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的印记:高墙深处的四合院

司马红尘(摄影师)

在那悠远的记忆里,一抹青灰交织的画卷缓缓展开——青翠的石砖砌就了岁月的沉稳,灰蒙蒙的高墙围起了童年的梦田,一排排规整的平房,错落有致,共同编织了一个承载着五十余户人间烟火的南方大四合院。我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便在这方古朴而温馨的天地里悄然绽放。<br><br>六七十年代,这座四合院在喧嚣的城市中独享一份宁静与风光。两扇近五米高的黑漆大门,如同历史的守护者,晨启夜闭,见证了无数日升月落。追溯往昔,解放前这里曾是国民党县税务总部的所在,传说中藏匿着税票与伪钞的秘密,哨兵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为这大院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div><br></div> 解放后,大院迎来了新的使命,它化身为干部培训的摇篮,随后又转型为县机关干部的温馨家园。年轻的面孔,怀揣梦想,陆续入驻,孤男寡女的日子里,大院依旧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与和谐。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婚嫁的喜悦与生命的繁衍,大院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乐园。<br><br>记忆中的大院,曾有四座长花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万年青环绕边缘,葡萄藤与芭蕉叶交织成荫,仙人掌与大丽菊竞相绽放,一口深邃的古井静卧院中,滋养着这片土地与人心。然而,随着孩子的增多与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的花木渐渐凋零,只余下梧桐与桉树的挺拔身影,以及两株历经沧桑的葡萄树,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最终,连那肥沃的土壤也被冰冷的水泥所覆盖,只留下雨天的湿润,提醒着人们曾经的绿意盎然。 “文革”的风暴席卷而来,高墙外的世界风起云涌,大院内也未能幸免。孩子们的家长在时代的洪流中起伏不定,而孩子们则在这动荡中找到了释放天性的机会。淘气与恶作剧成了他们童年的注脚,无知与天真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小学停课的日子里,他们或睡懒觉,或摆“龙门阵”,或玩烟盒、打弹子,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时光。夜幕降临后,更是他们撒欢的绝佳时机,“官兵逮强盗”、“队列斗鸡”、“爬树藏猫”、“分组弹弓战”……四合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无尽的活力。<br><br>然而,好景不长,“文革”的阴霾逐渐笼罩了整个大院。父母的责骂、外婆的呼唤、家长的看管……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变得小心翼翼,院子的欢乐也随之消散。夏日里偷偷下河洗澡的冒险、房顶上嬉闹的欢笑、夜晚的恶作剧……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夜之间成了遥远的记忆。 随着父亲的调动和“走资派”的帽子落下,我们家也踏上了搬家的路途。回望那座已有了深厚感情的四合大院,心中满是不舍与留恋。而在我们全家搬走的前后,陆续有更多的家庭搬进搬出。四合院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模样,改建成了五楼一底的水泥结构房,院内的空间被一点点蚕食。昔日的同伴也各自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有的远赴海外建功立业,有的在国内各奔东西。<br><br>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各奔东西,但那段在四合院里度过的童年时光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想起那些与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在夜光下晚风中尽情地跳跃欢唱、在骄阳碧水中畅游追逐撒欢……那些画面如同天方夜谭般美好而遥远却又如此真实。 大院啊大院,你给了我无尽的友谊与生活的智慧。此刻的我只想大声呼喊:幼时的小伙伴你们在哪里?我真的好想你们!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愿那份纯真的童心永远闪耀在记忆的长河中。<div> (作者原创。谢谢您的关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