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陶渊明——归去来(1)

南风知我意

<p class="ql-block">公元405年的一个冬夜,彭泽在(今江西九江境内)县令,正在奋笔疾书。她从未像今夜一样清醒。四十多年来,所有的内心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他写的不是文告,也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他的名字叫做《归去来兮辞》。</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后,有一个辞职的理由异常火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你想去看世界的激情和期盼相比,陶渊明所向往的却是回归田园,那也是他出生的地方。江州浔阳郡的柴桑县县在(今江西九江境内)。一个名叫上京里的村庄。今天我们翻开任何一个中国历史只要写到东晋,几乎都会出现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名字。陶侃的机缘来自于西晋的灭亡。北方世家大族纷纷逃亡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建立东晋。 出身贫寒的陶侃靠着个人的军功和奋斗成为立国元勋,主管八州军事,官至大司马。这位大英雄级别的曾祖,无疑在少年陶渊明的心中树立起一个高大伟岸的标杆。尽管陶渊明出生时,浔阳陶氏早已全然不及顶级望族“王谢”两家的显赫,但家族中人想要求得一官半职,仍然不算难事。少时的陶渊明也有机会受到氏族教育的熏陶。 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过去。陶渊明八岁那年,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原本不算大富大贵的一家人很快陷入了衣食无依的地步。母亲孟氏只能带着她回到娘家投奔自己的父亲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是一个魏晋的名士,非常有才学。他写文章的时候,文不加点。在陶渊明所写的,他的外祖父传记当中也是写到,他的外祖父有一种渐进自然的追求。而陶渊明是性本爱丘山。这种性格,骨子当中也是受他外祖父孟嘉的一定的影响)陶侃的进取,孟嘉的逍遥,两种生活理念在少年的心中不停激荡。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古代张掖在东晋的时候,张掖在今天的河西走廊,在大西北,而幽州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就是一个在大西北,一个在大东北。整个那个时候都不属于汉族的统治区域。所以可见陶渊明要仗剑行天下,不仅有儒家建功立业的抱负,同时的话,还有侠客行的一种英雄气胆。)</p><p class="ql-block"> 公元三世纪末,三国鼎立的时代刚刚结束,西晋王朝就陷入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当八王的人头成为第一批祭品,滴血的弓刀和狂暴的铁骑聚之而起,将一度称雄东亚的中国撕成两半。五胡纵横北方,先后建立十六个主要的割据政权,被后世称为十六国,而西晋士族则退守南方,建立了由王、谢、桓、庾等几个世家大族,轮流把持朝政的东晋。</p><p class="ql-block"> 公元383年,在那场堪称南北对决的“淝水之战”中,东晋在权臣谢安的指挥下,奇迹般的取得了胜利,才得以继续偏安东南。就在淝水之战场风声鹤唳的这一年,陶渊明十九岁,时代的波澜还未来得及席卷这位初出茅庐的少年。他虽然也渴望自己能像外祖父孟嘉那样潇洒不羁,活出本真的自我。但也还怀揣着曾祖陶侃那样大济苍生,建立一番事业的理想。孟子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贫。二十九岁那年,陶渊明第一次走上仕途,出任江州祭酒。虽然原因之一是要在“亲老家贫”时,奉养年迈的母亲。但她对于未来仍充满了美好的设想。这个(江州)祭酒的话,主要可能是掌管教育,教化,文化类的官员,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厅文化厅(的官员)。东晋时候呢,因为实行的是门阀制度,一个年轻人出来就能做到江州祭酒这样的高位,没有陶侃的社会的声望是不可能的,所以陶渊明,他在后来回忆,自己做官的生涯的时候,他都会用一种迷雾弹的形式来说,我自己早年做官都是为了(消除)饥饿,为了更好地侍奉双亲,其实他真正的还是希望能够按照儒家所说的大济于苍生,这我觉得是他一个本心。此时的江州刺史是书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这位出身顶级名门琅琊王氏的贵族公子,虽然大权在握,却很难称得上才华高妙的人,更算不上魏晋风流的代表者。王凝之是一个很狂热的宗教徒,据史书的记载,他对家族的宗教也就是“五斗米教(道)”,这种狂热甚至到了一种迷信的地步,在治国理政方面,应该是才能不足的 。就在王凝之痴迷于“五斗米道”时,东晋王朝正陷入这样的危局,,晋孝武帝被自己的妃子捂死,幼子司马德宗即位,史称金岸帝。但是朝廷执政大权却落入孝武帝的弟弟太傅司马道子和他十七岁的儿子司马元显手中。面对朝廷的巨震和那位不靠谱上司王凝之,陶渊明开始了第一次书写辞职信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公元399年就在陶渊明辞职后不久,掌握大权的司马元显强制征发江东八郡以充兵役,引发东汉以来南方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叛军作乱,世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把守朝廷门户,非但不积极备战,反而在厅堂设置神位祈求鬼兵助阵。公元399年,会稽郡失守王凝之与诸之一同被叛军所杀——出自《晋书.卷八十》。</p><p class="ql-block"> 卸任归家的陶渊明,幸运的逃过了兵乱中的血光之灾,但他的家庭在这几年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在长子陶俨出生后的第二年,他的结发妻子便去世了。陶渊明续娶了第二任夫人翟氏,据编纂于南朝末年《南史》本传说,其妻翟氏只去异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两人的家庭生活,想必是幸福和谐的。大约在这段时间,陶渊明闲居家中,写下了一篇别具一格情思摇荡的《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陶渊明在自己的而立之年向往美人,也吟咏壮士。他有缠绵的情思,更不乏豪言壮语,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他怀着这样的理想与热忱等待良主的出现。很快六年的光阴便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岁的陶渊明,已经是五个儿子的父亲。人类的幼崽是很可爱,但是如何满足这些嗷嗷待哺的嘴巴却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他。好在不久前,大将军桓玄曾派人带着亲笔信礼聘他到自己帐下任职。陶渊明便打算前去赴任。桓玄他和陶渊明这个家族关系特别密切,他们是世交,他的层祖父陶侃和桓玄的父亲桓温关系特别好,所以陶渊明他在做江州祭酒,他做的不满意,他又想真正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主动选择了在桓玄帐下效劳。</p><p class="ql-block"> 公元399年,随着江州刺史桓玄节节取胜,他早已不满足于只占据江州一地。在迫使朝廷任命自己兼任荆州刺史,以荆江两州为根据地后,更是野心勃勃地图谋天下。陶渊明是这场巨变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公元401年的冬天,随着母亲的去世的消息传来,他以回乡居丧为理由,再度从仕途中解脱出来。穿上春天的衣服,晃晃悠悠走到东郊,山峦刚刚从朝雾里探出头来,天空佛动着薄薄的轻云,微风从南方吹来,那些幼苗好像长出了飞翔的翅膀。浩浩茫茫的湖水,荡涤尽世间的尘埃。人的本心啊多么容易满足。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只要有一杯酒,便可以怡然自乐。《时运》篇里面用的这个典故是出自于《论语》就是孔子召集了一批学生,谈自己各自的理想,就讲到了曾皙(即曾点),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然后一起在大自然当中,享受春天的美好。这个当然是陶渊明的一种理想,但是另一方面的话又很感慨,可以说是很矛盾。为什么有这个矛盾呢,因为当时这个时运,正处于桓玄称帝,刘裕讨伐桓玄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命运,百胜的命运正处于混乱水火交融当中。在这个时候,陶渊明就是说人生已经到了四十岁。孔子讲,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如果还默默无闻的话,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所以陶渊明后来在他的诗里边把孔子的话化成了“四十无闻,斯不足畏。”也就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名气的话,这一生你就值得可怕警惕。一再的奔赴官场,正是陶渊明的可爱之处。丁忧三年期满,他又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一次主动出仕了。国家何时才能平定叛乱,重获安宁呢?这一年的六月,陶渊明远赴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这次选择投奔的对象,正是准备讨伐恒玄的另一股势力刘裕。</p><p class="ql-block"> 公元404年六月,桓玄兵败被杀,晋安帝复位。此时的刘裕以平叛桓玄的功劳,俨然成为了东晋臣子的楷模。但实际上,大权在握的他也想推翻晋室,建立自己的政权。看透世事的陶渊明一定也觉察到刘裕的野心丝毫不亚于桓玄,他很快又转身投入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府。在这个几年当中,换成我们今天来理解。你不断的跳槽,其实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有用武之地。但是很遗憾,他所处的时代的话,遇上的主子,要么就是王灵芝这种昏聩的上司,要么就像桓玄,刘裕这种野心家。没有想到的话,刘敬宣在和刘裕这两支政治力量抗衡的时候,刘敬宣作为门阀出身的贵族根本就不是刘裕的对手。刘敬宣最后被逼无奈,就派陶渊明到京都去上表。自己请求免官。这件事情对陶渊明的触动最大,他就感觉到像刘敬宣这样的一种世家门阀子弟有这么雄厚的政治资本,他都最后被什么被刘裕逼得无路可走,在这样的一种政治环境当中,想要有一番作为基本上是很难的。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距离西晋灭亡才过去不到一百年,但此时的东晋王朝却已然步入垂死的暮年,身居皇室的司马家族摇摇欲坠,只能任由权臣互斗豪强厮杀。篡与乱交替的世道中人人自危,能够活着尚且不易,留恋仕途又能改变什么呢?随着刘敬宣的解职,陶渊明再次辞去职务,返回了故乡。</p><p class="ql-block"> 公元405年秋天。四十一岁的陶渊明最后一次求官。由于家中太过贫穷,他在叔叔陶夔的引荐下做起了彭泽的县令。陶渊明其实做第五次入仕,彭泽令是很勉强的,也是很物质的。赤裸裸的说就是为了讨一点粮食去酿酒。彭泽离家只有一百余里,县里有一百亩耕田,种什么随意,收成全部归自己。看到这样一大片可以由自己随意支配的土地,好酒的陶县令第一个想法便是多种些能够酿酒的秫米。春夏之际便可以大口痛饮。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陶夫人的强烈反对,毕竟酒不能代替粮食,全家人还指望填饱肚子。双方达成了妥协的条件,五十亩种上秫米,另外五十亩种上粳稻。遗憾的是才过去八十多天,种下的粮食还没有收获,陶渊明就又决定辞职了。这个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说是陶渊明在做县令的时候,那里派了一个督邮到县里来视察工作,办公室的人就交代陶渊明必须束带拜见督邮,陶渊明一听就甩下一句,不为一点点俸禄就给这号人点头哈腰,然后扔下官帽辞职了。其实是已经完全丧失了过去的那种政治热情。所以过去的所有过去的牢骚所有的不满多借这次机会迸出来了。说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这就表示了他对官场的一种彻底的一种诀别。生命之所以可贵,正是在于它只有一次啊。到底该去追求什么呢?他一生五次为官,三次都在军中,仕与隐,也像是驻扎在他心中的两支军队。当他来到了不惑之年,才从那激烈的冲突中挣脱出来,寻得了内心的安宁。</p><p class="ql-block">《感士不遇赋》</p><p class="ql-block">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p><p class="ql-block">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p><p class="ql-block">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历尽劫波,那个抚剑独行的少年似乎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