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元元年(公元674年)秋,在虢州(今河南灵宝)的深牢大狱中。二十五岁的王勃神态颓然,早已没有了当年众人追捧的光鲜。潮湿腐烂的气味弥漫在身旁,这种死亡的气息一直在提醒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不久前王勃因杀人罪郎当入狱。正等候秋后就处斩。入狱有一段时间了,他心里总还是难以置信,为什么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如果这是一场梦该多好,明天醒来依旧可以站在阳光下。“王勃该上路,”牢卒一声大喊。命运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神奇的是这只手总会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戏。</p><p class="ql-block">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秋,王勃辞别长安前往巴蜀。开始对其一生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持续三年之久的蜀中游历。入蜀之行对突遭重创的王勃而言,是他在仕途困境人生低谷中必须开启的一次自我放逐之旅,也是抚平其内心创痛的一次疗伤。有现实的压力。更有善心情怀的精神作用。相比长安的冷漠,蜀中民众对王勃的到来十分热情。他一路走走停停,看遍了无数风景,体验了人生百态。诗歌创作也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心灵。在这个地方他看到了和京城长安和中原,和他的故乡不一样的美景,多了更多对山水的关注,原来他十六岁进朝廷,走到哪都可以吹一辈子,现在不行了,没有机会了。所以他就把这个注意力转移到在山水之间,哪怕去书写自己的委屈,他的目光也转移了,但是去写山水、关注山水的时候,他并不是说忘记了曾经的那个仕途的蹉跎。虽然美丽的风景使人愉悦,但是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暂时的解脱,孤独寂寞常常伴随其左右,这是每个在外的游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每当到团员的日子,王勃只能独身一人,对他乡风景自我赏味,的确是凄凉万分。</p><p class="ql-block">《山中》</p><p class="ql-block">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p><p class="ql-block">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p><p class="ql-block"> 咸丰三年(公元672年),慢行已久的王勃觉定回到家乡,有许多事情必须要去面对。在一次家乡的酒宴上,王勃得知为了寻求礼乐之士,要在冬季举办特考的消息。善于发现人才并大胆举荐是大唐走向强盛的根本。早有重归仕途之心的王勃,对这次特考十分重视。三年的游历,使他成长了许多,自己还很年轻,不能因为一次打击而浪费了本身的大好才华,收起杂念。王勃一连写了好几封自荐书,渴望能给大唐建功立业。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回复。王勃遇到的这次特考,没有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因为当时特考的主考官主要是两位,一个是李敬玄一个是裴行俭。李敬玄很早就听说过王勃的大名,非常的欣赏他,所以在李敬玄这个地方,应该说是问题不大,但是反对者主要是裴行俭。裴行俭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靠着政绩靠着战绩来说话的这样的一个人物。对于他来说,他非常不欣赏像王勃这种个性的人。在得知这些后,王勃为了改变他在主考官心中的形象,表明自己并非只有虚名更具有泽福万民的才能。便写了一篇《上吏部裴侍郎启》,文中王勃建议改革,反对六朝以来的颓靡之气。强调文章的社会性,指出选拔人才不能偏重诗赋,而应注重明白国家大局的人。写的是豪情万丈,英气灼人。虽然文章生动深刻,但裴行俭还是觉得王勃不是自己心中的理想型,但却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王勃以补授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一职。就在王勃犹豫是否前去任职时,恰巧收到了时任虢州司马陆季友来信,此人是王勃早年的好友。他在信中说道,虢州境内盛产草药。知你学过医,想必对草药很有研究。何不来此地看看。读了友人的来信,王博觉得很是有点意思,便决定到虢州任职。这是他第二次踏入仕途,子弟远离庙堂,按理说会是王勃晋升的跳板,可谁又能料到一个更大的灾难会再次降临到他身上。</p><p class="ql-block"> 咸丰三年(公元672年)冬,王博来到了。国中餐厅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十分顺手。闲暇之余,王勃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与友人饮酒作诗,结伴采药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子就这样悠闲的过去。一年多后,友人因官职调动离开了虢州,这里又剩下王勃独自一人。没有了朋友在身边,王勃做事更加随性,常常不把当地官员和自己的上级放在眼里。同僚们早就对自视才高傲慢无礼的他心怀不满,这似乎是所有天才的共性。王勃为人不善隐藏情绪。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加上愤世嫉俗的个性。稍不留神就会遭到他人的暗中算计。</p><p class="ql-block"> 咸丰五年(公元674年),王勃上任虢州后的第三年。一天凌晨,几个官差敲开了他的家门。一群人二话没说直接开始搜查,没一会儿就在偏房发现了一具尸体。经查证这人名叫曹达,是一个犯罪后逃出的官奴,窝藏罪犯本已是重罪,如今又杀人灭口,依大唐立法当斩。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于王勃为什么要藏匿获罪官奴?又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里把官奴杀掉都没有解释。但字里行间似乎都在说着王勃是被同僚陷害的。不管真相如何,至少背后的那些人达到了目的,王勃要死了。我在看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姚大荣。他在《王子安年谱》里面,他是认同这件事的,在虢州任职的时候,他那个恃才傲物的毛病,他改不了。把周围的同僚把周围的同事得罪一遍,所以这一帮子人就给他做个局。这个官奴曹达为了寻求活命就跑到这个王勃这寻求庇护,这个王勃还真帮他了,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去想,王勃那么大才能的人,怎么能去做这么一件傻事呢?但是去看王勃这一生办的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他办事跟小孩一样,有的时候不过脑子,我觉得有人给他做局陷害他,有这种可能性。走在行刑的路上,王勃绝望了。他想不到自己竟会以这种方式结束一生,以后他也将会以杀人犯的身份被世人鄙夷。就在这一切已成定局时,一位小吏匆忙赶来给王勃带来一个起死回生的消息。高宗李治于今年八月改年号为上元,并大赦天下。这也许就是天意,高宗李治提拔了他,贬谪了他,又在冥冥之中救了他。阳光照耀在王勃的肩头,他感到一丝久违的暖意,一切还是这样美好,那种死后余生的欣喜与庆幸,也许只有真正从鬼门关外走回来的人才明白。王勃虽然大难不死,但是自己的父亲却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交趾(今越南北部)做县令。(交趾是个蛮荒的状态,那就是个不开化的地方,完全是流放人才用的一个地方。如果是自己被流放到了交趾,可能王勒的心情的难受程度还能稍微的小一点,可是问题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把自己的父亲导致被贬,然后被流放到了脚趾,可以想见,王勃内心受到多大的煎熬。王勃这件事也让王勃背上了极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别人怎么评价你?)背上杀人犯罪名的王勃在仕途上的道路已经结束了,一生的报复也无处发挥,家族的荣耀就这样断送在他身上,未来更是不知去往何处,想到那远赴天南年事已高的父亲更是悲恸。</p><p class="ql-block">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乘船顺应河南下,走上了探望父亲的道路,而属于他的传奇终于拉开了序幕。九月初九,舟车劳顿的王勃。抵达了杭州金江西南昌。他听说这里的滕王阁将要举办一场盛会。便前去观摩。当时刚好遇到当地的长官,也就是阎伯屿,当时拨款把已经破败了的滕王阁重新给修葺一新了,所以才举办了那场宴会,而王勃刚好到场,(闫伯屿)想借这个场面推自己女婿,让这孩子提前写一篇文章背到脑子里边,明天到这个场上再背写一遍。虽然是个局,但是怎么能把这个局做的天衣无缝呢?让女婿就在那儿等着,但在你写之前不管真的假的,咱得让让别人,一会儿大家互让,让到你的时候,你写就行了。但没想到让到王勃这边时,王勃就没有客气,那我写就我写。此时的王勃压抑太久了,等待着释放与发泄。他要在此发出自己的呐喊,希望有人能够听到,也好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一丝希望。于是当众挥笔。而另一边,严都督则非常生气,觉得王勃不懂人情世故,便假装更衣辗入帐后,并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随时向他汇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横庐。”老生常谈,不过尔尔。洪州以前是汉代的豫章郡。阎都督认为,这只是交代了地点,没什么稀奇的。当王勃写道,“台隍枕怡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食”时,阎都督额头才舒展起来。心想这王勃还算懂礼,知道把在座的人都夸一夸。而当仆人报道“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时,阎都督多少有些惊讶,但也只是觉得比一般人写的要好一点而已。这时的王博完全沉浸在创作的意境中,他望着栏外远处,眼见江天一色,霞染金翅。随手提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一出,满座皆惊,阎都督也完全被王勃的才华折服。文中所有的美好在王勃看来都盈虚之有数。想起自己十六岁入仕,本以为要平步青云。结果却因一篇斗鸡戏文被逐州长安,在陌生的蜀地漂泊多年,又因一场官奴案而毁了前程,还差点性命不保。关山南月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寥和孤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孟尝高洁、阮籍猖狂”尽管这些人有才华、有名望、有思想,但仍然“时运不文,命运多舛”,而我王勃又何尝不是这样?如今也只能期盼再次遇到伯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虽然再次被朝廷重用的希望很渺茫,但身为一个读书人,又怎能放弃理想和情怀混混沌沌过一生呢?至少我王勃不会。“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本来自己在人生规划中,想为这个国家建功立业,想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想去做出自己的努力,做不到。这种失落在文章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就是一个人,一个个体,在一个大时代面前往往是在被裹挟着走的,在他自己的笔下,你会发现他也是一粒小石子。时隔一年,探望完父亲的王勃从交趾返回。时值盛夏风高浪急,他不慎跌入海中,虽被救上岸,却终因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这样的死法似乎并不符合王勃大诗人的身份。但品读过他一生的我们,也许会明白,他的惊悸里不只有溺水的恐慌,还有对人生的无助和对政治的畏惧。王勃虽是天纵之才,却终逃不过笼中戏弄。后人只是笑他是被吓死的,却不知天才高处不胜寒,这寒光亦能杀人。若从头再来,我只愿做一书生,写写诗词,做做文章,如果累了就在长安街头的酒馆中一醉不起。</p><p class="ql-block"> 这年冬天,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里人人都在传阅着《滕王阁序》,在那个李白还没有诞生的年代,他刷新了当时唐朝人对文字的想象力。当卧病在场的高宗李治读到这篇文章时,也大为惊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十年前给自己惊喜的天才少年,有了将王勃重新召回身边的想法,可当侍从告诉他,王勃已于不久前去世时,理智沉默良久,不知是否为当年斗鸡事件所做的决定而后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