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的第37章是《道经》的最后一章,算是老子在“道”方面的一个总结,融汇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运用。我在阅读这一章时联系了很多历史上的事件,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对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进行解读,便有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p><p class="ql-block">首先第一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点出了“无为”思想的前提——无不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分三层境界:第一层是什么都不会做;第二层是什么都会做;第三层是什么都会做但是遵循自然规律不去妄加做事。而第三层境界,便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举个历史上的例子:苏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面临欧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时苏共领导人采取消极策略,不作为,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红色意识形态的崩溃,而那时的苏联已经无法阻止这一切,这便是在没有做到“无不为”的情况下试图“无为而治”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老子认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也就是说,领导者如果坚守“无为而无不为”的策略,将国家权力交由人民,那么国家的科技和经济都会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去发展演化,这都是不需要刻意去干涉和指导的。举个例子便是: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客观规律的,而这个规律就是生产力随着它的客观规律发展就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进步,而生产关系的进步就会改变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从而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中国古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井田制等诸多上古社会制度的崩溃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铁器牛耕的出现。而正是这样生产力的进步才一步步瓦解了奴隶制的旧贵族和其生产关系,滋生了土地私有化的新地主贵族和自由农民的新型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这样生产关系的进步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进而使中国的“上层建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的文明轴心期盛况,同时形成了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农业生产力的来自于客观规律所致的提高。</p><p class="ql-block">再举个这方面的例子:大家可能总是困惑于我国近代的百年屈辱,有着诸如“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如此发达,为何不像西方一般有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我国古代数学科学的发展都很不错,为何不会滋生工业革命”等问题,但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关。事实上,在17世纪左右,也就是我国清朝初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这与欧洲13世纪后出现的手工工场是相似的,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为何欧洲的手工工场可以彻底发展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引发工业革命,而我国的手工业工场却没有使我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因为按照老子的理论,“万物自化”的前提是“侯王守无为”,而当时中国的皇帝以其集中的皇权强势压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才导致中国17世纪以后的经济社会并没有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一直积压到20世纪前后才以官僚资本主义和买办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样的“万物将自化”的观点其实也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谋而合,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p class="ql-block">第三句“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大概意思是社会在自然演化发展中就会出现欲望的做作,这时“我”将用无名的质朴之道镇压这些欲望。其实说到底,就如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提到的:“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正是在自然规律——矛盾的作用之下,社会发展,矛盾激化,最终出现了垄断剥削式的资产阶级和受尽压迫的无产阶级间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此时要镇压资产阶级不断膨胀的欲望,或者说是资本不断膨胀的欲望,就不得不用质朴的按需分配的没有欲望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引领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而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老子所谓的“无名之朴”的体现。</p><p class="ql-block">虽然将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行用历史发展进行解释、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解释有些断章取义。但不可否认,抛去老子作为两千多年前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士的阶级的局限性,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宇宙观,是很有启发意义的。</p><p class="ql-block">正如毛主席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老子的辩证思想是值得认可的,但更多的,还要抛去春秋时代是历史条件局限,联系更为先进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事实,去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和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