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忆的列车随着时光的流逝已逐渐远去,但留在脑海中的画面却仍然犹新。</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那时我还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八面槽小学读书,家就住在小学马路对面的北梅竹胡同的一所四合院里。</p> <p class="ql-block"> 正当一九五六年的春节来临之际,房中的墙壁上新增添了几张色彩鲜艳的年画,渲染着节日的一片喜悦气象。让我至今难忘且记忆深刻的是一大张由多幅美术作品组成的年画宣传画。画面上六幅新老画家的作品分三层排列,左右间错落有致。如今这张年画宣传画的原样已经无法寻觅,只能由我凭记忆再现这幅拼图了。</p> <p class="ql-block"> 在整张年画宣传画中,第一幅作品是《拔萝卜》。由上海的老漫画家,新中国美术动画影片导演特伟创作于1954年。《拔萝卜》全图分三层画面组成,首先是一个小孩在拔一颗大萝卜,他使足力气萝卜却丝毫不动。下层又增加了五个孩子共同拔,最后通过六个人合作终于把大萝卜拔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幅《古长城外》,是画家石鲁创作于1954年的国画。画中有几位蒙古族的牧民,正坐在古长城边上放牧,一只牧羊犬跟着主人,一大群羊分散在他们身边的山坡上吃草。长城脚下,一条新建成的铁路从山口穿过。可能是画面之外的远处,传来了火车呼啸的汽笛声,给牧民们带来了一阵欢声笑语,一位姑娘还用双手捂住了耳朵,以防止火车行驶带来的巨大震动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幅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幅由画家葛维墨创作于1954年的油画。画家本人当时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这幅画应该是他的毕业创作吧!画面中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男女青年,行进在一段新开垦的机耕路上。他们意气风发,满怀憧憬,肩扛行李,手提衣箱,正奔赴那祖国最需要的建设岗位。</p> <p class="ql-block"> 第四幅是套色木刻《扫雪》,由版画家古元创作于1954年,曾刊登于1955年第5期《美术》杂志。画面里,在清晨的一片皑皑白雪世界中,几位红领巾正在一条蜿蜒小路上清扫那厚厚的积雪。夜晚的雪下的可真大,此时漫天皆白,寒色逼人,但困难再大也难不倒这些新中国的儿童,他们正在开辟新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第五幅是古装年画《木兰从军》,这是画家刘旦宅于1954年根据古诗《木兰辞》创作的年画连环画21幅中的一幅。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久远,早已家喻户晓。《木兰辞》中所歌颂的巾帼英雄,身披战袍,纵马疆场的形象,被画家的画笔描绘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第六幅是油画《我们的首都北京》,由苗族青年画家潘迎华创作于1954年,并刊登于1955年第5期《美术》杂志。油画表现三位苗族等少数民族姑娘,初次来到了首都北京,刚放下行李就急不可待地在入住宾馆的房间窗口,向外眺望着首都的风光,远处的天安门城楼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 这六幅画作,都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创作的不可多得的优秀美术作品,曾经多次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过。因此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欣赏!</p><p class="ql-block"> 更值得说一说的还是第一幅《拔萝卜》,拔萝卜的故事,是小学生们都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一篇课文,当年我也学过。現在的小学语文仍旧保留着这篇课文,可课文中的情节却与这幅年画中所描绘的画面有所不同。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p> <p class="ql-block"> “老公公种了一个萝卜”,课文中的文字是老公公和老婆婆与小姑娘,以及家中的小狗和小猫等一家人都来共同拔大萝卜!</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动画片《拔萝卜》。影片对故事又进行了改编,是小兔子、小猴子、小黑熊与小胖猪等一群动物在拔大萝卜。</p> <p class="ql-block"> 总之,这篇拔萝卜的童话故事是不断地在演化变异的。那么,追根溯源这篇童故事又是出自哪里呢?其最早来源应该是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所编写的俄罗斯民间童话。</p> <p class="ql-block"> 《拔萝卜》的故事以多种版本形式的出现,是否告诉我们,为达到同一目标,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的。这正是殊途同归这句成语的妙处,水流千里从不同的方向,终究要汇入同一个海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