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塘洼子

羽清子

<p class="ql-block">  在闽北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一个名叫木樨村的村庄,这是一个连名字都带着花香的村子,1965年2月,我就出生于这个村庄的一个农家小院里。</p><p class="ql-block"> 木樨村南边有一条河,名唤木樨河。木樨河呈弧形,自东向西流经村边,流了十几里后流经县城,再流十几里就流出县境了。木樨河流出县境后不久,汇入建溪,建溪是闽江的三大支流之一。</p><p class="ql-block"> 村子的北边有一条水渠,终日流水脉脉。村子的北边原来是没有水渠的,1958年,县里要建一座小型水电站,地址选在木樨村的村尾,也就是当年我父亲开荒种豌豆的溪骨山边。水渠是为水电站发电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水渠东起瓦厂,西至溪骨山,全长约二千米,渠水引自木樨河。渠水缓缓流过村庄,流到水电站,则奔腾而下,发完电后,又回归木樨河。木樨河与水渠之间有一道水闸,就在瓦厂的边上,小时候去瓦厂玩我见过。水渠建成后,人们在渠上搭了三道简易木板桥,其中一道就在我家新厝附近。</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旧厝出生的,旧厝在江厝巷。我6岁那年,父亲在村东头盖了新厝,于是我们家就搬到了新厝。我家新厝离水渠不远,打开后门进入菜园,菜园的篱笆墙一直伸向水渠边。 出了我家的菜园子,沿着渠边逆流而行,走不到半里地,就到了石头坡。</p><p class="ql-block"> 石头坡和沙地归村里的果队所有,村民们把这一大片的地方统称为果园。</p> <p class="ql-block">  石头坡长约一千米,宽约五十米,不很高。坡上生长着野草和灌木 ,其中有一种灌木枝条细细长长的,到了春天枝上缀满小小的白色花朵,远望像是落了一层雪,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种灌木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一一雪柳。这是石头坡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这里原来是一片沙地,和果园的沙地是连成一块的,1958年修水渠时,来自莆田的民工,把修水渠挖出的泥沙石头,全部堆积在这里,就形成了后来的石头坡。</p><p class="ql-block"> 石头坡东西走向,坡的北面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紧傍水渠,沿着小路一直向东走,尽头处是水闸,跨过水闸边上的石梁,就到了瓦厂。小路的尽头,也是石头坡的尽头,再往前就是木樨河了。坡的南面是一片沙地,面积很大,沙地上种了许多果树。下了石头坡,沿着沙地一直向南走,走了大约一里地,下了一道斜坡,就到了木樨河的河滩了。</p> <p class="ql-block">  在我家和果园之间,是一块狭长地带,北起水渠,南至窄广子巷。这一片区域原来是一片荒地,七十年代初期,随着人口的增长,村庄也在扩大,这里也就开始有人建房居住了。人们给这个地方取了个名字一一塘洼子,因为这里有一大一小两口池塘。</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塘洼子盖的新厝是闽北乡间常见的民居一一黑瓦黄墙,土木结构。房子坐北朝南,共建了两层,一层住人,楼上放东西。1970年冬天,刚搬到新家时,院子还没有建围墙。大门进去是堂屋,堂屋进去是后阁,后阁里开了天井一一采光用的。上楼的楼梯在后阁靠北墙而建,向上呈曲尺形。北墙紧傍楼梯处开了个小门,出了小门就到了我家的菜园。菜园很大,有两百多平方米,呈长方形,从我家屋后一直连到北渠。</p><p class="ql-block"> 堂屋和后阁的两边是房间,东西两面各三间。东面第一间是我和二姐的卧室,中间一间是我父母亲的卧室,最里面一间用作信用社办公室。西边的三间房间,从南到北依次是大姐的卧室、杂物间和厨房。用作信用社办公室的那个房间,靠东墙也安了一张木板床,晚上哥哥就睡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我家门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小路的两边各有一口池塘,南边一口池塘比较大,北边的一口池塘稍小一点,塘洼子的名称就因这两口池塘而来。池塘里的水常年浑浊,白鹅、鸭子喜欢在池塘里悠游,水牛也喜欢在那里打滚。夏天的傍晚,池塘里总传来“呱呱一一,呱呱一一”的声音,我知道那是青蛙在叫,但外公说那一片热闹中,除了青蛙的叫声,还有田狗也在叫一一田狗是一种类似青蛙的两栖生物,村民们喜欢捉田狗炖汤喝,青蛙却是不捉的,因为是益虫。外公的话让哥哥听了心里痒痒的,总想着钓池塘里的田狗,但最终也还是没钓成,也不知道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池塘的边上长着几棵桕树,六妹和七妹小时候头上毒气大,一到夏天就长疖子,母亲折了几枝桕树枝煎水给妹妹们洗疖子,每次都把她俩洗得哇哇直哭,但洗了几次疖子也就消了。到了秋天,桕树的叶子全红了,红得透亮,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家搬到塘洼子的新厝时,这里还比较荒凉,只住着十几户人家。虽然住户不多,小孩子却不少,在这里,我认识了两个最好的玩伴一一蓉子和阿玉。</p><p class="ql-block"> 从6岁开始到13岁去县城读书之前,这八年的时光,我都是在这一片区域度过的。这里,是我童年时期的摇篮,少年时代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若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