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榆林窟(二十七)

秀丽铭媛

<p class="ql-block">8月16日我们去了榆林窟。</p><p class="ql-block">榆林窟又名万佛峡、榆林寺、上洞子,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南70千米的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直立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属敦煌研究院管理。</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始建年代无文字可考,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的北魏时期。从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p> <p class="ql-block">五代宋初,曹议金家族继张议潮之后,统治瓜、沙等州百余年之久,曹氏家族利用河西一隅的暂时安定,兴建石窟,彩绘壁画,以粉饰太平。所以,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较多,占榆林窟全部洞窟的一半。曹氏家族修建的洞窟甬道上大都绘着他们的巨幅供养人肖像。</p> <p class="ql-block">西夏、元时期,共兴建和重建洞窟16个。 由于受密宗的影响,出现了水月观音、密宗曼陀罗等前代少见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第三窟建于西夏统治瓜州晚期。窟内纷呈汉、藏民族及显宗、密宗的内容和艺术,是这一时期艺术最成熟、最典型的洞窟,独具特色。窟呈长方形,穹窿顶。窟中央偏后设八角形三级曼荼罗(坛城),上存清塑数身。窟四壁下部清代环砌双层台基,上存清塑十八罗汉像。顶绘曼荼罗,中画五方佛,东壁中央绘佛传,南北侧分绘汉密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曼荼罗、胎藏界曼荼罗及显宗天请问经变。南壁东起画曼荼罗、观无量寿经变、曼荼罗各一铺。北壁东起画曼荼罗、净土变、曼荼罗各一铺。西壁门上方绘维摩变,门南北侧绘普贤变、文殊变。甬道南北壁绘供养人。</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窟</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13窟始建于五代时期,宋、清进行过重修。洞窟分为前后室,后室为覆斗形顶,设中心佛坛。前室的甬道顶部崩毁,残存佛背光、山石的壁画。前室甬道的南、北壁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垂幔,垂幔下残存有菩萨各一身。前室顶残存有五代时期绘制的药师变一铺。东壁门上宋代绘制的说法图一铺。门两侧各残存有一个法幢、一个佛项光及折枝花。前室的南、北壁是五代绘制的垂幔,垂幔下面绘制有天龙八部、菩萨、夜叉。前室西壁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垂幔,链接主室与前室的门南、北是梵天、帝释赴会各一铺,门北残存有五代时期绘制的男供养人一身、门南是女供养人一身。连接主室与前室的甬道,上面是宋绘制的团花图案。甬道南、北壁宋代绘制的垂幔,垂幔下是赴会菩萨各二身,下部残存有三壸门供宝。</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里面不让拍摄,只能拍窟的外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