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故事

(王兰生)

文图/王兰生 上图: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首日封。<div><br></div> 1867年9月14日,无产阶级的圣经《资本论》在德国汉堡出版,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并全景式揭示出资本带来的财富分配不平等与社会问题。《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div><br><br>《资本论》问世时并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作者现场签名售书,更别谈出书仪式了,整个学术界、那些公知大佬们个个装聋作哑,没人看得起那个满脸大胡子的又穷又酸的一个名叫马克思的德国犹太人。</div><div><br><br>当时的情景就像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天宫摇晃了几下,经过千里眼、顺风耳侦察,原来是只猴子,玉皇大帝没把这只猴子当回事,整个天宫用嘲笑来冷漠这只妖猴。《资本论》横空出世,整个世界没人把它当回事,《资本论》出版后的4年里只卖出了1000本。</div><div><br></div> 上图:编号邮票,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div><br></div> 距《资本论》出版后的第4年,1871年3月18日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起义,这场革命是由法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的存在虽然短暂,仅持续了72天,但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div><br></div> 上图:中国纪念十月革命45周年邮票。 距《资本论》出版后第50年,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全新的社会制度的国家。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民族革命日益高涨,这才引起了整个资本主义的恐慌,开始对《资本论》刮目相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洪水猛兽加以绞杀。<br><br><br>十九世纪初,西方思想和文化开始逐渐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之前,中国的知识分子零零星星从外文报刊书籍里读到些关于《资本论》的片言只语的译文,一直缺乏《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极其《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的思想。<div><br></div> 上图:中共一大会址明信片。<div><br><div><br></div></div> 上图: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div><br></div>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距《资本论》出版后第54年后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取得的,这在《资本论》中没有的,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典范,被斯大林嘲笑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br><br><br>关于毛泽东读《资本论》的相关情况,党史学界一直有各种不同观点,不少人认为毛泽东是到延安以后读的《资本论》,也有学者认为“毛大概没有读过《资本论》”。<div><br><br>毛泽东最初了解《资本论》是在1920年通过读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一书。证据是在1920年11月10日《长沙大公报》上刊登的《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中,毛泽东把《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列为“书之重要者”第三本(前两本是《罗素政治理想》和《罗素社会改造原理》)。<div><br></div></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封面。<div><br></div> 毛泽东收藏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最早的版本是1938年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印行,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 其中一套送到了毛泽东的手上,毛泽东阅读并留下了批注,如在第1卷扉页出版时间“中华民国27年8月31日”下边写了“1938年”,还写了《资本论》原文版本第一次问世是“1867年”,又写了“在71年之后,中国才出版”。到了1954年,毛泽东再次阅读此书时,在第一卷目次下又写了“1867年距今87年了”。<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div><br></div> 1959年10月23日,毛泽东外出前指名要带走的书籍中就有《资本论》,可见《资本论》中文版在毛泽东心目中的重要性。毛泽东当年读过的这部《资本论》至今仍保管着。<div><br><br>毛泽东藏书中,还有一套16开大字本的《资本论》,共29册,由人民出版社于1968年出版。毛泽东对其中第一册即第一卷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圈画。从1968年一直到他逝世,这期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他在这段时间内认真研读此书,并留下了圈画标记,可以想象他仍然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工作。</div><div><br></div> 上图:1946年《共产党宣言》。<div><br></div> 《资本论》毛泽东不仅用心读过,而且还读过不止一遍,当然没有读《共产党宣言》多,毛泽东自己说他在1920年至1939年之间攻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次。《资本论》有些章节毛泽东更是反复而专注地阅读,并多次向其他领导干部及青年同志推荐,可以说《资本论》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源泉之一。<div><br></div> 上图: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初版的《毛泽东选集》封面。<div><br></div> 上图: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初版的《毛泽东选集》末页。<div><br></div><div><br></div> 毛泽东在1959年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过一段很重要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div><br></div> 上图:刘少奇诞生85周年纪念邮票原地实寄封。<div><br></div> 在湖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收藏和陈列着刘少奇生前读过的部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刘少奇读马列的书,主要是结合实际读。他从早年开始,便陆续通读过许多马列著作,以后他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研究什么问题,就随时在书架上抽下马列著作查阅,他的藏书中就有一本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div><br><br>这本《资本论》是1953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为精装本,外有黄色封套,内为蓝色硬壳封面,封面上有马克思头像。书长22厘米,宽14.5厘米,厚7厘米,共869页。它是刘少奇多次读过的,1964年和1965年又圈阅过。1983年12月,王光美将此书捐赠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珍藏,该书经鉴定属国家二级文物。</div><div><br></div><div><br></div> 上图:朱德肖像邮票。<div><br></div> 上图:朱德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div><br></div> 1922年8月下旬,朱德和孙炳文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陈独秀的住处,并和他见了面。朱德向陈独秀介绍了自己在旧军队的经历,表明了自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他诚恳地说:“尽管我是一名军阀部队的军官,但我的部队是纪律严明的,是不骚扰百姓的,我愿意为共产党领兵打仗。”<br><br>陈独秀问道:“你知道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吗?”<br><br>朱德回答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反革命分子窃取了,用军阀混战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脱离劳苦大众的,解决不了劳苦大众的生存问题。我认为这是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可能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所以我不想再与任何军阀发生关系,要求参加共产党。”<br><br>陈独秀又问朱德:“你读过《资本论》吗?”<br>朱德有些尴尬回答:“没有。”<br>“那么《共产党宣言》呢?”<br>“也没有,我一直在军队,西南又地处偏僻,这些书籍很难找到。不过,我看过一些您和李大钊先生主编的杂志。”<br><br>陈独秀长叹一声:“可以说你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啊!”<br>朱德马上表态:“我可以学,尽快补上这一课!”<br>陈独秀走到书架前,抽出几本书递给朱德,他说:“这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你还是先拿回去学习一下,一定要学好了学懂了。你要参加共产党的话,我们是欢迎的,不过现在恐怕不行。”<br><br>朱德本以为找到陈独秀就能入党,没想到却碰了壁,他感到非常失落,后来他回忆起此事时曾说过:“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br><br>这年9月初,朱德和孙炳文登上了前往欧洲的航船,不久以后,周恩来把朱德和孙炳文的入党请求报告给了中共驻欧洲的最高负责人张申府。张申府与陈独秀不同,他认为只要要求入党,就要批准,没有什么“纯”不“纯”的问题,英雄不问来路,不搞出身论,共产党组织正是需要大量新鲜力量的时候,他当场就表示同意了。1922年11月,张申府和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r><br>不过按照当时的党章,由于朱德不是工人,他要入党,最后须上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换句话说,还得陈独秀点头才行。一年以后,张申府回国与陈独秀见面时,专门把介绍朱德入党的事向陈独秀进行了汇报,此时陈独秀终于同意了。<br><br>从此以后,朱德走上新的革命旅程,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br><br><br><br> 上图: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div><br></div><div><br></div> 上图:2006年6月22日,习近平同志到诸暨视察工作。<div><br><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回忆:“我在下乡的时候就通读过三遍《资本论》,也记了很多本笔记。我读过几个译本的《资本论》,最喜欢的是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div><br><div><br></div></div> 上图: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小型张。<div><br></div>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进入转型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正在平稳放缓,如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如何公平地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同样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div><br><br>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此形影相随的腐败现象跑得比改开还快,腐败是瓦解民众支持改开的腐蚀剂,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终将会成为改革开放的致命杀手。制度性腐败应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未竟事业。</div><div><br><br>其实,中国面临待解决的问题都能从《资本论》里找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教训是不要为了经济增长而制造极端的不平等,而资本就是制造这种不平等的最大因素和变量。</div><div><br></div> 上图:1949年解放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div><br></div> 上图:1949年解放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div><br></div> 上图:1949年解放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div><br></div><div><br></div> 可是看过《资本论》这本书的人并不多,如果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建议先看《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之书,字字珠玉,能在最快时间尽可能的给你铺垫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div><br><br>现在有的人贬低《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是过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还有的人认为《资本论》有极端化色彩,认为这部经典著作只是革命的宣言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学术著作。<div>例如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br>马斯克说:“剥削来自权力而非资本,没有权力撑腰,资本只会讨好顾客和员工,哪敢恣意妄为?”马斯克是一个搞特斯拉搞星链的资本家,资本家不可能赞同《资本论》的。</div><div><br><br>每当社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时,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会重新关注《资本论》,试图从中寻求解决危机的“灵丹妙药”。2008年美国发生了次贷经济危机,在危机发生前美国金融非常繁荣,货币资本、生息资本非常活跃,同一张汇票反复被贴现,由于金融衍生工具过度发展,特别是房贷、债券特别活跃,一个泡沫连着一个泡沫,使购买力放大,造成一种假象,但是生产过剩已经出现了,紧接着就是全面的经济危机。这一切正是马克思在100多年前预言过的。这次危机验证了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科学预言的正确性。<br><br><br></div></div> <div><br></div><div>资本主义阵营不是铁板一块,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贫富差距理论,吸取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例如北欧高福利的国家更像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全都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div><div><br><br>这样的国家本质内涵不符合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区别,它的本质,更像是拥有社会主义名号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实行高福利的性质是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iv><div><br><br>西方社会想从《资本论》中找出经济危机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资本论》成了资本集团的实用主义,这种现象更加使人对《资本论》充满了好奇。只要你骨子里对资本主义世界不是一往情深,不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学顶礼膜拜,不妨静心读一下无产阶级的圣经《资本论》,就会发现《资本论》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人们进一步探索。<br></div><div><br></div><div><br></div> 以上图片均为作者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