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日常(8月15日)

秋雨梧桐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p><p class="ql-block"> 东北风3级,气温25~31度。 </p><p class="ql-block"> 午觉起来已是两点半了,天空暗黑,暴雨如注。</p><p class="ql-block"> 背上杆包,一手提钓箱,一手提工具箱下楼。</p><p class="ql-block"> 楼梯间有邻居,奇怪的看了我一眼,忍不住问:“下大雨还出去钓鱼?”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说:“下雨鱼口好。”</p><p class="ql-block"> 开车出库,把车灯都打开,雨刮器拨到快速档,在轮胎呲呲啦啦扎水声和玻璃被击打的噼噼啪啪轰响中往来露营钓场去。</p><p class="ql-block"> 临近钓场,正如天气预报的那样,南方的雨说停就停,云被摊薄扯开,露出斑斓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塘边一如既往的人多。</p><p class="ql-block"> 但机会挺好的,长期被人抢占的桥与岸交叉的那个钓位居然无人。 </p><p class="ql-block"> 放上钓箱,做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已经收拾好钓具准备回家的钓友贾老师告诉我:“你还坐这里吗?刚才有人钓,才挪走。”努嘴示意就是左手的一位钓友。</p><p class="ql-block"> 我说:“没关系,这地方方便。”我是指车就停在背后的空地,还是背对阳光,不被直晒。</p><p class="ql-block"> 问他今天钓得怎么样,他说:“不得。”也就不便多问,只说:“你先回吧。” 只要是来这里,多半会碰到他。</p><p class="ql-block"> 限杆4.5米,我还是用3.9米的杆,1.2的主线,0.5的子线,7号狼牙钩,吃铅量1.5克的漂。</p><p class="ql-block"> 照样用的是玻珠料。</p><p class="ql-block"> 因为钓位靠近马路,也方便了闲来看钓鱼的人。</p><p class="ql-block"> 钓了不一会儿,后面就站了一个着短衫短裤的壮实中年人,皮肤也是粗黑的,应该是没少在野外跑。</p><p class="ql-block"> 先是隔一点距离,静静的观察,看到我中鱼又跑鱼,小心的走上前来,开始指导我钓鱼。</p><p class="ql-block"> 他说我用线细了,我笑着问他:“多大合适?”</p><p class="ql-block"> 他说:“3.0的吧,3.0的子线可以了,要不,用防咬线,小号的防咬线都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这个塘不允许用防咬线,他执意让我用大线,我说我没有那么大的子线。</p><p class="ql-block"> 看到我频频切线跑鱼,他着急了:</p><p class="ql-block"> “回去绑啊!”</p><p class="ql-block"> 我无奈的笑了,“下次吧,下次一定带上。”</p><p class="ql-block"> 对这个收费塘,频繁切线跑鱼,我有点听之任之,只是不好过多解释。</p><p class="ql-block"> 他又告诉我要用硬竿。</p><p class="ql-block"> 他说他经常去邕江钓,几斤重的鱼,一个回合就给拔回来了,只有断杆的没有断线的,批评我没有充分准备,怎么钓鱼?</p><p class="ql-block"> 我笑说:“下次,下次,下次一定!”</p><p class="ql-block"> 聊着聊着,又一个声音传过来:“你的线那么粗?粗了!”</p><p class="ql-block"> 我回头一看,一位着红T恤,精神饱满的小伙就近站着,正神情专注的盯着我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 “哦?”我着意问他:“多细的合适呢?” </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说:“0.4号0.6号就可以。” </p><p class="ql-block"> 其实,关于用线组的原则,有说尽量用粗一点,有说用尽量用细一点,都对:</p><p class="ql-block"> 只要鱼吃口的漂相是清晰的,不影响看口,线粗一点就不容易切线,习惯了用粗线就可以用粗线;</p><p class="ql-block"> 线细,鱼的出口会更好,只要能控好鱼,就用细线,线用得越细命中率越高。</p><p class="ql-block"> 小伙很自信。不用说也是地道的钓鱼爱好者,且爱钓黑坑。就眼前这个塘没少来吧?</p><p class="ql-block"> 也许好为人师在钓鱼界是常态。他一边对我的钓鱼进行点评,一边介绍他钓黑坑的经验,也说这个塘该如何钓。</p><p class="ql-block"> 除了线组,他还指导了钓黑坑常见的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是遛鱼,一是做窝。</p><p class="ql-block"> 起杆是有讲究的,特别考验功力,而遛鱼则技巧不多,就象学开车,有一个熟练过程。</p><p class="ql-block"> 黑坑如何做窝,特别针对超级老滑鱼如何做窝,不是一个三言两语说得清的问题,先搁下吧。</p><p class="ql-block"> 钓着聊着,二个多小时过去了,起身遛鱼时突然感觉哪里不对,左边口袋里空空如也:手机不在了。</p><p class="ql-block"> 周身找了一遍,没有,又去车里找,也没有,让中年人拨打我的电话,是关机的。</p><p class="ql-block"> 努力回忆,溜进鱼池了?</p><p class="ql-block"> 脱了衣服下塘,潜水把手机捞起来,喊老板称鱼回鱼。</p><p class="ql-block"> 得鱼53斤。急忙收拾东西回家,去处理手机。</p><p class="ql-block"> 手机掉塘,这是第二次。这次竟悄无声息的下塘,是聊天聊多了?还是没有好好聊?</p><p class="ql-block"> 被人指导或指导别人都有过啊,尤其是指导别人的事,我也干,而且不止一次二次。</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三塘镇钓场碰到一位老钓友。我提前收杆,觉得鱼已经钓够了,看他空杆多,得鱼少,想着该过去看看:主要是认识那么久,有上十年了吧?在他身后观察了一会儿,问他调几目?他说调八九目。 看他钓的二、三目,琢磨着是钓灵了,觉得这个塘的鲤鱼比较谨慎,吃口轻。</p><p class="ql-block"> 我说我是调三目钓一目。</p><p class="ql-block"> 不说还好,一说,他把漂往下推,钓的更灵了。</p><p class="ql-block"> 还是有一段话说得好:除非别人主动请教你,不要轻易指导别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