p> <p class="ql-block">这里气候高寒,8月份才麦收。</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峡谷</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源头景色</p> <p class="ql-block">随时停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今晚入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2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8日 星期六 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上起来就下大雨,原定八点钟出去吃早饭的只好推迟。</p><p class="ql-block"> 到了日喀则,原本想找一家旅行社,我们6个人包两辆双驱的越野吉普车,去登珠峰的大本营看看(在南京讨论行程时就有此想法),结果一问宾馆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日喀则没有旅行社,要包车就找私人的“黑车”,价格面议。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样太不安全,只好放弃此念头。</p><p class="ql-block"> 雨停了,我们10点钟去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什伦布寺参观游览。该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是历代班禅在后藏的活动中心,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2017年被批准为国家5A级景区)扎什伦布寺占地15万平方米,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规模宏大,文物丰富。供奉有五世至九世班禅的灵塔和十世班禅的灵塔。我们也只是在寺里粗略地转了一圈就已近中午,便匆匆离开。</p><p class="ql-block"> 中饭后离开日喀则返回拉萨。晚上七点钟又回到拉萨天成宾馆。吃完晚饭,暴雨如注。</p><p class="ql-block">全天行程275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寺前广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强巴佛</p> <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寺内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3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9日 星期天 多云</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我们到超市去购买些酥油茶、炒青稞等西藏的土特产,九点半钟从拉萨出发。拉萨是我们这次自驾游的目的地,也是折返点。今天离开拉萨就是返程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出了拉萨,车一路向东沿着拉萨河前行。先到达孜县,又经过墨竹工卡县(此地是我们南京对口援助的县),经过县城看到了南京援建的“南京路”和“南京希望小学”颇感亲切。</p><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来到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翻过这座山口就进入工布江达县境界了,大家在垭口休息拍照。下山后车沿着尼洋河和尼洋河大峡谷绕行。湍急的尼洋河奔腾汹涌,特别是“中流砥柱”一景更是吸引我们,大家站在河边,看着奔腾的河水冲击在这块巨石上,溅起一片浪花翻滚激荡,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景象。这是尼洋河上一个标志性的景点,大家纷纷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还见到多处内地援助建设的藏民新居。贫穷落后的西藏,在八方支援下越来越欣欣向荣!</p><p class="ql-block"> 晚上六点半抵达工布江达县城,宿果林卡宾馆。全天行程293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城的“南京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建设中的“南京希望小学”</p> <p class="ql-block">墨竹工卡县公路边中见到的“松赞干布出生地”牌坊(路太远没去)</p> <p class="ql-block">与海拔5013的米拉山口标志牌合影</p> <p class="ql-block">湍急的尼洋河中标志性一景——“中流砥柱”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内地省份援建的藏民新居</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4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0日 星期一 多云</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早晨离开工布江达县城,向目的地林芝市前行。首先来到工布江达县境内的4A级景区——巴松措游览。(2017年8月被批准为西藏首个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一个堰塞湖,湖面海拔3480米,湖面积27平方公里,巴松措藏语的意思是“绿色的湖”。青翠碧绿的湖水在云雾缭绕的群山环抱中,宛如绿翡翠般美丽!湖心岛是巴松措景区的核心区,我们上岛游览,古寺、古树、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的湖水如翡翠般碧绿</p> <p class="ql-block">在风景如画的巴松措留影(观景台俯瞰全景)</p> <p class="ql-block">远观核心景区——湖心岛</p> <p class="ql-block">通往湖心岛的浮桥</p> <p class="ql-block">湖心岛上的古寺——建于唐代末期,距今1500年的错宗工巴寺</p> <p class="ql-block">湖心岛景色</p> <p class="ql-block">与湖心岛上的奇树“桃抱松”合影(树干的白牌上写有字)</p> <p class="ql-block">湖心岛上随处可见的这厚厚的青苔,见证了它苍桑岁月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10日 星</p><p class="ql-block">期一 多云</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又去了工布江达县的巴河镇秀巴村,去看神奇的千年古堡群。它是西藏年代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古堡群。村里的五个高低不同的堡垒均建于唐朝末年,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古堡均用片石和木板砌成,外观呈十二面几何状,内部是中空的八角形结构,无顶,墙体厚两米,中间嵌有木板,可攀登至堡顶。</p><p class="ql-block"> 古堡经千年风雨磨砺仍能巍然屹立至今,充分展示了千年前藏民建筑工艺之高超!</p><p class="ql-block"> 离开秀巴村即往八一镇驶去,晚七点抵达。宿绿洲宾馆,全天行程216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秀巴村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村后吸引来许多村民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外观古堡</p> <p class="ql-block">古堡入口</p> <p class="ql-block">古堡内貌</p> <p class="ql-block">今晚入住的绿洲宾馆</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5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1日 星期二 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早晨从八一镇出发,先去看“江河汇合处”(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先听别人说只有十几公里路程便开车前往,哪知道结果开了35公里才找到。大家拍了几张照片就向波密方向走。</p><p class="ql-block"> 离八一镇8公里处有一“世界柏树王园林”,内有一颗树龄2600年的“世界柏树之王”,树龄之长、保存之完好,非常罕见!</p><p class="ql-block"> 看过“柏树王”就驶往鲁朗景区。先翻过海拔4720米的色齐拉山口,下山后就在峡谷中转,车行约80公里左右到达鲁朗林海(此处海拔4376米)。顺着木栈道走到观景台,放眼望去,群山长满了云杉和松树,如林海一般很是壮观。山峰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高原草甸,溪流蜿蜒其间,农牧民的木屋星罗棋布,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雪山、林海、田园,勾画出一幅恬静美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河汇合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柏树王园林大门</p> <p class="ql-block">柏树王</p> <p class="ql-block">六人与柏树王合影(有人做参照物,就可见树王之粗大)</p> <p class="ql-block">鲁朗林海景色</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阴到多云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离开鲁朗后的路程就变得异常艰难!我们仍沿着G318行驶,车在峡谷中穿行,一边是帕隆藏布江的滔滔急流、悬崖,一边是陡峭的山体,道路狭窄,路面崎岖不平还弯道不断。尤其是行至排龙乡段(俗称“通麦天险”),14公里的路程我们开了近二小时。102道班那段路简直就是一路稀泥,有的塌陷的地方甚至是用几根钢轨担着的。高皖生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我们个个两眼直盯着前方,紧张得真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由于高皖生娴熟的驾驶技术,车子终于慢慢地驶出了这危险地段。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因路面不平,把我们车子的备用胎架子螺丝颠脱落了。幸亏后面车子的驾驶员发现并主动下车帮忙用铅丝加固后才得以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闯“通麦天险”,是我们继遭遇沙尘暴以来的第二次遇险,当我们的车子开过通麦大桥走上柏油路时,大家别提有多开心啦!</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半到达波密县,宿民政宾馆。全天行程315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峽谷中湍急的帕隆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警示牌;(当年西藏的公路维护保养都是由武警部队担任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14公里“通麦天险”路段</p> <p class="ql-block">塌方的路况;(因该路段地质的原因,路面塌方和山体滚石阻断交通是常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通麦大桥(由武警看守,车、货一起限15吨,超重卸货)</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拍我们刚走过的路(江边山体中间那道白线就是我们刚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途中遇到一段“水路”,高皖生下车查看水深。</p> <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和我日记里描述的都是15年前的状况,现在的318国道上的路况已大为改观。14公里的“天险之路”已被隧道所代替,通麦大桥也换成悬索大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6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2日 星期三 多云到雨</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高、陈两人先去修理厂,把昨天备胎架子螺栓脱落临时加固的再重新加固牢。搞好后即从波密出发,继续沿G318前行。车仍在陡峭的峽谷中穿行,谷深水急,树林茂密。柏油路面,车辆很少,开行顺利。</p><p class="ql-block"> 吃过中饭休息后,紧接着就是35公里的搓板路,虽然颠簸但路幅宽,不险。途中路过了中国六大最美冰川之四——米堆冰川,门票50元/人,进大门还要开车7公里,然后再步行2公里山路,就这样也只能远眺。我们想想没有进去,就在外面拍拍照片。</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抵达八宿县然乌乡的然乌湖,它是藏东第一大湖,湖面海拔高3850米,面积22平方公里,属于堰塞湖。然乌湖的美,主要是它随天气的变化和光线的折射,湖水的颜色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时而碧绿,时而蔚蓝。但今天我们运气不好,没有阳光,厚厚的云层使得然乌湖灰蒙蒙的,显现不出它的美。看来自然景观的景色和天气好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离开然乌湖,翻过海拔4474米的安久拉山口,(大家对这样的高度已经很适应了,也少了些新鲜感,不想拍照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六点钟到达八宿县城,宿邮政宾馆。全天行程226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沿路深深的峽谷,滔滔急流。</p> <p class="ql-block">公路上盖有防滚落石的长廊,以确保行驶车辆安全。</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远观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山上茂密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与然乌湖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偶见冷曲旁,荒芜的大山脚下却有一块绿洲,树木、庄稼都生长茂盛。</p> <p class="ql-block">找到一家饭店吃中饭</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7 天 </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3日 星期四 多云</p><p class="ql-block"> 雨下了几天终于停了,天气转好,不下雨道路状况就会好些。</p><p class="ql-block"> 从八宿出发后道路尚可,基本上都是柏油路(也走了一段30公里的搓板路)。今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险峻的怒江峡谷里走,耸立的高山,深邃的峽谷,奔腾的怒江,一路伴我们前行。今天印象深刻的是那段“99道弯”,为了绕上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要走一段盘山路,从山下一直盘曲到山顶,许多弯道简直就是180度的转弯。等我们一点点盘绕到山顶,再回过头来看这蜿蜒曲折的道路,更理解“翻山越岭”这个词的含义。现在山区的公路都是桥、隧相连,司机再也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翻山越岭啦!</p><p class="ql-block"> 下山后道路较好。基本上都是柏油路,一路前行于5点多钟到达左贡县,住左贡宾馆。全天行程208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险峻的怒江峽谷</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怒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峽谷中公路和江水并行</p> <p class="ql-block">征服了“99道弯”后和它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冷曲(左边,色淡)和怒江(右边,色深)的会合处</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在山口看远方,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拍下途中的一处美景,多种颜色的山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是美的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停车买路边藏民的苹果</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8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4日 星期四 少云</p><p class="ql-block"> 从左贡县出发,路况较好,顺利地翻过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口。下山走了一段路,经过一个水塘后发现车子不对劲,下车一看右后轮胎瘪了,肯定是戳通了。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车子出故障,还是发生了。这里荒山野岭,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己动手。拆备胎和拆通了的轮胎同时进行。一是我们四个老头干这种活不太熟练;二是千斤顶、套筒扳手等工具不凑手;三是地处海拔四千多米,又冷又喘。还是在过路大卡车热心司机的帮助下,搞了快两小时,好不容易才把轮胎换上(后轮六个螺丝,只拧紧了三个,还有三个没完全紧到位)。天气太冷,大家都累得够呛,也冻得够呛!上车抓紧时间赶路。</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中午12点半左右,被前面的车堵住了,原来是一辆重载的大货车陷在泥石流的泥坑中无法动弹,把道路堵死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等救援,结果一等就是三个小时。来了一辆挖掘机到出事车辆前,清除泥石流路障,搞了近一小时才把道路疏通。在这里耽误了四个小时,总算是可以往前开了。</p><p class="ql-block"> 后面的道路全是山路,而且是绕着澜沧江在悬崖上开,道路很险,再加上后轮螺丝只有三个是紧的,大家都很担心再出问题,天又晚了,直到八点半安全赶到芒康县城这才放下心来。</p><p class="ql-block">今晚宿芒康县莽措湖宾馆。全天行程163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口</p> <p class="ql-block">换轮胎</p> <p class="ql-block">陷在泥坑里的重载大卡车</p> <p class="ql-block">三、四个小时,被堵车辆排得好长</p> <p class="ql-block">挖掘机在排除路障,疏通道路。</p> <p class="ql-block">图片左侧中间就是我们的路,峡谷底部就是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公路悬崖边拍的,峡谷深不见底,图片左上侧可见一辆红色轿车,那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前方还有一个弯道,既高又险。</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29天</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5日 星期六 少云</p><p class="ql-block"> 上午高、唐两人先去修理厂,把戳通了的轮胎补好,再把备用胎换下来,加滿油,搞到10点半才从芒康县出发。</p><p class="ql-block"> 把轮胎一事搞定,大家心里也踏实了,不过这也算是我们此次旅途中遭遇到的第三个险情吧。</p><p class="ql-block"> 为了要去稻城亚丁,今天从芒康出发要离开G318(川藏线)往南,从G214(滇藏线)往云南德欽县方向走。一路仍沿着澜沧江峡谷前行,G214的西藏段都是柏油路,但飞石较多。一百多公里后,从滇、藏分界处开始,云南段就是砂石路了。路上遇到几处修路施工,没办法只有耐心等待放行再走。好在今天不要翻什么山口,路也不险,就是赶路,比较清闲。</p><p class="ql-block"> 傍晚到达德欽县之前在路上看到了梅里雪山和明永冰川,因云层较厚,若隐若现,但已经很滿足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半才到达德钦县,宿财鑫大酒店。全天行程227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里就进入云南省了</p> <p class="ql-block">还是行走在澜沧江大峡谷里</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好在来往车辆不多。</p> <p class="ql-block">道路施工,被拦下等待。</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上新的悬索桥(右侧)代替了过去的老桥(左侧)</p> <p class="ql-block">角笼埧大桥,位于G214芒康县境内。2005年建成通车,是当时西藏自治区跨度最大、标准最高的钢桁架悬索桥(桥头建有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上又在施工建造新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见到梅里雪山一山峰</p> <p class="ql-block">见到明永冰川</p> <p class="ql-block">15年前的《38天自驾游日记》——回放第 30 天 </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 16日 星期一 少云</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八点半从德钦县出发,上山不久就看到梅里雪山从云雾中显露出来,迎着阳光非常漂亮!车到山顶观景台,见到了壮观的十三座白塔(因梅里雪山有十三座山峰),大家下车拍照留念。接着翻越了海拔4292米的白马雪山。该山是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一个垭口,它也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滇金丝猴的核心栖息地。在垭口拍照留念后就下山,中午抵达白马雪山脚下的奔子栏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山后俯瞰德钦县城</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露真容</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众多自驾游者下车拍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垭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16日 星期一 少云</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在奔子栏镇每人吃了一碗面条当中饭,休息片刻又上车继续前行。车没走多远,发现路边在施工搞一个大的观景台,下车去一看发现金沙江在流经此地形成的一个大拐弯。</p><p class="ql-block"> 这个“金沙江第一湾”的壮观景象,是江水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形成的“Ω”字形大拐弯。这里的自然景观以其“雄、奇、险、峻”展现了自然造化的壮丽与神奇。</p><p class="ql-block"> 大家见此奇景兴奋不已,下车观景、拍照留念,然后又上车去前方的贺龙桥过金沙江(金沙江是川、滇两省的界河)。进入四川省后仍沿着金沙江继续前行,下午四点多到达四川得荣县,大家觉得住下又嫌早,决定继续往前开。但谁知道后面全是山路,而且都是在峡谷里走,路况也不好,颠簸得要命!开了将近一百公里后路况是好多了,但天慢慢黑下来,周围漆黑一片,车灯开着也只能看到前方十几米,而且还一直都是下坡道。为了安全不敢开快,就这样慢慢的开到晚上九点钟才到乡城县城。</p><p class="ql-block"> 晚宿乡城县香巴拉民族大酒店,全天行程364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正在施工的大观景台。(据说现在要收费了)</p> <p class="ql-block">远观“金沙江第一湾”全景</p> <p class="ql-block">正在新建的观景台并与之合影</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上的贺龙桥</p> <p class="ql-block">峽谷里沿江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路过的得荣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