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秋之旅——景德镇.望仙谷.篁岭.婺女洲

水上樵夫

<p class="ql-block">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p><p class="ql-block">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p><p class="ql-block">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p><p class="ql-block">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p><p class="ql-block">——《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p><p class="ql-block">久居闹市,到乡野去看看,澄净一下燥热的心境,何尚不是一件美事。</p><p class="ql-block">早听说婺源晒秋之说,时值初秋,正好可以感受一下山村“秋之美”。</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观山月”</p><p class="ql-block">从广州出发,乘坐高铁一路北上,来到江西景德镇,下榻在景德镇“观山月营地”。</p><p class="ql-block">营地三面环山,一条小溪蜿蜒而出,溪水清澈,游鱼戏水,仿若空游无所依,溪石负势竞上。一排排平房宿舍分布在小溪两岸,沿阶拾级而上,平房周围竹枝围护,让人自然联想到“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境。</p><p class="ql-block">这里天亮得早,早上5点多钟,外面的光从窗帘缝隙之中透射出来,床上辗转一会儿,略无睡意,便起身到户外看看,活动活动,欣赏一下山间美景。</p><p class="ql-block">此时,半月悬挂在空中,山间静谧,秋虫呢喃,流水潺湲。芦苇擎着一丛丛白茅傲然挺立,像是古代将军盔帽上的白缨,又像竖起的马尾。溪边的阶梯伸向溪流,独坐阶前的石板上,聆听流水潺潺,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得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晨起观山月客舍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早起观山月,晨曦半月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虫篱外闹,溪水涧中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叶落芦茅白,林幽竹树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桥横苍栎卧,独坐码头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马鞍岭世外陶源</p><p class="ql-block">观山月营地不远处便是马鞍岭的“世外陶源”。说它世外是因为它远离闹市区,地处偏远的马鞍岭,“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就坐落于景德镇的三宝村四家里,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是李氏兄妹于1998年开始依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以及宋人制瓷的场景打造的一个活态博物馆。千年瓷石矿址与古窑址交错于山水间,水確与制不(dun)作坊今日依旧运转如古,保有农舍与土坯房遗址,由传统建筑设计及工匠团队,经25年间质朴、细腻的改造与创造,使得博物馆得以伫立山间。作为一间可以深度体验的博物馆,将艺术驻地、国际交流项目、画廊、农家餐饮、山间民宿集成一体,是真正侘寂风格在田园生活的运用,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现实呈现。</p><p class="ql-block">村名何以得名“三宝”?带着这一问题,我寻问了当地一些村民,都不得而知,后在一壁画“三宝赋”中略得一二:</p><p class="ql-block">茶山漫漫,三宝似海。淡然席地,看海为生。风疾水暖,雾重山轻。空中一月,地立三宝。竹浮碧野,泥筑陶林。山村夜半,欢歌之乐。心无旁骛,且歌且和。萤火星星,弄舞叠叠。遂一对举,自饮一杯。身长影倒,持茶而醉。意兴酣然,击竹而歌。且去且来,思而不绝。对野推杯,荒野遥遥。遥遥峒影,念念心安。隔山之辞,且挂空枝。空枝做摆,换盏苍头。越水且祝,潺潺自流。木屋铁炉,煮魂待客。思亲忆友,天各一方。东西南北,共聚一堂。凛凛冬夜,四顾空空。残茶泡尽,杯盏围炉。拾柴整灶,再起红膛。白马化龙,自走苍穹。晴空春色,顿首不及。一时寐醒,壶干灶冷。窗前月下,稻色荼荼。寒光冷刃,汤暖人熏。柴灶泥软,梦里春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三宝赋》</p><p class="ql-block">所谓“陶源”,大概是既富有“桃源”之美景,又是陶瓷源头之意罢。</p> <p class="ql-block">水车悠悠地流转,像是这山间里的慢生活,不被往来过客所叨扰。清澈的溪流经年累月的流淌着,不停的捣着陶土,唯有水流声与“咚—咚—”的捣土声交汇在一起,水坊的老汉不紧不慢地在忙碌着,就像这水车悠悠地旋转。我们想让老汉打开栏杆,进去一瞧,可他的态度就如那石確般的冷淡。</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只能是依山势而建。院墙显得有些沧桑感,被筛下来的各式陶、瓷工艺作品镶嵌在墙体,五彩斑斓,构就了一幅靓丽的图画,也算是让这样有些瑕疵的作品有了一个妥善的归宿吧!</p><p class="ql-block">走进老房里面,房屋结构是由木板、砖墙和沙子墙构成,形式上显得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低洼处或做一个小水池,旁边种上几株书带草或是其它一些花草树木。即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建造一个七层玲珑塔,皆由瓷制品垒成,各种神像、佛像雕刻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路边草地上搭着一些帐篷,白天帐篷收起;到了夜晚,帐篷支起,灯火通明,歌声悠扬。各式小吃摊陈列于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想不到白天如此萧条的草地到了晚上却是如此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望仙谷</p><p class="ql-block">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谷景区,属灵山山脉,位于灵山的东北面,距上饶市区50千米,景区规划面积约6.1平方千米,由九牛、岩铺、南山、圆山顶、芳村5区域大板块组成。望仙谷源于东汉,始于三国,辖93平方千米。望仙谷以山、水、谷、村、寺、林、田为资源本底,有峡谷漂流、栈道探险、岩铺民俗、天心禅寺、南山桃源、三叠水、胡氏宗祠等众多景点。</p><p class="ql-block">8月26日下午6时许,到达望仙谷,此时天色已晚,正好欣赏一下望仙谷晚景。我们下榻在望仙谷景区旅馆。山路弯弯,一路麻条石铺就的石道显得洁净整齐。待入住之后,赶上空闲,闲游了就近景点,一路上游人如织,山间泉水叮咚,水流清澈,人工蒸汽不时溢出,宛若仙气,自己仿若置身于天街;远处山崖上的楼阁闪着灯光,和近处的灯光交相辉映,散着珠光宝气。音乐响起,山间正在举行音乐晚会,因旅途的疲劳而无意去涉足,只是在住地就近走走罢了,等到明天再说吧。向上瞧去,层层楼阁好像是梦中见过的海市蜃楼。向下看,沟壑纵横,深不可测。所有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古色古香。就连门楼也显得格外的气派:1.5米左右的深度4米左右的宽,横在路口,两层的檐角翘起,像是展翅欲飞,中间是圆形藻井,镂空、雕镂藻绘尽显我国传统工匠技艺。听风阁、忆雪晴、书院、道观等处建筑更是体现了古色江南的民族风情。行走在这“天街”上,那烦躁的心境似乎也得到了清洗,真正体会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深意,得诗一首以赋之:</p><p class="ql-block">游望仙谷</p><p class="ql-block">头枕青山眼望仙,张开手臂可摸天。</p><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听风语,闹市灯街酒菜鲜。</p><p class="ql-block">拾级闲庭尘不染,清流吐气屋空悬。</p><p class="ql-block">曾为道教发源地,净洗心灵看自然。</p> <p class="ql-block">建在山崖的村落——篁岭古村</p><p class="ql-block">早闻“梯云村落,晒秋人家”是婺源篁岭一大特色,今天得以观之。</p><p class="ql-block">篁岭古村落,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是一个拥有近六百年历史的‌徽派古村。‌篁岭古村落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而闻名于世,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备受游客青睐。篁岭古村落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p><p class="ql-block">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面积7.8平方公里,可谓是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整个山间房屋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进到古村,一幢木制门楼展现眼前,门楼深4米,宽20米,三叠檐角翼然张开,向天而歌。正门上额书有“天开篁岭”字样,两侧书有对联“平阳硕得传千古,石耳清风贯九州”。正门两旁各一侧门,雕梁画栋,侧门之外有供游人歇息的长凳,并用栏杆围着。</p><p class="ql-block">进入村庄,村落“天街”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连。村外千棵古树环绕、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篁岭以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带你走进中国最美乡村,探访“屋顶艺术”、寻找“最美符号”、俯瞰“晒秋奇观”。</p><p class="ql-block">篁岭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主要以徽派建筑为主,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展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村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一层一景,“花溪水街”(又称天街)飞流直下;“篁岭古村”,古朴典雅。“五桂堂”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五桂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希例四代都是单传。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到后来曹希例则育有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二百多人,繁衍成篁岭曹氏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同时,寄寓“五子登科、子孙满堂”。五桂堂分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后堂与厨房连在一起。瞧,晒秋大妈正在做婺源特色小吃呢!</p><p class="ql-block">院墙门楣上题有“爱吾庐”三字,墙上有各种镂空石雕,显得简约而又气派。进到前院,门廊是个方形藻井,并且雕刻着许多图案,右有水池,水尤清冽,石板阶梯可直达水池中央;旁植一梅,四方雕栏石板护卫,枝干苍虬,边墙设有隔窗,用屋瓦做成的图案。左有石凳、石桌,一丛芭蕉立于墙角,倘若雨天,定能享受“雨打芭蕉”的诗情画意;旁有桂树,显得苍翠欲滴,树下是修剪整齐的树木,与高树搭配,显得高低错落有致。地面设有鹅卵石铺就的图案路面直达里屋台阶,屋门楣上没有题字,而是一幅石雕图画。</p><p class="ql-block">往里放眼望去,一眼就能看到大堂正中“五桂堂”三个字,字迹刚劲有力。横梁上、檐戗间、窗棂处,到处都是雕刻着各色镂空图案,尽显典雅古朴风韵,每一幅图案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或深层含义。</p><p class="ql-block">天井的横梁上悬挂着方形灯笼。两侧书有“孝子家训书”,红底金字,告诫子孙后代谨守之,开头、结尾处有对联一副:“尊前俱是蓬莱守,笔下还为鲁直书”。</p><p class="ql-block">古代住房有讲究。主人住在楼下东厢房后间,也就是所谓的老爷房。老爷房前间是公子房。西厢房是客房,小姐的闺房与丫鬟房安排在楼上。</p><p class="ql-block">由于地形限制,村民们利用屋顶和晒架晾晒农作物,形成了独特的“晒秋”景观,每到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挂满了辣椒、稻谷等农作物,色彩斑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除了自然景观,篁岭古村落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凳舞、舞龙就是其中的两个。晚上正好赶上表演,场地就在七棵五百年历史的银杏树围着“展馆”之前,前面的空地正好是露天表演舞台,中间是表演者正舞着板凳,板凳上有两只白鹤,张开翅膀,还不时的发出一声声鹤鸣。随着舞者的舞动,白鹤一会儿作出打斗之状,一会作出飞翔的样子,令人无不感叹舞者技艺精湛。</p><p class="ql-block">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过后,长长的龙队开始表演了!龙身是由十几条长凳做成,长凳之间用栓栓着,每个舞龙者都握着一米多长的木栓,挥洒自如,游龙戏凤,向村里游去。</p> <p class="ql-block">梦幻婺女洲</p><p class="ql-block">婺女洲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北路8号,是一个集实景演艺、亲子游乐、文化景点、酒店会展、美食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以婺女飞天传说为核心,围绕音乐岛、五显岛、芳烟岛三座主题岛屿,以新式徽派建筑风格为特色,深度结合了古徽州及婺源当地的特色文化,引入了‌甲路纸伞、婺源三雕、‌歙砚、‌傩舞、‌徽剧等本地非遗项目。婺女洲度假区的景点和活动丰富多样,有大型实景剧场演艺‌,室内外水乐园和无动力乐园‌;文化街区‌:展示婺源及徽州的文化特色,包括‌徽商会馆、‌金庸武侠馆等。‌各类风格的度假酒店民宿‌: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历史文化景点‌:如‌抱玉塔、‌茶圣博物馆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餐饮区‌:提供多样化的美食选择,满足游客的味蕾享受。此外,还有丰富的夜游项目,如乘船夜游、打铁花表演等,让游客在夜晚也能享受到别样的乐趣。</p><p class="ql-block">打铁花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这种表演通常在开阔的场地进行,搭建起高大的花棚,表演者使用高温铁水击打花棚,形成壮观的铁花效果,并点燃烟花鞭炮,场面蔚为壮观。打铁花的表演过程包括多个步骤:首先搭建场地,然后熔化铁水,最后进行打铁花表演。所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以确保铁水能够迸散形成美丽的铁花。表演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强健的体魄,以确保在高温和高速击打的情况下安全完成表演。打铁花不仅是一种视觉盛宴,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兴旺发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表演,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此外,打铁花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匠师们的智慧和技艺,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p><p class="ql-block">晚饭之时,一边坐在湖边享用着美食,一边观赏着打铁花表演。精彩刺激的打铁花表演过后,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湖面飘荡而来,一叶花船伴着甜美的歌声从江畔徐徐而至,船头美女歌声悦耳,后面的美女翩翩起舞,宛若仙女下到凡尘,在这朦胧的夜色当中,更增添了几分梦幻般的韵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想:当年曹孟德恐怕也不过如此吧!</p><p class="ql-block">《遇见婺源》演出又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它不仅展现了婺源的历史和文化,将婺源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视觉和听觉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演出。观众被带入一个古老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繁茂的古树构成的静谧而美丽的婺源村落中,身着古装的演员们用他们的歌声、舞蹈和戏剧表演,将婺源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每一个动作都被用心演绎,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婺源的历史场景中,深深地感受到婺源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演出的故事情节通过实景演绎了一个三世轮回的神话故事,分为《‌婺女治水》、《‌天下承平》和《‌英雄儿女》等幕次,每一幕都节奏紧凑、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得演出在视听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演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还在于它通过高科技手法重现了婺源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用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中国本土故事,充分展现了自然情结和人文情结,留住美丽乡愁,传承厚重文化。</p><p class="ql-block">在这四天时间的“山秋之旅”当中,以观看大型剧目“遇见婺源”的表演而结束了此次的旅游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