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于田园生活,中国人似乎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便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将诗画的田园搬到城市之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p><p class="ql-block">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p><p class="ql-block">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东晋陶渊明富有诗意的描绘,我们心目中的田园还会像今天这样美得动人心弦吗?辞去彭泽县令成为陶渊明一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时官时隐,在生计与追求自己的本心之间辗转纠结。在此之后,他种田、饮酒、写诗、生活,成为庐山脚下一个真正的农夫。从彭泽归来的第二年,陶渊明四十二岁。他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诗人笔下的田园洋溢着生活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归园田居》其一</p><p class="ql-block">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p><p class="ql-block">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p><p class="ql-block">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p><p class="ql-block">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p><p class="ql-block">他的住房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中等人家的庭院,只是一家七口再加上童仆一二如何自给自足,维持日常的开销是个现实问题。在南山的。山脚下陶渊明种下一片豆子。但他种田的技术显然还有些别脚。野草长得茂盛,豆苗却很稀少。每天天没亮就要到田里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升起来才披着满身的露水回家。坚持下去需要莫大的勇气,他只是希望能够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我们很难想象,当疲惫的诗人放下锄头拿起笔心中还能萌发出那样动人诗意。</p><p class="ql-block">《归园田鸡》其三</p><p class="ql-block">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 class="ql-block">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p><p class="ql-block">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p><p class="ql-block">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p><p class="ql-block">在六朝贵族社会当中,像陶渊明这种出身的,一般是没有人。去做农民的。所以他要能够放下这个身份去真正的躬耕,这个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所以后来有些人也瞧不起他,说他的诗写的就像田家翁的话。</p><p class="ql-block"> 公元408年,晋安帝义熙四年。陶渊明四十四岁,也是他归隐田园的第四年。六月里,一场不经意的大火将他的方宅和草屋烧的一干二净,原本还算衣食无忧的一家人只能寄居在渔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陶渊明辞官前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今空空的米缸,辘辘的饥肠却逼迫着他要出乞食。</p><p class="ql-block">《乞食》</p><p class="ql-block">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为何。</p><p class="ql-block">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p><p class="ql-block">好在遇到的邻人善解人意,以慷慨相赠为他的窘迫解围。因为谈得来,两人一直聊到傍晚,酒喝的高兴,陶渊明也赋诗相赠。最后他还不忘打趣的说,这恩惠。无才的我只能死后再报答了。就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要去流落到乞食的地步,这个是让人很寒酸的。所以苏东坡就说到他,饥饿常在身前,功名常在身后。但因为他这样的一种坚守,赢得了后人们的这种尊敬。公元1080年,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至黄州后,曾躬耕于东坡,他便常常将那里比作是陶渊明的田园。东坡先生毫不掩饰对偶像的崇拜之情,他甚至这样写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因陶渊明是前身。原来那位文坛巨匠也曾在人生困惑之时。手捧陶诗,怦然心动。在他心中,李白、杜甫包括他自己。无论走过多少名山大川,写尽了悲欢离合,也只是接近了陶诗的境界而已。但其实陶渊明在南北朝钟嵘《诗品》里头,只是一个中品,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诗人。到了宋代以后,苏轼就特别欣赏崇拜陶渊明。他自己就把陶渊明的每一首诗都唱和,而且不仅自己唱和,他还让苏澈,让秦观,让他的弟子们一起来唱和,这样就让陶渊明成了一种现象级的人物。事实上,陶渊明在人生的坎坷遭遇当中,他不断的有一种自我的养伤,恢复的能力。所以苏东坡到了晚年特别能够体会到陶诗的真髓就在这,因为苏东坡后来不断的被贬谪,特别是他晚年到了海南岛,生活最艰难的那段岁月当中,他说每到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就每天读一下陶诗,而且不敢多读,日读陶诗一首。读多了以后,害怕第二天没有机会读了,读完了。(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陶诗里边有很多写的非常精彩的句子。“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外界表扬我也好,批评也好,我一切都是看淡,一切顺其自然。陶渊明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庐山附近度过的,他但他几乎从未写过那些名山大川。近千年来诗人诉说房前屋后风景的朴素诗句,却成为了中国文人所向往的审美的至高境界。可惜的是,陶渊明在自己的时代里,还不曾遇到这些为他胸中诗意一见倾心的朋友。他只是时常对着自己的身影干杯,很快便醉了。之后总是要挥毫题写几句,以供自己取乐。</p><p class="ql-block">《饮酒》节选</p><p class="ql-block">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p><p class="ql-block">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p><p class="ql-block">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p><p class="ql-block">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p><p class="ql-block">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p><p class="ql-block">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p><p class="ql-block">独鸟,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话,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因为一般来讲,《饮酒》二十首是写于晋宋易代之际。就那个时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东晋快灭亡了。很多陶渊明过去的朋友,都投奔了新政府,而只有陶渊明归隐下来了。所以他这时候感觉到没有太多的知音。借酒一方面来表示知音不赏,另一方面躲避政治的灾祸。比如他饮酒里面所说到的“君当恕醉人。”就是说你应该宽恕我这个醉人,酒疯子所说的话。前面我写了这么多,都是当不得真的。陶渊明处在一个饮酒成风的年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们聚在一起,把酒喝得惊天动地。可陶渊明似乎与他们不同,他乐于自斟自饮。有时也会请亲朋到自己家里畅饮一番,但作为主人,却常常是自己先醉了,之后便直接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当一顶小小的乌纱帽换成了宽大的布衣。陶公归隐的日子里,一个个朝廷仍在变更,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陶渊明看来,也许都不如窗前一阵蒙蒙时雨,一簇霭霭的停云。偶尔还有人送酒来劝他做官,都被拒绝了。他心中理想的生活应该是这样,一直想住到南村去,不是因为那里宅子风水好。而是因为那里有许多朴素的人,希望和他们度过日日夜夜,住房不一定宽广。邻居常常来串门,聊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写或者读到什么有趣的文章大家一起欣赏,不明白的地方就相互启发。</p><p class="ql-block">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p><p class="ql-block">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p><p class="ql-block">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p><p class="ql-block">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p><p class="ql-block">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p><p class="ql-block">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p><p class="ql-block">就是说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这个人数不在于多。大家相互思念,就一起聚起来讨论诗文。然后各自农忙了,大家就各忙各的。如果相互想起了彼此,马上就披上衣服就去相见。很自然,很潇洒,很随意。另一方面也通过说到自己的这种劳作也能够养活家人,所以他有一句名言叫“力耕不吾欺”就是用力的去工作,一定会获得一个实实在在的一种收获,他不会欺骗你,干庄稼活就是这样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p><p class="ql-block">《读山海经 其一》</p><p class="ql-block">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p><p class="ql-block">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p><p class="ql-block">欢言酌春酒,栽我园中蔬。</p><p class="ql-block">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p><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笔下那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五柳先生,大概也是他本人最真实的写照。虽然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从未衰退,但却也不得不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付出代价。其中之一便是很难在清贫的生活之余给予孩子们以土族门第的教育。在一首名为《责子》的诗中,他就像古往今来每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忍不住把五个儿子一一数说,那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就好像我们的一位老邻居。</p><p class="ql-block">《责子》</p><p class="ql-block">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p><p class="ql-block">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p><p class="ql-block">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p><p class="ql-block">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p><p class="ql-block">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p><p class="ql-block">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p><p class="ql-block">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p><p class="ql-block">他一开篇说,“阿舒已二八。”就大儿子已经十六岁了,大儿子不长进。“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就是二儿子的话,阿宣已经也十五岁了,但是也都不上进。至于小儿子的话,就只知道一天玩,一天找好吃的。所以陶渊明最后说道“天命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杯中物就是喝酒。就是一种聊以自遣,自我排遣。但这里面的话,其实也体现了他的一种幽默的心态,一切有所求,而不强求。事实上,陶渊明并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教导。在自己年过五十,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时,他给五个儿子写下一封书信。信中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语重心长的告诫儿子们要互相友爱,怀着高尚的人生理想生活下去。最后陶渊明这样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p><p class="ql-block"> 公元420年,手握重权的刘裕终于还是废掉了东晋的最后一个皇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至此两晋时代结束,中国历史打开了南北朝的大门。消息传到了南村。五十七岁的陶渊明在茅舍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终于他提笔写了一首《桃花源诗》,并为这首诗作下长长的序言。</p><p class="ql-block">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苦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位渔人偶然发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里没有战争,没有篡位,没有门第,民风淳朴,闲适富足。可是,当渔人离开再次想要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他不禁怀疑自己是真的到过桃花源,还是做了一场遥不可及的美梦。)陶渊明深情的描绘着桃花源,但他穷尽一生也没能真正找到那个安乐祥和的净土,所以只能以纸笔在残酷的现实里为世人编织出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归隐以后的陶渊明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仍然保留了过去的一种既有的一种关注。所以你去看他的《咏荆轲》咏荆轲刺秦王等等,这就表达了他对当时的刘裕,篡位的一种不满。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也还有这个“金刚怒目”的一面。也还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除了自我的这种小的生活之外,还有一种仍然是对国家的一种情怀。所以鲁迅先生在评价我们今天能怎么去看陶渊明的时候,主张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说这个二者的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陶渊明。</p><p class="ql-block"> 公元427年,江西九江县南山脚下,陶渊明六十三岁,准备告别人世。他亲手为自己写下一篇祭文。“从我降生人间开始就有着贫困的命运,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生活。从春到秋,田园中总有活可干。无论是捧起书本还是弹琴歌唱,我都觉得快乐。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沐浴清泉。辛勤劳作,不遗余力,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自祭文》节选</p><p class="ql-block">自余为人,逢运之贫,</p><p class="ql-block">箪瓢屡罄,絺绤冬陈。</p><p class="ql-block">含欢谷汲,行歌负薪,</p><p class="ql-block">翳翳柴门,事我宵晨,</p><p class="ql-block">春秋代谢,有务中园,</p><p class="ql-block">载耘载籽,乃育乃繁。</p><p class="ql-block">欣以素牍,和以七弦。</p><p class="ql-block">冬曝其日,夏濯其泉。</p><p class="ql-block">勤靡余劳,心有常闲。</p><p class="ql-block">乐天委分,以至百年。</p><p class="ql-block">在高大的松树下,一人微胖,长髯,葛巾,宽袍,衣带飘然。他左手持杖,右手把菊,风气高毅的神态在人们心中静静保持了千年。但真正的陶渊明似乎从来都不是画里这位飘然超绝的隐士。他在乱世里壮怀激烈为夫为父,从未脱离自己的家庭。他奔走官场,他躬耕陇亩,想方设法让家人维持生活。他爱诗,爱酒,爱佳人,还盼望着几个儿子能有出息。他用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该如何找到通往宁静生活的道路。就像是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积攒力量。正是这种永恒纯真的天性守护着中国人心中最独特的一方净土。</p><p class="ql-block">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p><p class="ql-block"> ——南宋·辛弃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