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这辈子一定要到首都北京旅游一趟,尤其是带娃见世面的宝妈虎爸们,寒暑假的北京亲子游从来都是爆款,故宫、天坛、景山、天安门、钟鼓楼这些熟悉的景点也一定在旅行清单里。如果用俯瞰的视角来看北京城,你就会发现,这些景点全部分列在一条南北贯穿的一条线上,这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线,就是“北京中轴线”。</p><p class="ql-block"> 虽然长长短短到北京来过十多趟了,但却一直没有“中轴线”的概念,直到最近“中轴线”申遗成功,才真正的关注到它,开始从网上收集资料,认真详细的写了这篇文章,共同了解历史留存的瑰宝带给我们的震撼,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的成功不亚于当年的申奥成功,游客和市民的开心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规模宏大、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城市景观井然有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p><p class="ql-block"> 从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大都(北京)到宣统皇帝退位离开紫禁城,这近650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有元、明、清三朝多位皇帝的头牌皇家建筑都建在了这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上和两侧。</p><p class="ql-block"> 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国古代史。 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迁都北京,1267年开始建设元大都。这形成了现在北京老城的雏形。现在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就是当时的北城墙。</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徐达负责元大都改造,把北城墙南移到了现在北二环的位置,同时也移动了元大都南城墙,形成了目前前门大街以北的格局。明朝嘉靖年间,由严嵩负责,加建了南部新的城区,形成内外城的“凸”字形轮廓。外形上来看,就像给内城戴了顶帽子,因此老北京人一直管外城叫做“帽子城”,就是这么来的,之后一直到建国初期,北京老城的布局都没有大的改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北京对于轴线上和周边的建筑进行了多次拆盖。包括地安门的拆除,天安门广场的建造,永定门的拆除和复建等,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中轴线形态。</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15处遗产构成要素如颗颗明珠汇聚。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钟鼓楼</b></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鼓楼和钟楼为古代都城的报时台。清朝乾隆时期,钟鼓楼每天戌时和次日寅时报时,都是先敲鼓后鸣钟,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两座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p> <p class="ql-block"> 钟楼是中轴线上建筑单体高度最高的建筑。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的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有“钟王”之称的古代铜钟。</p> <p class="ql-block"> 鼓楼在元朝时就己建立,但位置在现在鼓楼的西边,如今的鼓楼为明朝于1420 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万宁桥</b></p><p class="ql-block"> 万宁桥距今已有 700 年的历史,是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这座古桥直到今日依然承担着地安门外大街的交通,是中轴线七桥中唯一坚守在现代交通岗位上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初木构,后改石砌,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拱净跨度约7.2米,拱高约3.5米,现桥西现存四只镇水兽(上、下各两只),桥东存2只,其中桥东北岸上的为元代石雕,桥西设澄清上闸,被誉为"中轴线上笫一桥”。</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西侧是风景秀丽,富有园林气息的什刹海,北侧则是京味浓郁的红墙和商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景山</b></p><p class="ql-block"> 位于明清北京城内城的中心点上,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当时称为“煤山”,后在明代更名为“万岁山”。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景山正式更名为“景山”,取意为高大的山,它南依故宫,西靠北海,北与鼓楼遥遥相望,是北京城内地势的最高点。</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景山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如今的景山公园是普通百姓休闲、赏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古人造房子讲究枕山抱水,所以明成祖朱棣就派人将挖护城河的泥土堆在北面,形成了这个40多米的小山,或者说小山坡,站在景山上,可以俯瞰整个紫禁城。</p><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的出名在于大明朝最后一届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景山里面的一棵树上。当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勒死了自己的皇子,在太监的陪同下走上了万岁山悬绫自尽。</p> <p class="ql-block"> 景山山高42.6米,万春亭高17.4米,加在一起也只有60米,却是元明清时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 北京的中心点是哪里,有人会说是天安门,也有人说是故宫,其实都不对,在万春亭的南侧地上,有一块铜制圆盘,上面赫然写着“北京城中心点”六个大字,景山万春亭的中心原因:至高点,内城地理中心。</p> <p class="ql-block"> 万春亭是北京中轴线的最高点,当“最高点”遇见“中心点”之后,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站在这儿能够 360°环顾北京城。往东看是繁华的 CBD 商圈,央视楼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蓬勃朝气;往西看是北海白塔,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往南看,就是宏伟壮观的紫禁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海白塔</span></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央视大裤衩楼也在视线内!</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北望中轴线,可见钟楼、盘古大观和奥林匹克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故宫</b></p><p class="ql-block"> 故宫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的,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历经14年才建成。故宫这座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群,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作和文化瑰宝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故宫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1952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则标志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节点,故宫是最可反映中轴线壮美意蕴的核心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故宫面积约72万平方米,相当于10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大小宫殿七十多座。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以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有大量珍贵藏品,书法绘画,金珠玉翠,奇珍异宝等足足180万余件,占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1/6,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就在故宫博物院内珍宝馆展出,凤冠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太庙</b></p><p class="ql-block"> 又称为皇帝的“宗庙”,国家的“大庙”,除了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国家面临重大抉择进行祭祀祷告的场所。极少数有功于社稷的臣子,也会被供奉在太庙内。所以,从明清开始“配享太庙”已经是打工人的最高荣誉了。</p><p class="ql-block">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主要建筑为三进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砖门及戟门各一座,两门之间有7座石桥。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1950年改为现在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 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社稷坛</b></p><p class="ql-block"> 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侧,建于明1420年,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祭坛上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现在,社稷坛改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公园。也是四季赏花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端门</b></p><p class="ql-block"> 端门和天安门的形制相同,在明清时用于存放仪仗物品,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从这里出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b></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被称为“中国第一门”,这座明清时用来向文武百官宣读皇帝诏书的城楼,在1949年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如今的天安门是 1970 年按照原来的形制,为适应如今重大活动的需要而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外金水桥</b></p><p class="ql-block"> 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纵跨于东西向的外金水河上,共有7座桥体,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已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构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民大会堂</b></p><p class="ql-block"> 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民英雄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设的,它是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第一个选址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的纪念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 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 革命领袖的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b></p><p class="ql-block"> 正阳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作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老城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也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的重要景观视点。</p> <p class="ql-block">箭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坛</b></p><p class="ql-block"> 天坛始建于明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天坛最为主要的建筑集中于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南部的園丘坛用于祭天,包含園丘、皇穹宇等建筑;北部的祈谷坛用于祈谷,包含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单是面积,天坛就比故宫大了将近4倍,有两层围墙,成回字结构,北边的围墙呈圆弧形,南边的则是直角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冬至,是每年祭天大典的日子。天子会带着文武百官穿过南门(昭亨门),到达圜丘祭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祁年殿</p><p class="ql-block"> 是明清两代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专用建筑,三重圆攒尖屋顶的样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全中国只有这一座保留了下来,整个建筑设计充满了象征性,正是古代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写照。</p><p class="ql-block"> 天坛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瓦,象征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殿内共有28根柱子,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和一年十二个月及十二时辰、周天星宿。</p> <p class="ql-block"> 天坛走一走,到处都是九,用九最多的古代皇家建筑要数天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圜丘坛</span></p><p class="ql-block"> 俗称祭天台,由九层巨石铺成,象征“九五之尊”的皇权。坛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9和9的倍数,以应九重天。中心的天心石是祭天的核心区域,人站在上面说话声音会特别洪亮。</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p><p class="ql-block"> 天坛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是中国古代建筑声学应用的典范。它的建造体现了古代建筑师对声学的精妙运用,与圜丘、三音石一起被誉为天坛的三大声学奇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先农坛</b></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1420年,清乾隆时重修,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山川、神祇、太岁诸神的地方,与天坛东西对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年仲春亥日(农历二月的春分左右),皇帝都会率领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之后,会到俱服殿更换亲耕礼服,到亲耕田(一亩三分),进行“示范性耕耘”。然后再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是不是很像一场大型的团建?等到秋天,官员会把亲耕田收获的谷物存放在神仓院,供北京九坛八庙祭祀使用。可以说,先农坛见证了我国身为“农业大国“恢弘壮丽的农耕文明。</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曾经也被称作“山川坛”。现在改为了“古代建筑博物馆”,有着全北京城最好看的藻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b></p><p class="ql-block">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3处居中道路遗址,自南向北分别为,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和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永定门</b></p><p class="ql-block"> 永定门又叫做正阳外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是明清北京城的外城门,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南起点。简单来说,在古代过了永定门,就算进京了,是明清时从南部进出京城的要道,寓"永远安定"之意。</p> <p class="ql-block"> 现存永定门为2005年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750多岁的北京中轴线还在生长,而且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南延线上已落成了大兴机场,北端则是延伸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鸟巢、水立方,长度已逾55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延长线——奥林匹克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延长线——大兴国际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历经逾7个世纪,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持续影响城市发展,1912年,中国结束了王朝时代。此后,北京中轴线开始了公众化的过程,皇家建筑逐渐转化为博物馆、公园等城市空间,变成服务市民的公共活动区域。中山公园增建音乐堂、先农坛新建运动场、钟楼变成电影院和市民教育馆,成为服务人们文化生活的场所,烟火气与庄严感彼此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