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胡根华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1日从上海乘火车到甘肃兰州,8月16日从兰州出发自驾青甘大环线,9月10日返回兰州市,行程32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0日入住兰州城关区君兰素柏·云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1日从住宿酒店乘网约出租车前往兰州西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兰州西站候车大厅</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1日中午12:21分从甘肃省兰州西站乘D2662次动车到陕西省西安北,赴古都西安旅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动车进入秦岭隧道,车窗外瞬间一片漆黑。</p> <p class="ql-block">动车经甘肃宝鸡市</p> <p class="ql-block">在宝鸡南站停靠</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下午15:31分到达西安北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西安北站的候车大厅,以“大唐盛世 古韵长安”为设计理念,融合了唐朝宫殿建筑和西安城墙的元素,看起来宽敞明亮,朴素庄重、气势恢宏,感觉相当气派。</p> <p class="ql-block">从西安北站乘网约出租车,前往莲湖区丰庆路住宿的H酒店(西安明城墙西门外精品店)</p> <p class="ql-block">H酒店(西安明城墙西门外精品店)</p> <p class="ql-block">H酒店大堂不大,但酒店整体及客房干净卫生、设施齐全,自助早餐也较丰富,而且酒店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的商业繁华,餐饮丰富。</p><p class="ql-block">总体感觉H酒店环境比较舒适,性价比高,物美价廉、服务优质,适合商务出差和旅游住宿。</p> <p class="ql-block">入住H酒店5楼5022高级双人房</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2日酒店7楼餐厅早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在酒店附近的丰庆路散步,丰庆路是西安莲湖区的一条主要交通道路,通过的公交车线路众多,不远还有地铁6号线,马路旁商店餐馆林立,但早市沿街人流稀少,商铺还未开门营业。</p> <p class="ql-block">酒店附近的莲湖区人民西巷2号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p> <p class="ql-block">晚上路过酒店不远的西北工业大学,这大学有国内顶尖的航天航空工程专业。</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2日上午赴秦始皇陵博物院参观,从酒店步行十几分钟,到西安地铁6号线大唐西市站,乘10站到纺织城站换地铁9号线,到华清池站乘临潼游613路专车,每位10元直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巴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竣工,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据史料记载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西安市临潼区秦岭北路的秦始皇陵的东面,大约2公里处的兵马俑坑。</p><p class="ql-block">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区西杨村的村民在田地里挖井时,意外挖出了一个陶俑武士头,这个被无意间挖出来的武士头,成为了打开秦始皇兵马俑的钥匙。</p><p class="ql-block">博物馆门票每位120元,学生及60~65岁之间老人等可享受优惠票,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及家属、儿童(16周以下)等免票。</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海内外观众达8000多万人次。秦兵马俑地下大军先后接待观众近5000万人次,其中共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187批,副总统、副总理和议长506批、部长级客人1852批。</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1月,已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三、二号坑和文物陈列厅。目前秦俑博物馆面积已扩大到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一、二号铜车马,现在秦陵丽山园陈列厅展出。</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口。秦兵马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是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陶俑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p><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陵墓的陪葬品之一,由数千个真实大小的陶制人像组成个,规模宏大。描绘了秦朝军队的士兵、马和战车。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游客现可参观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遗址馆。参观的秩序为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p> <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兵马俑博物馆内,一号坑是最大的展区,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这里展示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让你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秦朝。</p> <p class="ql-block">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是三个坑中为最大,为秦陵阵营的“右军”,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8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兵马俑之所以震撼世人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气势磅礴,体现出秦人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成就。作品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秦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p> <p class="ql-block">8000件兵马俑组成的地下兵团声势浩大,陶俑千人千面,每一张脸都有着不同的容貌,反映了当时秦朝汉人的面部特征。兵马俑并非用真人制作,而是陶俑,真实的色彩更加生动鲜艳。兵马俑中间的土堆是承重墙,建造方式科学。大部分武器被腐蚀和偷盗,部分被考古学家找到。兵马俑有等级划分,服饰发型不同。</p> <p class="ql-block">8000件兵马俑组成的地下兵团声势浩大,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陶俑千人千面,每一张脸都有着不同的容貌。虽说兵马俑千人千面,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单眼皮,这反映了当时秦朝汉人的面部特征。民间有一种恐怖传说说兵马俑是用真人做的,事实上,秦朝已经废止了人殉制度,所以兵马俑虽然是按真人1:1比例制作,但他们全是陶俑,你一定想不到,这些封存于地下的兵马俑真实的色彩并不是这样的陶土色,而是更加生动鲜艳的红、白、蓝、绿、紫。</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一号坑内正在修复的陶俑</p> <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三号坑遗址,三号坑则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如跪射俑、立射俑等。</p> <p class="ql-block">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二号坑则发掘得较早,人流量相对较少。</p> <p class="ql-block">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为秦陵阵营的“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多兵种的联合阵容,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立射俑是动态的写实,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杰出作品,头微侧转,绷着嘴,鼓着劲,严肃认真的神情,和动作互相呼应,栩柯如生。其装束和姿态基本相同,这批立射俑均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东北角的 弩兵方阵内。其装束和姿态基本相同,都是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造型准确,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立射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身着齐膝长襦,右足向左前跨出半步,双足略呈“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横屈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做出拉弓射击的准备姿势。</p><p class="ql-block">立射俑为秦朝的文物。立射俑是站立射箭姿势的轻装步兵俑。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的作战方式,与跪射武士俑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此展品为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秦人以养马起业,秦陵区内也发现有大量的陶马和真马陪葬,可见其对马的重视与珍爱。鞍马骑兵俑塑造了秦代骑兵和战马的形象,骑兵短小精悍,战马健壮有力,说明了秦代骑兵作为新兴起的兵种,筛选的标准应该非常严格,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级军吏俑,又称‌将军俑,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种,代表了秦军中的高级指挥官。这些陶俑以其精湛的雕塑工艺和独特的军事地位,成为了秦代艺术史上的精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级军吏俑通常身高约196厘米,体型魁梧,头戴双卷尾鹖冠,这种冠饰象征着佩戴者的尊贵身份和军事地位。他们身穿双重长襦和精致的‌鱼鳞铠甲,这种铠甲设计灵感来源于鱼鳞,既轻便又具有很好的防护性。脚蹬方口翘尖履,鞋头的翘起程度反映了佩戴者的官位等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级军吏俑的雕塑工艺非常精湛,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他们的面部表情严肃,八字胡须增添了威严感。身上的铠甲甲片细小而密集,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手部姿势通常被描绘为驻剑或手扶车轼的姿态,展现了将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级军吏俑出土于‌兵马俑一号坑和二号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这些陶俑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秦代的军事组织、服饰以及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级军吏俑是秦国军队中级指挥员的形象,头戴双板长冠,冠的形状与单板长冠相似,但冠“板”的正中间有一条纵向缝,说明冠“板”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级军吏俑的装束也有其独特之处,他们身穿长襦,外披带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没有背甲。这种装束与普通士兵不同,显示出他们在军队中的等级和职责。根据不同的装束和神态,中级军吏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身穿前后摆平齐的带彩色花边的鱼鳞甲,另一种则没有这种装束。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中级军吏俑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秦国军队的组织结构和军事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闻名世界,千人千面的兵俑神态各异。其中,位于兵马俑二号坑的跪射俑更是其中的精品。他右膝跪地,左腿蹲曲,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那冷峻的面庞和手持弓 的咄咄英气,似乎秦始皇就是成就统一霸业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行政区图上,陕西省地图的轮廓就像一个跪射俑,是巧合还是天意?</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p><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坑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兵马俑摄影厅,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兵马俑坑遗址彩色图片,在图片前摆放着一排秦兵马俑仿实物制品,游客出钱可以站在其中摄影拍照,结果打印图片后,仿佛自己是站在秦兵俑坑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整个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相当于8000多个足球场,而兵马俑的面积只占其万分之三,即便如此也已足够激发起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对它的痴迷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结束,沿出口的一条商业街,步行至游客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游客中心广场凭门票乘免费摆渡车,到达秦始皇陵园(丽山园)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可免费乘坐摆渡车往返。</p> <p class="ql-block">丽山园是秦始皇陵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筑遗址、陪葬坑的具体位置范围、葬坑遗址9901号陪葬坑(百戏俑坑)、0006号陪葬坑(文官俑坑),铜马车博物馆,青铜兵器等文物。这里的展览将带你更深入地了解秦始皇陵的建造过程和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在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看步兵;二号坑看聲兵、车兵和骑兵;三号坑则看统帅三军的将军指挥部。而这里最主要看的是铜车马博物馆中的青铜之冠铜车。</p> <p class="ql-block">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评首批国家5A旅游景区。2008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取得团体考古领队资格。</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也称为百戏俑坑。一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右臂有刻划文字“咸阳亲”。三号百戏俑,残高172.00厘米。四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十九号百戏俑,残高181.00厘米。1999年,考古人员在秦陵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的陪葬坑内,试掘出土了陶俑11件,它们上体裸露,下体着裳。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箭步、半跪状等。是模拟古代百戏娱乐的场景,百戏是古代散乐杂技的统称,包括扛鼎、寻橦、角力、俳优等。所以,也被称作“百戏俑”,它们仿佛正在参加一场宫廷聚会,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秦代宫廷活动的丰富。</p> <p class="ql-block">百戏俑坑博物馆、于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竞技类的杂技项目就已经逐渐形成,至秦代,百戏已登上秦宫廷大雅之堂,成为秦代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百戏俑的出土,为人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示出了秦代多彩斑斓的杂技世界。</p> <p class="ql-block">“百戏俑”是秦始皇准备给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御用的“娱乐天团”,百戏俑表情姿态完全迥异于兵马俑,值得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始皇之所以建秦陵,无非是想在地下世界拥有生前的一切,即“事死如事生”,所以光有军事是不够的,还得有自己的业余娱乐,于是专门打造了一类为皇室提供文娱服务的百戏俑——又称“地下乐团”。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不仅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还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当作战利品集中于咸阳,演出“百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百戏俑中1号俑‌,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着喇叭状超短裙,脚不蹬鞋,腿不着长裤,形体匀称,缺失头部的体高152厘米,若将头估计在内身高可在180厘米。其腿部肌肉发达,腰部微瘦;双臂自然下垂,双手交叉于腹前,右手握左手腕;左手五指平伸,拇指朝上;两腿直立于脚踏板上,左脚略前伸,为“稍息”状。从残留彩绘分析,短</span>裙呈白色,裙上绘有黑色的云纹和太阳纹图案。这尊戏俑的姿态和手势似在明示人们,正在表演类似顶盘一样的杂技,展现出秦代陶器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8日,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在丽山园正式开放,被誉为“青铜之冠”的两乘秦陵彩绘铜车马陈列其中,两铜车马属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为禁示出国展览。秦始皇帝陵整体展示功能结构形成以秦陵封土为中心,东有兵马俑、西有铜车马的空间格局。</p> <p class="ql-block">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用于开道、警戒、征伐,相当于现在的“警车”。秦陵二号铜马车为“安车”,专供秦始皇巡视乘坐,犹如今天的总统“座驾”。</p> <p class="ql-block">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是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铜马车整体用青铜铸造,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中国考古史上迄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铜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夔龙纹等图案,红、绿、紫、蓝等色彩艳丽丰富,生动描绘了秦代皇家属车的华贵富丽。</p> <p class="ql-block">二号铜车马,又称“‌安车”,是‌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两辆大型铜车马之一,被誉为“‌青铜之冠”。‌ 这辆铜车马通长3.17米,通高1.06米,总重量为1241公斤,其中马体重约230公斤,‌御官俑重51.95公斤。它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包括1742个青铜制件、737个‌金质制件和983个‌银质制件,展示了秦代高超的金属制作工艺。二号铜车马的结构复杂,形象写实,形制规范,真实地模拟了古代车的形制和结构,为我们了解古代帝王的乘舆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号铜车马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较小,供御手一人乘坐,后室宽敞,供车主乘坐。车厢呈凸字形,前室较窄小,后室宽敞。车舆后室的正前和左右两侧各有一窗户,前窗为刻有菱形花纹的镂空固定窗,左右两边的车窗互相对称,窗子可以开合,既利于通风采光,又利于密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可调节室内温度。“开之则凉,闭之则温。”这种设计体现了豪华、舒适的特点,据说秦始皇出巡天下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车。车后有一尾门,四周严实,具有防风避雨、防尘防晒的实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号铜车马的前室跽坐着一个半米多高的御官铜俑,头戴冠,身穿长袍,手中握着辔索,面庞丰满,神态恭谨,活灵活现。这辆马车凝聚了两千多年前高超的金属制造工艺,是古代艺术与技术的绝妙结合,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和制作工艺史上的典范。它的出土和研究为我们理解古代车制研究方面长期争论的诸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制作工艺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远观秦陵,秦始皇帝陵南有骊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p><p class="ql-block">秦陵占地约56平方公里,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宫殿。秦始皇陵的主体部分是一个高约76米,底部直径约350米的土丘,形似一个金字塔。土丘下面是一个方形的围墙,长约2.5公里,宽约2.2公里,周围有四个角楼和四个门楼。围墙内部有许多辅助建筑和坑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马俑坑。</p><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目前还没有被完全探明,但根据《史记》和其他文献的记载,可以推测出一些基本情况。秦始皇陵内部有一个仿造天地的地下宫殿,宫殿中央是秦始皇的棺荐,周围有许多珍贵的器物和珠宝。宫殿上方有铜制的天幕,上面镶嵌着珍珠和宝石,代表星辰。宫殿下方有铜制的地图,上面有河流和海洋,用水银流动。宫殿四周有机关和陷阱,防止盗墓者入侵。</p><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是陵园内的制高点,它像一座山丘,俯视渭河,历经两千年沧桑而雄姿不改,在中国历代帝王陵中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埋物而享誉世界。</p><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p> <p class="ql-block">傍晚,一天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即兵马俑博物馆及秦陵遗址公园(丽山园)参观游览结束了,乘博物馆免费的摆渡专车到秦兵俑博物馆停车场,换乘旅游公交大巴去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乘地铁返回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