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品<爱莲说>,悟廉政之美》</p><p class="ql-block"> 文/康晓东(东子)读完这段关于周敦颐的丰富内容,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北宋的思想家、文学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周敦颐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尤其是他的《爱莲说》和《拙赋》,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与启迪。 </p><p class="ql-block">《爱莲说》,这篇仅 119 个字的千古名篇,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周敦颐对莲花的钟爱以及对清廉、正直、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它的高洁象征意义,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咏叹。在周敦颐的笔下,莲花成为了君子的象征,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形成鲜明对比。他对莲花的喜爱,实则是对一种高尚品德的向往和坚守。 这篇文章写于虔州,当时周敦颐担任通判职务,在虔州知府空缺的情况下主持军政全面工作,春风得意之时,却能写出如此字字珠玑的佳作,可见其心境之纯净、志向之高远。对于《爱莲说》的创作地,虽有众说纷纭,但事实胜于雄辩,它确实是在虔州写就。周敦颐的一生与江西有着不解之缘,先后七次在江西任职,最终也将生命的光环陨落于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他在江西的岁月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周敦颐不仅以《爱莲说》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怀,他的《拙赋》更是体现了其独特的政治思想。一生以廉政、勤政为荣的他,以“笨拙”为荣,以“投机取巧”为耻。在他眼中,巧者与拙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和结局。巧者言而拙者默,巧者劳而拙者逸,巧者贼而拙者德,巧者凶而拙者吉。他认为,如果天下皆拙,社会将拥有真正的安顺与和谐。这篇仅有 65 字的超级短文,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是他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 周敦颐一生仕途不畅,官不上知州,或许正是因为他的“拙”,不擅拍马逢迎,不懂自我溢美。但他却赢得了“操行清修,才术通敏,凡所莅临,皆有治声”的高度评价。他的政治主张,杜绝华而不实、投机取巧,倡导为官清正、脚踏实地,这与我们当前时代以民为本、兢兢业业的从政思想不谋而合。 周敦颐在其一生的宦官生涯中,虽多为官场辅助性职务,俸禄不多,待遇一般,但他始终认真工作,兢兢业业,不为官场诱惑所迷失。他还用微薄的俸禄接济百姓,以至于家里常常无余钱,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窘迫境地,生病都无钱医治。在封建社会“三年清县令,十万白花银”的大环境下,他的廉洁显得尤为珍贵,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自制力啊! 对比周敦颐,再看看那些因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干部,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他们真的应该感到羞愧,如果连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官员都不如,那真的应该找块石头撞死去。</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干部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拙赋》,从中汲取力量,引以为戒。要常存敬畏之心,补足精神之“钙”,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工作中律己、慎言、慎行,严守规矩,依法办事,不贪赃枉法,不徇私舞弊,不违法乱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才能为老百姓干成事、干好事。 </p><p class="ql-block">周敦颐的《爱莲说》廉政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廉政教育作用。它不仅是对古代廉政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当代廉政建设的重要警示教育。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而《爱莲说》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我们要以周敦颐为榜样,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政治思想。在生活中,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心灵的纯净;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不为名利所动。</p><p class="ql-block">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周敦颐的廉政文化,让《爱莲说》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