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6年9月3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正是58周年。在即将到来之际,我来到傅雷的出生地,了解先生所走过的路 ,以此纪念先生。</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傅雷的故居有好几处,位于浦东航头镇下沙王楼村5组的老宅,这是他的出生地,4岁丧父后离开。浦东周浦镇东大街48号,见证了傅雷从4岁长到12岁。南昌路136弄39号的花园别墅,这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是傅雷1931年任上海美专学校办公室主任的旧居。江苏路284弄5号的“疾风迅雨楼”,是傅雷于1949年~1966年居住地,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二人在这里双双自尽。</p><p class="ql-block">这次我参观的是傅雷的故居,位于航头镇王楼村688号。</p> <p class="ql-block">乘坐地铁16号线鹤沙航城2号口出站,沿着古博路走1.3千米就到了。路两旁都是一些大型工厂,上班时间马路上行人稀少,马路宽非常的干净。</p> <p class="ql-block">浦东航头镇下沙王楼村5组的老宅,保存着浦东地区传统的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风格。体现了浦东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了解傅雷生平和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p> 傅雷成就 <p class="ql-block">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p> 傅雷家书 <p class="ql-block">傅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性情刚烈,疾恶如仇,同时也具有柔和的一面。《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全方位教育的。</p> <p class="ql-block">傅雷家一直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规。</p><p class="ql-block">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傅雷家书每一段文字用心写成,每一封家书倾注对孩子们殷切的期望。傅雷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对儿子的教诲与关怀,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指引,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思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傅雷家书极具感染力,其文字优美且直击人心,令人感受到父子情深,感受到人类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傅雷说过,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p> <p class="ql-block">一封家书,一声关注,一段历史,代代传承。从孩提时光到童年,我们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总想挣脱父母的唠叨,想要努力地挣脱父母的束缚,想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天空中飞舞的风筝一样,而当我们抵达那温暖的港湾,蓦然回首,原来始终停留在原地,等待我们的,一直是我们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傅雷故居,站在故居前,心里有着太多的感动。傅雷的一生虽称不上伟大,但也是及其有意义,学术上他翻译的外国著作,让原作者赞不绝口。原作者认为没有人比傅雷翻译得更好。《傅雷家书》更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谆谆教诲。《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纵观傅雷的一生还有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对待世界的方式,对待社会的做法。更是他本人的经历与人生,给予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一份崭新的,朴素的,真诚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我们有空还是看看《傅雷家书》,汲取精神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