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东墠村

瀚元

<p class="ql-block">  在义堂镇大朱保西南2公里处,北涑河的西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东墠。这里,曾经养育着临沂琅琊王氏中的一支———东墠王氏家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古村</p> <p class="ql-block">  东墠村名的来历,与村西的古墠台有关。墠,在古代是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是一个充满着浓郁宗教色彩的词汇。东墠村,就因位于 这样的古代墠台东部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老人介绍,过去村里人对村西南的这个高大的土台,称之为“南台”。过去土台有六七米高,面积有七八亩地。1978年,社队用土,破坏此台,发现台下为一明显文化层。土质呈灰色,波浪状,属积交层。灰内多骨,并有粗陶器碎片,还发现青铜器。</p><p class="ql-block"> 据查,此台为古代祭坛,台东之村,就取名东墠。《春秋三传》 记载:“襄公十有二年(公元前561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国台”。注日:“《瑴伐我东鄙,国台”。注日:“《毂梁》做邰”。据《费县志•金石》 载:“此城宛然,耕者往往得到剑、戟、戈、矛、箭头等,铜质斑斑,当为春秋时邑”(东墠曾经分属于费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鉴于上述情况,可知该村建于春秋时期,西距古"邰”不足十里,村西"南台”当为“邰”邑之墠,(墠《辞海》注:供祭祀用的经清洗的整洁地面),故名"东墠”。据此,也可以推断出,东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甚至可以追溯到铁器时代初期。而那些灰士和动物骨头的痕迹则可能是燃烧祭祀品而产生的。</p><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之后,这些灰士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当地农民当做肥料,而铲去给庄稼施了肥,那些已经变成化石的动物的骨头至今还能在附近找见。</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些传说,来到墠台所在地,但来到这里才发现,古老的墠台所在地已经变成一片平展的农田,一个大坑里一层黑色的灰土仿佛还透露着当年挖灰做肥料的痕迹。旁边竖起的一块市级文物保护碑也己已经残缺不全。倒是周国地里的具有远古时代特征的瓦片还非常多,诉说着这个地方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上千年的光阴,已经让人们忘记了这个墠台曾经的神圣。先人们历尽千辛万苦夯筑起的土台,带着他们对神灵的无限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千年之后,这里已经与一般泥士无异。</p> <p class="ql-block"> 一个家族</p> <p class="ql-block">  岁月在看似漫不经心中流走着,东墠这个村庄也在默默无闻中继续着它的历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东墠却并没有久远的历史而名声远播。它慢慢地为人们所了解却是因为一个家族在这里的繁衍生息。这个家族就是东墠王氏家族,东墠王氏一族先居临沂,清康熙年间迁居东墠,科第不绝,世代为宝。自清嘉庆至光绪几十年间,就有九人登第。对于兴盛一时的望族,人们往往喜欢附会一些传说故事,以便对这种兴盛进行解答。</p><p class="ql-block"> 对东墠王氏兴盛原因也流传有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传说:说在王氏始祖时,有一江南人卖柢板子(旧社会民间用以烙煎饼的木制工具),因天下兩,寄存他家,从此一去不返。王家后来就辈辈出官,原来这是神仙</p><p class="ql-block">点化。</p><p class="ql-block"> 作为临沂琅琊王氏家族的一个分支,东墠王氏在这里繁衍着家族的文化,传递着家族的梦想。几经沧桑,如今东墠王氏家族的后人们并不都在东墠,原来的王氏家族故宅也几经风霜,所剩无几。仅存的6间老宅也破败不堪,掩没在树枝与杂草间,房子上面的兽头等镇宅的装饰物也早不知去向。但青砖碧瓦的气派,还能看出当年东墠王氏家族的繁华。</p><p class="ql-block"> 据老人介绍,在这6间故宅后面还曾有一栋楼,包括现存的6间故宅以前都是大楼院的。大楼院的东面就是小楼院。相传这是当年嫁入王氏家族的窦老太太所建。</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大楼院的西面留有窗户,是为看她老家一一费县窦家村的。相传窦老太太嫁入王家后,在很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辛。但要强的她却坚决不向离东墠不过+几里地的窦家村娘家人求助,而选择独自一人拉扯着孩子长大,井且发暂不盖上楼,不站在楼上看到她的村庄,決不回娘家。所以她在建大楼屋的时候,便在二楼的西面墙上留出了一个窗户一一从这个窗户里面,可以看到她的娘家一一窦家村。这个坚强的女人最后是成功的,孩子还算都有出息,而她建的小楼院也还留存在老一辈人的心中。但她却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在王氏一老人印象里,这小楼院的楼梯是木头的,二楼的地板也是木头的。而整个房子也是“大起架”的结构,即在墙里面还有一抱粗的木头柱子搭起的房架,即使是墙倒了,房架也不会倒,可见房子的坚固。</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荒凉的王氏家族老宅内,有意无意间闪现着历史的沧桑,而经历了繁华演变的东墠王氏家族的故事,却在不经意中给东墠幽静的山水间点缀出几分神秘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