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巴尔干之旅-波黑(2)

文岳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看了无数遍的南斯拉夫电影,在我头脑中留下的只是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的名字。而萨拉热窝对世界的重要影响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次刺杀发生在这里。我这次来萨拉热窝,内心讲还是对这两件事有强烈的好奇心。萨拉热窝”是一座充满多元,异域风情的城市。也是欧洲唯一四种宗教和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伊斯兰的清真寺,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堂在这里交相辉映,而产生了许多复杂的故事。这些故事超越艺术,跨越国界,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也就让其带有了几分的悲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萨拉热窝我们住在国际机场边的国会山五星级酒店,早晚可以站在阳台上看日出日落,看飞机起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月6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去 萨拉热窝老城的“黄堡”俯瞰萨拉热窝全景,“黄堡”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位置比较好的观景平台。这里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德国军官俯瞰全城的最后镜头。路左边是一大片白色的穆斯林墓碑,右边就是居民区。墓地和居民住宅相互穿插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堡”果然是俯瞰萨拉热窝全城的好地方,老城和新城的建筑尽收眼底。这里的空气也好,很适合晨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南斯拉夫电影中的台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萨拉热窝市政厅坐落在市区内最主要街区,是萨拉热窝现存为数不多的奥匈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波斯尼亚的多元文化的代表。建于1896年至1897年,展示了新文艺复兴和奥匈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结合了摩尔、哥特和罗曼风格元素,是萨拉热窝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92年波黑战争时毁于战火,2014年修复完成对外开放。我们这次只是在市政厅门前拍照打卡,没有入内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丁桥,萨拉热窝市中心,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桥梁。它修建于1798-1799年,原本在南斯拉夫时期被称为普林西普桥。‌拉丁桥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密切的联系。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在拉丁桥附近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这一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等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如今,拉丁桥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念地,桥头还建有博物馆,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这座桥梁见证了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也成为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纪念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桥头博物馆前摆放着一辆老式敞篷车,据说是当年奥匈帝国王储和王妃就是乘坐这车被刺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萨拉热窝老城广场,俗称鸽子广场。广场上的"赛比利喷泉﹣祈福和平",是萨拉热窝的地标性建筑,赛比利"意为"建在水流经过地方的建筑"。广场上的鸽子特别多,飞来飞去,遇到有人投食,便聚了一片,故被人们称为"鸽子广场",成为萨拉热窝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老城中心的咖啡厅喝了一杯咖啡,静静的感受一下午后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坐落于萨拉热窝老城区内,是由波斯尼亚第二任奥斯曼总督格兹﹣胡色雷贝格拨款修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真寺庭院中央,在老栗树的阴影下,优雅地矗立着一座迷人的大理石拱门。除了非常具有装饰性外,也有它的功能用途:它的水可用于沐浴喷泉的顶部设在八根木柱上,连接在一起,在进入清真寺祈祷之前,供人们会洗脸、洗手和洗脚。这里也是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拍摄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穆斯林们正在清真寺作礼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城中的大巴扎是当地居民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地方,同时也是游客们时常游览光顾的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古老的铜匠街,始建于1498年,两旁的店铺犹如迷魂阵般,让当年的德军入内后也不知所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铜匠街上的这爿店铺,据称是当年瓦尔特来接头的地点,这位仁兄有人说是当年原型的第三代,有人说是当年电影中演员的第三代。但至少这里是电影中的取景点之一。这几幅公告应该是中国游客帮老板写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铜匠店老板免费为顾客刻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买两件精美的铜罐作为此行的留念,和“英雄”的后代合个影,也是每一个来这里游客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城的街巷里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萨拉热窝有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的确是这个国家稳定与否的重要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老城自由活动时,看到远处高高的尖顶,就迎着走了过去,没想到这个教堂居然是波黑最大的教堂圣心主教座堂,教堂始建于1889年至1914年间,是奥匈帝国时期的产物。它是由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下令建造的。教堂采用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如尖顶、飞檐和精美的窗户。圣心主教座堂是萨拉热窝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座堂,因此在天主教徒中具有重要的宗教地位。它也是该地区的一处历史和文化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许多其他建筑一样,在1992年至1995年的波黑战争中,圣心主教座堂遭到了严重的损坏。然而,与市政厅一样,它在战后经过修复和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前的雕塑是当地一名很有影响力的大主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内还保留着一段东罗马时期的城墙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原有的爆炸弹坑,人们用水泥砂浆填平后,再涂上红漆标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战争遗迹。这种地面上的“红色油漆”弹痕,被人们称为“萨拉热窝的玫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