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安石说过,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再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更像是走入了生动鲜活的课堂。书中熟悉的案例,专业的理论,精练的语言,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此,我选取其中的第76章节----《怎样对待学习困难儿童》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中提到,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同时也建议多引导孩子阅读各类的书籍,让阅读成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让阅读成为工作学习的底色,当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帮孩子们选择可读的,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书,由此可见,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由地想起,在教学中,我上《祖父的园子》时,带孩子们读《呼兰河传》,把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情节展现出来,大泥坑能淹死人,十三岁的孩子就嫁人,生病了不请医生而是选择跳大神,这是作者亲眼目睹的情景,这也是一百年前东北农村的现状。因为这本书我看了几遍,熟悉书中的情节,学生们也对这本书充满好奇心,拿起书看的津津有味。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会提出很多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读《三国演义)时,诸葛亮身高八尺,学生们开始研究古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公分?看到周瑜的长相,好奇地问,为什么古代的男子长的跟女人一样?当老师的阅读书籍广泛,面对学生的疑问,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原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面对后进生作者认为阅读可以训练后进生的大脑,阅读能教会他们思考,而思考会激发智力,学生思考的多,他接受知识能力就越强,现代科学证明,阅读可以产生更多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可以让大脑更加活跃,阅读是可以改变大脑的有效方式之一。看到这些内容给我很大的启发,面对班里的后进生,很多老师、家长感到无助,我们要保持极大的耐心,鼓励后进生读书,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让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阅读之外,作者认为激发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在课堂上还要留给学生足够地思考时间,让大脑“运作”起来,如果课堂只讲大脑容易接受的知识,大脑如同催眠一样会变得迟钝,看起来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但是没有让大脑活跃起来。其实实践授课中,很多老师被这种表象迷惑了。我反思我的课堂,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争取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画面,眼睛看到的美,怎样用笔来描述,增加孩子的真实体验,只有体验过大自然的风和日丽,才能笔下生花,我们现在很多孩子,为了提高成绩,很少接触自然,感受四季之美,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带孩子感受自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很幸运遇到这样一本书,这本书句句经典,值得我们老师反复的阅读、去思考,如同一座教育丰碑闪着精神的光芒。读一本好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对话;读一本好书,如同一泓清泉,可以映照自己,丰盈自己。对我们教师而言,学无止境,唯有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才能投身教育,享受教育乐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