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唐鳞德二年(公元665),这是高宗李治执政的第17年了。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是大唐的国力却蒸蒸日上。这年春天,由他亲自下令营建的乾元殿落成,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单体建筑物,气势恢宏,无可比拟。落成典礼前,一篇名叫《乾元殿颂》的文章送到了李治的面前。缓缓打开,李治被里面的内容逐渐吸引,其文势之大吞吐万象,歌功颂德,华姿万千,令他爱不释手。就这样,李治不顾病体,一口气读完了这篇4600多字的长文,结尾处惟帝惟天,惟天惟帝,更是让他兴奋不已。随后便询问此文的作者,在得知他叫王博且只有16岁时大为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之奇才。就这样,王勃以天才少年的姿态像习习晨风在初唐宫廷及市井巷陌里传扬。</p><p class="ql-block"> 时间回到永辉元年(公元650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件大事。唐高宗李治即位改元,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去世。当然也有在当时看来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事,比如王渤在这一年出生,王勃出生于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他所在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是正宗的名门望族。他的爷爷叫中字文,王通。一说文中子熟悉《三字经》的人,都能马上想到,五子者里面就有一个文中子。文中子,他的主要贡献在儒学方面,如果留意的话,就是在孔庙里面有文中子王通的一个塑像,就是他配享孔庙,这个待遇是相当高的。王勃还有个叔祖父叫王绩,王绩这个人是五言诗高手,所以说王勃的很多的这种思想来自于他的祖父,他的诗歌诗词功夫有可能是来自于他的叔祖父。王勃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良好教育的他,在幼年便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六岁写诗,九岁出书,12岁起就混迹于帝都长安。学医两年,可谓是精通各类学问。许多人认为王勃的才华是天赋使然,可一句神童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读书和写作,刻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压力。对普通人来说,中个进士就已经光宗耀祖。可对王博来说,这不过是起点。他的家族也对他有更大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唐鳞德元年(公元664年),十五岁的王勃,听说新上任的宰相刘祥道来家乡一带视察,便立即写了一篇《上刘右相书》。王勃这个人,他又和别人不太一样,他不落俗套,该夸的夸,该抬的抬。但是他在这篇文章里边要真正让你看到我的才能是什么?他就把这个文章的笔锋转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没有他不关注的,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他一一列出来,说出来他的态度,所以这篇文章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个少年天才对民生的关注以及思考。这篇长文气势宏大,引经据典,直中要害,刘祥道到看后大惊,直呼,隋儒王通之孙乃神童也。于是他极力向朝廷几见王勃,有了宰相的青睐,才有了一年多后的《乾元殿颂》直达天听。这时的王勃已经站在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度。现在更有了皇帝的加持,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此时的王勃心里有火,眼里有光。</p><p class="ql-block"> 唐鳞德二年(公元665年),十六岁的王勃手持幽素科制举的入场券,轻松对策,登科及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那时候的科技分两类。 一个是常科,一个是制科。所谓常科就是每年到那个时间点都考试的,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高考。制科是朝廷根据自己的需要临时设科,你懂这个才能,专门给你设置一个科目考试。和常科考试在职务的任命上有一个不同的对待,常科的考试,你考上了未必马上就有岗位。制科考试,因为他是给你设置的岗位,你考上他就有岗位。王勃如此年龄,便被赋予这般头衔,显然是高宗李治对他的刻意栽培,希望他在没有经济困扰的同时,加倍努力学习,沉淀几年磨砺心性,待时机成熟便给予重用。但是散街除了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外,没有特别具体的职事,这对有着强烈政治理想,期望实现兼济天下志业的王勃来说,肯定是不会满足的。之后的两年里,他寓居长安,在这里结识了许多达官显贵和文人名士。王博的名字,也成了上流社会攀比的资本。在此期间,她认识了一位杜姓朋友,两人相谈甚欢,不久便成为知己。过了些时候,杜某被任命为蜀川少府。在临别这天,王勃一直把友人送到城外,并为其践行。杜少府因自小长在京城很少出远门,这次却要到千里之外的蜀地,更要与好友、家人分别,心中很是忧愁,他的伤感也让王勃想起了家乡。他到长安求取功名,何尝不是背井离乡?为了纪念彼此的感情,为了鼓励友人乐观的看待人生,同时也为了给自己信心,王勃当即作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p><p class="ql-block">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p><p class="ql-block">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p><p class="ql-block">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p class="ql-block">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p><p class="ql-block">离别总是一个最痛苦的主题,不管是此前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还是之后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的每一幕,每一刻似乎都是一把钝刀,绞割着人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可是。,王勃这首诗却一反常态。他改酸楚为豪放,变离愁为勉励,情谊浓厚而别语不悲,气势浩大而波澜不惊。一股积极处世,昂扬乐观的气势直抵心间,这就是王勃的姿态。一个披荆斩棘始终上前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18岁的王博在沉淀中迎来了机会,高宗李治征召他进沛王李贤的府邸担任侍读兼修撰一职。侍读品级虽说不高,但却因受皇帝皇子信赖升迁之机格外远大,前途无量。而李贤就是后来的章怀太子,当时他也只有十几岁,年龄与王勃相仿,除却明面上的君臣关系外,私下里二人更是无话不谈的好友。自身惊世的才华,再加上统治者的青睐有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历史,都已经给王勃铺就了一条花团锦簇的大道。如果一切顺利,他很可能成为李贤的房玄龄或者魏征,从而开创一番事业名垂青史。但是接下来的王勃,用自己急转直下的人生际遇告诉所有人,福祸相依本是常态,这世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旦走错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许要一生来偿还。</p><p class="ql-block">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春夏之交,五月的长安风暖云丽阳和景明。沛王李贤欲迎战英王李显提出斗鸡角逐。也不知是李贤故作矫情。亦或是偶发兴趣?就让王博为自己的鸡写一篇战斗檄文。为这只鸡造势。(斗鸡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娱乐方式。而且不光是娱乐方式,因为斗鸡,后来还牵扯到了赌博。所以当时很多的人愿意变卖房产,买一只优良的斗鸡,因为这是投资。只要这个斗鸡在斗鸡场上赢上那么几轮,那基本上就可以回本甚至盈利。在整个唐王朝,斗鸡是一个社会各阶层都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回到住处,王勃将墨研好,抬头望向窗外的夜空,以他的文采应对此文轻松至极。略作构思,便从二十八星宿之列的昂日鸡着笔,锋芒所向铮铮镝鸣。《斗鸡檄》风起云涌惊心动魄。檄文经常会出现在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时候,正义的一方或者自认为自己正义的一方对不讲究道义的这一方一个讨伐。王勃的这个文章这么一写,就好像站在沛王的角度讨伐英王,容易让这哥俩儿不和谐,产生矛盾。甚至会让有些人,有不太健康的联想。这本是王府里的一首玩笑诗游戏之作,大家看了大多付之一笑,但是在天子眼中却是挑拨皇子们不和的罪魁祸首。沛王府繁华的背后,是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在这里面的人与其说是忠于沛王,不如说是忠于自己的野心。涉世未深又天赋异禀的王勃来到了王府,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让沛王开心,自己就会获得升迁。殊不知这里原来是另一个斗鸡场,里面的每一个人仿佛都是一只鸡。微微一笑,栩栩如生,官场百态尽显无疑。于是当王勃写下《斗鸡檄》的时候,沛王府里的文人们都露出了笑意,他们似乎都在赞赏王勃的文采,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篇檄文就传到了高中李治的案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捕风捉影,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功。王勃笔下的斗鸡,尖利的啄伤李治头脑里那根最为敏感的神经。一个性格温柔的人一旦引爆脾气就会变得失控,愤怒中的李治以蓄意挑拨诸王关系的罪名,将王勃赶出了沛王府。纵观历史,皇子之间的关系向来是非常微妙的,斗鸡虽然是小事,可皇族幕僚挑拨皇子之间的内斗就触碰了皇帝的底线。(唐朝建国以来,兄弟之争可是至少有两次高峰,一次是玄武门,另外一次则是他唐高宗本人,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的太子位之争,当时这个太子位之争的主角一个叫太子李承乾。另一个太子魏王李泰,而晋王李治笑到最后。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仍然是兄弟当中最后的这个结果。那么对于高宗来说,高宗愿意自己儿子当中再出现这样的兄弟之争吗?显然不愿意)显然通晓四书五经的王勃并未参透自己的人生之道,在沛王府任职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展现自己杰出的业务能力,也一如既往的受赏恩赐。如果王勃每天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本职修书的工作,可能他的人生就不会这么早发生转折。如果说才华是上天能够恩赐与生俱来的,而经验就只能是后天经历无数挫折去历练的,尤其是在风云变幻的官场。可怜的王博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为官之道。(虽然是奉命之作,但丝毫不懂得避讳,在无意中触碰了政治禁忌。说他冤他的本心不是恶的,但是你本身不恶,读这篇文章的人他可未必不多想啊,至少从这个文章里面看得出来,让你来陪着沛王来读书的,不是让你来插科打诨的。说不冤,是面对的的两皇子,你写这一篇文章让他俩斗气,他俩不合就是将来的大唐不和,你在这个官场上你怎么就没有一丁点的政治敏感性呢。)王博被逐出配王府后日渐消沉。幸亏有朋友的鼓励,他才稍得慰藉。为了抒发心中意义,他写下了一篇《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一开头,黄渤就把自己坎坷不平的遭遇总结为,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1於唐尧之朝,憔悴於圣明之代,情可知矣。</p><p class="ql-block">就是说天道冷漠给我的性格不好。让我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时候的王勃对自己并没有更清楚的认识。这种自我孤傲偏颇的性格决定了他接下来更悲剧的命运。王勃的性格是恃才傲物,为同僚所极嫉,仗着自己有本事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我跟学生们讲课,我说人家打牌都是喊的三缺一王勃打牌喊的都是一缺三,没人跟他玩,吃饭都凑不够局,所以在工作中一定是一路坎坷,受人排挤,被人针对。</p><p class="ql-block">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秋,二十岁的王勃带着疲惫与失意。看了看这个自己曾红遍一时的长安城,踏着萧瑟的落叶开启了南下游所的序幕。被逐出长安的他,此刻或许只能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尝试安慰自己的落寞而又失意的心。巴山蜀水一直是个怡情消遣的好地方,虽然王勃一路上放歌饮酒,留下了不少寄情山水的诗词,但始终抹不去他内心的悲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