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一一地标与纪念

天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我的故乡,至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有一座标志性建筑矗立于中央大街北部尽头,松花江南岸。凡是到过哈尔滨的人,都对防洪纪念塔留下深刻印象。而哈尔滨人,则对这个城市地标太熟悉了,六十六年了,几乎所有代表哈尔滨的标志,都有它洋气,美丽,亲切的身影,试问那个时代的人,有谁没在纪念塔下广场留下青春倩影,又有哪对恋人没有在防洪纪念塔和江畔流连徜佯的经历呢?几代人成长的标志啊,铭刻在心中的城市印记。防洪纪念塔,也伴随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发展,刻录着哈尔滨成长的年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我佇立在塔下,仰头望着这座在周边建筑物映衬而不显眼了,然而,我似乎对防洪纪念塔又不熟悉。这次认真“研读”之后,更证实了,以前只是貌似熟悉,实则从未读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我看着这座人皆称之为防洪纪念塔,久而久之竞习以为常,当我望着中间台座上“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十三个金色大字。深深感觉到一一胜利啊!来之不易的胜利,因为在那之前,哈尔滨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也造成过巨大的灾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与传统的塔不同,是由基座塔身,回廊,广场和喷泉组成的艺术整体。它由前苏联建筑师一一兹耶列夫,前南斯拉夫建筑师一一巴吉斯和哈工大建筑师一一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一一吕其恩敲定。塔高22.5米,在当时的松花江畔及全市也属于巍然耸立的建筑物,塔顶部,在一面迎着江风猎猎飘扬的旗帜下,雕塑着3.5米高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份子的全身像。雕塑中间是一位左手执旗,挥着右手的工人,左面是一位头戴战斗帽,振臂冲锋的士兵,右面是一身穿连衣裙,外罩雨衣,脚穿半高跟水靴,手持铁锹,迎风而立的青年女性知识分子,背面是一位身着雨衣,正在砌筑土包的农民。这是抗洪抢险的英雄的立体群像,宣告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成为战胜滔天洪水的胜利者。描绘了抗洪抢险大军从宣誓上堤,车推肩扛,运土打夯,砌筑土包的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还有一位大娘为抗洪大军送热酒的形象……浮雕中,有一位俄罗斯人的雕塑,代表着参加抗洪抢险的外国侨民。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得知1957年也有上万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参加了抗洪,特意前来参观了巍然屹立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并深深地鞠躬致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这些浮雕展示了哈尔滨人民在抗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这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这座有着“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城市更加富有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后面设有20根7米高的科林斯式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圆柱两端的画壁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广场。这座广场象征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的力量坚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坚如磐石。回廊两端是两幅浮雕,上面雕刻着各民族,各行各业群众笑逐颜开,手持花束,挨肩挽臂,在红旗指引下阔步向前,欢庆胜利的场面。两端浮雕一面写着“毛主席万岁”另一面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浮雕背后,一面是防洪纪念塔370字的碑文,上面记载着建塔的价值意义,塔的基本结构及其建造过程,一面记载着松花江历次水灾及抗洪简况,共700字。而最早,浮雕后面是隶书“塔镇江天”四个大字,至今,在“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章”上,还可以看到那雄浑遒劲的金色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当时市长吕其恩为纪念塔提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防洪纪念塔是由塔基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一九五七年120、30米和一九三二年119.72米两次特大洪水水位。而在水池之上的塔基上,一根黄色的金属线,标示着“1998”年特大洪水一一哈尔滨历史最高水位120.89米(百年一遇的洪水。一九三二年七月松花江洪水漫及道里,道外市区,最大水深达5米以上,最浅也近1米。据老辈人讲,当时,中央大街已经行船,道外二十道街水漫二楼窗台。大批难民拥向极乐寺,文庙,道里地德里,新阳路上坎等地势较高地区,形成了著名的一一难民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956年,1957年,哈尔滨又连续遭受洪水的侵害,特别是1957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到120.30米,比1932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8米,超出市区地面3.5米。风雨交加,水势凶猛,大水持续月余,沿江堤坝险象环生。几十万英勇的哈尔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与洪水的顽强博斗,终于战胜了特大洪水,确保了哈尔滨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为战胜洪水,全市各行各业各族人民,以人定胜天的精神斗志,日夜奋战在防洪大堤上,平均每户都有二,三个人参加抗洪抢险,为保卫哈尔滨舍小家顾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沿着市区修筑永久性江堤,哈尔滨人民,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零下30多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发扬战胜洪水的光荣传统,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总出工2427万个,完成461万立方米土石工程,筑起了坚固的百里长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2024年7月11日~竹铭随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