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父亲,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敬您,爱您,您不曾离去!</p> <p class="ql-block"> 父亲出身于贵州贵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报社记者,母亲是教师。 这张照片摄于1946年,有我们爷爷奶奶,有父亲的外祖父及姨妈姨父和舅舅,站在右边靠着奶奶是当年七岁的父亲,旁边是他姨妈家的女儿和儿子。</p> <p class="ql-block"> 1965年留影于上海,父亲一直都很帅,他是奶奶最钟爱的伶儿(父亲乳名)!</p><p class="ql-block"> 那时家里经济确实困难,靠奶奶一人38.5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每个月都要寄15元给奶奶资助家里,那时父亲的工资每月42.5元,他要靠剩下的二十多块钱维持自己在上海那种地方生活,他自己的生活也很节俭。下班后还要去工人业余大学上课,以得到微薄的课时补贴维持生活所需。由于距学校路途较远,要乘一个多小时公交车,为了赶时间,他下班后晚饭都来不及吃,拿上一个苹果就赶车去上课,开始学员们看到一个黑瘦的年轻人,穿着又很简朴,又不会说上海话,还不以为然,父亲精心备课授课,他口才极好,讲课深入浅出,用一学年的时间把清华大学章名涛教授主编的《电机学》上下两册全部讲完,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称赞,学期结束时,全体学员起立鼓掌,尊称他“张先生”,二十几岁的年纪得此殊荣实属不易,业大也要求父亲安排好下学年的课程《电机拖动基础》,何奈突然而至的支内打破了原有的计划。至今,那些健在的工人师傅每每回忆起来还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1966年摄于上海,当时父亲在上海开关厂工作。27岁的父亲超级明星照,太帅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从小就寄人篱下读书求学,但他特别自律,学业优秀,听姑姑说,在家里的抽屉里看到父亲的成绩单几乎全是5分,极少看到4分(五十年代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5分为满分),父亲的中学同学也说,学校的专栏里经常都是挂着我父亲的名字,学习年年优秀。他不仅歌唱得好,二胡也拉得很好。那个时代尽管家里遭受各种政治灾难,但他不妥不弃,努力向上。1957年,爷爷被打成右派抓去劳改,父亲放学回家,只看见爷爷留下的“好好读书,协助妈妈,照顾好弟妹”的小纸条,这是爷爷绝望中的期望,当年父亲高考成绩优异却未被大学录取,被分配到化工厂工作,他每天背着书包去上班,抓紧时间学习,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化工厂工作两年,他积极参与厂里的技术革新,被评为技术革新能手。1959年,中央有精神了,支持有志青年报考大学,于是他向厂里请假去参加高考,领导不批,对他说,你硬要去,考起考不起都别来了,他扭头就走,决心已定,功夫到家,被贵州工学院录取分最高的电力专业录取。当时按他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省外大学,但在那“唯成分论”的年代,有个大学录取都不错了,他欣喜若狂,连放在厂里的铺盖卷都不要了。大学四年也相当艰苦,首先是三年自然灾害饿饭,饿得他身体浮肿,加上政治灾难,因所谓的出身不好遭排挤,一会调换到这个系,一会又调换到那个系,受尽歧视,最后定在了刚成立的电机系,他以顽强的毅力挺过种种磨难,四年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p><p class="ql-block"> 因为爷爷被打成右派,全家受到株连,父亲在学业事业上屡屡受牵制,这样的苦难全家熬了22年。到1980年8月,爷爷单位通知父亲去参加爷爷的平反会,才知道爷爷原始档案上根本没有任何记录根据,平白无故冤枉受迫害这几十年,父亲心里五味杂陈,为爷爷冤屈得到平反感到欣慰,为这二十多年的屈辱深感悲哀,人生有几个22年?真是有冤无处伸啊?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惊雷响,耀邦高举真理旗,极左恶行该清算,草菅人命良心灭。父平反,笑颜逐阴霾,解心结!”</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一家电机厂,工作了半年,因为该厂是保密单位,说父亲家庭出身不好,不适合在该厂工作,于是他被调往上海,调离实际就是驱逐,同时被驱逐的还有另外六个也是所谓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大学生。1966年,为了国家大三线建设,他又随着上海支援贵州三线建设队伍搬迁到贵州遵义,他在遵义辛勤耕耘27年,经历了文革的冲击,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拼搏奋发,先后担任设计科副科长,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八十年代被厂里派往德国学习培训,后于1992年调到广东佛山,六十岁退休后,前后受聘于珠海埃尔凯公司,奇正电气公司,东望洋电器公司,佛山南电开关公司等,无论受聘于哪个单位,他都是技术顶尖人才。父亲曾担任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理事会副理事,是著名的低压电器工程师,同事赞誉他是这个行业的翘楚。他先后在全国著名电器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评为正高级工程师。他毕生为此奋斗,直到八十三岁高龄,已觉身体不适方才退休。令人叹息的是,这么对国家有贡献的专家,由于是企业退休,他的退休工资仅有五千多元,这也是他如鲠在喉的最大的不平事!如今,他走了,没有给子女留下钱财,却留下了八个大纸箱的技术资料,那是父亲毕生奉献于他所热爱的低压电器行业的心血,我们留着它,看到这些东西,仿佛就看到父亲还在电脑前孜孜不倦工作的情景,那一份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那种纯粹的职业操守使我们子孙终生受益!</p> <p class="ql-block"> 父亲毕生都在不断学习,和年轻人在一起主要话题就是学习。他所带过的学生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领教过张工的严谨一丝不苟,他经常说,搞技术坚决不能有“差不多,大概”之类的思想,要实事求是,毫厘不差。在家里也听到他吐槽带的某些个学生做事不踏实。父亲就是这样一个特较真的人,为技术上的事常和同事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他是对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父亲终身践行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准,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素质!</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他事业的圈内颇有名声,很多他的同事、学生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纷纷打电话发信息询问表示深切哀悼,他曾经的老领导事业上的好伙伴韩伯伯电话里无不遗憾的表示:电器行业又少了一个得力的老兵!</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妹非常敬重父母,心痛父亲年逾八旬高龄仍在工作,每个周末不是约出来喝茶,就是出去游玩!每到休息日,父亲都迫不及待的等着我们!父亲生活上特别自律,特爱干净,哪怕高龄了,内衣都是自己手洗,一辈子不嗜烟酒,不玩麻将,特有时间观念,每个周末我们去接他时,他都早早在小区门口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父女情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滩踱步</p> <p class="ql-block">休闲,喝茶</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他们受苏式教育影响很深,他们从读初中开始就学习俄语,熟读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白夜》等等等等,五十年代,大姑还只有几岁,记得父亲给她买的儿童绘本书也是苏俄时期的童话故事。所以父亲唱老苏联歌曲得心应手,《山楂树》《小路》《喀秋莎》《纺织姑娘》《三套车》以及其他的如《红莓花儿开》《红河谷》等等,父亲天生一副好嗓子,爱好唱歌,嗓音特有磁性,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真是声情并茂,格外深情,他特别想去一次俄罗斯旅游,工作工作,始终没有机会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厂里派到德国培训学习,这是在法兰克福机场</p> <p class="ql-block"> 德国科隆</p> <p class="ql-block">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德国奔驰汽车公司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德国波恩</p> <p class="ql-block"> 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工程专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香港</p> <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可是大学里出名的歌者,他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曾在大学里红极一时,用现在的话说,那可是有一大批粉丝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一辈子爱看书爱学习,一辈子心地就是那么干净纯良,他一辈子与人为善,哪怕别人对不起他,他也总是看到别人的好处,唉,有时我们都会说他读书读傻了!</p> <p class="ql-block">这定格的开心的笑永远留在我们心间</p> <p class="ql-block"> 书店是父亲最喜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儿子结婚时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年逾八旬的老人有如此的歌声,实在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孙儿大学毕业了,祖孙合影,以示庆贺</p> <p class="ql-block"> 祖孙乐</p> <p class="ql-block"> 孙女大学毕业纪念,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到新会去摘陈皮橘</p> <p class="ql-block">用手机捕捉新奇瞬间</p> <p class="ql-block"> 打乒乓还有两刷子呢,真棒!</p> <p class="ql-block">依恋爸爸的小女儿</p> <p class="ql-block"> 与儿子媳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与儿子女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闲暇时刻</p> <p class="ql-block">与儿女骑车闲游</p> <p class="ql-block">女儿和媳妇都很敬重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 乖乖女与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海南游</p> <p class="ql-block"> 贵阳花溪夜郎谷留影</p> <p class="ql-block"> 欢欢乐乐佛山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春节,与家人团聚新年!父亲有着很浓的家乡情结,他也特别敬重爷爷奶奶,因为我们兄妹两都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奶奶也是感到在父亲年少时因工作调动太远,没有给予父亲周到的照顾,所以对我们兄妹俩疼爱有加。特别是父亲在1992年年调到广东后,何奈工作很忙及一些其他的因素,父亲回家看望奶奶的次数不多,直到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他自己日渐老去,越来越浓的乡情让他心里打了个难解的结,日常会念叨:父母在,不远游!奶奶去世很多年,父亲只要一提到奶奶就哽咽泪流,在他的提议下,父亲带领叔叔姑姑写了一本十多万字纪念爷爷奶奶的私家文集,从书中寄托了自己对父母的深爱之情!唉,现在一切皆成过往,1963年父亲大学毕业离开家至今六十一年,现在他却是以落叶归土的方式回到故乡,回到他熟悉的这片土地,回到父母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 1988年暑假,爷爷带着我们全家回到福泉老家看望大爷爷全家 </p> <p class="ql-block"> 在福泉著名的葛镜桥(豆腐桥)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0年春节,在此之前,父亲因为珠海公司的工作丢不下,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叔叔打电话告诉他,说奶奶八十岁了,身体近年来很不好,很衰弱,叫他要回家看看。可是中国的春运堪比打仗,火车票一票难求。父亲接到叔叔电话,心里着急,决定全家买机票回贵阳,当奶奶看到父亲带着祖孙三代一家大小八口人回到家时,老泪纵横,那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也是我们陪伴奶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半年后,奶奶因病离世!</p><p class="ql-block"> 父亲其实是一个很传统很讲孝道的人,他很敬重父母,他深知自己母亲一生的不易,奶奶由于年轻时劳累,三十多岁开始掉牙齿,可是因为穷,装不起假牙,所以父亲工作的第一个月就寄回家自己一半的工资20元钱,要奶奶去装牙,他在山东时给奶奶买了驼绒衣服,给爷爷买毛皮帽子,在上海时给姑姑买衬衣。奶奶学校的老师都直夸奶奶有个好儿子!</p> <p class="ql-block"> 父亲及叔叔姑姑清明去给爷爷奶奶扫墓</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春节,齐聚佛山,亲人共聚欢度除夕</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佛山亲人齐聚贵阳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国庆节期间,正值父亲八十大寿,贵阳的叔叔姑姑及亲友们来到佛山游玩,图为父亲四兄妹在一起唱歌,那时多开心啊!</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叔叔家儿子结婚,父亲带着我们佛山的亲人前往贵阳参加婚礼,回故乡,见亲人,这是父亲最开心的事!</p> <p class="ql-block">婚庆席间与贵阳亲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国庆期间父亲还去拜见了我们贵阳老家年逾九十的亲戚老祖</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春节,叔叔姑姑相约来佛山,陪父亲过龙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年夜饭的之际,开心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家人们同游珠海</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同夜游广州,观赏小蛮腰</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理工男,受奶奶这个老教师丰富的文学修养影响,受爷爷爱好书画的熏陶,他对美学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从他的朋友圈里晚年随手拍摄的图片,从取景,构图,透视上,都很有独到的视觉!</p> <p class="ql-block">在佛山的祖庙欣赏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去钟书阁父亲的手机拍摄花絮</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的透视效果很棒哦!</p> <p class="ql-block"> 龙年的正月初五去广州花都圆玄道观敬香,父亲的手机随拍,很有自己的眼力见!</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四月回到贵阳,家人们同游织金洞,何奈洞内路途很远且崎岖难行,他年纪大了,只在洞口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聚会,欢乐的情景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还一道游览了贵阳的红飘带</p> <p class="ql-block"> 谁曾想,今年六月父亲节那天,才退休两年的父亲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势十分凶险,我们举足无措,求医无治,看到他病体见天衰弱下去,我们做儿女的内心的煎熬,痛苦不堪!</p> <p class="ql-block"> 生病期间,无论是住院还是在家里,我们兄妹俩极尽孝道,细心照顾,知道父亲的病无法救治,内心的焦虑撕裂样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 亲友们从外省赶来佛山看望,照顾,陪伴,叔叔及时地给父亲买了轮椅,父亲很是宽慰!</p> <p class="ql-block"> 父亲病重,渐渐吐字不清,表达困难,但当他看到叔叔姑姑时,他断断续续的清楚的说:“我们的……妈妈是……伟大的……人民教师!”是的,二十多年前奶奶去世前曾交代我们要团结,父亲的这句话也是在交代我们要听奶奶的话,要传承我们的家风:团结,正直,善良,进取!</p> <p class="ql-block"> 姨妈也从南昌赶来看望父亲!</p> <p class="ql-block"> 1946年与陈奶奶家三个哥姐的合影! 早在1953年初,奶奶带着幼小的大姑去远郊的学校任教,爷爷工作忙,奶奶把刚上初中的父亲托付给了感情交好的邻居陈奶奶,父亲便在陈家搭伙吃饭。陈家的三个大姐大哥非常懂事,学业优秀,对父亲影响很大,后来陈家大姐考上成都工学院,大哥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二哥考上武汉交通学院,这也成为父亲誓死考上大学的动力。五十年代都是苏式教学模式,学俄语,唱苏联歌曲成为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对苏联歌曲一往情深,以至于他一辈子向往去俄罗斯,去看看莫斯科,去圣彼得堡看涅瓦河,可是,他一直工作工作,直到退休,愿望终未实现,他也十分遗憾。父亲病重期间,当他听到他熟悉的苏联歌曲时,泪水长流…… </p><p class="ql-block"> 父亲患病终不治,于2024年8月13日7:30分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把父亲的骨灰送回贵阳,安葬在爷爷奶奶身边,长眠在他年轻时去往大学的山路上!敬爱的父亲,从此您长眠,我常念!尊敬的父亲,您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亲写的诗</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父亲的遗作,“诗言志”,这里写尽了他一生的许多无奈,许多感慨! </p> <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大姑写下的感言,以示对长兄的无比怀念!</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这两年,写下了他的自传,他从十四岁就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在奶奶的书信中获取亲人的力量,他自立自律自强,成就了自己的学业事业,他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奋斗的一生,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继承父亲的优良品德,团结,善良,正直,积极向上,敬爱的父亲,相信您会在天上看顾着子孙,您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