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9日思考题:</p><p class="ql-block">你认为孩子生命第一年最重要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第一,要给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尽量固定住所,有稳定的看护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新手父母要尽快熟悉婴儿发出的生理信号,以便给出适宜的照护。</p><p class="ql-block"> 第三,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帮助婴儿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第四,照护人要和婴儿多交流。与婴儿的眼神交流、皮肤接触、温和的笑脸、温柔的声音都能在婴儿大脑植入信号,影响着他的心理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关注哪几个方面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一是关注婴儿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本能抓握—手眼协调—有动作目标—反复练习手动作—手作为认知工具。</p><p class="ql-block"> 二是关注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有交往的需要—婴儿天生就有情感的需要—婴儿的前语言发展。</p><p class="ql-block"> 三是关注婴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婴儿的感觉和知觉发展最快—动作发展相对落后—语言发展—亲子关系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8月20日思考题:</p><p class="ql-block">请根据1-3岁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3款有趣的亲子活动吧!(请写出具体玩法。)</p><p class="ql-block"> 第1款游戏:基于孩子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手的灵活动作也得到发展的特点,我设计的第1款游戏是一起玩影子游戏。具体玩法是:带孩子到阳光下,父母跟孩子一起用手用身体做出有趣的动作,让地上出现的影子像老鹰在飞、像小狗在叫、像马儿在跑、像一条虫子在地上爬……</p><p class="ql-block"> 第2款游戏:基于孩子会有意地使用工具,且能反复重复有效动作这个特点,我设计的第2款游戏是比赛择菜。具体做法是:带孩子融入到家务劳动中去,在爸爸妈妈做饭前,如果这天刚好是吃豆角,需要把长长的豆角择成一段段的豆角,就带着孩子一起择,每当孩子掰断一段,父母就要以惊喜之情鼓励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吃饭时,家人要强调这是孩子的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 第3款游戏:基于孩子在该阶段开始出现想象力的特点,我设计的第3款游戏是折纸游戏。具体做法是,给孩子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父母先看小视频学会折一些小动物或其他物品,然后先领着孩子一起欣赏这些折纸,训练孩子的想象与表达能力,让孩子说说这些折纸分别是什么,孩子说出像什么后,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说细致些,比如这是小兔子的耳朵,这是腿……最后还要让孩子折自己喜欢物体,让他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折,且能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p><p class="ql-block"> 以上游戏是听了刘湘梅老师的课以后,再结合以前自己带娃玩过的游戏来设计的。目前我们家的娃已上中学,回顾以前的带娃经历,发现小时候确实有陪她一起玩过一些比较精细动作的游戏。目前来看,她特别喜欢做一些手工,拼乐高是从小玩到大的,现在是自己制作香薰灯、制作书签、制作耳环、制作各种她自己喜欢的小玩艺儿。即使有时会浪费一些物品,我们也从不责骂。比如,上个月,她自己去MINISO买了四双袜子回来,我以为她是买来自己穿,结果过了两天,她拿出一个娃娃,娃娃手上脚上穿的都是她用那几双新袜子改造的衣服。我也只是表示赞赏,她就很有成就感了。</p> <p class="ql-block">8月21日思考题:</p><p class="ql-block">思考题:结合日常生活来分析一下,家长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第一,让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愿意去做的事情,父母就要用正面的语言去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我们家的姑娘喜欢动手做手工、做美食。她才三四年级时就着手做蛋糕、做各种饮品,不管她做的是否好吃,我们家人都会表示出赞赏。如果真的不好吃,我们就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扔掉,好吃的话当然就是当面大加赞赏啦!</p><p class="ql-block"> 第二,从孩子的错误中去寻找新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的,关键是孩子犯错之后,我们如何去引导。我们家13岁的孩子,在今年过年后,她自己用过年的红包钱,没有跟家人商量的情况下私自在网上买了一个平板电脑。全部红包钱用完。当我们知道情况后,首先向她明确她这个年龄段是不具备大额消费的资格的。然后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个电脑,她原本有一个平板啊。她说是为了给姐姐准备高考礼物。那么这件事她是做错了,但我们还是表扬了她能够倾尽所有去表达姐妹情深的一个做法。但跟她明确了,在你未能自己挣钱之前,以后买高额物品还是要家长同意。</p><p class="ql-block"> 第三,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孩子都有她的强项和弱项,家长需要的是知道自己孩子的强弱项在哪里。在孩子薄弱的环节,不要把她去跟其他人对比,找到她自己能够得着的地方,帮助并鼓励孩子。我们家的孩子数学学科比较薄弱,我们不要求她一定要考多少分,鼓励她尽量把基础知道先学扎实,鼓励她遇到不到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也跟老师提前通气,希望老师给予帮助。初中数学的基础题是她可以够得着的部分,也就是她的最近发展区,可以让孩子跳一跳去够着。她每做出一道大题,内心也会产生一些喜悦。</p><p class="ql-block"> 第四,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孩子。这是一个家庭氛围给予孩子的影响。家长是积极向上的,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自然也会形成积极的心态。比如当下,我除了参加这个认证营的学习,还有学校本身布置的假期培训,还有我自己长期坚持每天的阅读学习,还有每天正常的家务劳动,其实每天的工作学习量是挺大的。如果我自己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的话,每天必须是不快乐的,但我认为这样很充实,学完一天之后很快乐。孩子也是每天都能当中,我们都表示赞赏,不是每天都得必须做学科作业的。</p> <p class="ql-block">8月22 日</p><p class="ql-block">思考题:学习风格有哪三种?请列举事例说明其中一种学习风格的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 今天邵珺老师的课里提到学习风格有三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体觉型。我是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三种学习风格的。所以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很早就根据这个理论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实践。比如说,有些孩子是视觉型的,我就在班上举行书画比赛、课堂笔记比赛,让这一类孩子有展示的空间,同时树立自信心。而有些孩子是听觉型的,我就在在班举行演讲比赛、课前三分钟分享、研究展评课堂,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针对体觉型的孩子,我还举行班级亲子运动会。</p><p class="ql-block"> 我就视觉型的学习风格举一例进行具体说明。我班有一女娃,很安静,很乖巧,上课是非常认真的,她的作业让谁看了都心疼,认认真真、密密麻麻、各种标识。只是,她的学习成绩就是不好。第一年时我也只能用语言鼓励她,效果也不太明显。后来我知道了这个理论,我就举行了一次课堂笔记比赛,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的,这给了她大大的鼓舞,后来的课堂笔记更加认真了。平时上课我也有意无意地拿她的笔记来展示,投影出来给大家做示范。后来她的成绩也一步步提升了!更重要的是我在她的眼里看到了光!真是喜悦!</p> <p class="ql-block">8月23日思考题:</p><p class="ql-block">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一是有了独立的意识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想摆脱家庭束缚的念头。但由于生存能力还不足,又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性。我记得我们自己青春期时就曾经有过想离家出走的念头,收拾东西去了同学家,在同学家呆了五六个小时又乖乖地回家了。现在遇到家长向我哭诉孩子离家不愿意回家时,我先是安慰,再联系孩子做工作。最后一般都会回家的,因为他们目前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是有时莫名的忧郁烦恼,不愿和家长老师诉说。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荷尔蒙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有时莫名的烦躁,这种烦躁他也不愿意对外人说,有些孩子会通过写日记来抒发,有些孩子就会通过玩游戏来转移这份烦躁。这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作为老师,发现学生有这种情况的话,只需默默地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手势或是卡片上一句暖心的话即可。</p><p class="ql-block"> 三是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青春期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是正常的现象。家长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偏喜欢对着干。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这种现象没有一定的认知,也跟孩子硬碰硬,亲子关系必然是剑拔弩张。这样不利于家庭教育,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时候,只要孩子犯的不是原则性错误,家长完全可以给予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去试错,让他在自己的经历中成长。有时,人教人很难,事教人则一教就会。</p><p class="ql-block"> 四是喜欢交朋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异性欣赏。青春期的孩子期待得到外界的认同,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去获得自我同一性。他们对异性的好奇也是向外探寻的一种表现,家长不要一说到孩子“早恋”就如谈虎色变。这是他们体验情感的一种方式,家长在适当时候做好孩子保护自我的教育就行了。异性的欣赏会让“我”感受到喜悦,这也是一种情感体验。家长要保护孩子内心所有美好的感受而不致其受到伤害,这是一门艺术,更是家长的自我修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